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读王长水书法新作《行草墨迹》

    时间:2021-02-06 07:57: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最近,读到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的王长水书法新作《汉字行草墨迹》,欣喜万分。每次读他的新作品集,我都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卓著成就而高兴。

    《行草墨迹》选刊王长水近作行草18篇、行书20篇、草书12篇,共50篇,统称为行草书。反复品赏,觉得篇篇闪光,字字珠玑。“无论清丽还是浑厚,无论精巧还是奔放,无论流畅无羁还是深沉凝练,写来都潇洒自然,‘无意于佳乃佳’,颇得晋元书风个中三昧。”

    兼擅篆、隶、行、草

    王长水幼承家训,喜好书法。考大学时,用毛笔答语文卷,获阅卷老师和山东大学校长成仿吾关注。大学期间,攻读汉语言文学,跟随著名书法家蒋维崧先生专研古文字学。1965年毕业留校任教。1992年起,专职古文字学和书法课教学,迎来书法的黄金收获季节。除有两本原始书稿出版外,从2011年连续四年又出版了《王长水甲骨文书法风韵》、《王长水汉字篆书墨迹》、《王长水汉字行草墨迹》等三本书法专题集子。这不仅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在甲骨文、篆书、行草界也可称为领军人物。

    唐代著名书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主张书家兼善。他认为,写草书不兼有楷法,容易失去规范法度;写楷书不旁通草意,那就难以称为佳品。楷书以点画组成形体,靠使转表现情感;草书用点画显露性灵,靠使转构成形体。两种书体形态彼此不同,但其规则却是大致相通。学书法还要旁通大篆小篆,融贯汉隶,参酌章草,吸取飞白。他举例说,张芝并不擅写楷书,但他的草体具有楷书点画明晰的特点;钟繇虽不以草见长,但他的楷书却有草书笔调奔放的气势。不能兼善楷草二体的人,书法作品便达不到他们的水平。由于篆书、隶书、今草和章草,工巧作用各自多有变化,所以表现出的美妙也就各有特点:篆书崇尚委婉圆通,隶书须要精巧严密,今草贵在畅达奔放,章草务求简约便捷。然后以严谨的风神使其凛峻,以妍媚的姿致使其温润,以枯涩的笔调使其劲健,以安闲的态势使其和雅。

    王长水是研究中国文学、古文字学和书法史的书法家,深解其中的奥妙。他勤于临池,善于思考,兼习书道诸体,尤着意于晋唐行草。几十年来,他广泛涉猎,博采众优。自然成就卓著,“兼擅篆、隶、行、草,尤长于行草”。

    在传统艺术取舍中开拓途径

    学书法重在临帖。王长水精心临摹王羲之、王献之、智永、颜真卿、李北海、米芾等一流大家的行书,及张旭、怀素、黄庭坚的草书。他临《石门颂》、《张迁碑》,学《石门颂》的笔势夸张,如长枪大戟,舒展奔放,笔划劲挺含蓄,笔意恣肆,结字有疏密斜正,开合变化。而《张迁碑》的用笔多变,以棱角森挺的方笔、方形吸引着王长水,影响了王长水的行草。

    王长水学颜真卿,临《祭侄稿》、《争座位帖》等。《祭侄稿》结构舒朗,字形宽绰,折多作转笔,亦以圆笔出之,使转角圆劲自然,笔力雄健。《争座位帖》字体圆劲气古,端正清雅,都让王长水爱不释手。

    临李北海《李思训碑》等,他学李北海笔力沉雄,结体宽博。李北海“学我者死,似我者俗”,以及用笔“唯在求其骨力” 的名言,影响着王长水一生的书法追求。临杨凝式的《韭花帖》等,他学杨“破方为圆,削繁为简”之用笔之妙。

    他临张旭的草书,学习行笔的粗细变化,天马行空的气势。临黄庭坚的大草《太白忆旧游诗》、《诸上座》等,学习“用笔的提按入草,使狂草的一点一划更有一波三折,使线条更为丰富。”临米芾的《方圆庵记》、《苕溪帖》、《蜀素帖》等,他“学元章乃得气势开张,‘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之妙。”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历代书法家的风格各异。王长水“从博取约,自熟求生”,在传统艺术取舍中,开拓自己的途径,形成自己的风格。由“形似”到“神似”。

