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论族群文化认同感与语言活力的关系

    时间:2020-10-08 07:51:5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随着全球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为一个独特的族群—拉祜族已经意识到该族群文化认同感的传承对于该族群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与该族群语言活力的关系至关重要。笔者试图分析拉祜族文化认同感与其语言活力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族群;文化认同;语言活力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71-03

    一、族群与民族的区别

    林耀华先生曾就族群与民族做过详细的探讨,他认为当今最常用的有两条:“民族相当于族群(ethnic group),或相当于nation,汉语中仍译作‘民族’。他又进一步指出‘族群’(ethnic group)专用于共处于同社会体系(国家)中,以起源和文化认同为特征的群体,适用范围主要在一国之内;民族(nation)的定义即‘民族国家’,适用范围主要在各国之间。”[1]基于这种观点,我国的少数民族可称为族群,而在国家层面上,则可以使用民族,如中华民族。简言之,族群可以概括为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的人们的共同体。

    二、族群认同

    “认同”一词首先由弗洛伊德提出,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个体对其他个体或群体的意向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团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2]认同感是人们聚合在一个群体中的情感,体现为成员之间的亲切感,具有社会心理稳定性和群体性(即社群性)。[3]有的学者认为,族群认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族群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4]认同实质是个体对于所属群体的一种忠诚和归属感。

    三、文化认同

    族群是在一定的历史范畴内形成的人们共同体,其初始是以血缘为基础,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潜藏于其内部的族群意识——即文化认同才是其本质根源。一个族群或民族之所以能与其他族群区别开来,最根本的原因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特有的文化通过外部特征展示出来。如澜沧县拉祜纳在妇女长衫岔口及衣摆、袖口、托肩上都镶有较规则的菱形图案,在长衣手袖上还绣上了三道红色花纹,表示纪念拉祜族历史上在三次大的战争中死去的人。衣襟镶边有犬齿交错的花纹,表示狗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拉祜族的包头用黑布做成,在包头的两端有99条须须,是为了纪念历史而做的。[5]笔者认为,族群认同是从原始的血缘意义上的认同扩展到文化意义上的认同,这不仅仅是族群内部思维意识的转变,更是族群向着更高文明迈进的重要一步。因此,族群认同走向文化认同是族群发展意义上一次质的飞跃。

    四、族群文化认同与语言的关系

    在本文中,族群认同强调的是文化上的差异,而文化差异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是不同族群之间的语言差异。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犹如一张纸的正反两面。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一切文化的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而文化的积累也是通过语言保存的。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文化是语言的根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字则是载体的载体。[6]语言虽是文化发展的产物,但反过来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一个族群可以没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族群文化。例如中国历史上的契丹、匈奴、女真等,由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对其族群在文化和心理上的内在认同,逐渐被其他族群同化,这些族群也就逐渐融入其他族群,抑或从此消失了。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某一族群或民族的文化得以不断传承,文明逐渐繁荣昌盛,最主要的是其语言不断发展。正因为其语言不断发展,才使得凝聚该语言的文化博大而精深。那么文化的传承靠什么手段呢?笔者认为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口头语言(包括神话传说、口头文学等);二是书面语言(主要是文字)。口头语言这种文化传承形式主要运用于没有文字的族群内部,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口头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正如中国文明发展史是一样,自从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文字,我们才真正进入了文明时代。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跨越。自从有了文字,人类才开始从野蛮走向文明。主要是因为有了克服时间、空间局限性的用来传承文化的书面语言,其最重要的特点是“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拉祜语不仅有用于日常交际的口头语言形式,而且有记录拉祜族历史起源和文化发展的书面语言。

    五、语言活力是族群文化认同感的外在集中体现

    笔者在前文中将族群认同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原始的血缘意义上的认同,二是文化意义上的认同。具体说来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血缘——地缘——语缘。语缘认同是族群认同的高级阶段。因为对文化的表达和记录必须以来一定的符号。语言就是一种最普通、最重要的符号,是文化的凝聚体。一切文化的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而且文化的积累也是通过语言保存的。它储存一个族群或民族前人的全部劳动和生活经验,记录着该族群的历史,反映出族群的习惯传统,透视出族群的文化心理,蕴含着族群的思维方式。一个族群或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心理、审美和价值观念必定会反映到该族群或民族的语言中来。因此,某种语言是否具有活力,同该族群或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关系密切。

    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各族群,尤其是少数族群,原生的族群文化正趋于萎缩或濒于灭亡之际,一个独特的族群——拉祜族,正以其独特的族群文化彰显其魅力,其语言——拉祜语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一种独立的语言。拉祜语分为拉祜纳和拉祜熙两大方言。我们平时说的拉祜语标准语,主要是指拉祜纳方言。拉祜族原来没有文字,本民族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靠口传的方式或者使用刻木结绳记事的方法流传下来的,或者使用汉文作为传授知识和要提高文化以及进行实际交流的工具。到了20世纪初,美国传教士H.H.蒂佰于1900—1907年在缅甸用罗马字母创制了一套拉祜文,后来传到中国的拉祜族居住地区,我们把这套文字称为老拉祜文。1956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所设计了《云南拉祜族文字方案》,拉祜族人民真正开始利用母语传承自己的文化。

