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青海少数民族易地搬迁村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时间:2020-12-07 04:03: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雷有梅 费胜章

    习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青海作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主战场,目前,全省易地搬迁8万户,39.2万人,涉及1266个村,易地搬迁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多数,涵盖了青海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和撒拉族五个少数民族。易地搬迁工作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一、青海易地搬迁基本情况

    在“十三五”期间,青海易地搬迁工作涉及全省两市六州(西宁市、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全覆盖。藏区六州易地搬迁户和搬迁人口分别占全省的61.24%和62.63%,加上两市民族村的易地搬迁户和搬迁人口,全省少数民族易地搬迁户和人口的比例接近80%。

    从搬迁方式看:自然村整村搬迁的人口约占全省易地搬迁人口的40%左右;分散搬迁的人口约占全省易地搬迁人口的60%左右。

    从安置方式看:一是集中安置的人口占90%。其中,行政村内就近安置的人口占集中安置人口的32.5%;建设新村集中安置的人口占23.2%;小城镇或工业园区安置的占42.4%;乡村旅游区安置的占1.9%。二是分散安置的户数和人口占9.8%。其中,插花安置的占27.4%;投亲靠友的占72.6%。

    二、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

    从历史长河看,青海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全国其他民族一样,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东西文化的交流增加,传统文化在现代农牧民心中的位置逐渐淡化。从当前扶贫攻坚的总体战略中,易地搬迁工程对青海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

    1.传统生活文化方面。农牧民原宅基地复耕,新居住地饮食、居住、服饰、婚嫁、岁时等基本生活文化瞬间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诸如,居住条件由原来的独具特色的帐篷、土坯房变成了楼房和磚混房;饮用水从窖水、泉水、自流水换成了自来水;入厕环境由露天旱厕换成了马桶、水厕;取暖方式从火炕、火盆变成了暖气、火炉;做饭用火从牛粪、柴草变成了电灶、燃气灶、火炉;主食从原来单一的牛羊肉、面食转变为以蔬菜为主的多样性食材搭配方式;服饰、婚嫁、丧葬、岁时、传统节日等民间习俗向通俗、大众、新时尚转变。与此同时,许多优秀传统的生活文化,如靠炕灰、柴草制作的焜锅馍馍制作手艺、民间酩 酒制作手艺、建筑家园土围墙的打夯手艺、民间歌舞、文物古迹、帐篷文化、散居走动说唱的交流文艺、传统体育文化和传统医药文化等由于受环境限制开始逐步消失。

    2.传统生产文化方面。目前,农牧民大多在靠近县城、工业园区、公路等学习、医疗、交通、生活便利的地带集中居住,由于与农田、草场等生产劳动区域较远,耕地、放牧不便,他们开始探索新的生产劳动方式及人际交流方式。大部分村落建立了农村合作社,农牧民将耕地、草原、牛羊及生产工具以入股形式投入合作社,进行年终分红。部分农牧民成为了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和务工人员;大部分农牧民在就近县城、城市的建筑、餐饮、环卫行业中从事重体力劳动;部分老弱病残人员由政府提供护林员、治保员、环卫员等公益性岗位从事务工;个别农牧民自主创业。与此同时,传统的农耕技艺、巧夺天工的房屋雕刻技艺、养殖技艺、牛羊剪毛技艺、屠宰技艺等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经商文化等传统生产文化开始消失。

    3.传统思维文化方面。农牧民在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接受新思想、新理念较快,尤其是青年农牧民懂汉语,与其他民族的人们接触频繁,接触社会广泛,经常上网,追求时尚,与时俱进。但与此同时,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自身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盲目崇拜,随意跟风,逐渐出现道德危机、信任危机,对优秀传统文化开始“看不惯”,对本民族文化缺乏自信,语言、文字、传统工艺等方面出现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农牧民的蒙古族语言面临濒危,被藏语同化,传统的蒙古族民俗民风基本上被藏文化所取代。与此同时,个别人受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缺乏优秀传统美德,不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缺失。部分年轻人缺乏劳动意识,怕苦怕累,好吃懒做,过多依赖家长,成了“啃老族”,不孝敬赡养老人。

