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2008美国总统选举奥巴马当选的原因及其政治影响

    时间:2020-11-21 12:05:3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张鸷远 于禄娟 王 伟

    摘要: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奥巴马成功当选,美国出现了第一位黑人总统。究其原因,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最终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思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奥巴马的当选无疑对美国政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美国;
    总统选举;
    奥巴马;
    当选原因;
    政治影响

    中图分类号:D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9-0150-03

    2008年11月5日,美国迎来历史性时刻——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当选为首位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当晚在芝加哥格兰特公园发表获胜演讲。与此同时。麦凯恩发表演讲,承认选举失败,并祝贺奥巴马当选。这样2008年新一届美国总统选举终于落下了帷幕。

    一、奥巴马阵营自身的竞选优势是其获胜的直接原因

    1988年2月美国《新闻周刊》曾公布了一项盖洛普民意调查测验:表明62%的黑人和56%的白人认为2008年之前可能出现一位黑人总统。美国有可能出现首位非裔总统,这无疑将吸引了很多选民和媒体的目光。在民主党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著名的黑人政治家和共和党候选人角逐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新闻效应和冲击力,已为民主党奥巴马圆梦2008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奥巴马在媒体上塑造了良好的政治形象。大众传媒本身凭自己拥有的大量读者和观众主动介入大选进程,对大选的最终结果产生影响。它可以使一个竞选者成为白宫的未来的主人,也可以让一个人永远徘徊在白宫门口。贝拉克·奥巴马的名字本意是“幸运的”。奥巴马是媒体曝光率极高的美国政坛明日之星,在当时许多媒体就认为,奥巴马很有可能人主白宫,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2004年11月他成为经过改选后的国会中唯一一位黑人参议员,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五位黑人参议员。在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的“2005年最值得关注的美国人”中。他还被评为“最值得关注的政治家”。他是一个亲民加低调的关键人物。他谦虚地说:“在参议院100个席位中,我的资历排在第99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主要是倾听和学习,“还得给别人削铅笔”。在2008年奥巴马和麦凯恩的总统竞选中,媒体把奥巴马塑造成和肯尼迪一样的人物。奥巴马给美国政坛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从混血的出身到白纸一般的从政背景,远没有很多老政客那样复杂,这也是他在个人魅力之外的吸引力。奥巴马的主要机会来自于人们对现实政治的不满。无论是陷入困境的伊拉克战争。还是共和党政府面临的经济危机和各种丑闻,都使得很多选民对共和党感到失望,也萌生了人们改变现状的愿望。奥巴马的市场定位是吸引渴望改变政治现状的人们。伊拉克战争之后,渴望变革的国民情绪集结起来,这也是奥巴马这一新面孔脱颖而出的原因所在。

    在媒体的视野中,一位“优质”的候选人是竞选成败的关键因素,评判“优质”的标准至少包括以下几项:诚实、勇敢和正直的品质,独特的魅力,受人喜爱的亲和力,高超的筹款能力,良好的判断能力等。据此而言奥巴马和麦凯恩都可以“达标”,但细加分析则会看到奥巴马的优势:奥巴马在亲和力和筹款能力方面明显优于麦凯恩。从性格特点来讲,奥巴马更适合美国的选举政治。他能够广泛听取意见,从善如流,具有领导团队、团结他人的能力。美国总统竞选是一个堆砌美元的游戏。总统候选人要想赢得选举的胜利,靠的是两票选票和钞票。选票决定胜负。钞票则是决定胜负的基础。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已创下美国总统选举耗资之最,选举花费总额高达24亿美元之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已筹得6.2亿美元之多,创下美国总统选举历史上个人筹款纪录,这远远高于麦凯恩。奥巴马得票大幅度领先于麦凯恩是顺理成章的。

