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淮汉政治区域的形成与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的起源

    时间:2021-01-28 07:58: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提要:淮河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南北政治分界线,是周代形成了“淮汉”政治区域的结果。西周以前,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间缺乏密切联系。西周立国后,淮汉两流域内王朝、夷人、土著等势力相互博弈,区域政治中心不断靠拢,人群间交往加强,最终在春秋时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淮汉”政治区域。这一区域长期稳定存在,使淮河南北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淮河从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南北政治分界线。“淮汉”政治区域形成,不仅促使中国古代政治格局由东西向转变为南北向,还推动了上古政治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变革。

    关键词:淮河流域 汉水流域 “淮汉” 南北政治分界线

    淮河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南北政治分界线,曾经发挥过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观整个历史,无论是治世还是乱世,淮河南北分界线在整个中国政治地理结构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国家统一时,王朝疆域腹心地区的州郡界线,都是沿淮河来设立。比如汉代泗水、陈郡与九江郡的分界,唐代河南道与淮南道的分界都是淮河。而遇到国家分裂的时期,淮河则会更为鲜明地被凸现出来。在五胡十六国、魏晋南北朝、宋辽金这些历史上最严重的分裂时期,没有一次南、北政权不是选择淮河作为对峙和对抗的界线。

    历史上的淮河南北分界线具有两大特点:第一,它作为政治分界线形成很早,延续时间很长。根据学者的研究,最早可见淮河作为南、北政治分界线,是在《尚书·禹贡》中。《禹贡》的成书至迟不晚于战国,所以淮河成为南北分界线是在战国以前。第二,淮河南北分界线十分顽固。中国疆域广阔,南北纬度相差很大,历史上的不少时候,南北方的气候、政治条件等会发生变化,南北界线也当然会受到影响。比如唐代,长江就一度成为人们感知中的南北分界线。想象中,长江水体更为宽大,一旦成为区域分界线,更容易定型。但事实是,在短暂的摆动之后,人们认知中的南北分界线,很快就又回到淮河一线。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不只一次。

    淮河南北政治分界线的这种延续性和顽固性,在传统中国政治地理格局中异常引人注目。淮河由一条天然河流变为两大区域间的政治界线背后的历史过程和社会机制,更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拟通过对淮河分界线形成过程的梳理,来探讨早期国家地缘关系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一、淮河:气候过渡带与政治分界线

    学界对淮河成为南北政治分界线的原因,在解释上一直存在一种倾向,即特别强调自然因素所起的决定作用。当然,淮河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具有成为政治南北分界线的先天条件。从现代气候学的角度,秦岭——淮河一线确实是最重要的气候分界线,淮河南北两侧,地层、土壤、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都有一些不同,地理要素对淮河成为南北分界线的影响是毋庸质疑的。但是,要以此作为解释淮河作为政治界线长期、稳定存在的唯一原因,当中还有些问题很难回答。

    首先,古人是否知道淮河就是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古代对自然条件的差异,没有现代器测的各项指标作为依据,需要直观的景象判断。淮河两侧都是一样性质的冲、洪积平原,两岸没有明显高差,山体湖泊等地貌也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别。从舞阳贾湖、蒙城尉迟寺、蚌埠双墩、定远侯家寨等遗址出土的碳化稻来看,淮河南、北两岸的农业也都是以稻作或稻麦混作为主,农业景观上也没有明显的区别。这样的自然景观条件下,人们恐怕很难凭直观印象就知道淮河南北岸气候存在着差异。虽然,淮河两岸“南橘北枳”的说法十分著名,但细考文献,“橘”、“枳”之界的说法也不仅仅针对淮河,而是一直存在“长江”和“淮河”两种说法,而且这种说法最早也要到战国以后才出现。前面说过,战国以前淮河分界线已经在《禹贡》这样的经典中被确认,那更晚文献中南橘北枳的说法则很可能是一个概念影响了人们对自然景观体认的结果。

    同时,如果严格从气候学上来说,南北气候分界“线”在科学上并非真正存在。所谓淮河南北气候分界,是在淮河两岸相当宽的带状区域内,逐渐完成的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在这样一条宽阔的过渡带中,人们如何直接体察淮河两岸存在气候上的差异,又如何能准确地将淮河作为划分南北政治的界线?无论如何,古代人对于淮河气候分界的认识不能说是明晰的,而这样模糊的地理认识,又怎能保证淮河政治分界线在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长期、稳定地存在呢?

    所以,一条呈现出延续性和稳定性的政治界线的出现,地理要素只是提供了条件,背后一定还存在一些强有力的人文要素。

    从逻辑上讲,淮河从“气候过渡带”到“政治分界线”,至少需要两个条件:1、淮河两岸在很早的历史时期就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政治区域”,政治上的分异有深厚的历史渊源。2、这种分异,在人们的观念上形成了相应的认同。只有如此,淮河才能起到分界两岸政治势力的作用,也只有如此,这条界线才能具有顽固、稳定所需要的政治和文化基础。

    淮河两岸恰恰经历了这样一个政治过程。从西周中期到春秋末年的300多年间,淮河以南的“江淮汉水之间”形成了一个政治、文化相对统一的“淮汉”政治区域。这一区域的政治主体由西进的东夷和土著南蛮组成,是周代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新兴力量,与王朝由疏离到分立。淮河以北的主体是华夏族群国家,作为中原王朝政治的延伸,延续三代以来的政治传统。淮河两岸族群认同相异,政治上分立对抗,淮河成为了南北政治的一道界线。

    目前学界对这一过程都说得不够清楚,本文希望通过对“淮汉政治区域”形成到淮河两岸走向政治分野历史过程的梳理,来揭示淮河成为南北政治分界线的人文条件。至于观念对于区域界线稳定性的影响,涉及到周代“南”的概念,内容也非常复杂,需要另文讨论。

    二、西周早期:汉、淮流域东西两端相对发达

    西周早期汉水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基本面貌是:两流域在政治上都还没有完全发育起来。当时汉水流域开发的范围主要是中下游的南阳盆地和随枣走廊。这两地与周王朝关系密切,是王朝政治主体区域的一部分。而淮河流域的发达地区主要在下游,与山东、江苏交界的苏北徐州一带是政治中心。这里是“夷人”的势力范围,在周初与王朝对抗比较激烈。两个流域的其他地区开发程度都比较低,政治上更是基本可以看做空白地带。所以,后代的“汉淮”区域,此时呈现为两头粗中间细的“哑铃形”,政治中心东西距离较远。这甚至算不上是一种格局,因为虽然汉水、淮河一个归附王朝一个对抗王朝,但两个地区的族群间基本上没有直接的交往和冲突。

    (一)王朝以南阳为中心控制汉水流域

    据《水经》,汉水发源于秦岭,有两个源头,一名漾水,一名沔水,漾水出于陇西氐道嶓冢山,沔水出于武都沮县东狼谷。两水在沮县合流,之后东南至南阳一段称汉水,过南阳向南折的河段称沧浪之水,至江夏又改称夏水,最后汇入长江。汉水流域也可以根据这几段划分成汉中盆地、南阳盆地、大洪山两麓、江汉平原(也称云梦)几个小的地理单元。

    南阳盆地是淮河流域与汉水流域的连接地带,既有汉水流经,又处于淮河的上源。南阳盆地自然条件良好,农业发展程度较高,在裴李岗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商代末年周人尚未立国时,就已经在这里经营。有学者提出,所谓“文王化行”,主要就是指的南阳地区。西周建国后,王朝将

    相关热词搜索: 淮河 分界线 起源 区域 政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