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红星闪耀下的埃德加·斯诺与他笔下的中国形象

    时间:2020-04-04 07:54:3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埃德加·斯诺被誉为西方报道“红色中国”的第一人,是中美两国美好友谊的最成功典范,他在中国文化交流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身为一个美国人,他从西方人根深蒂固的优越感中走出来,打破传统的偏见,走进中国贫穷落后的村落,发现了他所谓的另一个“活的中国”。斯诺最为著名的作品《红星照耀中国》等战地报道第一次为西方读者描述了活跃在中国的具有广大群众基础的左翼力量,书中涉及中国各个地区、领域、年龄的形形色色的农民、红军和妇女,也不乏对领导人的访谈和评价。他的作品所塑造的中国和中国形象打破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异于世界主流。本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简单介绍埃德加·斯诺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及其著作,并对其研究现状作简单梳理和综述;第二部分主要涉及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中国人形象,大致可分为农民、红军和妇女三类;第三部分,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出发,分析其笔下中国形象的成因、特点和影响价值。通过研究,本文可得出结论:斯诺笔下的中国形象客观公正,首次为美国读者展现了“红色根据地”的真实情况,为西方社会了解中国找到了一个美好开端。

    关键词:埃德加·斯诺 形象学 中国形象

    一、引言

    1905年,埃德加·斯诺出生在美国中西部的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生性勇敢、正直、讲原则,酷爱旅行,崇拜作家马克吐温。打算作一次环球旅行的他穿过太平洋,将第一站选在上海,计划中只在中国逗留六周,但他到了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并为中国特有的魅力所感动,一留就是十三年。他的夫人洛伊斯·惠勒·斯诺在其回忆录《斯诺眼中的中国》中写道,在斯诺留在中国的十三年里,他留恋于中国悠久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被中国人民深深吸引,为中国革命忧心思虑。当他看清革命的本质之时,作为一名记者的他,站起来响应了。初到中国的斯诺生活在上海租界里,受到周围外国人的影响,一度将中国人称做“低劣的卑贱者”。内蒙古萨拉齐之行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不再带有西方人的优越感,令人震惊的现实使他开始关心中国的未来。

    北京大学孙华教授在其发表于2009年的论文《埃德加·斯诺研究综述》中得出结论:自埃德加·斯诺访华至今,对其的研究大多是以宣传纪念为主的文章,涉及斯诺与中国革命和新闻教育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近几年才逐渐增加。作为“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关于斯诺笔下中国人形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研究成果较少。《纪念埃德加·斯诺》由新华出版社在1984年出版,主要收录纪念斯诺逝世1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纪念斯诺的文章等;作为国内第一部关于斯诺的论文集,它展示了国内学者对斯诺研究的最初成果。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虽然斯诺研究已不再是创新课题,但在西方国家关于斯诺及其作品的影响却并不多见;国内只有少量论文专门研究斯诺与中美关系。关于斯诺作品的文学性研究更是少有学术著作涉及。本文拟从斯诺笔下描写的中国形象入手,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斯诺笔下的中国形象客观公正,首次为美国读者展现了“红色根据地”的真实情况,为西方社会了解中国找到了一个美好开端。

    自编译《活的中国》结识鲁迅之后,在左翼进步势力的影响下,斯诺不再局限于城市的狭小范围,开始关注农村广大地区的革命潮流。1936年斯诺下定决心,突破国民党的封锁奔赴红星照耀的陕北革命根据地。他由北京出发进行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普通百姓当中,对军民关系、政治形势、风俗民情等方面做了广泛深入的调查。正如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序言中所说的,“中华天朝的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千千万万的敌军所组成的一道活动长城时刻包围着他们,但还没有一个人自告奋勇,穿过那道长城再回来报道他们的经历。”①他的采访笔记最后整理出版成书《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红色根据地的真實情况,澄清了各种不实之词。他笔下的中国人民勤劳、朴实、团结,在 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时英勇不屈。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斯诺主要描写了三种中国人形象:农民、妇女和中国红军。

    二、斯诺笔下的中国人形象

    在中国的13年间,斯诺有很长一段时间与中国的贫苦农民生活在一起。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斯诺作品描写的一大重点。他的作品展现了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农民的生活本质,他在叙述所见所闻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们的深深敬意。在中国土地上生活着的农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幅员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斯诺把这种农民对土地的热爱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出来。在战火消停后的轰炸区,走在满是炮弹穴孔的田野上,农民们对土地深沉的依恋远远超过对战争的恐惧对未来充满希望,只要敌人退回去,好日子就会到来。斯诺深受震撼,在书中Conversation with Red Peasants 一章中,斯诺写道,“they were all poor people, kind and hospital. Some of them refused any money from me when they heard I was a ‘foreign guest’.”② 斯诺描述了他与根据地一户百姓之间的对话,并提到当裹脚的农妇听到他从外国来时,她坚持要杀一只家养的鸡来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这让他大为感动。在斯诺的另一著作《大河彼岸》中,斯诺对中国农民给予了很高评价:“中国的农民并非能力有所不及……从历史的观点看,它的社会所表现的效能较大多数国家为佳。”①

