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绿色贝雷帽”尼日尔遭受伏击事件全解析

    时间:2020-06-19 16:12: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白云湖

    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美国陆军第3特种作战大队为在尼日尔伏击事件阵亡的4名特战队员举行告别仪式。按照惯例,4名士兵的姓名被刻在阵亡纪念墙上

    尼日尔伏击事件损失惨重、疑点重重,美国白宫、国会、国防部、参联会、非洲司令部等牵涉其中,在美国国内掀起了一场政治风波。从事件发生、调查到处理,时间长达1年有余。直至2018年11月5日美国《陆军时报》网报道,美军完成尼日尔伏击事件调查,并决定对时任美国驻非洲特种部队司令的空军少将马库斯·希克斯、小队指挥员迈克·佩罗泽尼上尉及其副职和军士长等6人作出严厉处罚。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才算划上了句号。

    全面还原尼日尔伏击事件的来龙去脉,深入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可以看出,美国特种部队并不是百战百胜、神乎其神,在作战运用和部队管理上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乘坐皮卡的尼日尔士兵

    24年以来美军特种部队在非洲伤亡最惨重的一次行动

    2017年10月3日,美军“绿色贝雷帽”11名特战官兵和尼日尔30名官兵组成联合巡逻队,从瓦拉姆出发前往蒂拉贝里地区,抓捕伊斯兰国“大沙哈拉”分支的一名重要头目。联合特遣队乘坐8辆车,其中美军2辆皮卡、1輛丰田车,尼军4辆皮卡、1辆丰田车。

    到达预定作战区域后,巡逻队并未发现目标。在返回基地途中,由于尼日尔友军需要补充水源,车队就在通戈通戈村(TongoTongo)附近停下进行补给。联合巡逻队决定停留一夜再返回基地。在那里,美军特战小队队长迈克·佩罗泽尼上尉与村长进行了一次座谈,收集相关情报信息。

    第二天,当地时间10月4日上午11时40分,联合巡逻队车队8辆车呈一字长蛇阵离开村庄返回。由尼军2辆车领头,美军3号车断后,美军1号车和2号车分别位于车队第3和第5的位置,其中迈克·佩罗泽尼上尉乘坐美军1号车。

    车队刚驶出通戈通戈村仅100多米,就遭到埋伏在东边丛林中的武装分子的伏击。联合巡逻队成员迅速下车还击,同时迈克·佩罗泽尼上尉率领4名尼方士兵迂回至侧翼企图包围对方。然而实际上,这伙武装分子大约有50人,乘坐12辆皮卡、20多辆摩托车,携带有突击步枪和便携式反坦克武器。因此,迂回侧击小组遭到武装分子的猛烈火力还击。意识到敌人数量远超预计后,迈克·佩罗泽尼上尉立即命令所有队员上车,快速向南撤退。

    2018年5月17日美国防部公布的尼日尔伏击事件复盘视频截图。恐怖分子埋伏在东边的茂密丛林中,采取侧翼伏击战法对美尼联合巡逻队发起偷袭

    联合巡逻队官兵下车抗击。紫色圆点为美军士兵,绿色圆点为尼日尔士兵

    位于车队前方尼军1号、2号车和美军1号、3号车很快向南冲出了包围圈。尼方的5号车自行向西脱离战场不知所踪,尼方3号和4号车的士兵也弃车向西逃离了战场。

    此时,美军2号车位于车队最后方,被埋伏在东边丛林的武装分子使用猛烈火力死死压住,3名美军特战队员根本无法上车,只能弃车向西突围。12时许,在对方的追击下,3名美军特战队员先后阵亡。

    美军1号、3号车和尼军1号、2号车在跑出一段距离后,发现其他车辆并没有跟上来,于是马上停止前进,并就地建立防御阵地,简称“位置二”。在多次尝试通讯联络无果后,迈克·佩罗泽尼上尉派出4名美军特战队员返回伏击点去寻找掉队人员。

