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努力营造书坛的风清气正

    时间:2021-02-05 07:59:5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记者:刘老师您好,请您谈谈对十一届国展评审机制、流程的感受和看法。

    刘颜涛:这次国展我能作为评委,自己感到很意外。参加这种作为我国书法界四年一届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览评审,像我这种不谙世事、不善应酬的基层纯粹搞书法的书呆子,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评委遴选上,中国书协坚持将专业水平、职业道德和社会公信度作为首要条件,突出评审活动的创作导向性、行业专业性和艺术权威性。由此也可体现出中国书协倡导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也体现了中国书协的“为书法界扬正气,为社会传播正能量”。我作为这届国展的评委,作为在中国书协努力营造书坛风清气正情境中的幸运儿,深知这既是中国书协分党组对自己书品的鼓励和鞭策,更是对自己人品的考量和信任,更有责任、有义务把这种正能量传递发扬。我们只有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让广大书法作者感到搞书法艺术很纯粹,感到只要自己别无旁骛地把全部身心用在书法的学习和研究上,专心致志地做学问就足够了,而只有这样单纯干净地把作品本身作为唯一评审标准,通过评审活动,推出精品,奖掖人才,我们才称得上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我感触最深的是自己作为最基层的一个普通书法作者,一步一步艰难跋涉,从投稿、落选、入展、获奖,以至被书坛抬爱的书法老作者,我们最清楚广大投稿者在期盼什么,担心什么,痛恨什么。将心比心,我相信我们所有的评委都有着一样的心情,就是遵循“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评审要求,对每一件投搞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不因个人创作时的偏爱而产生审美和评审上的偏见。当然,也可能客观上会存在一些个人的审美局限性,但我们扪心自问,可以坦然地说,做到了只对作品不对作者,做到了评审原则要求我们的“公平、公正、公开”。

    从评审流程和机制来看,这次中国书协的评审机制是很严谨周密的。方方面面,包括细节已经做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特别是在评选过程中,应用了现代的科技手段,例如投票器的使用等。另外,还有监审组的恪尽职守,要求评委初评时不讨论交流,独立投票。复评时评委保持三米以上距离,优秀作品不允许评委提名本省作者、亲属、学生作品等,避免评审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这样,不管从操作方法上,还是评审理念上,都把评审的行为守则落到了实处。

    记者:从篆书作品的数量来看,其他评委也提到相对要少一些,而其中小篆作品又占比例居多,请您谈谈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刘颜涛:这次征稿要求每位作者每种书体只限投一件作品,在这种情况下,篆书收稿近三千件,应该说数量并不算少。但从以往的展览作品集,特别近期的几个展览情况看,篆书风格不够丰富,小篆居多的现象仍然比较明显。所以,在评选之前和评选期间,评委就达成一个共识:要放眼整个篆书的渊源与流变,注重篆书风格的多样包容。因为篆书距今时间久远,提到篆书时,很多人狭隘地只知道小篆。其实整个篆书的体系非常博大,从甲骨文、金文、楚篆到秦篆、汉篆、清人篆书,包括汉碑额篆书、铜镜铭文和砖瓦文字,等等。仅就金文来说,《殷周金文集成》便收入了万余种金文范本,可谓一鼎一世界,一盘一气象,各具风貌。应该说篆书可继承的资源非常丰富。所以评审时,力图避免以往的“跟风”现象,例如一窝蜂的楚篆、一窝蜂的临摹现代某书家,或者是近年来集中的铁线篆、清人篆书等。尽管评委有意识地避免上述现象,但从来稿的情况来看,还是不容乐观:一是取法狭窄,依然是铁线篆、清人篆书太多。二是学习不够深入,流于形式表面,在艺术表现上或不及或太过。如写工稳型的篆书,一收就“死”,而写意型的篆书,一放就“乱”,在写小篆、铁线篆的时候描摹、追求工艺性的居多。然而,书法无论是以动态写意的形式呈现,还是以静态工稳的形式呈现,都要传达一种情绪和情感。静穆、安详、典雅也是一种情感的表露,作品同样要见气韵、见生机,不能像村姑描花,写得那么呆板、僵硬,缺乏生命气息。而写意性的篆书又是一味地求“动”,用笔急迫,乱笔扫过,来去匆匆,焦躁不安。没有起承转合,没有节奏感,只是草率荒率,而不是率意率真,这种荒率缺乏治学的严谨和对传统的敬畏。然而艺术真正的高度,是在宣泄情感的同时更要有一种控制。纵有落笔风雨、笔扫千军的气概,心里也需如青石板似的沉重和清凉,只需做到“它干它的手脚,我定我的心神”。才能于作品中见出作者的沉气凝神风度。而现在很多写金文的作者,对篆书的沉潜不够,只是简单模仿上一届或者哪本作品集上看到的作品,甚至有些在抄袭别人作品时,把笔画间的飞白,或者是笔断意连的一些地方,因为缺乏对古文字最基本的了解,把别人的虚接笔和飞白,误作另外一种字形结构,把篆法都弄错了。有的作品本来觉得笔墨功力和艺术表现都很不错,就是因为基本的篆法错误,属于硬伤,只好忍痛割爱。

