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什么是避免风险和失败的第一道防线 “三道防线”避免猝死

    时间:2019-01-28 04:46: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生活中,猝死的悲剧时不时发生。直接引起猝死的原因,似乎都是具体的、直接的、突然的,如脑溢血、心肌梗塞等,或走路摔了一跤、洗浴时晕澡等,但如果仔细分析,都不是单纯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可以找到许多长期积累的因素,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预防猝死,需要从健康时做起。平时打牢了健康的根基,身体的大堤才不会遇到点风浪就毁于一旦。中国医学科学院老院长吴阶平在一篇题为《自我保健――明天健康方向》的文章中说:“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广大群众还是卫生医务人员,行动上不符合卫生要求或医学原则的情况比比皆是”,“不重视行为上的改变实际是由于在观念上仍以为维护健康和对疾病作斗争要依靠医生和药物,而不是自己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当然“医生和药物是重要的,但主要是帮助自己发挥恢复和保护健康的能力。”依靠自身的观念可以促进必要的行为上的改变,影响到健康的许多方面和防治疾病的措施和效果。“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人,更重要的是社会学上的人。高级神经活动使人区别于其他动物,这也包括有关健康的各种问题。精神、心理状态无时不在起重要的作用。”这些论断为我们指明要健康长寿必须把观念转到自我保健、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方向上来。
      这里,我们先讲一个老将军孙毅健身和战胜危重病症的经历。孙毅将军生于1903年,戎马一生,经历过不少磨难。战争年代,他转战南北,功勋卓著。建国以后,他先后但任过解放军总部几个部门的领导职务。1985年离休。孙将军在高龄的时候,生命也曾出现过重大险情,但由于他平时坚持锻炼,身体底子好,都奇迹般地化险为夷。
      1989年,孙毅已86岁高龄。这年春节前夕,将军在官园儿童活动中心即席讲话,由于太激动,脑出血晕倒,昏迷了三天三夜。一般来说,得了这种病,而且又这么严重,何况年龄:疋如此大了,不死也得留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但孙毅在医院住了5个半月就痊愈出院了。回到家,照常工作,没留下什么后遗症,以前的事情能全部想起来。按孙将军自己的话说:“比住院前脑子还好用。”
      1996年秋天,93岁的孙将军再次遭遇不幸。他在自家院子不慎滑倒,造成股骨颈骨折。这么高龄的老人一般摔上一跤,就会难以痊愈,许多人可能就与世长辞了。但孙将军在医院做了手术,3个多月后,便痊愈出院,又重新站立起来,仍行走如常。
      对于孙将军两次遭遇险情而安然好转,不少人感到惊奇。孙将军也就此问医生:我为什么恢复得这么好?医生告诉他,这是平时走路打下的基础,加上你心胸开阔,在精神上压倒了疾病。孙毅骨折做完检查,主治医生对他说:“孙老,你虽然已93岁高龄,但骨质没有疏松,就像三十多岁的小伙的骨头那样坚硬,所以手术顺利,痊愈也快。”
      长期以来,孙将军始终坚持自己的一套养生之道,概括起来为16个字:基本吃素,坚持走路,劳逸适度,精神宽舒。
      多年来,将军以素为食,大鱼大肉不吃;只吃少量的肉,如肉包子和肉饺子。什么山珍海味也不吃,各种补品从来不用,烟酒茶不沾边。他说:“人上了年纪,不能吃得太饱,也不能吃得太好,粗茶淡饭最养人。”
      他常说,老从脚下起,能走不算老。从1971年开始,他选择了走路健身的方法,一直坚持不懈。96岁的时候,他每天还坚持在自己的房间和客厅里走一个小时。他原来有痔疮,坚持走路之后,不治而愈。以前有小肠疝气,如今也没有了。
      离休十多年来,他注意劳逸适度,有忙有闲,精神生活感到很充实。他既动手又动脑,能自己做的事,决不要别人代替。多年来,将军衣服脏了都是自己洗。他是个书法爱好者,一直每天坚持习字两小时。
      保持精神宽舒、心情愉快、心胸开阔是长寿的重要一条。孙将军说:“一个人,把名利地位看得越低越好。当彻底破除了名利地位观念之后,在思想上、精神上就会获得真正的解放,就会精神旺盛,身体健康。”
      1981年11月,在全国第一届“健康老人”评比中,他光荣当选。1995年10月,在全国第四届健康老人”评比中,他又被评为“最佳健康老人”。1999年,他在96岁高龄时,还满怀信心地说,一定要成为我军的百岁将军。他的这一愿望已成为现实。(在本期刊物发稿时,惊悉百岁将军孙毅去世,谨表示沉痛的哀悼。――编者)
       有的人,发现身患顽疾后,感到很迷茫: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其实,树有根,水有源。仔细找找,都可以从自身找出致病原因的。
      比如心脏病吧,医生指出,对于40岁以上的男子,如果想知道在今后6年内自己会不会出现冠心病、心绞痛等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可以看看科学家的预测:
      1、如果你既不吸烟,又无高血压,而且饮食中营养配方合理,食人的脂肪含量较少,同时血液化验证明胆固醇浓度在正常范围内,那么在未来6年中,几乎没有任何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
      2』n果年过40,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也突破了285毫克的大关,那么在今后数年中出现冠心病的危险增加1倍。此时此刻,减少蛋黄、动物肝脏、肉类食品的摄人,降低血脂水平,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3.如果你的血液胆固醇水平已经超出了285毫克的标准,而且你又每天抽烟不止,那么,在未来6年中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危险将升4倍。
      4.假如血液中胆固醇增加、抽烟以及高血压这三大危险因素齐头并进,此时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已经增加了8倍。
