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新时期华裔新生代文化认同的困惑与解决

    时间:2021-02-11 07:57: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华裔新生代多为新华侨华人的子女,他们通常缺乏对祖国的认识、民族心理情感弱,即所谓的“香蕉人”现象。在对这一文化认同现象的原因进行剖析以及基于对美、加华裔新生代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华裔新生代文化认同感的建议。最后,针对高校侨务工作的现状,对国内高校华裔新生代文化适应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华裔新生代;文化认同;文化适应;困惑;解决

    [作者简介]林靖,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印尼侨眷,福建厦门361021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2-0129-05

    一、华裔新生代的“香蕉人”现象——文化认同问题的源起

    华裔新生代主要是指在“中华圈”(含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的新生代华人。新华侨华人的子女多属于这个范畴。他们出生、成长于居住国,长着东方人的脸,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却基本没有受过中华文化的熏陶,大多既不能听、也不能说中国语言,更不会写中国字。这就是所谓的“香蕉人”。他们自幼全盘接受居住国的教育,满脑子的当地思想和地道的当地国语言,接受了居住国的文化教育和生活方式。他们中许多人缺乏对祖国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故土观念非常淡薄。华人华侨社会网络的构建是建立在他们对祖国的爱国之情、思乡之情的基础之上的。缺乏民族文化浇灌、熏陶的新生代,他们的血脉中缺少民族文化“基因”,自然难以产生“游子意”、“故人情”之类的民族心理情感。后裔新生代这些方面的特点,增加了构建华人华侨社会网络的难度。

    “香蕉人”遇到的第一道关卡就是他们的父母,由于基本已完全西化,所以他们难以认同父辈们传统的中式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对中华文化的认可程度是“香蕉人”与其父母争论的又一焦点。作为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中西兼备,然而,在说英语、看美剧的大环境下成长的“香蕉人”,脱离了祖籍国的文化氛围,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

    “香蕉人”既不能得到华人的认同,也得不到洋人的认同,犹如两头不到岸。祖籍国的人们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自己,同时,尽管他们的英语说得同美国人一样好,甚至还更好,但在美国青年眼中,“香蕉人”依然是外国人,通常难以与其建立起关系较密切的朋友圈子。

    与此同时,与华裔新生代在对华情感上左右徘徊相对应的是,华裔新生代大都已融入居住国主流社会,与当地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人员交往广泛,有的甚至已经走上了从政的道路,如充分发挥其作用,华裔新生代将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可以推动中国与所在国在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促进政府间的经贸往来,为祖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华裔新生代文化认同的困惑

    曾有一段时间,有关“失根之忧”、“身份认同危机”的讨论十分热烈。其实,不必大惊小怪,也不必忧心忡忡。我们应该看到,新生代对本民族身份的抗拒和对“根”文化的淡化,是其社会环境发展所使然。