    其次,奥巴马牢牢抓住经济问题这一竞选关键因素,赢得了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在国内经济增长乏力。特别是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大帮奥巴马之忙。在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加深、通货膨胀日益高涨、经济增长几近衰退的大背景下。一场关于“变革”与“保守”的经济政策较量已经成为两党候选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变革”是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的主要竞选口号。而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的政策被奥巴马攻击为“布什经济政策的延续”、“保守经济政策的升级版”。麦凯恩与布什的经济政策进行有效切割,说服百姓自己有能力实现变革的企图并没有奏效。而奥巴马努力把这次金融危机与共和党政府的经济政策挂钩,使人们确信了:只有他才可能使美国实现真正的变革,带领美国走出危机。麦凯恩与奥巴马之间进行了三次全国电视辩论,辩论的核心主题是经济问题。三次电视辩论后的民意调查均显示奥巴马明显高于麦凯恩。毕竟经济议题是目前美国民众最关心的头等大事,而奥巴马在经济部分的辩论中表现更好。得益于金融风暴的奥巴马在民调中一路领先,而麦凯恩尽管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挽回颓势。奥巴马已赢得包括《华盛顿邮报》、《洛衫矶时报》及《芝加哥论坛报》等大报在内的51家美国报纸表态支持,而支持麦凯恩的只有16家,显示奥巴马已经取得难以撼动的优势,这样媒体出现了向奥巴马一边倒的局面。

    再次,选择了合适的总统竞选伙伴。来自特拉华州的国会参议员、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拜登成为奥巴马的竞选伙伴。这样,奥巴马阵营是112岁(47+65),麦凯恩阵营是116岁(72+44)。从年龄结构上讲,奥巴马阵营略占优势。而奥巴马和“最老的总统候选人”麦凯恩相比却占尽了优势。在此之前,共和党一直攻击奥巴马从政经验不足。说美国需要一个有经验和能力的资深政治家来掌舵。共和党前任主席弗兰克说:“奥巴马不是太黑,而是太绿太嫩。”今年66岁的拜登是典型的华盛顿的资深政客,曾是美国最年轻的参议员,35年的参议员经历比麦凯恩多16年。在他的参议员生涯中,他为自己建立了外交方面的声誉。成为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熟悉世界各国的领袖和外交官这个选择显然弥补了奥巴马在外交和国家安全领域的经验不足,亦有利于提升民主党竞选队伍的“战斗精神”。选择在外交和军事方面经验丰富的拜登,无疑确保了奥巴马的成功。另外,拜登这位号称“美国历史上最贫穷的参议员”来自蓝领的天主教家庭。这对于吸引与奥巴马一直有距离的蓝领阶级也有所帮助。

    二、布什政府内外政策失误和自由主义政治思潮抬头是奥巴马当选的深层原因

    美国的共和党素有“总统党”之称。选举的规则更有利于共和党。选择总统的制度——选举团一直偏向于共和党。在2000年的大选中布什意外战胜了戈尔成为美国第43任总统,戈尔高于布什53万张选票。最后法院判决布什获胜。这种“蛇吞象”的僵局在美国历史上出现过四次。由于选举制度的不民主,布什虽然幸运赢得了两次总统选举。但民主党赢得了美国民众的更多同情。这无疑对2008年民主党奥巴马成功当选赢得了先机。

    首先,布什的对内对外政策上的日益困顿成为奥巴马

    当选的重要客观原因。华尔街金融危机如飓风般横扫全美金融体系,并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将有更多大型金融机构在这场危机中倒下。共和党执政八年,人们尚未走出“9·11”的阴影,“金融大厦”又轰然倒塌。麦凯恩虽然也在打“变革”牌,但其实际效果将随着经济危机的蔓延和加深而大打折扣。美国经济走到如此的地步。执政的共和党难辞其咎。华尔街金融风暴冲击的不仅仅是美国的经济。还彻底粉碎麦凯恩的总统梦想。“笨蛋。最重要的是经济”。比尔·克林顿的这句名言对今天的美国大选来讲真正是最好的诠释。