    很快,武装分子追了上来,躲避在东边的丛林里,使用轻武器打击美军车队。美军和尼军队员立即下车,凭借车辆掩护抗击武装分子。

    12时25~30分之间,由于武装分子火力太猛,尼军1号、2号车向南自行脱离战场,美军1号车快速向北冲出了敌人的火力圈。而美军3号车的1名特战队员大卫·约翰逊中士和2名尼方士兵在敌人猛烈的火力下无法登车,只能弃车向西南方向撤离。期间,2名尼方士兵在距离“位置二”400m的地方阵亡。而约翰逊中士则逃离到“位置二”西南850m处,利用一棵荆棘树隐蔽起来。

    12时30~45分之间,大卫·约翰逊中士被追上来的武装分子包围,最终寡不敌众阵亡。

    12时33分,美军1号车驾驶员通过车载电台告诉基地,他们即将全军覆没。在这次电台呼叫前,特战小队没有发出任何求援信息,只有在刚刚遭遇伏击时曾上报“遭遇敌人”,这中间整整间隔53分钟。而后,美军1号车陷入沼泽中。车上的队员在佩罗泽尼上尉的指挥下弃车,快速向北撤离。

    此前返回的4名美军特战队员在最初的伏击点附近击毙了几名武装分子,但未能找到车辆及失散的3名美军特战队员。在猛烈火力下,他们与佩罗泽尼上尉率领的剩余队员会合,向西撤离。

    12时50分,8名美军特战队员和部分尼军人员到达伏击点西面的一片密林中,建立最后的防御阵地,固守待援。

    在收到特战小队迟来的求救信号后,美军特种作战前进基地联系了当地尼日尔部队,同时位于乍得的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也通过联络官联系法军,请求尼军和法军实施紧急空中支援。

    13时10分许,1架尼军直升机抵达事发区域,做短暂停留后飞离现场。

    13时30分许,1架法国幻影战斗机抵达事发区域上空,实施了4次低空高速通场,没有投弹。

    尼日尔援军到达现场

    尼日尔援军到达现场法国直升机接应美军幸存者撤离

    16时40分许,尼日尔地面快速反应部队抵达事发区域,实施搜救。

    16时55分许,法军两架直升机抵达并撤离了美军幸存特战队员。

    19时许,尼日尔地面快速反应部队将搜索到的3名美军士兵遗体转交美军。但仍然没有找到大卫·约翰逊中士。

    5日3时20分,美国非洲战区司令部紧急向事发点部署战区应急战斗部队,并请求调动联邦专业救援人员。

    6日上午,尼日尔部队在距离“位置二”960m处、距离最初伏击点约1600m处发现了大卫·约翰逊中士的遗体。

    6日15时22分,尼方将大卫·约翰逊中士的遗体转交给美军。

    尼日尔伏击事件,造成美军特战队员4人死亡、2人受伤,尼军5人死亡、8人受伤。这是自1993年“黑鹰坠落”事件后美军在非洲大陆单次行动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也是特朗普2017年1月入主白宫以后美军单次伤亡人数最多的一起事件。巧合的是,尼日尔伏击事件与“黑鹰坠落”事件发生在同一天——10月3日,时间相隔正好24年。

    尼日尔伏击事件美军4名阵亡士兵:从左至右依次为布扬·布莱克中士(35岁)、杰若米尔·约翰逊中士(30岁)、大卫·约翰逊中士(25岁)、杜斯丁·怀特中士(29岁)

    尼日尔伏击事件为何会掀起一场政治风波?

    尽管媒体宣称尼日尔伏击事件是近24年来美军特种部队在非洲行动伤亡最惨重的一次,但从全球范围看,此类事件并不稀奇,在阿富汗境内美军被伏击的事件比比皆是。美军出版的《伏击与反伏击》一书就研究了自2005年以来,塔利班小规模分队伏击美军的数十起战例,详细分析了阿富汗战争中反美武装战术。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美军这次失败行动陷入一场政治漩涡?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直接起因竟然是事后特朗普的一通慰问电话。

    在事件发生的当天,白宫办公厅主任约翰·凯利第一时间用电话向特朗普简要汇报了情况。当时特朗普刚看望完拉斯维加斯市曼德勒海湾酒店枪击事件遇难者家属,正准备登机“空中一号”,离开拉斯维加斯。