    所谓文化身份或认同(Culture Identity),“是人们对世界的主体性经验与构成这种主体性的文化历史设定之间的联系”。“种族、阶级、性别、地理位置影响‘身份’的形成,具体的历史过程、特定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也对‘身份’起着决定性作用。”换言之,身份不是由血统决定的,而是社会和文化作用的结果。文化身份“决不是永恒地固定在某一本质化的过去,而是服从于历史、文化和权力的不断‘嬉戏”。早期老一辈在中国出生的华人华侨,祖祖辈辈在传统农业文明土壤中生活,系下了“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情结。祖国就是他们的“根”,即使暂时栖身异域,最终还是要回归故里,振兴家乡,报效祖国。他们即使后来加入了居住国国籍,仍自觉是“客人”。到了其子、孙辈,其文化认同和心态上已经实现了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质的转变,身份上也从“客人”变成“主人”。生活在欧美发达的工业文明社会,再也不可能产生如父辈那样的乡土情愫。而作为少数族裔,他们深感被边缘化,缺乏作为“主人”的安全感,因此,他们渴望成为真正的当地人。威廉·布鲁姆曾指出:“身份确认对任何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内在的、无意识的行为要求。个人努力设法确认身份以获得心理安全感,也努力设法维持、保护和巩固身份以维护和加强这种心理安全感,后者对于个性稳定与心灵健康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一代海外华人普遍没有文化,贫穷、落后、愚昧,备受当地社会排斥和压制,唯有在“唐人街”、“中国城”才获得“心理安全感”,他们一辈子生活其中。无可否认,“唐人街”等华人社区,对海外华人具有极大的凝聚力,给初来乍到的移民提供生活上的方便和精神上的安全感,对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延续和传播起到极大作用。但从另一方面看,它客观上将华人限制、封闭在自己的圈子里,严重制约着他们与当地社会的联系,不利于华人开拓性的发展和融入到主流社会中。新生一代华人大多受教育水平高,据美国人口普查资料,华人高中毕业以上者占71.3%,其中大学毕业的占36.6%,分别比美国平均水平高5.3%和19.6%个百分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则比美国平均数约高一倍;华人在美国科技界占有突出的地位,为世人所瞩目。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年轻一代的华人努力突破父辈身份的限定,“身份并非是一种界定或者归宿,而是对自身拥有的文化资源的不断开掘”;他们走出华人社区狭隘、封闭的圈子,力争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提升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这对于华人华侨以及他们的居住国和祖籍国都是有好处的。与当地社会的同化、融合,是华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其被动异化,不如主动同化。

    “入乡随俗”本身也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周恩来总理在20世纪50年代谈到华侨问题时,曾经打过一个生动贴切的比喻,他说,定居在海外的华人是中国嫁出去的女儿,中国是他们的娘家。既然已经做了人家的媳妇,就应该效忠婆家;但嫁出去的女儿牵挂娘家,给娘家一些帮助,也是人之常情。海外华人在努力保持自己“根”文化的同时,也必须去适应和选择有利于自己在当地生存和发展的文化,除了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还要实现政治认同的转化,努力谋求在当地社会包括主流社会的全面发展。

    归根到底,文化身份因应社会需要而形成,文化混血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一直如此。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人类各地域各种族的文化都处于不断交流和变化之中,特别是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已使世界变得扁平,所谓纯粹的民族文化身份的个人已不存在。生活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更是如此,他们自有其文化认同的方向,不必也不可能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在海外的翻版。

    不过,尽管新生代努力洗脱与生俱来的“华人”血统,然而他们并不能完全彻底地融入到当地社会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民族认同疲惫”和“文

    化认同困惑”及其所带来的精神迷惘和痛苦。这些新一代华人应该如何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人的健康成长和生存发展,不可能没有传统的“根”文化(尽管它可以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作其心理的支撑和精神的慰藉。近10-20年推行的“寻根之旅”活动,在培养华裔新生代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意识,从而完善他们的身份认同和精神依托方面,无疑起到巨大的作用。

    培养华裔新生代的中华文化“根”意识,不能脱离当代海外华人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和作为主要受教育者——新生代的特点。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让新一代华人学习汉语固然重要,但汉语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他们日后谋生发展使用的第一语言,我们不宜把宝贵的资源都耗费在对他们进行“汉语教学”上,而忽视了笔者认为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的“汉文化教育”。“汉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尽可能吸收中华文化的营养,完善其先天不足的文化结构,使他们能把中华优秀的“根”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精神、品格、思维、才智中去,从而在异域的土壤上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提高华裔新生代文化认同感——基于对美、加华裔新生代的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一个现象:虽然美、加华裔新生代在当地生活的时间并不长,多为第一、二代移民,但他们对西方文化的接受程度已经比较深,比如对异族通婚的观念同其他民族没有多大差别,而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却很有问题。在加拿大,认同“一个中国”原则者虽比美国多一点,但也仅为40%,不认同者达45%,不置可否者占15%;美国的情况则更糟,认同“一个中国”原则者仅为12.5%,不认同者为21.59%。