    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布什和新保守主义者一拍即合。推行单边主义的政策,这种居高临下的做法,不仅把一种平等的文化交流变成一种完全单向行为的“文化输出”,而且还给本来就不安宁的国际社会增加了新的冲突根源。同时宣布推行新的“反恐怖主义战争”。要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捕获或杀死本·拉登。到2004年后期,美国不仅没有发现萨达姆和基地组织联系,更不用说与9·11事件之间的任何联系,也没有发现萨达姆已经掌握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任何证据。美国在伊拉克的困境使布什主义名誉扫地,并使外交政策的现实主义者逐渐恢复了权威。这时“布什主义”实质上已经名存实亡。在2006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之后,伊拉克问题使美国面临数十年来最大的外交困境和挑战。随着美国在伊拉克遇到的麻烦日益增大和美国国内对布什政府伊拉克政策的怀疑日益加深,世界范围内反美主义高涨,广受国内外争议的布什主义”走到了尽头。

    在布什政权执政的八年里,以“反恐”名义发动的两场对外战争导致了新保守主义外交政策的失败,今天的金融危机又宣告了布什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破产。由于外交困境和挑战及华尔街金融风暴使共和党重蹈历史的覆辙。“反在职总统的情绪”最终使民主党奥巴马获利。据此而言。麦凯恩不是输给了奥巴马,而是输给了小布什的内外政策。

    其次,美国社会政治思潮的变动对奥巴马当选起了决定性影响。从1860年以来,保守主义政治思潮和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一直交替左右着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美国人一直在自由与平等之间摆动。能够顺应美国社会政治思潮发展趋向的政党或总统候选人,其取胜的机会相对要大得多。一般来说,当自由主义思潮居主流地位时。美国民主党获胜的机率就大于共和党;
    而当保守主义思潮处于主流地位时,共和党的成功率就高于民主党。应该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是美国社会政治思潮变化的风向标。在当今美国社会政治思潮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显然对于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是有利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自由主义思潮发展到顶峰开始缓慢下滑,而保守主义思潮开始复兴。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美国社会日益趋于保守。里根总统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起的所谓“保守革命”,经过里根和老布什两届共和党政府的努力。终于在1994年中期选举时完成。这标志着美国保守主义思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思潮。在这股思潮的推动下,保守派两次冲击白宫,终于在2000年大选中成功地把打着“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旗帜的布什推上了美国总统宝座。但“9·11事件”后。尤其是近三年以来,美国保守主义思潮的上升势头有所减弱,自由主义思潮有所抬头。2006年中期选举民主党在国会参众两院大获全胜。这一结果可以看作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的美国保守主义思潮开始走下坡路的一个征兆。可以看作近年来美国自由主义思潮有所反弹或抬头的一个标志,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奥巴马当选的最终结果。而奥巴马的当选又加速了这一进程的到来。难怪美国共和党参议员丹福斯曾感慨地说:“2008年一切可能的有利于奥巴马的因素都继续向着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一切不利于麦凯恩的因素都向着不利于他的方向发展。”

