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中华鳖暗温室、日光棚接力养殖技术总结

    时间:2020-12-31 04:30:0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马艳霞 孙艳芳 杨硕 孟改青 邢泰 张耀红 葛京 高倩

    摘 要:总结了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暗温室+日光棚接力养殖主要技术要点,该技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暗温室稚幼鳖超高密度快速培育期,设置鳖巢,搭建食台,6月下旬—7月中旬放养稚鳖,密度50只/m2,倒池前采取抗应激措施;第二阶段为日光棚商品鳖人工可控养殖品质提升调控期,于5月中旬放养(6~10只/m2),并进行抗应激调节。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养殖过程中注意调节水质、防治病害。

    关键词: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暗温室+日光棚;接力养殖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暗温室+日光棚接力养殖是近年来河北省重点集成、熟化的一种两段式养殖模式,其主要特点是通过第一阶段暗温室稚幼鳖超高密度快速培育期、第二阶段日光棚商品鳖人工可控养殖品质提升调控期,提高中华鳖苗种培育的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优化产品质量,最终实现节地、节能、节水、增效的目的。多年试验证明:经过一个周期(16 个月左右) 的接力养殖,黄河品系的中华鳖平均规格可达 0.85~1 kg,加权后单产 45 000 kg/hm2以上,效益22.5万元/hm2以上,节水35%以上,越冬成本降低30%以上。该模式是当前适宜河北省中华鳖产业稳步发展的高效集约化养殖方式,为加速该技术在省内的推广应用,笔者将其进行了总结。

    1 科学建设暗温室

    暗温室是相对于养殖中华鳖的日光棚而言,即棚顶采用复合保温遮光材料,棚内有加热设施,是几乎全封闭的黑暗温室,其特点是保温、遮光、热损失小。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墙体60 cm、棚顶外覆复合遮阳保温层25 cm左右,在河北省冬季即可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

    单幢暗温室面积不宜过大,以 500~1 200 m2为宜,内设单列或对称两列鳖池,鳖池面积 25~100 m2,池深1.4 m,水深0.8 m~1.2 m。池角抹圆,池底锅底形,池底坡降10%,不铺沙。每池设独立的进排水管,上进水,池底中间排污,排污管为直径20 cm的PVC管,直通排水渠。池四周设内伸檐10~15 cm。设数个蓄水池,面积为鳖池面积的 5%~10%,位置根据操作需要而定。

    旋涡式鼓风机充气补氧,一般每300 m2配2 200 W鼓风机一台。通过送气主管道、分管道连接到每池的气石或钻孔的PPR管、纳米管。气石30目左右,设置密度0.6~0.8个/m2;钻孔的PPR管在池内铺设两道,孔间隔2 mm,孔直径0.1 mm左右;纳米管底层增氧,每25 m2设纳米增氧管2套。

    地源热泵加热,每300~400 m2配地源热泵一台,采用加热空气法保持室温在33 ℃±1 ℃,水温维持在31 ℃±1 ℃。

    2 暗温室养殖

    2.1 暗温室放养前准备

    放养前15 d,鳖池用生石灰带水彻底消毒,并用10~15 g/m2的甲醛密闭熏蒸暗温室48 h。放养前7 d,检查增氧、加温、进排水等设施是否正常;用清水冲刷鳖池,加水30 cm预热;放养前5 d将水温升至30 ℃±1 ℃,稳定1~2 d后全池泼洒枯草芽孢杆菌、EM菌等,同时搭配泼洒红糖2 g/m2,每天充氧2~3 h对池水进行熟化,3 d后放入稚鳖。

    2.2 设置鳖巢,搭建食台

    为提高池水立体利用空间,降低因撕咬导致的伤残率、死亡率,必须设置鳖巢。鳖巢用聚乙烯、尼龙网片十字对折或四角对折而成,长度70 cm左右,按10个/m2均匀悬挂,距池底15 cm左右。食台用石棉瓦、石板、塑料板制作,每万只鳖设置5 m2,固定在池边水面下5 cm左右。

    2.3 稚鳖选择与放养

    稚鳖出壳后首先要淘汰体弱苗、畸形苗及病害苗,之后再進一步选择品质纯正、规格整齐、体重3 g以上的黄河品系稚鳖暂养,每天用维生素C、维生素B12浸泡1 h。3 d后按50只/m2左右的密度放养,放养时间一般为6月下旬—7月中旬,单池一次性放足。

    2.4 饲料及投喂

    采用全价配合饲料,按1 kg干粉料加0.5 kg水的比例制成软颗粒,遵循 “四定”原则,日投喂量 (以饲料干重计) 一般为鳖体重的2%~3%,并视鳖的吃食情况、饲料利用情况进行调整。稚鳖阶段一天投喂4次,最后1次占日投喂量的30%;幼鳖阶段一天投喂3次,以投喂后30 min吃完为好。为了尽快形成并稳定肠道内的有益菌群,饲料中全程添加EM菌露或乳酸菌、纳豆菌等。当鳖体达到 150 g以上时,进入体重快速增长阶段,如果微量元素、维生素不足,会影响鳖的生长及健康,可在饲料中单独添加正常量 30%~50%的维生素、无机盐,每月2次,每次1周。

