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朱天文的文学创作与电影

    时间:2021-03-02 07:57: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通过梳理朱天文的文学创作与电影的关系,从提笔进入影视创作到如今所涉及的主题、题材,展现作为编剧的朱天文在电影中的成就,再细致分析同名的小说、剧本和电影,并找出它们不同的表现方式。

    关键词:朱天文 文学 电影

    朱天文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是著名作家朱西宁,母亲是中日文翻译家刘慕沙,妹妹朱天心和朱天衣俱是文坛好手。而身为胡兰成的女弟子,则被洁尘赞为“提笔就老”,《世纪末的华丽》和《巫言》里更是充溢着世道人情,所谓的“老灵魂”也不过如是了。作为侯孝贤导演的御用编剧,他们的合作更是带来一场场华丽的视觉盛宴。他们不是不计较市场的卖座,而是有自己坚守的人实实在在地做着想做的事,他们效法法国的小众电影,不瞩目于一时一地的票房而是关注长远的影响力,这种文人的坚持和艺术家的专业修养与责任让人动容。

    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10年将朱天文的短篇小说分期编为三个册子在大陆出版发行,分别是1972至1981年的《传说》、1982至1987年的《炎夏之都》和1988至1990年《世纪末的华丽》。按年份编排更清晰,一目了然,可以清楚地看到朱的成长以及其间的承继。在第一部小说集《传说》的20篇中,其中下卷即1984至1987年创作的小说,都是孩童青春的伤痛迷茫,而第二部短篇小说集《炎夏之都》也延续了此间的主题,此时朱天文开始进入编剧创作。延续着早期小说集中成长的主题,如《风柜来的人》、《安安的假期》、《小毕的故事》、《童年往事》。这与朱家早年生活在眷村的成长背景有关,这些电影剧本皆改编自朱自己创作的小说,剧本与电影和谐一致,一脉相承。前期的作品都含有脉脉温情,散文诗般的笔触下娓娓道出一个个故事,而电影给我们同样的感觉。就正如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有些意味和道理并没有在剧本和电影里完整展现,却隐隐地能被读者和观众所感知,让人意犹未尽,反复品味。

    另一部分是为电影专写的剧本,如《恋恋风尘》、《悲情城市》、《戏梦人生》、《好男好女》。时移事往,可以看到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迁,朱的电影视角越发广阔。从起初的成长主题渐渐蜕变升华到青年的迷惘失去,甚至是一个时代的变迁,从家庭的骤变中管窥见豹,还有戏子的苍凉悲情。这一时期的剧本有着大开大合的气派了,感情也愈加剧烈。

    朱天文被王德威在《如此繁华》一书里列为张派传人。她的作品里有大气,有世情,兼具胡兰成和张爱玲的文风。众所周知,《海上花列传》是张爱玲所珍爱也是受其影响的重要作品。作为吴语小说,张爱玲把其中的吴语翻译成白话,并分列为《海上花开》和《海上花落》,对不通吴语的外地读者阅读此书提供了方便之门,扩大了阅读的地域范围。1998年电影《海上花》被改编而搬上荧幕,正如朱天文在一段采访中说道,“比如《海上花》,就是我给他看了原著”。①这吴语第一小说在朱天文手中被改编成电影,正从另一个侧面证实着朱对张派的传承。

    2001年《千禧曼波》,2003年《咖啡时光》,2005年《最好的时光》,朱给我们的感动稍许不同却又可以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电影中一眼将其挑出,烙着朱编侯导的痕迹。于2013年上映的《聂隐娘》则改编自唐传奇,与阿城一同操刀改编古典文本,这将是朱新的尝试。

    下文择取《恋恋风尘》、《咖啡时光》、《最好的时光》具体分析,展现朱笔下的剧本并找出不同载体的不同表现手法和效果。

    《恋恋风尘》是由吴念真个人的经历改编而成的。1986年的电影里带着那个时代的台湾特有的乡土气息,满是青春的忧伤。阿云和阿远初中毕业后因家中贫寒,远走他乡来到繁华之都台北。一路上跌跌撞撞,经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身为长子长女,肩负着家庭的重担。他们的恋爱似有若无,若即若离,悲喜都不明朗,像是雾气笼罩之下,温吞的感情。阿远服兵役其间,阿云另嫁他人,她为何在守了这么久后放弃,且只是嫁给一名普通的邮递员,或许阿云所求不过如此,简单平宁的相守,这才是生活、婚姻的真谛。而这些在电影剧本中都没有阐述,只是呈现事实,让读者观众去品味,或能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这种剧本开放而不拘囿。阿远在失去初恋、服完兵役之后也完成了自己的成长,这是青春的伤痛,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失去之后的我们还是要继续前行。