    王长水所书长篇行草《春江花月夜》,“起笔恢宏,收势洒脱,彰显书者的气度和雄健的笔势;点画含筋裹骨,转折圆润流畅;淡墨虚白之处,隐隐透着恬淡情致与自然生机。线条墨色淡不浮薄,浓不呆滞,把书画之笔融通于晋唐法帖。就行草意象传达的情致而言,张若虚的意境,王维的秀美空灵、陶渊明的超然自得、孟浩然的淡然飘逸、李白的疏狂豪放,一一寄托于笔墨之间,书者巧妙地把雄健与清丽两种情致揉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调和之美。”

    植根正、师从高、取材精

    王长水的行草书在书法界享有盛誉,这与他的学者身份是十分相宜的。王长水崇尚晋元书风,正是追求一种笔墨趣味及留存在文人内心的书卷性格,在行草书妍美流便的行笔中,他也在完成对法度与情感适宜分寸的把握,所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从而获得“风行雨散,润色开花”般的天然情趣和活泼生机。

    王长水还善写篆书,除小篆外,还写大篆中的甲骨文、金文、帛简书等,作品丰颖,继承中有发展。现代甲骨文、金文书法不断有人问津,但要想进入大境界,不仅需要书者对甲骨文、金文有独到的研究,还要在其他书法艺术方面有深厚的功底。王长水两者兼得。王长水是用现代学者的审美眼光,发掘甲骨文、金文的内蕴之美:一方面,通过模仿铭文的线条,发展传统书法艺术的技巧和表现力;另一方面,追求铭文雄浑恣肆的结体方式,拓展传统书法艺术的审美空间。从这种意义上说,王长水的艺术探索,打破了甲骨文、金文书法的沉寂天地,充分发挥了毛笔在宣纸上的书写特征,既有用笔轻重、起伏,行笔的节奏,又有墨色的渗化与浓淡、润燥的不同,达到金文书法线条的立体感,完成了甲骨文、金文书法的现代转型。

    帛简书法是学界研究比较薄弱的环节。20世纪80年代开始,王长水对新疆楼兰残纸、山东银雀山的竹简开始研究。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更激起他的兴趣,他以最大的热情写了一批马王堆帛简字体。《金石之寿》、《见贤思齐》、《自娱春睡美》,以及百篇《淮南子》精品。王长水的帛简书法撷取帛书的绵绵神韵,融入隶书的雍容和穆的元素,点画间吸收行草的元素,书法意象力求圆融。这些作品体现了王长水在书法方面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师法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在创作中解放思想,张扬自由个性,作品因此少了古代帛书的呆滞,多了现代书者的灵巧之趣。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教授,在1996年北京美术馆书展上题字曰:“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谨以此语赞王长水书法展。”

    “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出自唐朝书家孙过庭《书谱》。原文是:“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书法最可贵的,在于既能继承历代传统,又不背离时代潮流;既能追求当今风尚,又不混同他人的弊俗。所谓“文采与质朴相结合,才是清雅的风度”。欧阳中石如此高的评价,不仅是对王长水书法的赞许,更是对当代书法界的警示。

    我认为,从整体看,王长水的书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行草书,虽然追求晋代神韵,但在结体和用笔上,更接近汉代张芝的草书艺术。二是金文,他开始学习蒋先生端庄秀美一路,以后更学豪放派一路。三是帛简书,他写的帛简书,植根于帛简,结体更美,结构更妙,用笔更灵巧,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帛简书体。

    王长水书法艺术取得卓越成就,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植根正。他在山东大学中文系读书、执教五十年,而这里素以文史见长,名师云集,大家林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齐鲁文化底蕴深厚。长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接受正规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根深叶茂。二是师从高。王长水师从著名学者、书法篆刻大师蒋维崧。蒋先生治学谨严,眼界高远,同时技法精到。蒋先生要求王长水所临都是名家名帖,要求临帖“神似”,从师“离师”。而王长水尊师敬师。正可谓“严师出高徒”。三是取材精。王长水一直在注意并吸收考古学界的新发现、新成果,广泛涉猎与精心选取参考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自己的作品有新意。而他书法作品所选内容,都是中国历代诗词曲赋名联名句经典。四是用功勤。他潜心专研,不为世风所动,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急躁,不取巧,不自欺欺人,循序渐进,水到渠成。所以,王长水的书法作品在数量与质量上均有骄人的成就,不愧为书法实践和书法理论的领军人物。

    相关热词搜索: 行草 墨迹 新作 书法 古不乖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