    三、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奥巴马当选产生的政治影响

    首先,奥巴马的当选标志着美国黑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已开始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是美国黑人争取自身权利特别是选举权利的里程碑。美国是一个由外来移民以及移民后裔组成的国家。然而,在所有的移入人口中,只有非洲人是带着锁链来的。美国首位总统华盛顿主张“能制定某种计划。借以慢慢地、稳当地和不知不觉地废除这个国家里的奴隶制”。美国内战以后,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批准)保障了黑人的选举权。但随着南方重建的结束和白人至上的确立。南方黑人逐渐丧失了这一基本公民权利。随后南方各州限制黑人选举权的法律措施纷纷出笼:“文化测验”:“人头税”条款;
    “祖父条款”;
    “白人预选制”。歧视性的法律加上种族主义暴行,到20世纪初南方各州黑人的选举权几乎被剥夺殆尽。二战的爆发是黑人民权运动斗争史上的“转折点”和“分水岭”,它“播下了50、60年代抗议运动的种子。”随着黑人种族意识的觉醒。争取民权的斗争再次兴起。经过上个世纪50和60年代的激烈群众斗争,1964年民权法和1965年投票权利法通过。黑人争取平等权利在法律上和实际上都取得了重要成就。黑人的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在南方11州能够投票的黑人人数急剧上升。回顾70年代以来的黑人争取平等的斗争,适应新的情况斗争的目标和方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斗争的目标是争取政治上的更大发言权,即争取政治平等地位。斗争方式,则从群众直接行动转入参政活动。使用黑人的选票力量竞选公职、影响选举结果和政府政策。从洛杉矶、芝加哥、费城到纽约市长美国最大的四个城市先后出现了黑人的面孔。1984年和1988年黑人杰克逊两次参加美国总统竞选。它激发黑人参政的积极性,使黑人竞选公职成为上世纪黑人运动的一个明显特点。它也表明黑人已不满足于低层次的参政。开始向高层次的参政进军。

    一方面是由于多年来黑人反对种族歧视、种族隔离以及追求平等权利而进行坚持不懈斗争的结果,另一方面它还与二战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黑人的经济地位不断改善,种族意识不断觉醒是分不开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在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其中,追求种族平等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不断发展的原动力。而二战后美国黑人经济地位的改善与思想上的转变又为奥巴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可靠的保障。美国对黑人的偏见和歧视已经深深植根于社会的文化土壤之中,即使黑人在名义上拥有了法律的平等保护,拥有了选举权,但其社会地位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的提升,完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旅途依然遥远。

    其次,它还推动了其他美国少数民族和妇女积极参政。特别是为华裔政治地位的提升开辟了道路。与黑人的处境类似的,还有被称为“新移民”的亚裔、拉美裔等非欧洲商移民,他们的权利问题也是长期以来美国公民权利保障制度中的薄弱环节,大批来自亚洲和拉美洲等地区的移民长期遭受歧视。得不到平等的权利保障。美国少数民族面临的不平等仍然是美国最严重和难以解决的挑战之一。在美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史上。浸透了对有色人种及少数民族的人权的限制。实质上剥夺或变相限制了他们的选举权,尤其是选举的权利。但是,尽管少数民族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仍始终是美国这个“第一世界中的第三世界”,处于被遗忘的边缘。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籍华人人口已超过日裔,取得在美亚裔人口的首位。资料表明。自1970年以来,亚裔人口已经增加一倍,预估到2020年将增至2000万人,占全美人口的6%。华裔人口虽然增加很快,但毕竟只占美国总人口的1%。在2004年大选中,亚裔仍感到受到两党候选人的忽视,除与亚裔人口相对少有关。也因为亚裔原国籍多,政治态度复杂有关。同时亚裔集团之间彼此沟通也十分有限,往往是老死不相往来,所以长期不能积聚强大的政治力量。加之白人的种族主义,亚裔被排斥在美国的主流社会之外。长期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亚裔希望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只有走团结的道路,包括内部团结和外部团结。

    奥巴马通过一场威力无穷的“人民战争”打败麦凯恩而入主白宫。奥巴马掀起一场美式“颜色革命”,实现了少数族群—非裔、西裔、亚裔和印第安人等族群利益的整合。金融危机还促使作为黑人政治家参选的奥巴马史无前例地获得了美国犹太裔选民的认同和支持。在2004年和2008年总统大选中。华人与黑人相比差距很大。华裔在参选方面固然有令人赞叹的成就,但在美国的政治文化版图上没有体现出力量,华人参政在美国虽还没有形成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量尚显单薄。华人未来的政治走向是团结起来。走进主流社会。为华族整体的权益争取应有的地位。当然这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杨小民

    相关热词搜索: 巴马 美国总统 当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