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高职高专“网络数据库”课程设计初探

    时间:2021-04-08 07:56:3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领域中重要的技术之一,随着社会的需求急剧增加,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类专业都开设了相关课程,本文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分析和总结了数据库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手段,对如何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方面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络数据库 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

    一、引言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领域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它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根据对广州、深圳等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量较高的省市和地区的就业要求分析,对数据库技术的熟悉和掌握,排在众多计算机专业技能要求的前列。因此,我们根据我院计算机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和对广州、深圳和本地对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的需求分析,选择了微软公司的SQL Server软件作为数据库课程的主要学习软件。该软件兼具大型数据库技术要求和易于实现等特点,非常适合高职高专学生要求应用性强的特点。

    二、“网络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

    通过对国内各大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网络数据库》或者“SQL Server”软件的相关教材的分析和了解,可以看出很多教材对网络数据库软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设计为对数据库的分析和对SQL Server软件的基本操作上。前者主要涉及数据库的基本定义和概念、数据库的设计方法,E-R图的绘画、数据库设计步骤;后者主要是对SQL Server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对SQL Server的基本操作、T-SQL语句的使用、数据库的安全与管理上。这些内容基本是该门课程教材的主要内容。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数据库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由此证明,按教材编排的章节学习,会让很多同学无法了解数据库技术的作用,只能肤浅简单地学会对SQL Server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因此,我个人认为对“网络数据库”课程和SQL Server软件的学习的重点,应该着重放在对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上,。而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突破课程本身的限制,而引入其他课程的学习。

    (一)“网络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确定了以上的方向,在课程教学设计时,设定了以下几个原则:

    1、“理论指导实践”原则。

    在涉及数据库相关理论之初,会发觉数据库理论是比较抽象的,在这一阶段,对学生提出适当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要让他们明白:对数据库理论的掌握是左右今后对数据库实践的基础。但是过于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理论往往会成为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的绊脚石,因此,这一阶段的理论的学习,可以先挑几个与实践最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作为把握重点,如:数据库定义、数据库和数据库系统的关系、E-R图的绘画等,对范式的概念和数据库设计六阶段的内容也可以先做引导,让学生在今后的实践中发觉问题,从而回过头来继续学习数据库理论知识。

    2、“实践提高理论”原则。

    结束前期的数据库理论学习,就会进入到对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的学习使用阶段,而往往很多学生会觉得这两个阶段此时连接不上,从而导致学习完成后对数据库技术不明就里的情况,因此,这一阶段要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从而促使他们回头联系理论。

    例如:对“三范式”的学习,很多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都无法真正理解这一概念,如果能在实践阶段让他们自己体会到如果数据库中数据表设计时没有满足“三范式”要求,他们的操作就会造成数据冗余、删除异常等情况,就会自己想到自己设计的数据表有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头再学习“三范式”的理论。此时,才能更明白“三范式”的概念和在实际操作中的作用。这样的效果比慢慢解释理论的效果要好很多。

    3、“尽量白话”原则。

    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相关课程是有很多专业术语的,而这些术语往往又十分抽象,因此在讲解理论或实际操作过程中,采取“尽量白话,联系实际”的原则,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理解抽象复杂的理论。

    比如,范式的概念向来是数据库理论中最为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理论之一,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都表现出不能理解。但是,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查询,对于这一理论找到非常“白话”的解释:

    说白了,三范式的描述虽然不尽相同,但特点都非常相似。就好比在说不要为了把你哪天(A)和哪个女孩(B)的约会记下来,就把的女孩姓名(B)、胸围(C)都放在同一张表里,即不要用ABC一张表,而应该用AB,BC两张表,以尽量避免浪费数据存储空间。因为和同一个女孩可能会约会好几次,但没必要每次都记录她的胸围。

    在上课时候引用,很多同学都能在笑声中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对我们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启发:如果能在教学中尽量引用“白话”,联系实际,把复杂的概念理论简化为非常简单的例子,学生很容易就能接受。

    4、“综合开发”原则

    众所周知,数据库技术往往要与开发工具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遵循这一规律,才能明白数据库技术的意义和数据库设计的整个流程。因此,在教学中,遵循“综合开发“的原则,让学生体会一个完整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流程,才能达到“网络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课程教学实践

    遵循了以上指定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大体把“网络数据库”学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SQL Server软件学习阶段;第二部分:网络数据库开发实训阶段。这两个阶段学习的侧重点不同,第一阶段着重于对数据库基本概念和SQL Server软件基本学习,第二阶段则着重于数据库系统的开发过程。在两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设计案例联系实际的方法