    然而,在接下来近两个星期,特朗普没有就此事件发表任何申明,导致媒体一片哗然,纷纷批评其态度冷漠,不顾前方将士死活。

    直至10月16日,特朗普给遇袭身亡的非洲裔美军特战队员大卫·约翰逊中士的遗孀迈什拉去电话表示慰问。当天稍后,迈什拉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早安美国”栏目采访时抱怨说,特朗普说“他(大卫·约翰逊)既然去当兵,就应该知道当兵意味着什么”,“这句话让我哭起来,因为他的语气和说话方式令我非常气愤”,“最伤人的地方是,他不记得我丈夫的名字,想了半天没想起来”。当时正与迈什拉在一起的国会众议员弗雷德丽卡·威尔逊碰巧听到了采访内容。威尔逊随后证实,特朗普不仅在电话里叫不出这名士兵的名字,还说出一些伤人的话,让家属寒心。

    2018年5月24日,阵亡士兵大卫·约翰逊中士的遗孀迈什拉携带2个女儿,指认阵亡官兵纪念墙上大卫·约翰逊中士的姓名位置

    特朗普随即在推特上予以否认,宣称他同这名遗孀展开了非常恭敬的对话,“我从一开始就叫出了他(大卫·约翰逊)的名字,没有半点犹豫!”

    这一争议还把白宫办公厅主任约翰·凯利牵扯进来。为给特朗普解围,凯利在白宫一场记者会上讽刺威尔逊,称其给总统添加了子虚乌有的罪状。随后美国国会黑人议员团体的全体女性成员要求凯利道歉。而白宫发言人萨拉·赫卡比·桑德斯10月23日告诉媒体记者,凯利无须向威尔逊道歉,因为她认为“凯利根本就没错”。

    10月17日,在一个记者招待会上,特朗普被追问为何对尼日尔伏击事件保持沉默,无任何表态。特朗普表示,他已经写信慰问阵亡士兵的家属,亲自打电话给阵亡士兵大卫·约翰逊中士的遗孀。还顺带指责其前任奥巴马总统几乎从不给阵亡官兵的家属打电话。此语一出,躺枪的奥巴马也卷入了这一事件,随即对特朗普的指责表示反驳。

    10月25日,特朗普对记者明确表示,他从未明确授权特种部队在尼日尔实施此类作战行动。这正好挑动了普通民众的神经:只听说美国军队在伊拉克、阿富汗反恐作战,但从未听说在遥远的西非还有美国特种部队在打仗。

    随着媒体的不断报道,尼日尔伏击事件迅速在美国国内发酵,社会各界纷纷从不同角度提出质疑,将美国军方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美国陆军特种部队为何被派到尼日尔去参战?

    事实上,美国陆军特种部队部署到尼日尔,既是尼日尔政府的请求,也得到了美国国会的批准。

    自“9·11”事件以来,非洲逐渐成为美国反恐的新兴战场,五角大楼多年来一直训练当地政府部队,以对付非洲的极端武装分子。长期以来,尼日尔饱受恐怖主义袭扰,其中“博科圣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以及伊斯兰国北非分支“大撒哈拉”组织活动最为猖獗。而尼日尔军队训练水平低下,难以有效打击恐怖主义。因此,尼日尔政府请求美国派出特种部队指导尼日尔军队反恐训练。

    为什么美国国防部派陆军特种部队担任此项任务?这需要从美国特种部队的力量布局和职责分工说起。美国特种部队司令部下辖陆军特种部队、海军特种部队、空军特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各军种特种部队各有所长、分工明确。其中海军特种部队,又称“海豹突击队”,主要担负打击恐怖主义、营救被劫人质等作战任务。世人耳熟能详的“红翼行动”、击毙本·拉登、营救菲利普船长等作战行动,均是海豹突击队的杰作。空军特种部队主要提供大型特种作战运输飞机,其本身并没有编设突击力量。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是队属特种作战力量,其主要任务是在海军陆战队编成内遂行特种侦察、特种破袭、特种夺控和特种营救等特种作战任务,支援配合海军陆战队主力行动。

