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剖析整改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事迹推荐
  • 考察鉴定
  • 述职述廉
  • 会议主持
  • 主题演讲
  • 就职演说
  • 领导致辞
  • 周年庆典
  • 晚会游戏
  • 慰问贺电
  • 结婚典礼
  • 悼词殡葬
  • 竞职演说
  • 精彩演讲
  • 信息简报
  • 毕业典礼
  • 节日祝福
  • 开幕闭幕
  • 现实表现
  • 廉政谈话
  • 实习报告
  • 策划方案
  • 合同协议
  • 规章制度
  • 申报材料
  • 情书信件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体裁范文 > 信息简报 > 正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18,19,20课知识点梳理

    时间:2021-03-20 07:32:2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二、故事背景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我国国土日益沦丧,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鼓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这种散播悲观失望情绪、混淆黑白的论调,是极其有害的。鲁迅就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写作本文进行针锋相对的批驳和揭露。

    三、理解词义

    1.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于有关古迹的诗题)。伤今,对今天的人或事感到悲伤。

    2.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3.玄虚:空而不切实;靠不住;不可信。

    4.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5.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6.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7.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

    8.诓骗:说谎话骗人。

    9.不足为据:不能够当作证据。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②):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树立起批驳的靶子。

    第二部分(③—⑧):驳斥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第三部分(⑨):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

    五、问题解疑

    1.本文以问句做题目有哪些好处?

    这个问句聚焦了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它以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十分巧妙;它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自己观点的自信,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询问,这样的标题内涵十分丰富。

    2.“总”“只”“一味”三个副词有得很好,好在哪里?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总”含有“一向”的意思,形象地写出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扬扬得意的样子;同时,“总”又写出了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只”含有“唯一”的意思,写出国民党政府不相信自己,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含有“死心塌地”的意思,充分体现了国民党政府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副词尖锐泼辣,极富讽刺意味。

    3.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失掉的是“他信力”,因此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作者抓住对方论点和论据的脱节来直接反驳,揭示其论证的错误。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4.文中的“他信力”“自欺力”分别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他信力”: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对国联失望,失掉的就是“他信力”。“自欺力”:求神拜佛,麻醉自己。一味求神拜佛,发展的是“自欺力”。作用:运用了仿词的修辞手法,增添了讽刺的效果,生动地刻画了悲观论者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丑恶形象。

    5.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分析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笼罩”一词在这里用得十分准确、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这种思潮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了各个领域。“然而”一词表示转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由直接反驳转向正面立论,提出论点。

    6. “埋头苦干的人……”发别列举出几个人物。

    本题运用补写论据法。“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也包括为人类作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毕昇、张衡等。“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戚继光等。“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杜甫、包拯等。“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商鞅、谭嗣同等。

    7. “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中国的脊梁”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人们,他们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鲁迅赞扬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8.“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分析句中的“简直”的作用。

    “简直”标明作者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的观点确信无疑。语言犀利,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9.“脂粉”……各指什么?本段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义?

    “脂粉”喻美化、伪装;“筋骨和脊梁”喻气节、操守、品格;“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这句话含义丰富,说明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观察,以辨是非。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全文,又恰与文章开头的“公开的文字”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六、课文主题

    这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失去信心的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第18课《怀疑与学问》

    一、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年5月8日—1980年12月25日),名诵坤,字铭坚,号颉(ji é)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铭坚等:江苏苏州人。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二、理解词义

    1.譬如:比如,例如。

    2.视察:察看,审察。

    3.三皇、五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帝王,说法不一。有的说,三皇指伏羲、神农、女娲。据《史记》,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4.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5.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6.盲从:比喻自己没有主见,没有原则,没有见地,随着别人说话、做事。

    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8.辨伪去妄:(对一些事物)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留下真的)去除虚假的。

    9.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10.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三、问题解疑

    1.文章开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引用论证作用分析法。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作者在开头引用这两句名言,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证据,这使得论点的说服力增强。

    2.就全文来看,第③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本段有引起下文的作用,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如何对待传说”做铺垫。

    3.为什么对于传说的话,要“经过一番思考”?