    网络数据库教材通常都会采取使用同一个数据库贯穿始终的方法,但是有些教材选取的数据库虽然设计比较完善,能体现管理的流程,却与学生差距较大,因此,在学习阶段我们采用“学生管理数据库”作为数据库案例,在数据库理论学习阶段,通过上课讲解,设计出E-R图及二维表等方法,并且引用真实的学生情况、课程设置和分数等数据。让学生体会到离自己距离最近的数据库管理方法,以增加学习的兴趣。由于采用的数据库与学生的关系很密切,资料都源于实际,因此,在第一阶段中设计的课堂作业也可以尽量联系学生的实际,例如:使用T-SQL语句检索出自己的基本信息,查询自己的课程成绩等等。这些问题的设计使得学生很有兴趣从众多记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信息,从而掌握的基本的T-SQL语句的使用方法。

    2、分组开发的方法

    在数据库系统开发的第二阶段,基本要求是使用开发工具由头到尾由学生完成一个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在这一阶段,最好的方法就是分组进行开发,一来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二来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但是要达到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就必须结合另一课程进行综合开发,这就要求教授网络数据库的老师至少对两门课程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在这一阶段,采用提供备选数据库系统,由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数据库按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进行开发,再结合软件开发形成综合性的数据库系统。这一阶段,许多学生因为要自己设计数据库,这促使他们又回头去查阅“网络数据库”课程初期学习的理论知识,按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来进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4、结合实际需求,提出开发要求

    为了让课堂内容与企业真实的开发情况联系起来,我们特地到广州、深圳等地进行实地考察。确实了解企业对项目开发的流程和标准,通过调研,使我们的思路更清晰,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企业的标准和流程去要求学习,大到项目开发的步骤,小到数据库对象的命名规则、设计文档的书写,力求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要求,不进让每个同学都感受到数据库系统规范和严谨的开发过程,更缩短毕业后与单位之间的磨合期。

    5、鼓励联系其他科目,最大限度发挥个性。

    现在的学生喜欢个性化,在学习过程中,绝对不能抹杀了这一点。开发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联系其他科目,例如photoshop图形图像设计、flash动画制作、网页制作技术等等,主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只要是学生认为有用的技术,就能运用到自己的系统之中。通过这样的方法,很多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兴趣,更明白了计算机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实践中的总结

    经过一个学年的“网络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不断总结经验,可以明白要上好“网络数据库”这门课程,需要加强以下几点认识:

    1、课程设置要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为为最重要目标。

    我国技能型人才较为短缺,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核心就是实际动手能力,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数据库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最重要的目标,以帮助他们能在毕业以后尽快走向计算机信息类的工作敢为。

    2、任课教师要不断总结课程规律,引导学生适当分配学习精力,把握数据库课程学习的规律。

    数据库相关课程的概念相对比较抽象,前后学习容易让人产生“脱节”的误区,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数据库课程的规律,帮助学生度过学习中的“疑惑期”,把对数据库理论的学习和操作的学习结合起来。

    3、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课程的界限,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计算机信息类所有课程的学习其实是一个整体,而有些学生却错误地把中学学习的偏科习惯带入到专业学习中,由于学生没有真正地与社会接触,无法分清计算机课程安排中各科目的实际应用情况,只是以个人的喜好去判断,往往浪费的大学学习的时间,造成毕业生不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即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又要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提倡学生学习中满足个性需求的同时,又要符合计算机学习的规律。这点就要求每一位老师对所有计算机信息类课程有一个综合性的认识,才能给学生以提出专业性的指导。而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融入一些其他科目的介绍,例如,在数据库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开发工具软件的介绍等。在实际的教学中,这样的方法,获得很多同学的认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开动脑筋、扩宽思路才能总结出适合高职高专发展的教学经验。如果只是千篇一律用单一的方法对待每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不仅不符合计算机信息类课程的教学规律,也必将被学生淘汰。

    参考文献

    【1】李岩、张瑞雪主编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2

    【2】马永涛、程劲 【C】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21-27。

    【3】网络资源,白话数据库设计范式【EB/OL】,2004-04-04,http://blog.csdn.net/hle/archive/2004/04/07/8111.aspx

    作者简介:潘颍(1980-),女,籍贯:广西南宁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数据库管理、计算机专业教育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