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冲破藩篱 陈独秀冲破藩篱娶小姨

    时间:2018-12-28 04:44:3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陈独秀一生中有过三位妻子,第一任妻子和第二任妻子是亲姐妹,这场不伦之恋曾经引起轩然大波。      与原配高晓岚形同陌路      陈独秀1897年在家乡安徽安庆奉命结婚了,新娘是原先当过安庆府统领的清军副将高登科的女儿高晓岚(亦叫高大众)。这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次婚礼。文武攀亲,门当户对,家长们为他们二人铸造了看似美满的姻缘。
      婚后,夫妻二人起初相处得还算过得去,受到乡邻“夫贵妻贤”的赞誉。一方面是陈独秀本来就对这门亲事期望不高,妻子只是与自己“思想距离不止一世纪”的旧式女子,另一方面是高晓岚恪守妇道,生活十分勤俭。数年之后,高晓岚为陈家添了延年、乔年、玉莹(筱秀)、松年等儿女。
      照理,这对夫妻是能相安无事地聊度时光了。可是陈独秀却觉得,妻子高晓岚是一个锈迹斑斑的古董,他们在性格和思想的差异已到了难以弥合的地步:陈独秀少年得志,颇负才名,高晓岚则目不识丁。陈独秀常常劝妻子多识些字,学点文法,看些有趣的小说,学些好听的儿歌。偏偏高晓岚对丈夫的劝告不屑一顾,总以“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对。为此陈独秀渐渐感到心灰意冷。之后,两人即使在一起,也很少说话,形同陌路。
      为自己的人生理想,陈独秀常常游离于自己的家庭之外,母亲去世后,他更是很少回家。他的政治活动,难免多次遭到官府的查抄。高晓岚做梦也没想到父亲为她选择的郎君,竟堕落成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丧门星”。在陈独秀的理想中,在外屡遭通缉追捕,回家如能得到妻子理解与安慰,也能使疲惫的心稍有小憩,没想却常常遭到妻子的数落与怪罪,这使他对这个本就不中意的旧式妇女更加嫌恶。
      
      与小姨子高君曼相见恨晚
      
      就在这时,高晓岚同父异母的妹妹高君曼,走进了陈独秀的生活。
      高君曼本名小众,又名君梅,小陈独秀6岁。高君曼与姐姐高晓岚生活环境不同,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少有挫折,受教于家庭教师,知书达理,思想开阔。在性格上,她活泼开朗,干练洒脱。曾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就读,思想进步,见识广博,并热爱文学,特别爱读陈独秀发表在各报刊上的作品,对姐夫很是仰慕崇拜。
      高君曼身材高挑,时装新潮,一头短发下,明眸皓齿与微露的笑容,处处显示着清丽善良的新式女性特质。在两人的交往中,妻妹满腔的热情,新颖的思想,不凡的谈吐,让陈独秀耳目一新,很快两人便觉相见恨晚。
      后来,高君曼寻找机会,借着各种理由与陈独秀单独接触,或促膝谈心,或小径漫步,交流思想、热烈讨论。当时,陈独秀常常去藏书楼发表时事演说,高君曼便常常去那里阅读进步报刊或听姐夫演讲。
      两人朝夕相处,在传统的伦理观念里,人们几乎不敢设想会发生什么。这种思想,当然也包括恪守传统的高晓岚。
      探讨、约会。情感,在两人的一爱一慕中升华着。当他们难割难舍时,一个难题便摆在了这个封建家族的面前。两个性情刚烈的叛逆者的出现,使得最终结果只有两种:打破或者扼杀。
      对于已决定随时因家族压力双飞远遁的二人来说,扼杀这份感情己是不可能了。陈独秀与高君曼的“自由恋爱”在众人的非难中达到了感情的饱和点。封建的规训使高晓岚只能暗自叹息落泪,履行着无爱的妻子的职责。
      