    陆军特种部队,下辖特种作战大队、第75别动团、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等力量。其中,特种作战大队又称“绿色贝雷帽”,是负责指导外国部队或反政府武装训练的专业力量,其队员不仅军事素质好,而且每人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很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美国《陆军特种作战纲要》明确规定,绿色贝雷帽的使命任务包括7项:非常规作战、外国内部防卫、直接作战、特种侦察、反恐、信息战和防止大规模武器扩散。其中核心任务是遂行非常规作战,负责指导外国非政府武装力量实施代理人战争颠覆反美政权。外国内部防卫,又称安全部队援助,是指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指导训练外国政府武装力量,必要时伴随实施作战行动,镇压反政府武装或者打击恐怖主义。阿富汗战争中,在短时间内将北方联盟训练武装起来,并推翻塔利班政权的美国特种作战分队,就来自“绿色贝雷帽”。由此可见,由陆军特种部队派出特种作战大队到尼日尔担负援外训练任务也是理所当然。

    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编有5个现役特种作战大队,番号分布为第1、3、5、7、10特种作战大队,大队长军衔为上校。第3特种作战大队总部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受非洲战区司令部指挥,主要负责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地区(不含北非半岛)的特种作战任务。因此,部署到尼日尔的特种部队来自第3特种作战大队。特种作战大队下辖3~4个特种作战营、直属连和支援连各1个。特种作战营下辖3个特种作战连、直属连和支援连各1个。

    此次部署在尼日尔前进基地的是第3特种作战大队的1个连,指挥官为少校。这个连是否可以执行作战任务呢?答案是肯定的。该连的主要任务有两方面:组建并培训一支尼日尔反恐部队;并与一支尼日尔部队联合行动,直到新训部队能够独立遂行反恐任务。

    2018 年4月13日,美国陆军特种部队A类小队队员指导尼日尔士兵开展房屋清理战术训练

    特战小队的任务是巡逻还是抓捕?

    美国国会批准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到尼日尔遂行安全援助任务,目的是指导尼日尔军队的训练,提高其反恐维稳作战能力,而不是直接参与作战。怎么会发生激烈战斗呢?美国国会参议院质疑国防部对其有所保留,隐瞒了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此次任务的真相。时任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麦凯恩(已于2018年8月去世)抱怨特朗普当局在尼日尔伏击事件上封锁消息,搞暗箱操作。

    2018年5月10日,美国国防部关于尼日尔事件的新闻发布会(从左到右分别是国防部国际安全事务助理部长卡雷姆,非洲司令部司令瓦尔德豪泽上将,非洲司令部参谋长克卢杰少将)

    美国参联会主席邓福德上将质疑:从提交的行动审批报告看,当天批准的计划是该小队前出执行巡逻任务,并不是抓捕行动。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改变计划?经过谁的批准?这次行动的真实任务是什么?

    2017年10月26日,根据美国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要求,主管特种部队的国防部长助理率领非洲战区司令、非洲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等人出席国会参议院听证会,并接受了尖锐的质询。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些主管特种部队的各级高层均表示对此次抓捕行动不知情。从乍得特种作战司令部到非洲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都宣称未收到抓捕计划,更谈不上审批。美军非洲战区各级司令部居然对一线特种作战小队完全失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擅自行动还是审批程序出了问题?

    美国非洲战区特种作战指挥链

    在官方和媒体的双重压力下,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要求对事件进行彻底调查。美国陆军成立尼日尔伏击事件調查组,由美国非洲战区司令部参谋长克劳迪尔少将担任组长。

    调查组先后审查了文件、照片、音频、视频和证词证据,采访了143名证人,其中包括被袭击的幸存者,其中一名幸存者还陪同调查员回到战场,现场复盘了10月4日的战斗细节。经过几个月的调查,调查组最终向美国国防部提交了一份厚达6300页的调查报告。

    2018年5月10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8页纸的调查结论。5月17日,美国防部公布了一段时长23分钟的视频,用模拟画面和无人机拍摄的视频还原了突袭事件和士兵阵亡的过程。报告认为,是一系列人为错误导致了这场造成4名美军阵亡的惨痛事故!