    联想到近期的几个展览,入选作品中甲骨文、大篆几近“珍稀物种”,我想,除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来稿本身的数量和质量这种客观因素外,是不是跟我们评审中对古文字在书法艺术中应用时于“严谨缜密”与“迂腐学究”的把握尺度有一定关系。甲骨文在古文字中自成体系,遇到没有的字只能正确地通假和合理的借用,而不能以改造后期出现的文字充当。正如徐无闻先生在《殷墟甲骨文书法选》前言中说的:“书法家只有把学写正确、写好的义务,没有写错字、随便造字的权利。古文字是历史的产物,不乱写乱造文字,才是尊重历史。”而从金文到小篆在演变过程中衔接密切,过渡平缓,若金文中有本字或可通假可借用以及有时代相近文字弃之不用者,自然唯称行家里手,但若多字数的大篇章中偶尔有三两个字金文没有,而在合乎“六书”的前提下,把小篆改成大篆的体势,以我拙见也未尝绝对不可,不能因此简单归到胡拼乱造之列。且清人吴大徵、近人容庚等前辈学人书家皆有先例。毕竟写多字数大篇章就存在着古文字数量的局限,而字数太少的金文作品在评选中又的确不占优势。另外,占文字最新发布成果与原来的资料在应用过程中还应该允许有一段时间的并存使用过渡期,若因为一个字的所谓最新成果而把一幅精彩的作品否决,也有点残忍(当然,有违古文字学基本知识的硬伤不在此列)。再者,有些艺术风貌较为鲜明的老作者,他们是通过多年对传统的沉潜、汲取、融合、探索而形成的个性语言,应该说其艺术难度、高度和价值,远在仅仅能熟练摹拟清人某家小篆者之上,若是其他急功近利的逐潮追风的摹仿者,我们自然要坚决反对,但对原创者本人而言,其作品又在不断深化,逐步完善,则应给予充分肯定,而不能视作“流行时风”一盖论之。

    再有一些就是炫技,甚至书法“美术化”,只注重所谓艺术性和视觉冲击力,忽视书法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文化性,而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没有文化性而仅强调所谓的艺术性是苍白无力的,因为书法和绘画毕竟有别,书法更强调“以德养书”,“书以载道”,如果只重视形式,不重内涵,巧言令色的感官刺激,“时装秀”般的繁华形式,则会损减书法文化精神的高度,总会让人觉得缺乏前贤和老一辈书家那样的看似平淡,细嚼却意味深远的韵致。当然来稿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但就整体水平而言,与我们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

    记者:您刚才说到书法的文化,我们现在提倡“大文化”的概念,您能否再深入地谈一下书法的文化性。

    刘颜涛:书法说到底,一句话概括为“由技入道”。如果忽视书法本身的技术性,不具备对书法笔墨语言的娴熟掌握表达能力,若把“技”喻为“皮”,“道”喻为“毛”,则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学者作家不一定是书法家,不能把不具备控制毛笔能力的所谓以学问代替艺术,以观念代替笔墨,学问修养体现到书法艺术表现还有个转化的过程。所以要“技道双修”。首先要技术精湛,如果没有高超的技巧,没有鬼斧神工般的能力,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这种书法本体语言,所有的情感表露都是概念化的、虚无的。技术是前提,不能因为强调文化性、强调“道”,就把艺术性、把“技”忽视。书法既然作为一种独特表情达意的艺术形式,不同于绘画,不同于音乐,不同于文学,它自然有它自身语言的独立性。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艺术不能臻于“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之境,失去精神的滋养,不能传递人的情感、人的思想、人的审美文化,就沦为一种技术,更谈不上什么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或者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中国书协举办的“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力求推动书家整体素质的提升。从五届兰亭奖和这届国展强化作品审读,倡导注重文化内涵和文字规范,对作者的书写水平和文化素养现场考查成绩,等等。都是在有力地提升书法本体所独有的内涵与价值。谈到书法的文化性,首先文学是所有艺术的母体,针对院校把书法归到艺术院或美术系,有些人士认为归到文学院更合适,这虽是一家之言,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书法与文学的密切关系。虽然说书法的笔墨语言有其自身相对的独立性,但书法离不开文字表达,如弘一法师晚年所书的“绝笔”——“悲欣交集”四个字,如果我们用同样的笔墨语言,同样的书法艺术风格,书写的四个字是“招财进宝”,即可显现同样的笔墨但体现出来的内涵和艺术感染力的不同。所以说书法的艺术形式和文字内容这二者还是应该统一的,力求做到“文质相辅”。这届国展的评审工作十六字指导方针中,“艺文兼备”便是同时强调艺术创作和文化创造二者不可偏废的完美体现。传统书法称书法为文人余事,读没读书、有没有文化修养,在作品中完全可以体现出来。这不是在故弄玄虚,你写出来的字是不是文气、是不是有书卷气,明眼人一看便知。真正书法艺术欣赏的不只是看作品笔墨本身,更是看作品笔墨背后那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作者。当然术业有专攻,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两者毕竟有别,各有侧重。要求每一位书法家都成为大学者也不现实,但书法家最起码应该是个读书人,要养成一个读书的习惯。正如萧风先生所言:“由技人道,技是基础,是先决条件,没有其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进入道境,但只在技术上下功夫,而忽略文化、心性、怀抱、品格的锤炼,也很难提升书法的境界”。

    相关热词搜索: 书坛 风清 营造 努力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