    要想提高海外华人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率,使之真正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牵线搭桥者,使广大的海外华侨、华人变成我国的优势,途径之一就是改善和扩展华文教育。分析上述情况,在家里使用汉语多的人,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率较高,反之则较低。比如在加拿大华裔新生代中赞同“一个中国”原则的有37.5%的人用汉语交流,62.5%的人则既用英语也用汉语,没有人在家里只用英语交流;而反对“一个中国”原则者当中,没有人完全用汉语交流,有22.22%的人在家里完全用英语。美国的情况也差不多,赞同“一个中国”原则的人当中,没有人在家里用英语交流,而用汉语进行交流的人达到81.82%;反对“一个中国”原则的人当中,仅有42.11%的人在家里用汉语交流,10.53%的人用英语交流。因此,中华文化对传承美、加华裔新生代对中国的感情,促进中美关系和中加关系,均具有重要影响。这从加拿大华裔新生代与当地华人社区的联系远甚于美国的华裔新生代也可以找到佐证。

    表面看来,美、加华裔新生代的大多数都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汉语,至少在听、说方面是如此,但他们主要是通过父母和媒体获得关于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知识。由于受父母知识水平的限制、媒体的偏颇和肤浅宣传的影响,他们对中国的真实情况和中国文化可能并不了解,或了解不深。通过华文教育的推广工作,可能会使他们更全面、更准确、更系统地得到有关中国、中国文化的知识。可以看出,从中文学校得到相关知识的人数比例很小,因此通过中文学校来扩大两地华裔新生代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似乎有很大的空间,也应该比从父母和媒体处得到的相关知识更系统、更全面、更准确。

    根据调查发现,是否赞同“一个中国”原则,同他们是否在当地出生并没有必然联系,而是同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有关。比如加拿大华裔新生代,在赞同“一个中国”原则的人当中,在中国或加拿大以外的其他国家出生者仅占25%,75%的人是在加拿大出生的。而反对者中,也只有33,33%的人出生在中国或加拿大以外的其他国家,66.67%的人出生在加拿大;美国的情况与此相反,赞同与反对“一个中国”原则的人大多数都不是在美国出生的。不过在美国,反对“一个中国”原则的人中在美国出生的人的比例明显高于赞同者,多14.84个百分点。

    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华文教育推广工作,不仅要使美、加两国华裔新生代熟练掌握中文文字,更要使其掌握中国文化的精髓,培养其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并通过中国文化来了解中国,增进对中国的感情,从而自觉地为促进中美关系、中加关系,为中国的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华文教育任重而道远。

    同时,要增强新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和祖国的认同感。随着中国扩大开放,中国国力提升,“中国热”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新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对中华民族和祖(籍)国的认同感日益扩大与加深。华侨华人群体发生的这种新变化成为我们侨务工作的最大机遇。当前我们就是要在增强新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和祖国的认同感上多做工作。

    首先,不断加强华文教育。我们应该把加强华文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支持扩大海外华文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师资,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建立华文教育信息网络,不断改进华文教育方法,提高华文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吸引大批新华侨华人子女到中国留学或参加培训。通过华文教育,提高华侨华人的中华文化素养,保持他们的中华民族特性,维系和加深他们与祖国血脉联系。

    第二,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联谊活动。如开展夏冬令营等活动,引导和组织新华侨华人及其子女到中国参观访问、旅游观光、寻根问祖。我们也可以组织人员到有关国家为华侨华人举办报告会、展览会、医疗服务、传授技艺和文艺演出。

    第三,加强侨务宣传和文化交流。我们应加强与世界各地华文媒体的通力合作,相互支持,共同推动世界各地华文媒体的宣传工作。在国内通过涉侨的报纸、杂志、影视、网络,加强对海外侨胞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上述宣传、交流与联谊活动,增强对华侨华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亲和力,增强华侨华人对祖国的认同感,进而凝聚侨心。