    在那个时期的中国,“娘子军”的出现也使斯诺大为震惊。战事前线有她们活跃的身影,部队后方也有她们默默付出的汗水,她们表现出的不畏艰难险阻的斗争精神,为当时的战争胜利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斯诺看到,在苏区的广大妇女获得了大解放,社会地位得到了巨大改善,相比旧社会有了很大进步;她们身穿军服戴着军帽,留着短发,就如正规的红军战士一般。她们拿着几元钱的补贴,靠着微薄的收入生活和战斗着。中国共产党还对妇女开展了广泛的教育。由窑洞组建成的学校教导着女孩和妇女,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输送着各种各样的人才。斯诺说,“在这个变动的社会里,中国妇女却要求着并且已逐渐取得新的平等待遇。她们的解放,也许是这次战争的真正社会收获之一……除非是民族的失败,什么力量都不能剥夺她们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所获得的发言权了。”②

    三、中国形象的成因、特点和影响价值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斯诺主要报道了中国红军长征这一壮举,其中“大渡河英雄”是画龙点睛之笔。斯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红军战士强渡大渡河的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以饱含情感的笔触把中国红军的英勇和胜利后的喜悦之情描写出来。斯诺用大量篇幅描述了和红军战士在一起的日子,他接触了很多普通的士兵,看到了一支不同于以往宣传的红军部队;他们不是“土匪流寇”、“不法分子”,而是一群受过正规训练的具有热爱祖国和家乡的英勇战士。在斯诺看来,红军战士的日常生活是亲如一家的。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来自社会底层,为家庭、土地而战斗;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脸上没有一丝哀愁。个人的喜怒哀乐成了一个集体的喜怒哀乐,在消除了人与人间的差别后他们忘却了个人的存在,而与他人同在患难之中。

    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是国别文学中其他民族的形象,即研究“他者”的形象。法国学者基亚将其归结为“不再追寻一些使人产生错觉的总体影响,而是力求更好地理解在个人和集体意识中,那些主要的民族神话是怎样被制作出来,又是怎样生存的。”③ 在孟华教授的著作《比较文学形象学》中:“异国形象指的是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的认识的总和,是一国文学中对他国的描述与塑造,也是作者个人情感体验与其所处社会主流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异国形象有言说‘他者’和‘自我’的双重功能。法国学者巴柔把作者对异国的态度划为三种,分别是狂热、憎恶、亲善。友善是唯一真正、双向和交流,友善发展了正确评估和再诠释异国的方法。”④纵观斯诺一生,他为中美间的友好发展架起了一座桥梁,他始终对中国、对中国共产党持一种亲善的态度。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是改变旧时中国现状的最主要力量,并且在报道中塑造了一个努力摆脱列强欺辱、积极向现代化道路前进的中国的形象。在斯诺访问中国之前,美国社会对中国的认识陷入了一种固定模式之中,形成了一种“套话”。所谓“套话”,是陈述集体知识的一个最小单位。在此语境之下,斯诺得出与美国主流价值相反的结论是勇敢的,也是难能可贵的。张虹《跨越太平洋的雨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斯诺公正、客观,《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真实的见闻记录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书中绝无倾向性的出色报道,令中国的有志青年投奔红色苏区,使国际上的有识之士与中国人民成为终生好友。”①他眼中的中国藏着东方神韵,跨越太平洋远道而来的斯诺在中国度过了十三年的美好时光。他的客观中立的态度使其的报道独具特色。

    他的作品有几个特征:报道对象多元、报道领域广泛、报道内容表面化。首先,报道对象多元是斯诺作品的一个最显著特点;他的文章中有勇敢的红军战士,有積极响应的妇女,有淳朴的农民,也有心系群众的领导人……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和身份地位的人聚在了一起,成为斯诺报告文学作品中各具特色的主人公。第二,报道领域广泛是颇具典型的特点之一;斯诺著作的内容涉及战况进展、政治军事、自然环境和文化风俗等等领域。第三,报道内容表面化是战争时期搜集资料的艰难性所在。没有亲身经历过长征的斯诺所能搜集到的资料都是采访所得,造成了其新闻报道内容单薄、文章流于表面化的问题。作为报道中国战况的最成功的西方记者,他的新闻通讯所产生的巨大的积极影响也是功不可没的。他树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面形象,改善了其与美国政府的关系,架起了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

    四、结语

    在研究异国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时,斯诺是一位具有典型意义的美国作家。他笔下的中国形象具有极大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优秀的新闻作品犹如精湛的艺术品,除了展示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读者还能看到他的人生轨迹、思想发展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红星照耀中国[M].北京: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2005.

    [2] 埃德加·斯诺.为亚洲而战[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3] 埃德加·斯诺.大河彼岸[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4] (法)基亚,著.颜保,译.比较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5] 孟华,编.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张宏,等.跨越太平洋的雨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相关热词搜索: 红星 与他 笔下 中国 闪耀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