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研究

    时间:2020-12-10 04:41: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郭秋生 迪力努尔·阿不都热依木

    [摘 要]庭院经济对农村产业发展、居住环境改善、村民和睦关系培养和农民增收有一定的作用,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路径之一。庭院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缺乏资金、技术、销路;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发展庭院经济,需从政府、农村、农民三个方面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发展庭院经济的难题,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出贡献。

    [关键词]乡村振兴;庭院经济;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10-0050-0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urtyard Econom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Guo Qiusheng   Dilinuer · Abudureyim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Kashi University, Kashi Xinjiang 844000)

    Abstract:
    Courtyard economy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y,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environment, the cultivation of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among villagers and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It is helpful to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dustrial prosperity, ecological livability, rural civilization and rich life".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ths to realize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urtyard econom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understanding and attention, small scale, difficulty in forming scale benefit, lack of capital, technology, market, unbalanced development, etc. Therefore, to develop courtyard economy, we need to make joint efforts from the government, villages and farmers,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urtyard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Courtyard Economy; Development Research

    實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报告针对农村在新时代发展做出的一项战略部署,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从总要求可以看出,乡村振兴战略包含农村的方方面面,也说明了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工程。

    庭院经济是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根据农户院子及周围空置土地可以发展种植和养殖生产,能够为农户带来一定的效益而提出的。庭院经济对农村产业发展、居住环境改善、村民和睦关系培养和农民增收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庭院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多重作用分析

    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决定了乡村振兴是一个综合的工程,需从多个方面进行推进。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环境基础,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也是乡村德治的本质体现,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民生目标。

    庭院经济从概念提出到目前已经在农村地区发展了30多年,对农村的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和生活富裕有积极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

    (一)促进农村产业兴旺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现阶段农村发展比较落后,资源分布不均匀,发展庭院经济能够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民市场意识,促进农村产业兴旺。

    1.发展庭院经济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在农村推广农业科技往往不是很顺利,农民担心失败和损失是主要原因。发展庭院经济能够成为农民学习运用新技术的试验田,农民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在院子及周围空置土地种植水果蔬菜、养殖家畜或进行一些手工业、服务业经营,通过小规模的生产可以学习到相关的种植、养殖、加工生产技术,并将发展庭院经济学习积累的技术应用于农田、规模化养殖、生产等。庭院的小规模生产即使失败了,农民遭受的损失也可控,农户大都承受得起。农民可以利用庭院经济掌握一些技术,为大规模生产做准备。因此发展庭院经济对农民掌握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有积极的作用,进而促进农村产业兴旺。

    2.发展庭院经济有利于农民市场意识的培养。乡村振兴,农民的思想意识的进步也是一个关键。传统的小农意识依然影响着广大农民,由于农民的市场意识不足,农村地区较城市落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的生活逐渐丰富,一些具有市场眼光的农民率先看到了商机,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的服务业经营,如农家乐、采摘园等吸引了城市居民的兴趣。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并且能够紧跟市场发展方向的农民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而这些农民又能够对乡邻产生示范作用。而且在农村开展农家乐、采摘园等,将农业和服务业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农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二)促进农村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

    生态环境是宜居的根本,只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才会得到保障。在农村发展庭院经济,能够使农村变得干净整洁,改善、美化农村居住环境,有利于农村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

    1.发展庭院经济有助于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发展庭院经济的场所主要是农户自家空置的院子及院子周围空置的土地,不管是种植、养殖、手工业还是服务业等,都要求农户将自己庭院进行规划整理,改变农户过去农具、杂物等生产生活用具随意堆放的状况,养殖区与生活区分离,充分利用生活废弃物,有助于农户院子及周围的干净整洁,对农户自身居住环境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能以村为单位,进行统一规划,每户居住环境的改善进而促进整个村子居住环境的改善。

    2.庭院种植能够使农村变得更“绿”,美化农村生活环境。庭院种植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庭院经济模式。在院子及房前屋后种植蔬菜、果树,除了能给农民带来一定的收益外,还能够增加农户院子里及院子周围的绿化面积。因此在农村发展庭院种植,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美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促进乡风文明的建设

    乡风文明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发展庭院经济,乡邻之间分享庭院所得,互相交流经验技术,对培育淳朴民风,建设邻里守望有积极的作用。

