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人类之思与女性之声

    时间:2020-04-27 07:58: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林中英和她的散文集《女声独唱》是澳门和澳门文学的奇迹。在林中英的散文表达中,澳门和女性互为喻体,是悠久的历史存在、深长的生命故事,又是我们短暂生命的日常悠长。林中英的话语,充满了人类之思,却毫不做作,是成熟女性的天然去雕饰,言说个体经验、地域体验,是独一无二因而令人反思的女性之声。

    关键词:林中英;《女声独唱》;澳门经验;人类之思;女性之声

    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3)1-0121-05

    多年前在北京,我就注意到澳门女作家林中英的写作,她的儿童文学、小说和散文。作为女性文学研究者,我为她成熟的女性魅力所吸引。她成熟的魅力不仅来自她作为女人细腻丰富的生命感知,也来源于她作为职业女性和写作女性社会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独到,更有着某种澳门女性如荷叶一般水润而芬芳的气质。尤其是她的散文,久读而愈绵长,似乎更加代表她感性、知性和特殊的澳门地域性综合而成的文字之美,体现出边缘而大气的风度。

    去年我在做澳门散文研究之际,曾对她的散文《十年》进行赏析,深为她叙写澳门历史与个体生命关系的不经意纠结而感动。她写自己和亲人如何体验葡人离去的历史事件,又写自己平凡的父亲着新装迎接回归时刻,当寒冷的凌晨新的历史纪元开始,人们走着走着,走进了新时代,文字轻巧递进,给我一种优美领悟:就是在日常生活的渐变中,回归十年了。时间在林中英的书写中,与日常生活细节毗连一体,与个体生命同在,与爱同行。

    此刻,我桌上放着2011年10月澳门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林中英散文集《女声独唱》。这本装帧精美的竖版繁体集,收录了林中英2000至2011十二载的散文精品,篇篇如同书的封面设计一样讲究,立意新颖且结构精美。其中也收录了《十年》。我依次进入“我城我家”、“女声独唱”、“生活原色”、“旧日月色”、“出去走走”、“缘缘细语”、“写读之间”,七辑阅读一周恰到好处,从任何一辑入手亦不想释手。这也令我不得不佩服既是作家也是编辑的林中英,在选编散文集时所体现的精致情怀。

    在我看来,林中英和她的散文集《女声独唱》是个奇迹,澳门和澳门文学的奇迹。这个判断对我了解澳门的深度如此,对我研究女性文学的历程如此,对我寻思中的澳门和它的文化代言人来说,也如此。散步在澳门半岛和岛屿上,有时候,恍惚间,会对澳门的荷花和中西合璧的观音产生神往。一种文学地理学意义上的神往。海水环抱的这小片地域,近现代以来,似乎更像人类生活方式的实验场,而远古的母系史前文明,也如遗传基因深含于生命过程。是的,我喜欢体悟和运用女性主义的经验批评方法。个体女性的经验或许暗藏着人类深长秘密,一经言说,或许就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观察角度。林中英和澳门一样让我怦然心动。她的散文中,澳门和女性如此互为喻体,是悠久的历史存在、深长的生命故事,又是我们短暂生命的日常悠长。林中英的话语,充满了人类之思,却毫不做作,是成熟女性的天然去雕饰,言说个体经验、地域体验,是独一无二因而令人反思的女性之声。

    散文集的开篇、也是“我城我家”的首篇,为《待罪之月》,一篇立意和标题都很吸引人的散文,这篇散文也可说是林中英人类之思的集中表达。文章从人类的生命情感立场反思科学理性,从而给阅读一种全视野,给思想一种深邃,使散文有着一种宏大的美丽。第一、二段写俄美科学家们从科学理据出发,提出要把月球炸掉,实现地球天堂的科学设想。认为月亮是地球的枷锁,紧紧拉着地球,使地球公转变慢,变歪,也使地球气候多端;用科技手段炸掉月亮,就可以改变地球环境,使之倾斜度为零,四季春和景明。和科学家们对月亮的认识迥然不同,散文的第三、四段是作家的抒情和思考,不仅谈千古月色古老常新、从不曾私照一人,而且谈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与月亮的依存关系,指出人类将月亮看作自己灵魂的家园,伟大的诗词歌赋常由月亮而生。最后一段,作家甚至对人类科学的自大进行直接批评,因为科学想改变人与自然的深度依赖关系,将之转变为征服关系。这篇散文放在书章之首,也说明林中英对自己批判科学理性思维的立场之坚定。

