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中国边缘海政策的演变与发展

    时间:2021-02-05 07:55: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海洋政策是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国家总体战略制定的重要参考。边缘海由于其地缘位置的特殊性,在海洋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对国家海洋战略的构建及海洋安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中国边缘海政策的演变与发展具体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49年~1978年的探索初创阶段,1978年~1996年的变革推进阶段以及1996年至今的稳定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按照近岸防御、近海防御、近海防御+远海防卫、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策略不断调整变革,由建国初期的以维护海洋安全为主,到改革开放后的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中心,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海洋安全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60多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既维护了边缘海的稳定与安全,又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开发与海洋环境的保护。近年来,我国边缘海政策随国内外形势及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逐步确立了现代化的综合性海洋安全观,为海洋强国的建设积蓄了力量。

    关键词:中国;边缘海;政策;演变;发展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边缘海又称“陆缘海”(marginal sea),是位于大陆和大海边缘的海域,我国的边缘海主要包括黄海、东海、南海三大海域。边缘海是陆地通向海洋的前沿,对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发展海洋经济、保障国防军事安全、推进资源开发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地缘位置及传统思想决定了中国长期重陆权轻海权,海洋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海、南海等特定海域,忽视了对边缘海的研究,再加之近代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以防御为主的近海政策,在客观上阻碍了中国海洋防卫思想的转变,因此,有必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边缘海政策的发展演变进行梳理,为新时期海洋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

    1 探索初创阶段(1949年~1978年)

    中国海洋开发利用的历史比较悠久,早期的海洋政策主要把海洋作为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一部分,缺乏综合性的海洋意识。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的海上威胁主要来自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破坏及美国的封锁与禁运,这一时期把战争与革命看作主题,把边缘海看作“海防前线”,政策重点集中在海洋安全上,发展海军,维护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组成部分,保卫沿江沿海,构筑海上防御体系便成为海洋政策的主要着力点,由于海防针对性与现实性的区域差异,防御重点主要集中在近岸。

    1.1 以军事安全防卫为主

    根据马汉的观点,海疆安全防御战略通常可以分为海岸防御战略和海上防御战略两种。以本土安全为目标的国家通常执行海岸防御战略[1]。建国初期,国民对中国国土的认知停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上,而对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缺乏了解,这就导致海洋国土的荒废,为周边国家伺机掠夺创造了条件。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海洋安全防卫主要体现为保卫沿江沿海与近岸防御两个阶段。

    1.1.1 保卫沿江沿海(1949~195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陆地边疆局势得到了较好的控制,鉴于海陆两向的地缘政治环境,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为此,保卫沿江沿海便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天然屏障。人民海军成立之初,武器装备落后,人员缺乏训练,经验指导欠缺,造成整体力量弱小。美国的海上封锁禁运也对新生政权造成重大威胁。为此,建国伊始,毛泽东等领导人便指出,海军的任务是保卫沿江沿海、海岸线以及沿海岛屿,打破国民党军队对长江口、珠江口等水域的海上封锁,取得制海权。1949年4月,人民海军成立;1949至1955年,先后组建了水面舰艇部队、岸防兵、航空兵、潜艇部队和陆战队,确立了建设一支轻型海上作战力量的目标。1955至1960年,相继组建了东海、北海、南海三大舰队[2];朝鲜战争结束后,人民海军根据敌我双方的差距,制定了“力量前伸、积极作战”的方针,通过一系列的海战,逐渐取得了东南沿海的制海权。到1954年,解放了除台湾、澎湖、金门、马祖以外的东南沿海全部岛屿[3]。

    1.1.2 近岸防御(1956年~1978年)

    保卫沿江沿海主要集中在河流入海口或沿海港口,相对来说范围比较狭小,在完成对沿海岛屿的收复后,我国的边缘海安全环境得到改善,海洋防卫逐渐向近岸推进,突破了海岸线的限制,这一时期的海洋防御介于海岸线与近海之间。

    (1)抵御外部入侵

    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后,国内经济情况发生积极变化,但随着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事件的影响,国内政治及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安全环境恶化,不仅陆地安全受到苏联的威胁,边缘海的稳定也受到挑战。1958年6月,中央军委通过《关于海军建设的决议》,规定海军以发展潜水艇为重点,相应地发展必要的水面舰艇[4],提出“必须大搞造船工业,建立海上‘铁路’,以便在今后若干年内建设一支强大的海上战斗力量”[5]。中国逐渐加强在海洋军事领域的投入与研发力度,力图形成自己的防御能力。中苏关系恶化后,两国陈兵边境,国家把很大的精力集中于陆地边防,海军建设步伐有所减弱。但此时,边缘海的安全环境又重现紧张态势,特别是自1962年起,台湾当局趁大陆遭受自然灾害无暇外顾,又开始对大陆沿海进行侵扰破坏,我军通过1965年的“八六海战”、“崇武海战”打破了国民党海军的海上优势,逐渐掌控了台湾海峡的制海权,重挫了台军反攻大陆的决心,并最终迫使台军于1972年裁撤了“国光计划”。至此,国民党的海上优势消失,海上力量已很难再对大陆形成威胁,东南沿海的紧张关系得以缓和。此后,中国自主研制出了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增加了海军的防御与威慑能力。台湾当局海上威胁的消失,使我国能把更多的力量集中到国内的经济建设上来,中美关系的缓和也使中国的海上安全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整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外部军事入侵的风险较小。

    (2)应对岛礁争端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进行了接管,1951年美国等48个战胜国同日本达成了《旧金山和约》,将钓鱼岛在内的岛屿交由美国托管,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拒绝承认条约的内容,1953年美国政府和琉球政府发布的《琉球列岛的地理的境界》也将钓鱼岛包括在内,1971年日美签订《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协定》(归还冲绳协定),把钓鱼岛列入归还区域,日本据此主张钓鱼岛的主权,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反对,海内外掀起“保钓运动”,钓鱼岛问题凸显。中日邦交正常化后,虽日方国内右翼势力仍百般阻挠,邓小平指出钓鱼岛问题可暂时搁置主权争议,这为钓鱼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演变 边缘 政策 发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