    4.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一是投入不足。很多村文化室基础设施还满足不了农牧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的需要。如常年留守在家的主要是老弱病残人员,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为文盲或半文盲,而村文化室的图书资料绝大多数为汉文,因此村文化室的图书资料成为了摆设;二是文化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培育和发展的需要,更满足不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如海南州文化产业从业人员90%以上是小学文化程度,文化管理人员奇缺;三是文化项目申报进程缓慢,申报材料质量不高。由于越是优秀传统文化浓郁的地域,农牧民文化水平越低,组织申报非遗等项目材料的能力有限,而实际组织申报项目材料的人员大多数是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的理解有一定差距,因而各项申报材料质量偏低。

    三、优秀传统文化迎来的机遇

    易地搬迁后,农牧民居住相对集中,生活基础设施完善,学校、医疗卫生室、图书室(屋)、文化体育广场等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交通便利,日用品零售、物质生产资料销售、家电销售维修、美容美发、洗浴、KTV和网吧等商品服务市场基本满足农牧民生活需要。与此同时,为农牧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政策支持

    国际环境和国家战略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带来了政策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越来越浓。习近平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对非物质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大力度保护。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大手笔,为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开拓市场提供了历史机遇,为文化消费,优秀传统文化跨越国界开辟了道路,也为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转型升级,进入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更高层次打开了大门。全省各地政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制定了系列措施,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如“青绣”的异军突起,受到国内外人士的认购和收藏。

    2.环境优化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为培育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产业提供了可能,为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带来了生机。民和县北山乡在整乡搬迁中将全乡7个行政村统一迁至县城附近的一个小区,小区七栋住宅楼,每村一栋,村长便是楼长,小区门内为乡政府办公大楼,楼内设置了办公大厅,农牧民办事极为方便。乡政府在统一组织农牧民开展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展各项群众文化活动;黄南州尖扎县德吉村(藏族村)投资6730.83万元易地搬迁至黄河边,村落整齐、道路宽敞、风景优美,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该村依托黄河水利风景、气候、海拔、交通便利等优势,建成了休闲广场、码头、自驾游营地、露天沙滩、婚纱摄影基地、花海、农耕体验、30家藏式农家乐、40个摊位构成的藏式小吃广场、育苗合作社等旅游后续产业项目。以“藏文化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模式,引导群众走旅游脱贫之路。

    3.思想活跃

    经受祖祖辈辈长期贫穷的农牧民瞬间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贫瘠土地上搬迁到交通、医疗、文化教育等生产生活条件极其便利的环境中,并且脱了贫,有事做。心中由衷感觉到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精神焕发,充满自豪。不断接收新事物,许多农牧民对党的政策和社会带来的变化高兴得合不拢嘴,对新鲜事物有点应接不暇。尤其是青年农牧民思想活跃,他们敢于打破常规,跳出原有的生活生产圈子,跃跃欲试,务工、经商……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也是“文化强村”的主力军。

    4.成效显著

    易地搬迁后,农牧民相对集中,为农牧民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带来了便利。海东市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土族村)投资400多万元修建了290㎡的盘绣园,成立了土族盘绣产业发展基地,组建了刺绣、盘绣合作社,通过以“公司+基地+带头人+农户”的管理模式,取得了实效;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铜普镇都兰河村,在村第一书记带领下,依托当地盐湖资源优势,通过“公司+盐雕(刺绣)+休闲旅游”形式发展盐雕和刺绣产业,一件盐雕屏风价值在几万元以上。盐雕和刺绣既保护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发展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牧民收入。

    四、保护和开发青海少数民族易地搬迁村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策

    青海少数民族易地搬迁村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工作,首先必须做好更加科学的顶层设计、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更加自觉的理论武装、更加突出的工作重点和更加强化的价值引领。