      陈独秀与妻妹的侠胆温情终成正果
      
      1909年年底,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在杭州与高君曼正式同居。木已成舟,陈独秀与高晓岚的夫妻关系已名存实亡。
      两年后,31岁的陈独秀在陈高两家一片反对和讥讽声中,与高君曼在西湖正式宣布结为伉俪,与家庭中断了关系。此时的高君曼,一身入时的江南装扮,亭亭姿秀,绵绵温雅,时常伴随陈独秀出访高朋,听琴瑟互答,过着美好的隐居生活。这是陈独秀一生中安然自得的最美好的时光。
      两人弃家出走并自行成婚,被两家视为大逆不道,高家认为姐妹同嫁一人礼教难容,遂不认高君曼为女;陈独秀继父陈衍庶更视二人为败坏门风,比参加革命党更难容忍,扬言永远不许他们踏入陈家大门。高晓岚成了被同情的对象,高君曼与陈独秀成了苦难的制造者。就连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俩对他们二人的结合也深为不满,成了后来一直难以开解的家庭疙瘩。
      自从丈夫挣脱了婚姻的羁绊,高晓岚这位善良的旧式妇女只有做封建婚姻的牺牲了:悖逆传统道德的双方一个是自己的丈夫,一个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她能有什么办法呢?虽不满丈夫行为却忍辱负重,上孝公婆,下抚子女。嫁到陈家33年后,1930年9月9日,她郁闷于胸,积劳成疾,在安庆病逝,享年55岁。
      高君曼带着两个孩子为姐姐奔丧,在陈家一年多的时间里,陈氏家族对她仍耿耿于怀,鄙恨难泯。陈独秀姐姐的子女本该称高君曼为舅母,却偏偏叫她小姨,这使她十分气愤,常反问道:“叫我小姨可以,但他们舅舅(指陈独秀)如何称呼?难道也叫姨夫吗?”
      
      嫌隙渐生,落寞分手
      
      陈独秀经历了一场婚姻悲剧之后,自然对高君曼倍加怜爱。高君曼为人贤淑,知书达理,能够理解陈独秀的事业,所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伉俪之间和睦相处。
      但是琴瑟生活中也不乏暗流。高君曼比较向往稳定宁谧的家庭生活,然而,恰恰在这方面,陈独秀不能遂她的心愿。陈独秀天生就是一个看轻家庭生活的人,走南闯北,屡遭风险,家人也跟着颠沛流离,很难过得上一段安逸的生活。特别是陈独秀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之后,高君曼的生活就一直充满着动荡,甚至还陪着他一起坐过班房。
      种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与高君曼向往的教授夫人的生活差距太大,残酷的现实使她一颗浪漫的心受到冷却,只是凭着对陈独秀的崇仰苦苦熬着。可是这一片苦心偏偏又没得到陈独秀的体谅。尤其是在对待教育前妻子女问题上,二人出现了明显的分歧,陈独秀的固执和偏见极大地刺伤了高君曼的心。
      事情是这样的,自从陈独秀把《新青年》编辑部迁到上海后,陈延年、陈乔年随同父亲回到上海。陈独秀为了他们在艰苦中饱受磨炼,不许他们回家,要其生活自主。两个儿子白天要读书,还要找活谋生,夜里就睡在上海四马路亚东图书馆《新青年》杂志发行所的地板上。
      为免外人诽议,更出于对兄弟二人的爱怜,高君曼欲将他们接到家中食宿,陈独秀执意不肯。她就求助于陈独秀的好友潘赞化,哭诉说:“我是他们的姨母,又是继母,我从名义上及感情上看待他们兄弟,一定会胜过于亲生儿女,但独秀不让他们在家食宿,不知道事情缘由的人,谁会原谅我呢?”谁知陈独秀知道此事后,反而指责说:“妇人之仁,徒贼子弟,虽是善意,反生恶果。”
      陈独秀的固执暴躁和古怪乖张的生活方式,使高君曼忍无可忍,伤心透顶。陈独秀在第三次被捕出狱后,为免拖累高君曼,便与其分居,两人很少相见。后来高君曼听传闻陈独秀另结新欢,与之从口角相争,发展到拳脚相向。
      高君曼从小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逆来之气,便何况陈独秀还振振有词地宣布她是“资本主义”。她遂把爱情前景看淡,1925年10月,带着亲生儿子陈鹤年、女儿陈子美,从上海愤然回南京,住在东厂街两座破草屋里,这是陈独秀在“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失败之后而购置的家产,有地数十亩,房子十余间,陈独秀每月给高君曼及两个孩子50元生活费。
      不料,这次离开竟成了他们的永别,1931年高君曼因患子宫癌在极端困顿中香消玉殒,含着悲愤与凄凉离开了人间,享年约46岁。陈独秀的好友潘赞化获悉噩耗,从上海赶奔南京为她营葬,并得到陈公博等的资助。但从此,无父无母的两个孤苦伶仃的子女便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飘萍生活。
      
      摘自东方出版社《飞扬与落寞:陈独秀的旷代悲情》

    相关热词搜索: 藩篱 冲破 小姨 陈独秀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