    语言活力(language vitality)又称语言的生命力,是指一个个具体语言在使用中所具有的功能。不同的语言,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等制约条件的不同,以及语言本身特点的不同,其具有的功能也不相同。语言活力包括语言使用人口的多少、范围的大小、使用频率的高低、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等。[7]

    根据孙宏开先生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活力研究的模式,我们可以看出拉祜语属于有活力的语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仅仅掌握母语的单语人比例相对比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掌握母语——拉祜语的单语人比例高达70%);(2)母语的代际传承目前不存在问题。语言传承有两条途径:一是家庭传承,及父母向下一代传授母语,据调查拉祜族孩子母语的习得主要靠家庭的熏陶;二是社会传承,即儿童从社会交际中学会母语;(3)使用母语的绝对人数比较多。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拉祜族人口为44.7万余人,其中有近20万人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4)有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推动语言规划;(5)有记录本族群语言的书面形式——拉祜语,而且有一定数量本族群文字的出版物。例如创世史诗《牡帕密帕》、迁徙史《根古》);(6)有母语广播;(7)语言不仅在家庭、集市、学校中使用,也在政府机构和立法机构中使用;(8)本族群有保护母语的意识;(9)有较大片的居住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人口占全国拉祜族总人口的43%,在全省24各县市中均有拉祜族分布,充分显示了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10)方言差别不大,拉祜纳方言是拉祜族两大方言之间的共同交际语,基本不存在地域上的差异性。

    语言的活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种语言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程度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拉祜族人们对自己语言的固守,其实是一种对本族群历史文化的挚爱和追寻,尤其是国外(泰国、缅甸)的拉祜族同胞在国内举行重大节日庆典活动。例如一年一度的拉祜族传统节日——“葫芦节”(阿朋阿龙尼)时回到祖国,更是对本族群文化之根的溯源和认同。

    语言活力是族群文化认同感的外在集中表现形式,即族群文化认同感强,则语言活力强;反之,族群文化认同感弱,则语言活力弱。从我国的一些正走向濒危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语言之所以走向濒危,其根本原因是该族群人们对本族群文化认同感不强,当受到外来强势文化或语言渗透时,缺乏积极地文化自我保护意识,逐渐放弃了对本族群文化的传承,最终放弃了使用本族群语言,改用其他族群的语言。

    从哲学范畴来讲,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语言的发展也不例外。拉祜语自从形成文字以来,就与彝语、汉语等语言相接触。尤其在汉语这种强势语言的影响下,始终不断发展,保持其活力。我们可以从社会历史条件和语言本体状态两方面进行研究。1956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研究所设计了《云南拉祜族文字方案》之后,广大拉祜族人民积极学习自己的母语,并结合原先的口头文学、创世史诗、宗教信仰,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在此期间,党和政府也出台各种措施,帮助和扶持广大拉祜族人民学习拉祜语,为拉祜语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从社会历史条件来看的。从语言的本体状态来看,拉祜语由原来没有文字到现在发展成为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系统。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现象,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始终与其它语言或文化发生交融。但是让我们感到疑惑的是,在人类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为什么有些语言如流星般消逝,而有些语言却不断发展壮大,且特色更加鲜明,语言更具活力?拉祜语的发展便是一个例证。笔者认为,语言的融合和文化的自觉(认同)是其活力之所在。从拉祜语新词(Ca na bur 采访)、(tiet ni 测量)、(mid qhad 个体)来看,外来词主要来自汉语、傣语、缅甸语、英语,如汉语(锁 shawd)、傣语(hed 学习)、英语(Amilliqkal 美国)、缅甸语(dat 电)。拉祜语能够保持其活力的一个原因,即保持母语词汇的新造能力,同时借用外来词汇来丰富本族语的表达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有不断持续传承这种语言的族群主体的存在。

    如果说一个族群的语言在相互接触中,不断吸纳其他语言来增强其活力,那么该族群文化的自觉(认同)才是其族群根基之所在。无论是在拉祜族的口碑文学中,还是在其创世史诗《牡帕密帕》,迁徙史《根古》中,拉祜族人都认为自己的祖先扎迪和娜迪是从葫芦里生出来的,并认为“厄莎”神乃万物缔造者。有着这些共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基于这种共同的族群文化认同,他们才认为同属于一个族群。因此,族群认同的表层特征是该族群的语言亲近感,而族群的深层特征是该族群的文化认同感,其外在表现形式是该族群的语言活力度。

    参考文献:

    [1]张海洋.浅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族群认同与跨文化相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

    [3]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理论评述[J].兰州学报,2005(4).

    [4]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M].民族研究,1995.

    [5]扎拉.拉祜语基础教程[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6]黄勇.英汉语言文化比较[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3).

    [7]戴庆厦,田静.濒危语言的语言状态——仙仁土家语个案研究之二[J].思想战线,2003(5).

    (责任编校:王琪玖)

    相关热词搜索: 族群 认同感 活力 语言 关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