    事实上,美国非洲战区特种作战审批程序和权限规定是清晰的。按照规定,美国在非洲特种部队的指挥体系为“美国非洲战区司令部(驻德国斯图加特,司令为上将)—非洲战区特种作战司令部(驻德国斯图加特,司令为少将)—西北非地区特种作战司令部(驻德国鲍姆贺德,司令为上校)—乍得特种作战司令部(驻乍得恩贾梅纳,司令为中校)—尼日尔前进基地(驻尼日尔尼亚美,指挥官为少校)—特种作战小队(驻尼日尔瓦拉姆,指挥官为上尉)”。其中日常训练和巡逻计划,由特种作战小队上报前进基地审批;作战计划则必须上报乍得特种作战司令部审批。

    美军境外打击恐怖组织头目的任务既可能由上而下下达,也可能由下而上上报审批,主要取决于情报来源。前进基地处于战场最前沿,可能收到线人提供的内幕性、即时性情报。推测此次行动的来源很可能是特种作战小队长得到了恐怖分子头目行踪的实时性情报,决定采取打击行动。

    在行动前,执行此次任务的小队长也的确按照规定拟制并上报了计划。但他套用了作战指挥系统电脑内原来的巡逻计划文件模板,简单修改后即行上报。结果造成计划名称为巡逻计划,而实际内容却是搜寻、定位并抓捕伊斯兰国北非分支“大撒哈拉”组织的重要头目。前进作战基地指挥官收到计划后,并没有认真看计划详细内容,误以为这是一次日常例行巡逻计划,自己有权决策审批,大笔一挥批准执行!因此,除执行任务的小队长(上尉)知道此次任务是抓捕行动外,美国非洲战区特种作战指挥链上的少校以上指挥官均不清楚实情。而问题的源头竟然是电脑惹的祸——文件模板套用,小队长粗枝大叶复制粘贴,连长粗心大意越权审批,营级以上指挥官真的不知情!

    调查组向国防部提交的调查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作战计划的拟制、审查、批准和下发过程都是在走形式!”

    而从美军特种作战的审批权限看,营级指挥官(中校)即拥有审批抓捕恐怖组织头目的权限。美军一直宣称特种部队是美国的战略力量,而在实际作战运用中,一名小小的中校军官就可以决策发起战斗,计划拟制和审批过于随意,特种部队作战运用过于草率。

    驻尼日尔美军“绿色贝雷帽”特战分队

    “绿色贝雷帽”的特战精英为何敌不过恐怖分子?

    作为美国普通民众,他们并不关心军队作战计划审批的繁文缛节,而更关心作战结果。在他们的心目中,特种兵是军中精英,“绿色贝雷帽”威名远扬,怎会如此不堪一击?此次战斗,恐怖分子约为50人,美军和尼军共41人,双方兵力数量相差甚少,为何结局美军一败涂地?

    早在2012年,美国已经在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了特种部队。据美国非洲司令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有大约800名军事人员部署在尼日尔。目前,美国特种部队总数号称近7万人,但除去支援保障人员,真正能上战场的特战队员应该远远低于这个数字。通常,部队作战、训练、战备的人数各占1/3。全球大范围的部署导致美国特种部队“不够用”,这已经成为近几任美国特种部队司令的老大难。尼日尔伏击事件再次暴露了这一问题。

    从素质上看,此次任务小队特战队员还没有完全达到作战标准。调查报告显示,此次遇袭的美军特战小队已是第二次部署到尼日尔,且在部署前进行了专项集训。但由于人员流动和岗位调整,后来派往瓦拉姆的特战队员,仅一半参加过集训。此外,由于该小队2017年9月才抵达尼日尔,距离事发时间不到1个月,各方面情况不够熟悉,还没来得及与尼政府军进行协同训练,更谈不上战前模拟演练了。因此,遇到突发情况时处置不当、缺乏配合。先训后用、战前演练等战备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

