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探索废旧材料与海南“非遗”艺术相融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时间:2021-01-10 20:00: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洪平

    摘 要:随着中学美术课程改革的推进,有关本土特色课程教学的开发与运用得到了更多关注。培养中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成了美术课堂的目的之一。文章主要分析本土废旧材料与“非遗”艺术相融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以及对于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废旧材料;中学美术;“非遗”艺术

    随着美术课程标准的改革,中学美术的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当地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对其进行传承与保护。将废旧材料与“非遗”艺术有机融合并在中学美术课堂上有效运用,以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传承优秀本土文化,值得我们重视。

    1 本土废旧材料的利用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虽然材料具有多样性,但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往往会忽略废旧材料的组合应用,而是采用单一的材料。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注意创作材料的准备工作。在创作开始前,可以先给学生欣赏国内外优秀的废旧材料创作作品以及创作过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从废料到作品的整体过程。列举一些知名大师巧妙运用废旧材料经过独特构思创作出的名作,如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利用废旧单车的把手及座椅创作出的《大公牛》雕塑等。让学生知晓,只要有好的构思,任何廢旧材料都可以用来变废为宝。

    教师在正式上课前一定要告知学生在动手创作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要考虑到他们使用材料时的安全问题。例如,海南地区常见的废旧材料椰壳,椰壳的处理一定要干净,要将剩余果肉挖出并且清洗干净,防止虫蚁。材料需要晾晒干燥,用砂纸磨掉周边尖刺的屑,防止学生被扎受伤。学生在创作时要根据自己的设计挑选好适当的材料。

    废旧材料具有多样性,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启发作用是很显著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可见各种废旧材料,而这恰恰给学生们提供了创作材料。废旧材料在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常见废旧材料的物理特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材料的特点以及再运用方法,有意识地搜集废旧材料,发挥其创造力。

    2 本土废旧材料关于环保意识的激发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在学校授课时应该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们传递环保理念,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而这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更应该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这也提升了本土废旧材料的再利用。

    学生通过对废旧材料进行整理、设计与制作,能够理解到废旧材料并不是全然无用的,也能够发现拥有环保意识的重要意义。教师充分地运用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就可以让废旧材料得到更有价值、有意义的再利用,让学生的创作渗透环保教育。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本土废旧材料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很充分地验证这句话。生活中充满艺术,我们要善于发掘身边的美,学生对本土废旧材料的发掘与利用就是发掘生活中的艺术。对生活中不起眼的废旧物品进行设计,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发现美、创造美的同时,关心社会的环境保护事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环保教育的有效补充。

    3 本土废旧材料与“非遗”艺术的有机融合

    本土废旧材料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存在着内在联系。教育家罗恩·菲德在其著作《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强调了美术教育对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重大意义。美术学科教育的实质是让学生们学会挖掘生活与学习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发现美、创造美,帮助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而美术作为一种记录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形式,它从各方面体现了人类几千年以来的艺术成就与生活方式变更,它凝结了人类智慧和情感的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一种视觉性非常强的学科。这种需要敏锐眼神的教育是传播“非遗”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培养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情感、道德有各种各样的途径,而“非遗”文化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就是其中一个选择。“非遗”作为一种国家的重要文化沉淀,也是美术教学中独特的课程资源,美术教师在除造型、设计、鉴赏等类型课程之外,也可深入挖掘“非遗”艺术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艺术价值,将“非遗”艺术活态地传递给学生,而不仅仅是文字的介绍。

    怎样将本土废旧材料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与传承优秀“非遗”文化相结合?以海南地区为例,以歌唱、舞蹈、戏剧、美术等为代表的黎族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非遗艺术中,与美术专业息息相关的椰雕便是废旧材料运用的典范。虽然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很难达到椰雕的水平,但我们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件以废旧椰壳为载体的作品。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先给学生介绍椰雕的制作工艺、艺术内涵以及大师作品,再让学生搜集废旧椰壳,并带好打磨椰壳所需要的磨砂纸、锉刀以及根据他们的创作设计草稿所需要的其他材料。课程结束之后可以采用学生互评的形式,让同学们相互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以及他们对于“非遗”艺术的理解及看法,让学生在本土废旧材料的载体上体验“非遗”艺术带来的魅力。

    “非遗”艺术在中学美术课程中运用的价值如下:

    ①传承优秀文化。“非遗”相对完整地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尤其是在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制品方面留下了古老的状态与技艺。每个地区都有其传统又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如海南地区的椰雕、黎锦制作等。在中学开展“非遗”艺术相关的美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在地传统文化的热爱。开展“非遗”艺术美术课程,让学生能够了解与传承本地优秀文化,将“非遗”艺术灵活地传递给下一代。“非遗”美术课堂也可以将古老艺术与现代生活相联系,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联系。

    ②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非遗”艺术进入到美术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自身的学习,体会传统民间文化与民间工艺,感受自己所处民族的深厚文化内涵与情感,从而也增强了学生对于本民族的认同感与隶属感。

    ③发扬优秀民族精神。“非遗”艺术的文化内涵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为人处世之道,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必不可少的精神滋养。

    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我国一直在强调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创新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但这也要以千年来的民族文化作为基础。“非遗”作为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结晶,是我国发展文化潺潺不断的源泉。在学习“非遗”艺术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表达形式,尝试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来进行创作,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 总结

    海南黎族“非遗”艺术是勤劳的黎族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是黎族人在海南岛艰苦奋斗留下的战利品。将海南本土废旧材料—椰壳与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融入中学美术课堂中,增强学生对黎族“非遗”艺术的保护意识,提高对于海南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学生对本土废旧材料的发掘与利用就是发掘生活中的艺术,将生活中不起眼的废旧物品进行设计,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发现美、创造美的同时,关心社会的环境保护事业,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环保教育的有效补充。期望未来能够涌现更多的美术教育者共同关注废旧材料手工艺创作教学课堂的实践研究,让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学兵.浅谈初中美术教育的环保意识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14(30):64.

    [3]高巍.传统美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5.

    相关热词搜索: 美术课 海南 废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