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音乐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政治作用

    时间:2021-02-05 07:56:3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音乐是一种蕴含情感,并蕴含着思想和观念的艺术,音乐外交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非常独特。当国家关系处于不友好的状态时,音乐往往会充当一国政治的外交先锋。试通过一些典型案例,从试探敌意、释放善意和软化矛盾三个方面分析其政治作用。

    关键词:音乐外交;政治试探;软化矛盾

    中图分类号:D0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3-0017-02

    一、音乐外交概述

    音乐外交是以音乐为纽带的外交形式。它是以国家政府为主导,非政府组织和民众参与的,通过乐器的演奏、人声的歌唱、音乐文化产品等途径,直接而广泛地接触外国政府或公众,向他国传播本国的政体、价值观、文化特性等,从而有效地增强本国的文化吸引力和政治影响力,改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国家利益,分享不同文明的一种外交形式。理论上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1.进攻性音乐外交

    通过在特定时期内针对特定的目标开展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音乐活动和交流,对他国的公众进行思想灌输和情感冲击,传播本国的文化理念,推动政府某些外交政策的顺利进行。一般来说,当国家之间关系紧张或意识形态出现分歧的时候,音乐可作为国际交往中的“政治先锋”或“观念大使”,消除其他国家的疑虑和误解,软化对方的负面情绪,输出本国的文化观念,加强国家的认同。

    2.防御性音乐外交

    通过日常音乐交流,在沟通中对一国文化源流、政治背景等进行说明,吸引其他国家公众的兴趣和好感,从而逐渐引导和培育他国公众对本国政策或行为的理解与认知。一般来说,当两国正常化交往或关系友好时,音乐可作为文化桥梁,增进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分享不同的文明。然而进攻和防御并非总是泾渭分明的,两者常常是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转化的。

    二、音乐外交的典型案例

    音乐被作为一种硬性、有计划的公共外交手段,即国家通过音乐在短时间内消除他国公众的疑虑和误解,对他国公众进行思想灌输和情感冲击,起到试探对方的政治意图并软化其负面情绪,加强对本国文化认同的作用时可称之为进攻性工具。当它被当作进攻型工具运用时,与政策的结盟非常紧密,往往具有特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手段。

    2007年8月27日德国奥斯纳布鲁克乐队(Osnabruck)在伊朗进行了两场交响乐演出,演奏巴赫、贝多芬等19世纪的世界古典名曲。据悉,柏林爱乐乐团1975年在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带领下,曾在德黑兰演奏了三场交响音乐会。但是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交响乐受到限制。这场音乐会的组织者表示,奥斯纳布尔鲁克乐团是第一支在德黑兰演奏的西方交响乐团。

    2008年2月26日晚,纽约爱乐乐团在东平壤大剧场进行演出,成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48年成立以来第一个到访的美国交响乐团,250余人的阵容也是迄今访问朝鲜的最大美国代表团。此举亦被外界解读为是两国外交关系“破冰”的开始。

    2008年5月7日,中国爱乐乐团及上海歌剧院合唱团联袂在梵蒂冈保罗六世音乐大厅举行专场演出,中国爱乐乐团和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倾情演绎了莫扎特的《安魂曲》和中国民乐《茉莉花》。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孙玉玺、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在意华人华侨以及梵、意各界近6 000人观看了音乐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官方文艺团体在梵蒂冈城亮相,也是教皇第一次在梵蒂冈城观看中国艺术家的表演,双方的第一次意义非凡,被看作是一次“文化破冰之旅”。

    2009年10月16日,纽约爱乐乐团访问越南的第一场音乐会,在首都河内引起空前反响: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和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一同奏响在河内歌剧院。与20世纪不同的是,这一次,美国人踏上越南国土,不是用武器和枪炮占领越南全境,而是用音乐打开了越南人的眼界和钱包;2011年9月27日,美国殿堂级爵士乐队阿里罗兰德爵士四重奏与巴基斯坦摇滚乐队Fuzon,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音乐会,共同奏响一曲特殊的“友谊之歌”。

    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将音乐运用于国际交往之中,美国最深谙此道。在以音乐作为政治先锋来进行国家交往活动的事件中,纽约爱乐乐团访朝引起的轰动影响最大,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之中发现二者在音乐运用上的独到之处。

    美朝的关系向来紧张敏感,稍有不慎就容易陷入剑拔弩张状态之中。事实上,朝鲜一直对来自西方社会的信息有一种复杂的情感,怕西方的信息进来以后会给社会造成强大的冲击。然而,在国际形势发展的大背景下,谋求与美国关系的正常化是成功融入国际社会的必经之路。而对于这两个长期敌视的国家来说,任何政府方面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在此时音乐便成为两个国家安全交流的一种手段。朝鲜在2007年夏天向美国著名的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发出邀请,发出友善的信号,美国方面也一拍即合,第二年便派出爱乐乐团前往出访。正所谓“当政党沉默时,正是艺术家粉墨登场之际。”这一场看似美国主动出击的音乐外交,实际体现了两国政府在改善彼此关系上的政治决策。在此次破冰之旅中,音乐本身并不带有多少政治含义,它表达的是一种政治姿态,即释放沟通的善意与信号。其最引人关注的,在于它背后超越了音乐自身的象征意义。

