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黄桥战役中的统战佳话

    时间:2021-01-10 03:43: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李莉

    今年是黄桥战役胜利80周年。1939年,陈毅、粟裕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战略,过江北上抗日。当时,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精心策划围剿行动。1940年6月28 日至10月6日,陈毅率领新四军先后经历保卫郭村、东进黄桥、营溪反击、攻克姜堰、决战黄桥五次重大战斗,历时101天,以7000兵力歼灭韩德勤所部1.1万余人,开创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

    黄桥战役既是一场以少胜多的伟大胜利,也是党的“三大法宝”(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的创造性运用,留下了陈毅三进泰州城、诗文会友拜紫石、开明绅士募军粮、黄桥烧饼慰劳忙等可歌可泣的统战佳话。

    陈毅三进泰州城。1939年,苏北敌后广大地区都为国民党所统治。韩德勤拥兵16万人,但其中驻泰州及其附近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所部2万人、驻海安曲塘一带江苏省税警总团团长陈太运部4000人两部,与韩素有间隙,积怨久深,争取李、陈两部保持中立是“孤韩”的关键。是年8月,陈毅“一进泰州”拜访李明扬,李避而不见,派副总指挥李长江出面接待。陈毅一方面揭露韩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真面目,一方面表达与李部加强团结、通力合作的抗日意愿,临别留下一封以毛泽东、朱德名义写给李明扬的问候信。李明扬被陈毅非凡气度所折服,对新四军心生好感。同年秋,应李明扬请求,新四军帮其从300公里外的江南国民党第三战区仓库顺利运回13万发子弹。这使李明扬大为感动,称陈毅是“可依靠的朋友”,并盛情邀约陈毅访泰。

    12月初,陈毅“二进泰州”,与李明扬达成合作抗日的口头协议:新四军东进沿海一带抗日,李部防区让道协助新四军东进;李部在经济上援助新四军,在其防区内帮助新四军发展;韩德勤如欲吞并李部,新四军给予李部援助等。1940年春,韩德勤奉蒋介石之命加紧拉拢“二李”,表态“摒弃前嫌、重修旧好、共同反共”。韩德勤一方面利用“二李”与新四军的误会进行挑拨,令其攻打新四军,另一方面于3月21日对皖东半塔集发起全面进攻。

    陈毅急令挺进纵队主力驰援半塔集,驻地吴家桥则只有一个营留守。为了保证吴家桥这一苏北桥头堡的安全,争取李明扬中立刻不容缓。危急时刻,陈毅冒着生命危险“三进泰州”,向李明扬说明实情消除误解。李明扬最终允诺在韩德勤攻打新四军时保持中立,为新四军东进及黄桥决战胜利提供了条件。

    诗文会友拜紫石。紫石即韩国钧先生,他光绪五年中举,先后任行政、矿务,军事、外交等职,清末官至吉林省民政使;辛亥革命后,又先后任北洋政府江苏省民政长、安徽省巡按使、江苏省省长,并一度兼督军,服官四十年清廉自守,治事勤恪,政声好威望高。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辞官归故里江苏海安(当时隶属泰县)后,仍不遗余力参修水利、救灾赈济、编纂史志,搞盐垦、办教育,维护地方治安……为苏北民众做了不少有益之事,与南通的张謇同被誉为苏北的两大名贤,对韩德勤的反动政策甚为不满,对新四军较为同情。

    1940 年,陈毅抵达海安登门拜访紫石先生,向他建议:“紫老为我省耆宿,德高望重,只要登高一呼,军民一定景从。我与管文蔚等一定持戈待命。”韩国钧当即应允,并拿出他主编的《吴王张士诚载记》和事先写好的一副对联送给陈毅。对联是:“注述六家胸有甲,立功万里胆包身。”在韩德勤严密封锁粮道,叫嚣“不让一粒粮食进入黄桥,把新四军饿死在黄桥”之际,韩国钧等知名人士及八县代表联名向苏北各方面军事长官、重庆政界爱国人士和国民党当局发出三封函电,控诉韩德勤粮食禁运和韩军贩粮资助日军等不法行為,呼吁各方施压韩德勤放弃封锁政策,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姜堰和谈斡旋中,韩国钧受陈毅之托,在姜堰组织召开八县军民代表大会,陈毅在会上断然宣布,为团结抗战答应韩德勤要求,新四军退出姜堰城,揭露和瓦解了韩德勤“假和谈真寻战”的险恶用心。新四军撤出姜堰后,韩国钧暗中得知韩德勤要进攻黄桥,及时透露给陈毅,为新四军迎战赢得了宝贵先机。韩国钧因劝韩德勤与新四军和谈抗日未成,又托管文蔚给陈毅捎去一副对联:“暴雨袭神州,哀鸿遍野;狂风卷巨浪,砥柱中流。”陈毅回赠一联:“仗义执言,古之遗直;居乡问政,华夏有人。”陈毅与紫石先生之间以诗会友、明心言志于战火中的交往,堪称一段统战佳话。

    开明绅士募军粮。黄桥镇上住着一位爱国将军朱履先,他是辛亥革命元老,南京光复后首任城防司令,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阅兵典礼总指挥,领中将衔。后因不满蒋介石背叛孙中山三大政策,归隐黄桥老家,抗日期间严拒汪伪政府“三顾朱宅”之请,在黄桥地区威望崇高。陈毅一到黄桥,就上门拜访朱老,诚恳请他为团结抗日献计献策。共同心愿加深了两位新老将军的友谊,陈毅成为朱家常客。陈毅是个棋迷,朱履先也爱下棋。一次两人对弈间,陈毅坦诚相告新四军粮食紧缺。朱履先当即说,我来帮助想办法,绝不会让士兵饿肚子。随后帮助陈毅召开四县临时委员会,不仅在会上发言倡议动员,还率先响应开征抗日救国公粮方案,在地方绅士和县乡干部中起到了“惟履公马首是瞻”的典范带动作用。1941 年初,陈毅率部转入农村根据地坚持战斗。由于根据地遭受灾害,粮食极其缺乏。朱履先受陈毅之请冒着严寒,挨门逐户到富裕士绅家中做工作筹款5 万多元(可买7.5 万斤大米),冒险冲过重重哨卡,亲自送到陈毅手中,再次帮助新四军渡过难关。陈毅激动地说:“您这是雪中送炭,我代表七千子弟兵谢谢您!”

    黄桥烧饼慰军忙。“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靠百姓帮。同志们哪吃个饱,多打胜仗多缴枪……”这首诞生于1940年黄桥决战期间的《黄桥烧饼歌》,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黄桥战役打响后,新四军日夜坚持战斗,有时几天吃不上一顿饭。当地老百姓非常焦急,后来想出一个办法,用烧饼慰劳新四军。黄桥镇12家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镇外战火纷飞,镇内炉火通红,黄桥人民冒着枪林弹雨,将一筐筐黄桥烧饼送上前沿阵地,解决了新四军七千将士一日三餐之虞,为黄桥决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1949年,黄桥烧饼光荣入选开国大典宴会。1952年4月,毛泽东主席称赞“黄桥烧饼好出名的”。

    硝烟已逝八十载,统战佳话入汗青。黄桥战役以少胜多的伟大胜利,是我党确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次生动实践,成为新四军历史上军事、政治双重胜利的光辉范例。

    (泰州海外联谊会办公室推荐)

    (责编  冯春富)

    相关热词搜索: 佳话 统战 战役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