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当代诗人的“土地情诗”

    时间:2020-05-21 07:50: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当代海峡两岸诗人的“土地情诗”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七八十年代,大陆的“土地情诗”以“朦胧诗”为代表,主要表达对土地的挚爱,“土地”在他们笔下成为了一种精神载体。台湾则兴起了“本土诗学”,出现了“中国结”和“台湾结”的分歧,此时期的“情诗”多是写给台湾这块土地的。

    关键词:朦胧诗 本土诗学 土地情诗 诗歌比较

    一、“朦胧诗”中的“土地情诗”

    文革十年,诗歌饱经政治风霜,出现了特殊时期的“地下诗歌”。这些诗歌中,“土地”经受着“冰冻”, 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朦胧诗派”开始登上诗坛,书写着“迷惘一代”的心绪。朦胧诗派的代表人有北岛、顾城、舒婷、多多等。与舒婷和着“土地情诗”的是多多的“北方的土地”,而海子笔下的“土地”被引申为“麦地”。由此可见,七八十年代的大陆诗人与土地结缘颇深。

    舒婷笔下的“土地”母亲是“亲爱的祖国”,诗人对土地的爱在《土地情诗》中表现得尤为热烈而直率。多多的“情诗”写给了“北方的土地”,诗人笔下的“土地”打着北方的烙印,这块“北方的土地”是“金黄的玉米地”、“鲜红的辣椒地”,是秋收后“无家可归的田野”。 如果说“北方的土地”是诗人的“家园”,“田野”则是诗人的大学,多多常常在傍晚细细体悟这本心书。

    海子是八十年代诗坛的一个焦点,“这一诗人形象所张扬的一种抵御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高贵的诗歌精神。”[1]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诗歌中“大地”的意象是由“麦地”、“土地”和“泥土”等支撑起来的。即使在城市文明冲击下,海子写给土地的“情诗”也保持着乡村的淳厚与纯净。海子笔下的“土地”是“农村的土地”,这块土地充满着疲倦、忧伤和苦难。他笔下的“土地”多以“麦地”的形象进入我们的视野。海子写给“麦地”的情诗充满了感恩,“麦地”是海子心中的一块温暖地带。海子生活于农村,他的生命深深植根于大地,他曾说:“农村生活至少可让我写上十五年。”[2]诗人笔下的村庄很破旧,但是“遮住的贫穷很美”。

    二、“本土诗学”中的“情诗”

    70年代台湾开始出现对现代诗的怀疑。成立于1964年的“笠”诗社,创社人有林亨泰、桓夫、白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70年代以后台湾诗坛的格局。之后70年代台湾的“关怀现实”,具有“乡土色彩”的诗歌不断发展,“本土意识”不断增长。这里诗人的写给土地的诗,不再是寄给“大陆”的“明信片”,而成了写给“台湾”土地的“情书”。“如果说70年代初,本土意识还连接着中国意识,那么到70年代接近尾声之时,已开始浮现‘中国结’和‘台湾结’的分歧现象。”[3]

    70年代“新生代诗人”兴起,以“龙族”、“草根”、“大地”、“绿地”等诗社为标志,它们是对“笠”诗社的继承和发展,更鲜明地提出了“本土诗学”的理念,某种程度上与大陆80年代的“寻根”潮流相呼应。台湾的“寻根”潮流在1971年成立的“龙族诗社”中就有所展现。由陈芳明和施善继起草的《龙族诗社宣言》如是说道:“我们敲我们的锣,打我们打鼓,舞我们的龙。”可见台湾“新生代诗人”初期的“本土意识”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拜,而后来诗社的“纯粹”本土意识将台湾与大陆分割开来,使台湾诗歌与大陆诗歌之间的隔膜愈来愈大了。

    早在60年代成立的“笠”诗社的诗作中,就开始了“乡土诗”的探索。70年代的吴晟的《稻草》是“乡土诗学”的代表作品,吴晟诗歌多写台湾农村土地上的人们,《稻草》中诗人以“稻草”的一生喻“吾乡人”的一生,表达了对故乡土地上人们的生命的敬畏和沉甸甸的爱。“草根”诗社的罗青也写台北的“小小的车”“小小的人”和“小小的动物”(罗青《请立刻闭上一只眼睛》)。出生于花莲的陈义芝在这一时期也写下《雨水台湾》,展现了对台湾“徽记”的钟情。在许多诗人争先恐后地创作台湾“乡土”诗歌的时候,仍有一些诗人抒写对大陆故乡的怀念,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洛夫。洛夫早期诗作注重诗歌现代性的探索,80年代的作品多为写对湖南故乡的思念,诗风更加明朗。

    三、两岸“土地情诗”比较

    七八十年代,大陆以“朦胧诗派”为代表,“土地情诗”吟唱的对象“土地”多为抽象的“土地”,是一种精神载体。而台湾则以新生代诗人为代表,“土地”多为具体的“台湾”这块热土,多提及台湾的独特的自然风物。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首先,政治因素方面。大陆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召开,文艺界全面“解冻”,诗人可淋漓尽致地抒写诗情。台湾,则政治反对运动高涨,出现“中国结”和“台湾结”的分歧。

    其次,诗人队伍的静与变。大陆诗人队伍,是前一时期的延续和发展,没有质的转变。台湾七八十年代诗人,多为台湾本土诗人,与五六十年代的大陆来台诗人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海峡两岸诗人,都受到“寻根”文学潮流的影响。大陆80年代的“寻根”潮流在小说界掀起了高潮,但对诗歌影响不突出。台湾“寻根”思潮,在70年代不仅影响到小说界,诗歌界的反响也很大,形成的“大地”、“龙族”、“草根”、“绿地”诗社即是见证。

    七八十年代两岸诗人产生了“断裂”,对“土地”的书写也产生了分歧,凸显了对立。然而,当代两岸诗歌虽有一定独立性,却也渴盼着交流。七八十年代台湾“创世纪”杂志出版的“大陆朦胧诗特辑”,也使两岸诗坛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参考文献:

    [1]赵晖.海子,一个“80年代”文学镜像的生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崔卫平.不死的海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3]谢冕,孙玉石.百年中国新诗史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相关热词搜索: 情诗 诗人 当代 土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