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纳西族女作家和晓梅的《宾玛拉焚烧的心》探析

    时间:2020-10-08 07:54: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基于和谐文化视角对纳西族女作家和晓梅的长篇小说《宾玛拉焚烧的心》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作品体现了平等节制的自然生态观,反映了现实社会与理想化和谐社会的冲突,并进一步分析了和晓梅作品中体现的和谐文化成因。

    【关键词】 和晓梅;《宾玛拉焚烧的心》;和谐文化;生态意识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以和为贵”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和谐文化的建设更显重要。在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根据不同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实际情况,倡导和谐文化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极有必要的。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想文化体系,是关于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1]其功能“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2]和谐文化的内核即和谐思想,是中国“天人合一”传统思想的延伸。深受这一思想影响的作家自觉不自觉地在作品中体现出和谐思想。作为当代纳西族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的和晓梅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常以女性视角创作出与纳西族文化紧密相连的作品,透露出丽江地区文化中的多民族和谐共存的生活状态。其长篇小说《宾玛拉焚烧的心》就蕴含着浓厚的和谐文化。

    一、平等节制的自然生态观

    生态观要求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应以对立的思维模式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对立,必然招致自然的惩罚,从而危害人的生存本身。“人与万物,在这个统一的生态场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如果说人类是其中进化得最好的生物,人类就应当自我意识到这一点,自觉地巩固自然万物之间的‘亲情’,主动地向自然万物奉献自己的爱心。”[3]在和晓梅的作品中,就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相处平等节制的生态观。

    宾玛拉默对待屋顶上一根木料长出的映山红是平等地相处,将自然事物拟人化。“固执地活着,那种劲头叫人生气。更叫人生气的是它每天清晨都要酝酿一粒露珠……在夜里悄悄哭泣,一棵树的悲伤可以持续那么漫长的时间,真让人无法理解。”[4]宾玛拉默对映山红上的露珠理解成为那是它的悲伤,将其看作与自己一样有喜怒哀乐的情感。除了植物,宾玛拉默对动物的态度也是平等的。她从小与动物生活在一起,与一只黑熊建立了深刻的友谊。除冬眠时期外,她与黑熊噜噜总有各种方式见面,以伙伴的方式相处。后来遇到的小狗,亦是充满灵性,是一个好的说话谈心的伙伴。宾玛拉默与自然之间,并非谁从属于谁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相处方式,如伙伴一样友好相处。

    作品还表现了人与自然相处应心存敬畏、有所节制的内容。宾玛拉默发现四个男人杀死的牛的腿骨发出嗡嗡作响的声音,仿佛那是一头牛的哭诉,杀死牛的几个人,在后来都陆续以不同方式死去,在最后一个人死去之后,牛骨就不再发出声音。表现出了一种因果循环。这种奇幻色彩与纳西族的信仰文化有关联,是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在作品中的反映。作品中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体现了自然生态观的要求,即一方面人与自然应平等地相处,一方面人应在道德的控制下自我节制。

    二、现实社会与理想化和谐社会的冲突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人类在这种现代化社会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明取向都有所变化。“生态危机的解救,将要求人类对自己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明取向做出根本性的调整。……人类精神与自然精神的协调一致,是生态乌托邦的境界。”[5]和晓梅在《宾玛拉焚烧的心》中构建的世界,一是代表現实社会现代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批判;二是代表理想社会乡野文明,赞美向往这种淳朴自然的桃源式和谐社会。

    1、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宾玛拉默离开与社会隔离的村寨。然而现实社会却并不是那么美好,集市中形形色色的人因为宾玛拉默不适宜的装扮和她以为生锈的铁片是钱的想法对她抱有不友善的态度,认为眼前这个奇怪的女人是在寻开心,浪费自己挣钱的时间。对宾玛拉默的种种不友善行为体现出的利己性,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消极面。和晓梅深深看到了来自现实社会的消极面,并反映在其描写的人物命运中,以此来批判现实社会重利逐利的利己性。

    2、理想化的和谐社会建构

    和晓梅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的描写中,建构其理想化的和谐社会。

    这里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宾玛拉墨从小被鹿比里奶奶收养照顾,鹿比里奶奶不知缘由还能将这个不知来历的孩子抚养长大。鹿比里奶奶死后,莎莎里姐妹和傈僳山寨的人认为宾玛拉墨是“被主抛弃”的人,对这样的异己者,山寨的人们还是帮助她修建房子,让她留在山寨生活。莎莎里姐妹甚至还帮助抚养了宾玛拉墨的孩子“胎盘”。山寨中的人们单纯善良,讲道德,没有矛盾,没有环境污染与破坏,人人都过得幸福快乐,这样一个民风淳朴、各族人民友好相处的小社会更接近于理想的“世外桃源”,体现出来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互助相帮,亲如一家的情形正是如今高度经济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