      假如你不幸罹患了此症,你可以对照检查一下,就可以找出答案。
      猝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涉及病症比较多的问题,必须坚持搞好三期保健预防,才能收到良效。三期保健预防,也就是构筑三道“防线”。如果“防线”布局合理;构筑及时和牢固,大部分猝死都是不会发生的。
      三期保健预防是:
       1.远期保健预防
      指尚未患病时的保健预防。即在身体健康、无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严重病症时,就开始进行预防,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对人体危害和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如加强体育运动,运动要成为生命一个有机部分和终生习惯。运动不但会消耗多余的热量、维持肌肉量,而且能提高充实感和欣快感。当然运动要讲究科学和艺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照顾兴趣,结伴进行,才易于获得效果和便于坚持。
      养成健康的进食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现已知道,热量过度摄人、营养过剩;肥胖是许多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原因是和人们的进食观及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一旦养成,即具有相当的稳定性。热量摄人适当,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是最佳的饮食配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不良的生活习惯要逐步加以纠正;这当然需要一定的意志和毅力。如果从小就开始培养,就容易养成而终生受益。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精神紧张,生活要规律,注意心理平衡,杜绝和戒掉一切不良嗜好,要戒烟和限酒。
      对体重进行定期监测,将体重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体重增加肘,应及时采取限制饮食和加强运动使其尽早回落至正常,不要到体重明显增加时才采取措施。
      属于某些病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病,那些有遗传家族史、高度精神紧张的工作者(司机、航空驾驶员、会计师、教师及高空、高温、高噪音作业等),女性更年期、妊娠、口服避孕药或激素,平时缺乏运动者,都应加强血压随访监控,积极防治与高血压病有关的并发症。
      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可靠的第一条防线。
       2.中期保健预防
      即已经罹患了一种或几种易引起猝死的疾病的预防。此期间预防的目标是通过积极的治疗,尽快减轻病症或恢复健康,降低疾病对身体的危害。
      早期发现疾病至关重要。许多严重疾病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这时就需要坚持定期检查身体,发现异常,应及时诊断。如糖尿病,就应该将血糖测定列入中老年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是有一次不正常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蛛丝马迹可寻者,如有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测定和仔细鉴别,以期争得早期治疗的可贵时间。千万不可满足于一时的控制。
      发现疾病后,要坚持治疗,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病情,综合调动饮食、运动以及药物的各种手段,战胜疾病。如早期发现轻度高血压,一般主张开始阶段为非药物治疗,如减轻体重、限制食盐、戒烟酒、适量增加体力运动,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及疲劳、调适心理平衡、充足睡眠等。若上述措施严密观察3个月无效,可根据个体特点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及剂量,按阶段进行正规的系统治疗,将血压降到合理水平,长期用一定药物维持,不得随意停药或大幅度增减剂量,以免出现“血压反跳”或“J曲线”现象(即降压过低,反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注意保护靶器官的功能。3.近期保健预防
      即疾病已发展到较严重的程度,容易出现高危症状或已出现高危症状时的预防。此时要采取措施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积极采取各种抢救措施,消除危状,减少其伤残率和死亡,使病人转危为安。如重度高血压已有心、脑、肾或周围血管合并症时,在选择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到保护和积极治疗、改善上述靶器官的功能,并同时进行康复医疗,不断提高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防止病残。糖尿病人很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病,且易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有些疾病在急性发作前会有典型症状,有些疾病在急性发作前症状不明显或没有典型症状,后者对病人的生命危害更大。这就要求病人、病人家属和医生要认真检查、分析、鉴别,不要漏掉已经面临的死神,及时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使病人转危为安,告别死神。

    相关热词搜索: 猝死 防线 三道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