    四、国内高校华裔新生代文化适应的对策

    当前,我国非常重视国家软实力的建设。一方面,海外华人是承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另一方面,海外华人的自身形象也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外国社会和民众了解中国社会和民众的一扇窗户。因此,增进华裔学生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今后推动海外侨务工作开展、提升中国软实力具有战略意义。

    文化适应是指处于不同本体的文化氛围中的主体逐步调整、接受、适应、融入该文化的渐进过程。道格拉斯·布朗(Douglas Brown)把文化适应分为四个阶段:兴奋阶段、休克阶段、初步适应阶段和基本适应阶段。文化适应的进程既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受行为者主观心理因素的限制。不同个体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阶段性差异明显,其结果也有很大不同。华裔学生多数有一定的中华文化背景,在社会背景、价值观念、语言条件、行为规范等方面与国内学生和非华裔留学生均有一定

    的差异。

    (一)根据文化适应的阶段性特征采取措施

    第一阶段蜜月兴奋期,应充分把握学生的猎奇、旁观心态以及生活中的不适应感,进行适当的入学教育和中华文化概况以及国情教育。第二阶段文化休克期,学生情绪不够稳定,多数思乡、沮丧,学校可以采取一些主动干预的措施,推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第三阶段,我们要在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升华裔学生对中华文化内涵、价值观念的认识。

    (二)增强华裔学生的民族身份认同与中华文化意识

    “是华人就应该学习汉语”是华裔学生基于种族认同和对中华文化认同产生汉语学习动机,也是与其他留学生学习群体不同之处。学校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增强华裔学生的身份认同感,进而逐渐过渡到基于自身的身份认同而产生的一种文化认同。

    (三)帮助华裔学生拓展文化适应路径

    在社会生活中,和支配群体成员的交往与同化存在正向关系,交往越密切,结构同化的程度就越高。多数华裔学生留学之后,中文水平有明显提高,对中国了解增多,感觉老师和同学都很友善,对中国的总体印象比来之前有所加深。一般而言,参与社团或其它集体活动较多的同学,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越强。

    (四)发挥社团的作用,让老生做新生的“文化适应导师”

    学生社团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是华裔学生在外学习、生活的第二个大家庭,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凝聚力。学校应该正确引导华裔学生社团,通过召开文化适应经验交流会,选择高年级学生做新生的文化导师等措施增加与华裔新生的交流,在初级结构层面上促进他们适应新文化环境。

    (五)增加具有特色的社团活动,吸引更多的华裔学生参与

    目前很多高校重视多元文化,在校园文化中渗入了很多外国文化的元素,而忽略了中华文化的本色。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文化教育的失败。所以,国内高校应该重视本土文化的教育,否则学生很容易被其它国家文化影响感化,华裔学生来华学习中华文化的目的也不容易实现。学校可以采取增设“传统文化社团”、举办“中华文化节”等手段,保持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

    (六)完善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激发华裔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文化知识最重要的场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讲究课堂效果。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为学习者提供中国主流文化的范例,也要主动了解学习者的母文化,提供多国文化范例,甚至也请他们提供案例,实现教学相长。

    (七)加快开发、完善学校留学生辅助项目的建设

    包括提供衣食住行方面的信息;加强语言培训,提供语言辅导;创造机会帮助留学生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帮助留学生了解所在国的法律规定和规则;注重对学生心理适应过程的干预,设立专职咨询教师或者辅导专员等等。

    [参考文献]

    [1]Gilroy,Paul.Dispora and the Detours of Identity[A].KathrynWoodward.1[c].Sage Publications andOpenu-niversity,1997

    [2]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斯图亚特·霍托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A],罗钢,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乐黛云,文化传递与文化形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美国硅谷华人实力研究[EB/OL],http://buddyldng-sky.b1og.163.com/blog/static/,2008-10-10

    [6]黄万华,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白云]

    相关热词搜索: 新生代 华裔 新时期 认同 困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