    从数量上看,此次任务小队也没有达到满编标准。按照“绿色贝雷帽”的标准编制,其特种作战连下辖6个A类小队和1个B类小队(连部),小队是特种作战大队的基本作战单元,直接执行作战任务。A类小队标准编制为12名队员,设队长(通常是上尉)和副队长(通常是准尉)各1名,负责作战指挥;1名作战军士(通常为军士长)、1名助理作战和情报军士(通常为上士);枪械军士、工兵、医务兵和通讯兵各2名,均为中士。关于参与此次行动的美军特战小队的具体人数,媒体说法不一,有的说是11人,有的说是12人。美国国防部2018年5月17日公布的视频显示,参与此次尼日尔行动的美军特战小队只有11人,即10名美国特战队员和1名情报机构雇佣兵,与A类小队齐装满员标准相比,相差1名特战队员。

    驻尼日尔美军

    驻尼日尔法军

    從表面上看,尽管美军与尼军联合巡逻队总兵力达41人,与恐怖分子50人相差无几。但由于尼军大部分车辆和人员一打即溃,自行逃离了战场。全程坚持抗击作战的仅为美军特战小队的11人。负责此次调查的美军非洲司令部参谋长罗杰·克劳蒂尔少将说:“我们的部队寡不敌众,接近以一抵三。”

    从地形上看,伏击地点位于灌木丛林,恐怖分子在暗处,美军在明处。恐怖分子埋伏在东边的丛林中占据制高点,采取侧翼伏击的战法,由北向南一线部署。美军身处灌木稀少、视野空旷的地段,缺乏掩护,无险可守,无处可逃。同时由于美军没有进行“任务推演”,没有撤离预案,加之对地形地貌并不熟悉,没有预备撤离路线,导致遭伏击时不知道往哪逃离,先往南后往北,相当于被恐怖分子在同一路线上打了几次伏击。

    从装备上看,联合巡逻队的8辆车中只有2辆安装了M240通用机枪,其余没有携带任何重武器,车辆也没有任何装甲防护。同时附近的美军无人机基地尚处于建设之中,没有可用于空中支援的美军直升机或无人机,以至于后來只能紧急求助于尼方和法军的空中支援。

    2018年3月4日,伊斯兰国在网上发布尼日尔伏击事件的视频截图。据称,该视频来自美军阵亡士兵的头盔摄像仪。从图中可以看出,遭到伏击的美军车辆处于空旷地带

    美军是否遭人出卖?友军是否救援不力?

    尽管尼日尔伏击事件的过程已经清晰,但事件发生前后的一些细节仍有诸多疑点:为什么特战小队在通戈通戈村停留了一夜?村民有没有出卖美军?特战小队重大伤亡是否因为尼日尔军队和法军救援不力?

    社会舆论提出美军是否遭人出卖的质疑可以理解,毕竟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两起著名的特种部队被出卖事件。1991年海湾战争中,来自英国特别空勤团的8名特战队员,在侦察伊拉克军队飞毛腿导弹的过程中遭遇一名牧羊小男孩,后被这名男孩告发,遭到伊军围攻,造成3人阵亡、4人被俘,仅1人成功脱逃。2005年6月28日,海豹突击队4名特战队员赴阿富汗库纳尔省山区遂行侦察行动,期间遭遇3名牧羊人。4名队员现场民主投票表决后决定放掉这3名牧羊人,最终也被出卖,遭到200名塔利班恐怖分子围攻,造成3名队员阵亡,前来救援的一架支奴干直升机被击落,机上8名海豹突击队队员和8名机组成员阵亡。

    此次遭到伏击的美军特战小队的确在通戈通戈村停留了一夜,但美国国防部公布的调查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证据表明村民主动援助或支持恐怖分子。此外,也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村民帮助了敌人或参与了袭击”。