    两国在此次国际交往活动中展现了二者在运用音乐传达政治意图的娴熟技术,但必须明确的是,此次访问并非常态、定期的互访交流。朝鲜半岛因其有限的地缘政治空间,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的国际政治意义,决定了缺乏互相信任、缺乏多种沟通渠道、缺乏多形式对话机制的坚冰矛盾远不是通过一次“音乐外交”就能消融,但音乐展示出的跨越民族、信仰和文化的强大力量却不容小视。

    三、音樂作为政治先锋的思考

    在近代的国际交往史上,非传统方式介入的外交领域事件并不少见。此前,美国与伊朗上演过“足球外交”,中美之间的“乒乓外交”所拥有的巅峰地位,为其他同类事件无法比肩。这些处于边缘政治或者低级政治领域的体育、音乐等文化形式作为外交手段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为何经常出现在国家交往的活动中?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国际交往中,当两国关系出现不友好状态或冰点时,音乐常被用来作为政治试探,传达政治无法表达又无法保持沉默的信息。

    1.音乐可以用来试探敌意

    20世纪50年代冷战中的美苏双方可谓剑拔弩张,相互对峙。在两国处于关系高度紧张,试图改善却又苦于不知对方意图时,音乐便成为政治最好的试探先锋。1956年当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率先成功赴苏联演出时,在彼得格勒的第一场音乐会,乐团特意演奏了苏联国歌,在演奏美国国歌时,苏联观众纷纷起立鼓掌。就在这一年,美苏关系开始出现解冻的迹象,苏共二十大在莫斯科召开,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大会报告中提出,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在现代国际条件下战争并非不可避免。在得到对方善意信号之后,1959年,美国纽约爱乐乐团在常任指挥伯恩斯坦的率领下也赴苏联演出。而在这一年的7月,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在莫斯科主持了美国国家展览会开幕式,并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展开了一场著名的“厨房辩论”。该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了战后美苏首脑的首次会晤,两国关系开始进入了新的阶段。尽管在之后双方争霸爆发了古巴导弹危机,但彼此之间的交流却日渐增多。

    2.音乐可以用来释放善意

    在新中国成立后,当西方国家不愿显示出急于承认新中国的合法地位时,派出交响乐团出访便是一种善意的表达。比如1973年英国伦敦交响乐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先后访华,这不仅给中国人带来了如痴如醉的古典作品,更带来了愿意与中国进行合作并建立友好关系的善意。而纽约爱乐乐团作为美国音乐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在2008年、2009年分别开始对朝鲜和越南两个国家进行了访问演出,用音符向过去敌对的两国唱出了“和解之声”,希望与这两个国家开启友好对话。美国和越南曾在冷战时期刀枪相见,之后又相互敌视多年,直至1995年才建立起外交关系。近年来两国之间的互动频繁,主要是冷战之后越南成了美国制衡中国的重要借力,美国也成了越南“柔性对抗”中国的杠杆。

    3.音乐可以用来软化矛盾

    比如美国爵士乐在巴基斯坦的音樂会就是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主办的,美国希望借助音乐的力量点起两国的友谊之光。之所以派乐队去巴基斯坦,是因为当时美巴关系陷入了低谷。美国在当年5月单方面出兵,在巴基斯坦境内击杀拉登,又指责巴基斯坦打击恐怖活动不力,美军参谋长联席会会议主席马伦,更高调批评巴基斯坦情报机构暗中支援激进组织哈尼卡,其言论使巴基斯坦严重不满,警告美国会失去这位反恐盟友,两国的互信跌至冰点。美国希望借助音乐所吟唱的“友谊之歌”来缓和彼此之间的矛盾,重建友好的关系。作为美国驻巴基斯坦白沙瓦市的新任公共外交官员沙依拉·克莱姆认为,在如此不安全的环境之中,音乐可能是人们增强沟通和理解的最简单的方式。她不仅热衷于学习当地人惯用的普什图语,也不断尝试用现学的语言谱写普什图风格的歌曲。因为在普什图的文化中,音乐占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普什图人世世代代对于音乐都有着格外的热爱和向往。在她看来,学会当地的语言和音乐对于加深巴基斯坦民众对于美国的理解和好感有着重大的意义。而2008年5月7日,中国爱乐乐团及上海歌剧院合唱团联袂在梵蒂冈保罗六世音乐大厅所举行的为教宗演出专场音乐会,可以说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姿态,有媒体分析它可能标志着中梵关系的解冻。政治分析家亦认为,因为西藏当时的动荡和奥运火炬的国际传递受阻造成不利影响,中国希望借此缓和国际矛盾,并改善自己的国际形象。

    综上所述,音乐作为国际交往中的政治先锋可以用来试探敌意、释放善意,还可以软化矛盾。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国家之间的冲突与猜忌绝非一两次音乐交流所能消融的。音乐外交到底能否可行,终究要根据国家利益所定,制约与决定各国对外政策与国际战略的依然是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1]陈玉聃.音乐的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文化视角[J].外交评论,2011(3).

    [2]陈玉聃.[赤道几内亚]何塞·穆巴恩·圭玛.国际关系中的音乐与权力[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6).

    [3]曾琳智.音乐在公共外交中的运用及影响探究——以美国爵士乐在冷战中的运用为例[J].国际观察,2013(3).

    [4]赵可金.美国公共外交的兴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相关热词搜索: 国际关系 外交 作用 政治 音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