    1.农民与乡邻分享庭院种植所得,促进乡邻更加友好。农户庭院种植所收获的物品,除了自己消费外,往往还会有一些剩余,剩余物品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通过销售获得一定的收入;二是分享给乡邻。在农村调研期间经过与农户的交流得知,不同农户种植的蔬菜水果不尽相同,大家会将自己庭院种植所得送与亲朋好友、邻居。这种赠与、乡邻互相分享的行为是淳朴民风的一种表现,也有助于农村乡邻和睦友好。

    2.互相交流学习经验技术有助于农民之间和睦氛围的形成。不管是庭院种植、养殖,还是手工业、服务业,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广大农民对于大田种植有一定的技术,但对于发展庭院经济的知识比较欠缺。在农村调研期间可以发现,有些农户的庭院经济是通过邻居介绍发展起来的,技术也是跟邻居学的。在农闲时间,有些农村村委组织或者农民自发组织经验交流。村民之间这些交往交流,对农村和睦氛围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四)促进农民生活富足目标的实现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民生目标。发展庭院经济对于增加乡村居民收入,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1.发展庭院经济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庭院经济是家庭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在有限空间进行立体综合开发, 单位面积产生的效益要比常规农业高很多。很多学者在对一些地区的庭院经济研究后,认为虽然庭院面积小,通过科学合理开发,单位面积产出远远高于大田平均水平,发展庭院经济能够有效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因此一些地方政府把发展庭院经济当做消除农村贫困、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途径,甚至一些农户通过发展庭院经济走上致富道路。

    2.发展庭院经济能够丰富农民饮食,减少生活开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通过发展庭院经济,种植水果蔬菜,养殖鸡鸭等家畜,根据作物生长特点和季节,通过合理搭配,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候能为农民家庭提供新鲜水果蔬菜、蛋肉等。据在农村地区调研,有些农户从每年的4月份到10月份,自家种植的蔬菜足够生活所需,基本不用在市场购买。因此发展庭院经济既可以有效补充农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又能减少农民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开销,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农村庭院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庭院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一些农村地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有些农民也因发展庭院经济而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但整体上还因政府部门认识不到位、庭院经济自身的缺陷、农民的局限性等导致庭院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一)有些地方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

    庭院经济在农村并不是一个新事物,从概念提出到现在已有30多年的历史,庭院种植、养殖在农村普遍存在,但大都没有庭院经济的意识。不少地方对发展庭院经济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因没有认识到庭院经济的作用或因此宣传不足,或没有出台具体有效的规划方案以及缺乏对农村发展庭院经济进行资金、技术等支持;二是农民自身没有庭院经济概念或认为发展庭院经济没什么作用,而没有发展庭院经济,或者只是简单的种几棵树、一些蔬菜,养几只鸡等。造成不少地方的农村地区有庭院,甚至庭院面积很大,却无庭院经济的状况。

    (二)庭院经济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庭院经济的主要场所是农户庭院及其周围空置的土地,这就决定了用以发展庭院经济的场所面积比较有限。无论是发展种植、养殖,还是手工业、服务业,规模都是比较小的。尽管可以采用集约高效的立体模式、生态循环模式等,个别农户可能会有较高的效益,但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小规模的种植养殖,除了自己的消费外,剩余不会太多。少量的剩余庭院经济产物拿到市场销售,对农民来说既费时又费力,因此更多的农戶选择将多余的庭院产物送给乡邻。因此从整体上来说,大多数农户的庭院经济规模偏小,庭院经济的效益不明显。

    (三)农民普遍缺乏资金、技术、销路

    发展庭院经济,对农民来说存在缺乏资金、技术、销路等困难。对于手工业、服务业等类型的庭院经济,需要较多的资金,而且一般农民抗风险能力弱、缺乏有效抵押物而无法取得银行贷款,存在着缺乏资金的情况。农民之前随意种植一些瓜果蔬菜、养些鸡鸭等家畜,更多是为了补充日常生活需要。一旦上升到庭院经济的高度,考虑投入与产出,随意的种植养殖肯定不可行。农民平时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农田上,并没有刻意学习专业技术,因此发展庭院经济对大多数农民来说缺乏专业的技术。另外,对于庭院生产物的销售,大多数农民缺乏渠道,更多的是拿到周边乡镇集市零售,费时费力,经济效益不理想。