    显然林中英有自己坚定不移的人本思想,这使她对二百年来科学理性带给人类的变化有与众不同的认识,而这种与众不同的认识,也带来了林中英对“我城我家”与众不同的定位。在林中英的散文集中,“我城我家”并非简单反映澳门风土人情、富有澳门地方色彩的散文小品,也不只是集澳门历史、文化、胜迹之大成的画廊。虽然她的全卷书完全可以如时间画廊,却需我们身在画中,心领神会,方可于她移动并组合的画廊中看到人物在日常生活中演变的复杂和细微。在时间画廊的移动组合中,林中英大气地把澳门置于人类地球生活全景视野,澳门的风景自然和澳门人的所行所为于是具备了人类学意义。作为全球化最早的地域,表面上平静如荷花的澳门,内在里时时有变化的荷花含苞欲放。林中英笔落之处,是地理上静而人文上动的澳门。在林中英看来,人人处于全地球受科学理性驱动而求变的状态,澳门人也不例外,虽然是不起眼的手机,她的《大哥不大》、《短讯里的爱情》却写出了科学对澳门人生活的深刻影响,而从澳门人生活的变化,又过渡到反思全人类的处境。这种人类之思是林中英散文境界所在。也是林中英散文超越于一般女性写作偏重情感、婚姻的地方。林中英形成了自己的认知,这种认知促成她自觉书写女性的思想,并通过思想来组织文章体系。和其他文类相比,思想正是散文的本质所在。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林中英的散文更胜于她的小说和其他文体。

    思想着的林中英,时时处处发现澳门人生活受到现代科学理性支配,这种支配实际上呈现为各种权力关系。她看到教育所受的支配,于是有《王小毛也放暑假》,极写名为王小毛的孩子在学习现代教育技能的同时如何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她看到语言所受的支配,于是有《中西文化交汇》,揭露殖民主义教育对英语的重视,使澳门人生活于半英半中、中里掺英,华洋杂处语言现象中。她甚至从澳门的电视看到世界上普通人命运与文明演进的关系,写出了令人震慑的《断头》。我是从她这篇《断头》才知道斩首这古老的死刑,在人道的改造中用了一位博士的发明。我加倍佩服她用散文探讨人类文明是非的力度。小人物不想接受断头,只想好好生活,但生活并非易事。《小岗村的悄悄话》用小说体写成,通过小岗村一对夫妻对温饱生活渴望的对话,表现了林中英对底层人民于大时代变化中命运的关注。《挑粪汉的综合生活素质》则提出了以底层普通人生活改变为尺度,用以衡量社会文明的观察角度,可见出作家民主的情怀。

    民主的情怀也许正是人类之思的具体表现。林中英很多结合澳门生活实例的散文,都渗透着民主的情怀因而格调高远又不流于说教。如《当华灯熄灭之后》写旧城区的改造,《环保,你能做多少?》写澳门垃圾处理历史,《票》写澳门的议员选举,《午夜瓶声》写菲律宾在澳门打工族的生活,事事从民本出发,建议充满人情体贴,将务实散文导入一种精神引领高地,不仅怡情养性,而且启迪智慧和积极的生活方式。

    林中英的人类之思或许得力于她强大的知性思考力,反思科学,关怀人本。但人本之本实在奥秘无边,除去现实生活理想的民主追求,生命还有无穷无尽的欲望渴求实现。在有限的生命中寻得无限,在平凡的日常中获得奇迹,生命的艺术正是艺术家们无止境探索所在。林中英无疑也是生命艺术的执着探索者。她的散文集中最迷人的部分,可说是唯美的“女声独唱”辑。正如黄文辉先生的封面设计艺术,一个脸谱三重侧影,“女声独唱”围绕一个女性主题进行多重表达,不仅充分体现了林中英对女性问题的系统思考,和对散文技巧的纯熟驾驭,而且演绎了林中英式的唯美散文风格:将女性生命感性隐喻于人类生命感性,把日常生活的细节隐喻于人类生命工程的细节,思想于是在书写生命感性和细节的过程中熠熠生辉。一种真正的女性之声,融女性生命感性悟性和思考性于一体,使得“女声独唱”声情并茂,篇篇佳曲,读之回味无穷。

    也许回味女性解放的历程太过漫长和曲折。对于个体女性而言,自我解放是永远的主题,就如同一个人成长变得自知一样,需要解除主客观太多羁绊,需要战胜太多困难。然而,集中到性别角度,社会建构的男性中心意识形态仍然是女性成长要跃过的第一栏。林中英的“女声独唱”就从这一跃开始,定调准确。《我负责》曾穿越漫长的男声独唱历史,让女性沉默不语,正因为有权力才可以负责任,男女交欢之后,男人负责交欢的后果,拥有养育后代的责任。女人的身体似乎是一个过重的负担,她自己无力担当。但她现在不同了,科学改变了女人身体的处境,避孕使交欢的后果不复沉重。林中英对比道:当初,在男女欢好之后,从宇宙洪荒中悠悠返回现实,男人对女人说,我会负责的。如今,什么都方便了、放松了,便没有逼人而来的责任,来是瓦合,去时瓦解,干脆。林中英远比一般乐观主义的女性解放论者深刻,她并不简单看待科学带来的身体解放,而是思考着,人类放弃责任承担之后,是否能够承担生命之轻呢?正是意义之思,使林中英的女性写作具有了反思人类生存意义的意味。