    2.5 水质调节

    每天充气增氧,随鳖体规格变化逐步由稚鳖阶段的每天4 h延长到18 h。定期排水3~5 cm,利用快速拔起大口径的清污管,形成瞬间大水流迅速清除池底污物,效果很好。稚鳖规格50 g以前一周清污一次,50~150 g阶段三天清污一次,200 g后一天清污一次,清污后及时补充新水,补水的温度基本与池水一致。随着鳖的增长,水位逐步提高,幼鳖阶段不低于0.8 m,至后期不低于1.2 m。每天清扫食台残饵,每10 d泼洒枯草芽孢杆菌一次,按说明用量的1.3~1.5倍使用。维持透明度在20 cm左右,水温控制在31 ℃±1 ℃,水色以褐红色最佳。

    2.6 病害防治

    鳖体投喂保肝利胆的中草药药饵,添加量2~6 g/kg饲料,每月1次,每次5~7 d;养殖水体和过道用二氧化氯(有效含量8% ) 0.3 mg/L或生石灰40 mg/L泼洒,15 d一次,最好两者交替使用;养殖工具每3 d用高锰酸钾30 mg/L浸泡30 min消毒。

    养殖后期,部分鳖成熟,出现生理性的撕咬、追逐,尽量捞出咬伤的个体,用土霉素软膏涂抹晾置3 h后单独放养,不方便单独治疗的可采用2 g/m2土霉素全池泼洒,每日1次,连续3 d。

    2.7 倒池前抗应激措施

    在集约化的生产条件下,尤其是从黑暗温室转到日光棚中,光线、温度、水质等条件发生剧烈变化,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直接倒入日光棚,极易产生应激反应进而造成鳖的伤亡。因此从4月上旬开始,逐渐减食,连续投喂维生素C及黄芪多糖、香菇多糖等免疫多糖类物质3周左右,增强鳖体机能;倒池前10~15 d,增加光照、通风、降温、减料,至转池时水温降至26 ℃左右,最好略低于日光棚表层水温,并停食1~2 d,使暗温室鳖缓慢过渡到日光棚环境。

    3 日光棚养殖

    3.1 日光棚的准备

    2月底排干池水,翻耕晒底。进入4月,更换或加固塑料棚膜,用生石灰150 g/m2干法清塘消毒,按放养量的30%~40%敷设鳖巢,按池塘面积的1%~2%搭建晒台,加水1.2 m,若池底淤泥厚度低于5 cm,可酌情泼洒生物肥水素或氨基酸肥水膏,待池水呈嫩綠色,透明度在30 cm左右,水温稳定在25 ℃以上时,即可将鳖倒入日光棚,一般时间在5月10日左右。

    3.2 消毒放养

    放养前一天,全池泼洒碘制剂或二氧化氯,预防倒池过程中因鳖的咬伤、擦伤而感染。按不同规格、不同质量依次分类放养,雌雄单养,单池规格尽量一致,一次放足。密度以6~10只/m2为宜。

    3.3 饲喂及抗应激调节

    继续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免疫多糖类或胆汁酸、牛黄酸等物质,连续投喂15 d左右,饲料及软颗粒制作方法同2.4。日饵率 (干重) 为鳖体重的2%~3%,日投喂2次,即第一次上午8:00—9:00,第二次傍晚18:00—19:00,以40 min吃完为宜。

    3.4 水环境调控

    采用综合优化水环境方法。每10 d定期排污、加注新水1次,每次换水量控制在15%以内;每10~15 d追施1次微生态制剂或底质改良剂,分解有机物,降解氨氮、亚硝酸盐;也可用网片围起部分水面,内放浮萍、水葫芦等绿色植物,或套养清道夫、鲢、鳙等鱼类及螺蚌类净水。中后期,最好利用缓释增氧剂增氧,抑制有害物质产生。保持水温26~32 ℃,水质符合NY 5051要求。

    3.5 日常管理

    每天巡塘,观察鳖的吃食、活动情况和水质变化,及时清除残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无十分特殊情况,禁止下池踩、捕甲鱼。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填写养殖记录。

    3.6 病害防治

    每月投喂清热解毒、保肝利胆的中草药药饵5~7 d,每15 d全池泼洒生石灰或氯制剂、碘制剂1次,每周用二氧化氯(有效含量8%以上 )消毒食台及周边一次。发现患病或咬伤个体,按病情、伤势进行单独隔离养殖,直至恢复健康。死亡个体严格按照无害化处理规定进行。

    (收稿日期:2020-10-21)

    相关热词搜索: 日光 中华 接力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