    电影里男女主角青涩的面庞,似乎没什么表情,内心起伏波动似也不大,那么懵懵懂懂,本就是半大不小的孩子却被命运的大手推向未知的未来。而在剧本中,情绪心情的表现更加直接,第19场阿远夜探阿云,发现她的手被烫伤却不去医治,旁白这样写道:“阿云只笑,没动,阿远脸色严肃起来,走了过去,她才把手伸出来,一看,从右手掌到胳膊,一大片水泡和破皮,黑黑的,阿远心痛又心惊。阿远:(看着她,把某种心酸的情绪压住,冷而且断然地)我带你去擦药。”②27,28电影中对话是那么简单,言语之后的感情需要演员的展现和观众的捕捉。由于吴念真是台湾本土人,因此台语对话由他写就,旁白是朱天文的手笔,她凭借着女性特有的细腻描摹情谊,将举手投足间的细微感情变化都拿捏到位。

    剧本常有大段的环境描写,白描似的,仿若身临其境,贴切地体会到人物内心:“阿远荡过暗暗的海边,走到一处林投树丛时,有一些人或蹲或站地在那儿烧冥纸,火光掩映,细雨下了起来,阿远的脸湿湿的,远远的火光在他脸上。然后他和那些人擦身而过,他们静静地走过,其中有一个人好像捧着纸做的神位之类的东西,他们表情严肃,看也没看阿远一眼。”②40这段场景的出现是阿远在弄丢店主的摩托车后,即将有大劫难之前的小逃逸,是祭祀的场景,如此的选择自是随着主人公心情一样沉重。读朱的剧本也好似在读她的小说。

    剧本中反复出现细节的描写。“我记得以前读初中,有大考的时候,都跟我爸爸借表,手表只有他有啊。表链太大,会掉,所以我都用线把它绑一截起来才戴。”②24这一场景在电影中也有体现,昏黄的灯光下,这一微小的手表,承载着父亲的关爱和少年时的渴望,见微知著,通过父亲的经历可一睹当时台湾矿工的悲苦,连自己工伤都要提前出院省下医疗费用,却分期付款给阿远买当属奢侈品的手表。而阿远当兵临行前,阿云买了一千零九十六个信封,用天数来表现而不是说三年,可见心中的纠结,时间在恋人的眼中是如此漫长。

    《咖啡时光》是小津安二郎一百周年诞辰的纪念之作,影片舒缓,不疾不徐,正是小津的风格,可以说是对他最好的祭奠。108分钟的影片没有强烈的视觉冲突,没有起伏的剧情,只是缓缓展现当下的日本:街道、新干线、两旁的住房,述说着简单却意味深长的故事。这次,剧本把故事发生地安排在了东京,虽然与台湾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毕竟较以前是一次转换,台湾只是作为背景,作为女主角旅行之地,却不是家乡,不是根。剧本像是小说,虽然依旧是场景的呈现跳转,但几乎没有对话描写,就如同跟着一个普通人的步伐度过平凡的一天,感受她所感受的。童话绘本也极富暗示,绘本故事穿插其中,是一种对照。离家已久的孩子回到家乡,重拾往日的记忆,不仅是自己的寻根,也寻着江文也的足迹,这与卫慧《我的禅》类似,都是在生命初始之地找到自己的归属,不同的是剧情冲突是家庭与自我的坚持,自己的选择与家庭的关系。

    《最好的时光》由三个故事组成,穿越了三个时代,男女主演张震和舒淇灵活地转换于三个截然不同的时代之间而游刃有余。相比之下,剧本的阅读和观影带来的不同体验就尤其明显,电影带来的直观感受是由同样的男女主演,像两具灵魂穿越不同的时代,在前世今生中寻寻觅觅,结来世的不了情,正是三生石上旧精魂。或许朱想表达的正是无论时光荏苒,情谊的道理不变。每个梦都选取时代特有的发生地,极有时代标志性。而时间的安排也颇有意味,并非简单地按从古至今抑或倒叙,而是1966年、1911年、2005年,不免让人揣测质疑其用意。同一部电影中时间时代的转换极具冲击。人物身份的选择分别是撞球间的积分小姐和少年、艺旦和清朝流亡者、桀骜不驯的男女青年,都有时代特质。第一个故事青春梦了无痕,似乎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第二个故事由默片呈现,仿佛时光机器,有着魔力,带回到那个没有声音的画面时代,这也是电影独特的魅力,是剧本所无可替代的。毕竟是露水姻缘,男子身负使命,正如钱钟书在《管锥篇》中引用盖斯凯尔夫人的话,“爱情于男只是生涯中一段,而于女则是生命之全书”。这几段情缘都似有似无,没有结果,依旧是淡淡的怅惘和追述。

    注释

    ① 张悦然.鲤·最好的时光[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29.

    ② 朱天文.悲情城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 王德威.如此繁华[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2] 朱天文.传说[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3] 朱天文.炎夏之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4] 朱天文.最好的时光·侯孝贤电影记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5] 朱天文.悲情城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6] 张悦然.鲤·最好的时光[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7] 周斌.论朱天文的电影剧作[J].华文文学,2006.

    相关热词搜索: 文学创作 电影 朱天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