    既然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传说,而别人的传说又不一定可靠,所以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4.第④自然段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作者列举“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事例进行论证。论述了人们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精神很有必要。

    5.如何理解第六段开头这句话?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归结上文的论点,后半句提出本段的论点:怀疑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6.文章列举戴震和笛卡儿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列举戴震和笛卡儿的事例,从正面阐述学问家做学问的态度。

    7.“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

    不能。用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全部都包括在内,都善于经常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

    8.“古今科学……”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新的”,突出了怀疑精神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作用。

    四、课文主题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

    一、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著作有《当头棒喝》《在屁股上踢一脚》《创意大惊奇》等。

    二、故事背景

    许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因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不善于活用所学知识。另外,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认为搞发明创造是天才的事,与自己无关,不相信自己能有发明创造,导致创造力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些情况而写的。

    三、理解词义

    1.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2.行之有效:(方法、措施等)实行起来有成效。

    3.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4.汲取: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5.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6.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7.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8.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③):提出问题,引出观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第二部分(4—12):分析问题,论证探求新事物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及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的依据。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总结全文,只要坚信自己拥有创造力,并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探求,就一定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五、问题解疑

    1. 本文标题是论点吗?

    不是,文章标题用肯定的语气,直接点明文章论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里面暗含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就不会放弃探求,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

    2. 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特点:本文开头通过图形提出问题,这种开头非常新颖,而且四个答案全部正确,这种问题更新颖。

    作用:这个问题既像是几何题,又好像是智力测验题,生动有趣,引人思考,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引出了本文要议论的话题。

    3. 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4. 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5. 本文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列举了哪两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1)约翰·古登贝尔克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2)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6. “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7. 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六、课文主题

    本文由一个选择题入手,阐述什么是创造性的思维,以及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希望人们坚信自己的创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不断探求,使自己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第20课《创造宣言》

    一、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shè)县人,著名教育家和实践家。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二、故事背景

    陶行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4年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三、理解词义

    宣言:(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宣告;声明。

    中伤:诬陷或恶意造谣,旨在毁坏人的名誉。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哑口无言: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鲁钝:愚笨,不敏锐。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崇拜:尊敬佩服。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4):引出论题:人类离不开创造。

    第二部分(5~11):作者驳斥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

    第三部分(12~15):以东山樵夫为例,指出创造要从点滴做起,要让创造之神常驻心中。

    第四部分(16):发出创造宣言,表达献身创造的强烈愿望。

    五、问题解疑

    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

    本题运用议论文标题作用分析法。文题的意思是:对创造的宣告,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坚定信念。题目虽为“创造宣言”,但不是讲一般的创造,其话题范围是教育问题,是在教育育人这个领域里讲创造。

    2.为什么说“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

    教师的创造工作是一项集体活动,创造的成败属于集体,不属于个人,号召教师要团结协作。

    3.第四段结尾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比喻作用分析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4.第⑥自然段中,连用三个“单调”“无过于”有什么作用?

    三个“单调”“无过于”既是排比又是对比,加强语势,通过列举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有力地批驳“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5.第8自然段是如何批驳“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这一错误观点的?

    是通过列举某些人对幼年研究者的蔑视,和在事实面前哑口无言的表现,来批驳错误观点的。批驳错误观点,鼓励学生勇于创造。

    6.第九段前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引用论证作用分析法。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慧能的话,作为道理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7.第⑫自然段作者举“水滴石穿”的例子,有什么目的?

    用“水滴石穿”的例子,来告诫我们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不要因为点滴的创造小而不做,要从基础做起,积小成大,不要奢望“一口吃个胖子”。

    8.作者写东山樵夫断定“泰山没有东山好”的目的是什么?

    批评东山樵夫只注重表面现象,不会变通,不会创造。

    9.作者想象树苗与樵夫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树苗与樵夫的对话,是作者丰富的想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10.回树苗与茅草最后的结局是一样的,都化作了“几缕黑烟”,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用树苗和茅草相同的结局,说明没有创造的可悲,启发我们要“时时处处”进行创造。

    11.第⑮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作者直抒胸臆,热切呼唤,表达了渴望创造的急切心情。

    12.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借罗丹的话,发出宣言,号召我们用自己的“汗”“血’’“热情”去创造。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