    (一)做好更加科学的顶层设计

    民族村落的優势资源就是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村落“拔穷根”,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文化强村”战略,做好顶层设计,绘制文化美丽乡村蓝图,列出时间点,打造特色鲜明、生态文化优先、高速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村落。顶层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发展战略,营造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大力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的前景。要设计10年或2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文化强村”的宏观各项指标,在设计时既要尊重青海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历史,还要注重青海少数民族易地搬迁村落的现实,也要设计“文化强村”的未来;既要把青海少数民族易地搬迁村落放在国外易地搬迁图谱中去分析,还要把它放在国内其他村落图谱中去认识。研制“文化强村”指标体系,在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场景、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等衡量指标中融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提高附加值。

    (二)促进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

    一是各级政府应建立专项巡视制度,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文化和旅游部加强与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密切联系和合作,联合出台农牧民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融合实施意见,放宽三江源区乡村休闲旅游等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市场的准入标准;三是对保护和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组织和企业按从业人员数量、产品竞争力和社会贡献度等在减免税收的基础上实行一定补贴;四是扩大非遗名录数量,增加非遗项目中标金额;五是对各级非遗传承人进行精准扶贫,提高非遗传承人待遇,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纳入事业单位编制;五是建立评估长效机制,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企事业单位、经济组织、项目、人员均实行“五个度”的审核评估机制,即重点考察工作定位与国家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战略、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符合度,人力资源和条件对工作任务的保障度,工作运行保障体制机制的有效度,工作成效与工作定位的达成度,群众和社会对工作的满意度。

    (三)加强更加自觉的理论武装

    一是编写各级各类学校适用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教材,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培养师资,增设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相关专业。在校园规划与建设、校服、餐饮、校园文化体育活动等方面附加当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办好传统文化讲堂,讲好传统文化故事,写好传统文化教材,树好传统文化标杆,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二是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加大文化队伍培训,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研究机构建设,使广大文化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三是大量编辑出版各民族语言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画册、连环画、动漫等农牧民通俗易懂的图书和文创作品补充到民族村落文化室;四是广播、电视要增设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频道;五是大力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业,打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象品牌,提升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竞争力,扩大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四)落实更加突出的工作重点

    在精准扶贫中,农牧民虽然挪出了穷窝搬进了新房,但要“拔穷根”并非易事,易地搬迁不是简单的人口空间转移,要让农牧民稳得住,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必须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后续产业。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人力和资金投入,将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开发与乡村治理、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统筹资金,捆绑项目,统一管理,不断改善村落环境,集中精力培育优秀传统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二是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立足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村民自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和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各宗族要管理好自己的族人,完善村规民约,让农牧民明白“头顶三尺有神灵”的道理;以“法治”为心,“德治”为本,以“德”治村,不断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加强综治建设,弘扬良好家训、家规,让农牧民懂得“好好做人,不然对不起列祖列宗”;三是依托现代技术,加强劳动创新教育,构建“互联网+传统文化”模式,延长产业链,满足多样化需求。

    (五)铸就更加强化的价值引领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各自的“根”和“魂”,是净化心灵的基础,各级干部只有在学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才能感悟到慎独、勤政、公忠、廉洁、公正、任贤等思想实质,才能懂得“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道理,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是静淀思想的基础,各级干部只有在学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才能学会静思、醒悟,工作中才能静水深思、不忘初心、宁静致远、理清思路,才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开展工作;是境之镜鉴的基础,各级干部只有在学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才能领会先人处事的理念、方法、经验,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判断能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工作。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留给后人无限探究空间,各级领导干部既要坚持“于法有据”,又要善于想、勇于试、敢于闯,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引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2]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指南[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王成,丁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J].国家治理,2018(46):29-33.

    (作者简介:雷有梅(1982-)女,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民族文化。费胜章(1966-)男,青海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易地 青海 村落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