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扶志扶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时间:2020-12-07 04:03:5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李永新

    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时,高度重视包括畲族群众在内的闽东人民脱贫致富,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在建设好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这个问题上,肯花大力气,能够打持久战,善于采取好办法。”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后来集结成《摆脱贫困》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对当地脱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最近,我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地区工作期间的一些讲话和文章,很有启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兴起了精神文明建设之风,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内容之一,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奇迹,我们应该深入探索脱贫攻坚是物质文明的应有内涵和扶志扶智是精神文明题中之义的路子。

    一、从理论层面上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内在驱动力

    社会发展史告诉人们:人类生活需求有两个方面,即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人类为自身的生活需要从两个方面开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从主观上说,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创造物质文明的实践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仅仅具有生产力的高质量,还必须具有高质量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们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攻坚的胜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决定于生产力并必须与生产力的状况相适应,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又有反作用。我们相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我们看到,近五年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底子薄、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不平衡,脱贫攻坚的过程充满艰辛和困难,但我们既抓经济工作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即扶贫开发与扶志和扶智相结合,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了这些地区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以科技扶贫加速推进了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那种“一手硬,一手软”的做法,都是违反辩证法的。脱贫攻坚一方面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另一方面净化了社会风气,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目前,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全国上下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广大干部群众的文明意识迅速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四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国民经济实力极大地提高,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扎根于人民群众心中,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国际典范。

    二、从实践层面上讲: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建设必须贯穿于脱贫攻坚的整个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的社会意识、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知识无不来源于社会实践。因此,脱贫攻坚的实践过程不但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建设物质文明的过程,而且是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必须进行正面教育和宣传,采用“立”的绝巧。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地产生,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部灌输进去。我们所讲的灌输,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这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当然,还需要“破”的手段,一些地区的黄赌毒和黑恶势力,你不打,它就不倒。这就要运用法制、行政的手段,揭露假、恶、丑,使它们失去人心、失去市场,让人们既在经济生活上实现脱贫,又从思想认识上自觉地抵制这些东西的侵入。最根本的就是毋忘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道德素质的修养,必须有意识地促使人们形成与美好生活需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生活方式。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增强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集体观念,不断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要充分学习和弘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团队精神,让人们亲身体会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感受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休戚与共的关系,增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感,这对道德的进步、思想觉悟的提高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让人们充分把握科学技术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有意识地让人们在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的进程中,不断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半文盲,必须通过科技兴农、移风易俗等活动,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把美好生活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公共卫生防疫、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治安、孝亲尊老爱幼、生态文明建设等社会主义教育上来,促进新农村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三、从社会层面讲: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加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精神文明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积极成果的总和,标志着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渗透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过程的各个方面。唯物辩证法主张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水平。精神文明建设创建过程中,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特别是在道德教育方面,如同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必须日积月累才能有收获。

    作为领导干部不但要当好指挥员,而且要当好战斗员。广大干部群众不但要看你讲些什么,还要看你做些什么。要抓重点带一般,树典型推全面,在事物发展的复杂过程中,既抓住主流,又注意支流;既突出脱贫攻坚,又照顾文明创建;既树立典型,又带动全面。考核领导干部的政绩,不但要看他们怎样抓脱贫攻坚,还要看他们怎样抓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干部应率先垂范。

    精神文明建设不是哪一部门、哪些人的事情,而是全党全民共同的事业。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青年学生、机关干部、少年儿童,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职业特点,开展为他们所欢迎的军民共建、警民共建、评选精神文明标兵、评选五好家庭和评选文明街道、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活动,立足于多办群众满意和高兴的事情,尊重群众的意愿,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中来,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

    四、从媒体层面上:以宣传报道脱贫攻坚的实际成效带动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推进“两个巩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脱贫攻坚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要坚持不懈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好党员干部理论武装,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阐释,真正让学习领袖思想贯穿到媒体融合改革发展的全过程。

    要有力有效服务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工作大局,精心组织“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新时代文明实践”等重大主题宣传,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针对性地开展“三个表率、一个模范”和省直机关“六个模范”教育,教育广大新闻工作者以良好的姿态投入到全省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来。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习惯养成、制度保障,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真正让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为推动青海“一优两高”战略营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内部氛围。

    要持续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加强管理、健全机制、保持常态上下功夫,处理好形式与内容、载体与常态、整体与局部、初衷与结果的关系,以实际行动参与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加强工作创新,严格制度执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各项目任务落细落实。

    相关热词搜索: 走向 小康生活 扶志扶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