•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 32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

    时间:2019-01-14 04:40: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风湿性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心功能多严重受损而需人工瓣膜置换术,机械瓣膜是人工心脏瓣膜的一种,自20世纪60年代成功应用机械瓣行心脏瓣膜替换术以来,世界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患者接受这种手术,我国每年也有上万名机械换瓣的新成员,这些患者都将持续终身抗凝[1]。但临床用药剂量不易掌握,致使抗凝治疗中出血、栓塞成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2],我院2010年10月至2010年11月,对32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在体外循环下实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常规抗凝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抗凝治疗的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41~66岁,平均53岁,其中二尖瓣置换术2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2例,人工瓣膜为进口或国产机械瓣,术后住院期间均未见出血,以及急性或亚急性出血或凝血情况发生。本组病例均选用口服抗凝药华法林(Warfarin)、静脉抗凝药为肝素。本组32例均于术后第2天开始抗凝治疗。1例术后25 d并发颅内出血死亡,其余均于术后15~30 d治愈出院。出院前彩色B超复查,32例患者机械瓣膜功能良好,日常活动无心慌、气急等症状,一般生活能自理。口服抗凝药物剂量调整稳定,在正常饮食下,检查PT均维持在正常对照值的1.5~2.0倍,抗凝治疗效果满意。�
      1.2 检测方法 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2周、3周以及1个月、2个月、3个月7次抽取静脉血用枸橼酸钠抗凝,分离血浆,应用ACL�20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散射比浊法测定PT和INR。�
      2 抗凝治疗的方法�
      2.1 抗凝药物的选择及抗凝标准
      人工机械瓣膜植入心脏,血液与非正常心血管内膜表面接触,启动凝血反应,导致纤维蛋白网与血小板凝块的形成[3],容易在人造瓣膜周围形成血栓,既影响人工瓣膜的功能,又容易导致脑梗死和肢体栓塞等并发症,因此术后需要密切监护。一般在术后36~48 h拔除心包、纵隔引流管,观察2 h后无出血征象,即开始口服抗凝药物,首次口服华法林2.5~5 mg,每晚1次,维持量在2.5~5 mg,不能口服者可改用肝素,体重0.5 mg/kg,静脉推注每6~12 h进行1次,直至口服抗凝药生效为止。24 h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林剂量,PT维持正常值的1.5~2倍,INR为2.0~3.0之间,服用初期应每日查PT、INR,找到服用华法林最佳剂量,稳定后每周测1次,出院后每月测1次,半年以后每1~2月测1次。拟手术当日停用华法林、肌内注射维生素K1,术后第1日重新抗凝治疗。�
      2.2 PT标本的采集、保存和送检
      采集PT标本的时间常规为清晨、空腹、平静、休息状态下,采血静脉为上臂肘正中静脉,使用医用止血带、一次性自动定量采血器。操作时应注意选准血管,一针见血,减少针尖在皮下组织中穿刺行走的时间,避免组织液激活凝血过程,使PT缩短[4],并应尽量缩短止血带束缚时间,减轻束缚压力,以减少这些因素引起的某些凝血因子和纤溶因子的活化[5],使PT缩短。同时准确采集凝血酶原时间是抗凝治疗的监测指标,其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疗效与患者的安全,所以一定要准确抽取血液1.8 ml加入抗凝剂(枸橼酸钠)0.2 ml混匀,操作时尽量减小误差。�
      2.3 护理指导�
      2.3.1 确保给药剂量准确给药前应了解患者情况,并检验药物是否过期、变质、给药的剂量必需准确,分药要均匀,调整药物应以增减0.75 mg为最佳。�
      2.3.2 避免外来因素对抗凝的干扰饮食可干扰抗凝药的作用,因此不要让患者长期单调的多吃含VK丰富的深绿色蔬菜。尽量避免应用对抗凝有干扰的药物。�
      2.3.3 关于药物对抗凝的影响,增强抗凝作用①药物: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西米替丁、类固醇、奎尼丁、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消炎痛等[6];②肝功能损害合成凝血酶不足、胆道病变。此外长期饮酒、进食差。减低抗凝作用①药物:维生素K1、维生素K3、安眠药、雌激素、利福平、口服避孕药;②大量进食含维生素K1食物如:菠菜、菜花、青菜、鲜豌豆及猪肝等;③输入新鲜血。�
      2.4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4.1 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护士要熟悉患者出血的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采取措施,预防为主,嘱患者用软毛牙刷,不可用手挖鼻孔,鼻腔黏膜干燥时,可涂石蜡油,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应轻柔,防止外伤。�
      2.4.2 人工瓣膜栓塞的观察及护理 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温度、神志,发现有栓塞症状及时与医生联系。�
      2.5 患者教育
      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终身口服抗凝剂治疗,因此如何加强健康教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要点。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介绍出院后6个月内每半个月需监测PT1次,7~12个月内每月1次,1年后每2个月1次,2年后每3个月1次,并需终生监测[7]。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抗凝药物应每天定时服用,不可断药,外出旅行时也应随身携带。无论发生任何疾病,就诊时均应首先告诉医生正在服用华法令,以免发生意外。�
      3 讨论�
      机械瓣系金属及高级复合材料制作而成,耐久性强,终生抗凝治疗是保证瓣膜功能正常的关键。手术后要解除患者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认识抗凝治疗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告戒患者,抗凝治疗并不困难,不应将其视为负担,应把抗凝治疗看成吃饭一样,是自己日常生活所必需。如果抗凝治疗出现问题,尤其是出院头1~2个月,对如何调整抗凝用药没有把握,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参 考 文 献�
      [1] 丽丽,赵红,刘新静.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进展.护理研究,2005,19(1A):13.�
      [2] Daniel JT,Rick AN,Dennis AG,et al.Modem management of prosthetic value anticoagulation.Mayo Clin Proc,1998,73:665�680.�
      [3] 张保仁,朱家麟.人造心脏瓣膜与瓣膜置换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162727.�
      [4] 陈红宇,肖秀林,李瑛,等.影响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检验误差的护理相关因素的研究.护理学杂志,2001,16(10):5792581.�
      [5] 朱忠勇.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标准化.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5):308.�
      [6] 李保军,朱家麟.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监测.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1,5(17):257�259.�
      [7] 黄雪珊,陈道中,廖崇先,等.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50例抗凝治疗随访.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3,37(2):224�226.

    相关热词搜索: 瓣膜 术后 置换 病患者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