    这种反思使得林中英看女性生存方方面面,也都是人类之思,因为女性和男性是毗连一体的,从依赖自然的古典时代,步入了征服和利用自然的现代。现代的另一个面貌是商业化,来自自然的万物成为了商品,人自己也成为了商品,《吻被糟蹋了》,就是林中英对拿吻进行比赛的商业行为的批判。文章写古典时代吻的简朴和意味深长,对比商业行为中吻被变成了无意义量赛,不仅表达一种情感怀念,也表达对现代伦理的忧虑。而《单身贵族》现象经过林中英的分析,也让我们看到现代人生存模式的投机特色。在林中英看来,虽然一个人的生活被张扬成很有个性的生活了,但单身如同股市的空头,资金掌在自己手里,有比较大的主动权,等待合适的时机,寻找优质股,婚姻的买卖性质仍然存在。

    是回味中的回味,反思并不需要结论,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我们更清醒地看待自己的真相。也许甚至没有绝对的真相,但反思会让我们更自明,或者是通向自我解放或者解除自我束缚的途径之一。然而,与生命的自限相比,生命的大限更加逼人清醒。因为无论科技如何发达,永恒的生命还没有可能。林中英最漂亮的两篇散文《脸面工程》和《抢救几毫米》分别写于2001年和2004年,间距三年,似乎生命大限之思萦绕作家挥之不去,终凝结为生命之思的琥珀二枚。在这二枚琥珀之中,作家极写了生命之努力,也极写了与大限相拼,努力之徒然,然而仍然尽最大限度努力,包括科技一起。于是悲壮感油然而生。在琥珀之中的生命,就是悲壮的生命。林中英的散文没有小气,只有大气,因为再小的题材,经她人类之思开发,发出的女性之声,迥然不同一般。

    《脸面工程》将女人的化妆打扮比喻为装修工程,进一步喻为不朽之追求:从口红到眉笔,细细操作;脸部装修是一辈子的工程;脸庞装修是最艰巨的工程,因为一边装修,一边被岁月摧毁。但,谁都爱美,维持几分姿色,总带着些悲凉。林中英有着张爱玲式的人类悲悯,能够把细小日常上升为人类本质,深刻悠长,令人难忘。这样的写作,不动声色就解构了将女性化妆低级趣味化的男权中心话语,也对历史悠久的化妆艺术进行了生命还原。当然,也对认为女人化妆打扮只是迎合男权将女人欲望化、对象化的简单女性主义进行了否定。

    《抢救几毫米》再次对“化妆装修”做出精细描写,引入新科技的努力,既令人开怀,又让人沉思,从美丽看到生命的一丝悲凉。“身在后台的精彩处,是明明白白看到丽人如何在一堆五颜六色的东西里诞生的过程。”岁月是多么大的多么抽象的东西,但作家将之细节化,让人看到它在脸面做几毫米移动!它的移动绝对残酷无情,犹如铁蹄,人面的青春美丽,就是在毫米的移动之间浑然消失的。也许作家写作的动因来源于大陆报纸上展开的对“美丽能长几米”的批判,作为女性主义学者,当初我自己也看到和参与了这场大陆语境中的女性容貌与才干排位之争。林中英唯美地指出,没错,美丽是不能长知识的,但同等能力同等内涵,美丽的人找饭吃的机会比不够美丽的人要多。美丽是一种能量。化妆则可以人为拉平美丽的距离,科技可以成功抢救几毫米的失陷。在生命唯美的崇尚中,林中英也对科技的努力表达了欣赏。也许在她看来,科技如果尽可能帮助人类远离大限,就不必计较它的自大了吧。

    唯美的追求体现于作家的字里行间。《旗袍·欧也》谈女性服装与民族个性,生动形象;《阿姐更年期》对活在更年期里有活力与创造的女人形象进行赞美,同样从人物细节入手。而写妓女形象的《黑白的鱼》,堪称一帧精妙绝仑的黑白素描,描摹出职业妓女们特色外形和冷漠穿行于人群的态度,写出她们隔离于正常社会关系之外,所形成强烈反差的精神世界,毫无贬义的形象刻画,表达出作家对妓女们独特的理解,和对历史和现实冷静的观察。从研究女性主义角度,女性写作中妓女形象的出现,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现象,它还原了一部分女性处境的真实。由此也还原了当代生活的部分真实。林中英虽然是成功的职业女性,却并没有忘记对自己身份的反思。《味蕾记忆》围绕女性的厨房角色展开讨论,作家的立场是在厨房角色美好的一面。她说,“如果你有一位厨艺精湛的母亲,一定有着丰富而美好的味蕾记忆。”而自己是职业女性,“我孩子的味蕾没有关于我的思念,厨房成了我的一点痛。”文章思考女性角色与身份得失,充满感性对比和理性辩证。对于那些一意倡导女性放弃家庭远离厨房的简单女性主义而言,林中英的文章是一剂凉药。

    相关热词搜索: 之声 人类 女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