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教育发展的着眼点支撑点关键点

    时间:2020-03-26 07:51: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党的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这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實。根据我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现状和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可以断言,未来的教育将会在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上,人人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免费的12年义务教育,普遍接受14年教育,人人都能随时根据需要接受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教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如何让这样的教育成为现实,我认为从全市的实际看,重在找好着眼点、选好支撑点和抓好关键点。

    着眼点——提供智力支持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哈尔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我们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提出了建网就是建学校 的理念,建起了覆盖全市5.32万平方公里的教育信息网络,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教育管理、教师教学、师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城乡教育对口支援,缩短了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我们实施了三教 统筹、农科教结合策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哈尔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模式。这一切,为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工作基础。

    2002年底,在全市人代会、政协会议上,发展教育事业成为热门话题。重新审视未来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我们将着眼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从实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考虑。《哈尔滨市“十五”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了城市发展目标定位,要用5到10年时间把我市建成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建成区域性经济贸易中心和世界冰雪旅游名城。实现上述目标,不仅要求教育在数量、质量上有大发展、大提高,也要求对教育结构做出适当调整,在全力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构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纵向衔接以及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横向沟通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密切配合的教育体系。

    二是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方面考虑,这是21世纪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面对教育发展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重新定位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我们不仅要积极扩充教育资源、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为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和良好的外部条件,更要为人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健康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氛围:同时还要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育之间,架起沟通衔接的桥梁,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对不同形式、不同内容教育的需求。

    支撑点——全面实施教育发展工程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立足于市情,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制定了教育发展工程,作为今后5至10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发展教育事业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到2010年,我市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起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以高质量基础教育为重心的教育体系,建立起由学前教育到在职教育到老年教育、由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由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形成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最终实现人人学会学习、人人主动学习、人人享有终身学习的条件,实现人人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望。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确定了5个子工程:一是教育科研先导工程,即以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重点,以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应用性的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研究为基本内容,通过科学规划、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构建终身教育的理论体系。二是人才培养立交桥工程,即通过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同类教育校际之间、相关专业之间及不同类别教育之间的有效沟通与衔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种方式培养人才的模式,满足人们多层次、多类别的教育需求。三是实施园丁工程,即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树立全新教育理念为灵魂,以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为主线,以实施新课程培训为重点,大力推进教师继续教育,构建以校本培训为主,集中培训、教研培训、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四是教育信息化工程,即牢固树立建网就是建学校的理念,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增强教育的开放性,建设面向学生、面向教师、面向社会的多元化开放式的远程教育体系。五是体制创新与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即稳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实现学校教育资源对社区居民开放,促进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沟通与补充:合理调整学校布局,调整中、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5个子工程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形成一个互为动力、协调发展的系统。

    关键点——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公平地发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实现教育均衡、协调、公平地发展包含多重含义:就哈尔滨市而言,关键在农村,必须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就校际而言,关键在改造薄弱学校,实现基础教育校际间均衡发展:就不同层次类别的教育而言,关键在于搭建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就社会不同人群而言,关键在对弱势群体教育的关注、支持和保障,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在受教育权利上的公平。

    为了促进教育发展的均衡、协调、公平,我们将采取的几项主要策略是:

    1.实施薄弱校改造工程,促进义务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我们将集中人力、财力在7区12县市)的每个区、县市),每3年作为一个周期,重点改造3所薄弱小学、两所薄弱初中。通过行业规划、学校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等措施,结合选派优秀校长、教师,使这些薄弱学校脱胎换骨,成为新的优质教育学校。按照小班额、个性化教育要求,到2020年,小学和初中班额控制在30人以内,让所有适龄儿童都有机会接受条件、质量相对均衡的优质义务教育,彻底解决择校热问题。

    2.继续坚持经营教育理念,加快示范高中建设,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近几年,我们依靠政府给政策,学校自贷自还,多方筹措资金,在我市城区新建或扩建了一批以哈尔滨三中为典型的示范性高中。我们将以此为基础,通过一批示范性高中牵动12县市)高中教育的发展,通过布局调整、资源重组等方式,在每一个县市)建好一所名优高中,带动本地教育的发展,满足广大市民对低成本、高质量高中教育的需求,为我市实现12年义务教育奠定物质基础。

    3.我们要认真抓好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重组、整合的试点工作,引进国外先进的职业培训理念,调整专业设置,增强办学活力。我们将在成功组建哈尔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对现有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机构进行科学布局、合理归并,整合组建5所办学条件优良、专业设置合理、教育质量一流的高职院校,进一步解决高中阶段教育后的出口问题,拓宽人才成长和接受再教育的渠道。到2020年保证使接受12年义务教育后,未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而走向社会就业的学生,普遍接受不低于两年的职前培训,同时也为在职、转岗人员的职后教育提供广阁的空间和条件,使终身教育真正得以实现。

    4.采取切实措施,满足教育均衡、协调、公平发展的师资要求。完善学校对口支援教师、师范毕业生、城镇在职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定期轮换制度,使轮换任期由1年增加到3年:继续实施贫困地区教师的免费培训计划,组织名优骨干教师组建对口支援志愿团,定期到农村巡回示范,从管理、教研和课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示范;加强干部制度建设,提高校长管理水平,造就一批专家型校长。

    5.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我们将在基本实现校校通基础上,建设开放式的教育网络和远程教育体系,实现国内外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共享,逐步消除教育在地域、时间、形式、内容上的限制,冲破传统意义上学校的束缚,为终身学习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和更丰富的内容;同时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培训的作用,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辐射广大农村地区,使之成为农村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各类教育协调并均衡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教育将成为实现人的健康、自由、全面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因素。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充满信心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为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 着眼点 支撑点 关键 发展 教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