    (四)庭院经济发展不平衡

    尽管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具备一定的发展庭院经济的条件,但是各地的差距很大,甚至同村不同农户之间的差距也很大。庭院经济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东西部不平衡,整体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庭院经济发展较好,水平较高,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庭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二是发展模式不平衡,发展比较好的已经实现了立体种植养殖模式、以沼气为中枢的生态循环模式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展较差的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种植养殖等低水平阶段,资源基本处于闲置浪费状态;三是效益不平衡,发展较好的庭院经济具有较高的效益,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发展较差的没有经济效益,只是补充日常生活需要。

    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发展农村庭院经济的思考

    广大农村没有发展好庭院经济或不愿意发展庭院经济,主要是基于政府和农民没有认识庭院经济的作用,农民认为庭院规模小,不会有什么效益,缺少资金、技术、销路等原因。因此发展庭院经济,需要从政府、农村、农民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三个方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发展庭院经济的难题,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出贡献。

    (一)正确认识庭院经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发展庭院经济对农村地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生活富裕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特别是西部农村经济落后地区,应站在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去看待庭院经济,制定科学合理的宣传措施、规划方案、实施计划等,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技术、销售等支持。

    庭院经济是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在一些领域具有一定的作用。应积极引导农民认识到庭院经济有助于自家的生产生活,鼓励农民发展好庭院经济。因此,对于庭院经济,各级政府、乡村干部应提高认识,认识到庭院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途径,但对庭院经济的作用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

    (二)以村为单位因地制宜进行规划组织,建立专门的农业合作社

    乡村振兴,村的组织领导很重要。庭院经济,对于单个农户来说存在规模偏小,效益不明显的问题。若以村为单位,从全村的角度看,规模就比较大了。因此发展庭院经济,应以村为单位整体进行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可以提高全村种植、养殖规模,能够产生一定的规模效益,又防止手工业、服务业等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此外不同村子应根据区位、资源等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对于有条件的地方应着重发展立体、生态循环等综合模式的庭院经济,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生较高的效益。

    另外,在农村建立相应的合作社,一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另一方面统一收购农民的庭院生产物,为农民发展庭院经济提供销售渠道,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

    (三)树立典型,激发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的热情

    乡村振兴,受益最大的是农民。农民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主力军,激发出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是关键。对于农民自身认为庭院规模小,不会有什么效益等,除了积极宣传,提供相应的帮助外,还应把庭院经济发展好的农民作为典型,大力宣传,让这种典型农民现身说法,组织其他农民参观学习。让广大农民切实感受到发展好庭院经济能够使自家收入增加且支出减少、居住环境更加干净整洁等一系列好处。通过典型宣传,充分激发广大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的热情。

    另外,农民应根据自家庭院面积、劳动力状况、自身经济、技术实力、未来期望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庭院经济模式。切勿不切实际的跟风,以防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资金、劳动,最终收益甚微,甚至入不敷出。

    四、结语

    庭院经济在农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需政府政策上重视并予以实际的支持,农村以村为单位规划好、组织好,农民自身积极行动,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好庭院经济,宏观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微观上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减少支出,美化自身居住环境。

    同时也应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宏大的综合性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齐抓共管,庭院经济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之一。另外,庭院经济具有多种模式,不同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不同农户也应根据自家实际情况“因户制宜”地开展庭院经济。

    [参考文献]

    [1]张茜,秦风.乡村经济振兴路径探寻——以绥芬河市阜宁镇为例[J].对外经贸,2018(7).

    [2] 王丹.促进农村果业发展 助力乡村经济振兴[J].对外经贸,2019(9).

    [3]蔡克信,杨红,马作珍莫.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8(9).

    [4]陈江波,郭晓佳,高烨昕.乡村振兴背景下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J].对外经贸,2020(5).

    [5]张树根,刘希鹏.我国庭院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林业科技,2015(5).

    [6]黄祖辉.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逻辑与建设目标[J].决策咨询,2018(3).

    [7]李秀青,胡炜霞.山西村庄文化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分析[J].对外经贸,2020(3).

    (责任编辑:张彤彤 梁宏伟)

    [作者简介]郭秋生(1987-),男,汉族,河南南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迪力努尔·阿不都热依木(1986-),女,维吾尔族,新疆喀什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对外开放。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青年项目“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新疆南疆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9-GMC-035)。

    相关热词搜索: 庭院 振兴 乡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