    关于友军的紧急救援,美军调查报告给予了高度肯定:法军与尼日尔友军的快速反应直接挽救了美军生命。法国战斗机的低空通场阻止了敌人的继续围剿并逃离该地区。尼日尔地面部队在地区安保与搜救工作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尼日尔友军在接到信息8分钟后即出发,但由于距离远且道路不通、地形崎岖,约4小时25分钟后才抵达战场。法军幻影战斗机在收到信息约47分钟后起飞。另有一架尼日尔直升机在接到请求后约40分钟起飞。但这架直升机在抵达出事地点前即转向离开附近空域,以便为法国战斗机让出航道。然而,尽管携带实弹,法国幻影战斗机却无法识别美军位置,也无法与其建立通讯联络。为避免误伤,法国幻影战斗机没有投弹,而是实施了4次低空高速通场,吓退了武装分子。

    正在建设的美军驻尼日尔无人机基地机场,照片拍摄于2018年4月16日

    同时,美军调查报告指出,部分战士在遭受攻击时进行多次英勇反击,并对战场失散的战友进行搜救,对受伤的战友进行及时有效地救护,其英勇事迹应当受到表彰。2018年8月24日,非洲司令部建议授予8名参战官兵荣誉勋章,其中3人授予杰出服役十字勋章,5人授予银星勋章。阵亡的4名特战队员都在表彰之列,其中2人授予杰出服役十字勋章、2人授予银星勋章。小队指挥员迈克·佩罗泽尼上尉授予银星奖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是美国陆军第二高等级荣誉勋章,仅次于美军最高荣誉奖章——荣誉勋章。银星勋章则是美军第三高等级荣誉勋章。

    调查报告明确指出了各级指挥员存在的问题,但鉴于美军特种部队官兵的处分权限在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因此并未提出有关如何惩罚这些指挥官的建议。2018年11月初,美军宣布,时任美国驻非洲特种部队司令的空军少将马库斯·希克斯、小队指挥员迈克·佩罗泽尼上尉及其副职和军士长等6人面临严厉处罚。从事件发生到作出决定,时间长达一年有余,这说明美军在处分官兵问题上是相当慎重的。

    国防部长马蒂斯(左二)在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总部

    尼日尔伏击事件有何深远影响?

    调查结果出来后,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要求国防部直辖各机构、各军种及各作战司令部,针对报告进行对照检查,并在120天内提出各自整改措施。此外,马蒂斯还命令主管人事和战备的国防部副部长审查所有影响战备部署的指示和政策,同时还要求将相应的备忘录、调查报告发给空军和海军的相关领导,以便其采取措施,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首先,美陆军及美特种作战司令部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整改:调整美陆军特种部队对友军施训的相关规章和政策;强化美军官兵在海外反恐行动中的顾问职责,谨慎使用武力和避免直接参与战斗;审查影响部队临战训练的人事政策,确保部队在部署前完成集体合练;审查并最大限度减少可能弱化和降低战备水平的规章制度。

    其次,进一步规范特种作战计划审批程序。目前,美军特种部队主要部署于美国中央战区和非洲战区,面临的敌情威胁严重,作战任务频繁,因此,部分指挥员对作战计划的拟制和审批过于草率,各级普遍依赖以往作战计划模板,习惯照搬照抄,缺少筹划监督措施。美军吸取此次事件教训,进一步完善了作战计划的拟制、审批和监督程序。

    第三,改善驻尼日尔美军部队武器装备。2018年初,美国国防部为尼日尔美军部队配备装甲车辆和武装无人机,使得尼日尔成为继利比亚、索马里之后,美国在非洲部署武装无人机的第三个国家。

    第四,减少非洲驻军。2018年6月4日,美国国防部表示,从尼日尔撤出美国特种部队,削减一半美军驻非洲的特种部队。而11月16日,美国防部再度表示,将削减10%的驻非美军人数,未来几年内,美军或将从非洲撤出数千人。此外,关闭在突尼斯、喀麦隆、利比亚和肯尼亚的军事哨所,美国在非州的军事兵力将主要集中在索马里和尼日利亚。实际上,美国从非洲大规模撤军不仅是为了响应尼日尔伏击事件,也反应了五角大楼最新国防战略的核心——集中力量应对大国间的竞争。

    至此,闹得满城风雨的尼日尔伏击事件终于真相大白,划上了句号。

    相关热词搜索: 尼日尔 贝雷帽 伏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