    这里民族关系是和谐的,不同的民族在语言、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上有交流与磨合。乌卡是来自热带雨林的格尔木人,宾玛拉默在与乌卡相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他们自己的语言,多数是宾玛拉默的语言,少数是乌卡的语言,有时只能用他们两个人明白的手势来交流。商人与宾玛拉默的谈话中,提到了多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信仰等。作品写到山脚下摩梭人打渔为生,女性会穿上白色的百褶裙,坐在家里等着情人找上门,女性盛大的穿裙礼象征着成人;半山腰傈僳族的穿着布满了手工的刺绣,女孩都会进入唱诗班去教堂唱歌;山顶上的彝族手臂上会纹上梅花印。从商人与宾玛拉默的谈话中能知道,商人能够往来于几个不同民族之间贸易,三个生活习惯、风俗信仰不同的民族能以和平的方式共存。另外,小说还呈现了滇西北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和谐共生的生态图景。傈僳山寨的鹿比里奶奶信奉基督教,拉木土司家族请佛教喇嘛超度士兵,又请了傈僳族的牧师来祷告,呈现出基督教、佛教、东巴教以及其他信仰和谐共存的局面。

    在这个山寨里,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亲如一家,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不同信仰的人和睦相处,没有歧视,没有压迫,没有争斗,远离喧嚣。这种和谐社会与陶渊明、沈从文笔下的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区别仅在于沈从文的笔下,“现代文明”与湘西的古朴对立。陶渊明的和谐社会,表面写的是自然生态,实则写的是和谐无争的政治生态。和晓梅也像沈从文、陶渊明一样,在寻觅着理想化的和谐社会,反映着作家对淳朴民风和现代文明和谐统一的和谐社会现实的描绘与向往。

    三、和晓梅作品中体现和谐文化的成因

    1、作者在时代感召下的责任感使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社会的主流,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作家都应该自觉地反映和书写这种主流意识,在多民族和谐交融、和谐相处中长大的和晓梅,深深知道感受到民族关系和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晓梅的文学作品能够对人民大众尤其是少数民族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熏陶,她文学作品里体现的和谐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向人民大众传播和谐文化思想。

    和晓梅在作品中反映了民族与民族和谐相处的情景,这其实是与现实生活中的时代文化相联系的。纳西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傈僳族、彝族等民族都保持着较好的关系,在语言、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交流、融合。作品所体现的民族和谐共生文化是由当时的现实生活映射而来的,并且将这种现实社会的和谐因素进一步理想化。

    2、地方民族文化中的和谐因子影响使然

    纳西族女作家和晓梅深受丽江地域文化的影响,民族的地域文化特征反映于她的创作中。丽江处于各种民族杂居的交汇地带,伴随着民族之间往来的增多,文化之间交流、碰撞、融合,使得文化显现出了多元的特点,这些融合的多民族文化在作家的创作中也参与了文化建构。

    和晓梅在《守望与突围之间皈依》中提到:“作为某个民族在文学上的代言人,少数民族作家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拥有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于是选择了勇敢地现身而不是隐形。”[6]表现在作家的创作思维上,纳西族地域文化的多民族融合性促使作家内心深处认同多民族融合的和谐共存的状态,作家的创作倾向于表现各个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以一种求同存异的和谐思维观测不同民族之间的共处并在作品中加以反映。在作品的人物塑造上,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受作家生活经历的映射。受所处地域的影响,作家在生活经历中所见的集多民族于一体的人以及不同民族于一个地区生存的状态就反映于作品中,作品多塑造拥有多个民族于一体的人物形象,这类人物形象天然就是拥护民族团结统一的代表。在作品的题材上,通常都设置了多民族聚居的文化背景。不仅是和晓梅的作品中有多民族聚居的特征,沙蠡的《雪山藏刀》、胡姬慧的《苦葛坪》、舒放的《大山一样的深情》中都有这一特征的體现。纳西族作家书写的作品多体现多民族聚居这一特征,就是受到纳西族地域文化的影响,摆脱不了所处的生活环境对其创作心理的影响。丽江地域文化特征赋予和晓梅以民族和谐思想,使得其作品中有和谐文化的印迹,值得联系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并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发扬和传承和谐文化思想。

    总之,《宾玛拉焚烧的心》的价值在于作者对其作品进行生态的思考,在现代化社会与生态问题日渐产生冲突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和谐社会。为现代社会中,调整人类自己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明取向构建一个美好的和谐社会景象。和晓梅在《守望与突围之间皈依》中曾说“作为现代人,少数民族作家们永远不能从现代文明中抽身,他们关注现代文明的进程,甚至,那些经历过跨越式社会形态转变的民族,比其他人更能理解现代文明对人类自身的改变。”可见,作家在作品中也关注现代文明对人类的影响,关注如何寻求人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处。这就是和晓梅对创作的启示,也是其价值所在。

    【注 释】

    [1] 鄢本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

    [2] 郭宇光.十七大热点通俗读物·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如何理解建设和谐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1.

    [3][5] 鲁枢元.文学艺术批评的生态学视野[J].学术月刊,2001(01)39.42.

    [4] 和晓梅.宾玛拉焚烧的心[J].作家,2015(05)137.

    [6] 和晓梅. 在守望与突围之间皈依[N]. 文艺报,2013-04-03(006).

    【作者简介】

    何梦琳,大理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专业研究生.

    邓家鲜,大理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本文指导教师.

    相关热词搜索: 纳西族 探析 女作家 焚烧 宾玛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