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新时代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机制研究

    时间:2021-03-22 07:52:1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关键词〕 新时代,政党治理,国家治理,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9)02-0051-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政治呈现政党与国家联系愈加紧密的结构形态,由此衍生出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内在契合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一论述是对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关系的高度概括,指出政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和根本前提,国家治理是政党治理的要求和方向。实现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作的战略选择。

    一、新时代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内在契合性

    从理论渊源上看,治理理论以社会中心角度作为出发点,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和职责是社会诉求的具体体现。广義上的政党治理是在现代社会中,执政党在组织内部和组织与社会之间构筑的治理关系及其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即以政党为治理主体,以国家、社会和政党为代表的活动空间和以政党能力提升为根本的目标指向。狭义上的政党治理主要是指政党内部的治理,主要包括整合党内利益,推动党内民主化,增强党内共识,统一全党的意志。本文采用的是狭义上的政党治理。国家治理是指通过权力的安排、职能履行和实践运作,有效处置各种冲突与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利益,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发展。它强调的是国家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兼顾治理理论中关于社会的诉求,是一个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视角。

    在我国,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是党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党的治理能力提升是政党治理的重要目标,也是贯穿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主线” 〔1 〕,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具有高度契合性。首先,从本质属性来看,契合性表现在政党属性与国家性质的一致性。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政党属性与国家社会主义性质的本质属性是契合的,这也是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够高度契合的根本原因所在。其次,从根本利益来看,契合性表现在政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以实现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作为国家意志。从这一点来看,政党利益和国家利益都是以实现人民利益作为自身的根本目标。正是基于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才使得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唯有把党治理好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从实践上看, 从严治党与经济建设、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都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从严治党是国家治理的缩小,而国家治理是从严治党的放大” 〔2 〕。中国共产党作为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领导核心,应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适应改革发展新常态和建设法治中国的新形势,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以确保在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下,能够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经受住历史的检验和各种风浪的考验,始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程上砥砺前行。

    二、新时代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机制的理论分析

    实现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良性互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以科学化、制度化的形式呈现。系统从其本原意义上来说是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统一,是所有元素构成的复合统一整体,具有整体优化的功能和趋向。因此需要运用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机理和规律,完成两者的互动契合,实现机制的协调和联动。事实上,“中国以政党治理优化国家治理是通过长期的制度积累、价值凝聚以及组织革新等路径逐步实现的” 〔3 〕,从结构要素上分析,包括以下四个部分:法治生成机制、文化发展机制、制度运行机制、本领增强机制。新时代实现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良性互动,需要通过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的政党治理方案, 以党内法治建设推进国家法治体系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以党的制度完善推进国家制度成熟定型,以增强执政本领为重要手段,实现政党权力运作机制与组织功能的制度化规范化,使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整体优化。

    (一)四大机制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法治生成机制、制度运行机制、文化发展机制和本领增强机制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协同共进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实现机制的统一体。上述四大机制都是围绕党实现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良性互动的目标而形成的,围绕不断提升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目标而展开的。用法律治理国家,按照党内法规及制度来规范党内秩序,实现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推进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基本前提。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政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当今国内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如何在新时代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其在党的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形态中占居主导地位,不断提升政党文化和国家文化的软实力,是实现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重要前提。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领导制度、工作制度、组织制度科学与否,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发展。因此,要实现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良性互动,就要不断加强制度化建设。政党本领是一个执政党赖以生存的核心所在,是执政党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和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有利于促进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良性互动,因此科学化的本领增强机制是构建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

    (二)四大机制在逻辑上具有衔接性

    1.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中的法治生成机制、文化发展机制和制度运行机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第一,法治与文化之间的内在逻辑。法治的形成是人类在关注自身价值和命运安排的基础上衍生的一种制度安排,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而文化作为精神要素,也必须以法治作为基础,并对法治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法治实践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积极的文化背景下,人们更容易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同理,法治也会对文化产生作用。社会生活中各种文化相互交错,有时会导致文化冲突的发生,这时形成相同的行为规则显得尤为重要。法治建设能够很好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法治能把文化行为纳入规范化的规则之中。同样,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法治生成机制与文化建设生成机制也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第二,法治与制度的内在逻辑。法治的作用在于规范权力和保障人权,它推崇的是平等、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法治需要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作为保障,因此,宪法和法律是法治得以确定和实现的重要工具。宪法和法律通过各项具体的法律制度和规范章程将法治理念具体化,并成为民主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在形成过程中也会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或者面临权威的控制和程序失控的风险,这就需要法律的强制力来抵御在制度形成过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政党法治则在推动政党制度法制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样就能更有效地保证制度规范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样,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法治生成机制与制度运行机制相互促进、互为保障。用法治的思想去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完善法律运行机制,促进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共同发展,是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关键所在。同样,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需要建立良好的法治生成机制,给法律秩序生长提供良好的空间,通过在党内、党政、党社和党际之间确立科学化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制度与文化的内在逻辑。从一定程度上说,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制度是以深厚的文化基础作为支撑的,而不仅仅只是一些规则、条文。同样,政党文化是以制度为依托,将政党文化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这种制度是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的。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文化发展机制与制度运行机制也紧密相关。构建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文化发展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通过教育宣传的方式增强人们的认同感,更需要通过制度建设的方式来强制和约束,同时借助制度化的载体来实现政党文化发展。因此需要完善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文化发展机制,以更好地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从而提升其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推进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2.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法治生成机制、文化发展机制、制度保障机制是本领增强机制的基础,这三大机制的共同目标就是更好地推动本领增强机制。中国共产党领导13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既要政治过硬,更要本领高强。本领高强的实质就是党的综合能力强。中国共产党的综合能力体现在其价值系统和制度系统上,主要包括政党的组织结构、制度安排、政党文化、政党法治等相关要素。除此之外,广义上的党的综合能力还涉及文化资源、法治资源和制度资源等多种资源。党的法治、文化和制度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本领和综合能力。一个政党只有将法治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上的优势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世情、国情、党情下进行有效地创新,使其不断转换成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才能完成由历史到现实、理论到实践以及主观到客观的实质性转变。因此,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法治生成机制、文化建设机制、制度保障机制是本领增强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在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四大机制中,目标指向是本领增强机制,其他三大机制则是本领增强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它们之间既呈现出一种连续性,又呈现出一种递进关系,并组成了有机的统一体。

    三、新时代健全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机制的路径

    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实践中,对政党治理的探索已深深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进入新时代,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治理推动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有效实现。新时代健全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实现机制,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健全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法治生成机制

    从现代法律层面上讲,治理国家需要法治,管理政党同样依赖法治,法治就是在崇尚法律至上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合理的法律制度和实施有效的运行机制,来实现对国家和政党事务的管理。法治在国家治理层面上体现为依法治国,在政党治理层面上体现为依规治党。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即更好地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法治则是实现这一根本目标的必要手段。新时代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法治生成机制要求坚持贯彻法治精神,在健全法律制度和完善法治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持续协调发展。

    构建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法治生成机制,要培养有利于实现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法治文化。法治文化既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它包含了法律的思想、理論、规范、实施和实践等一系列组成因素。法治文化本身就是以价值驱动的方式来影响法律的制定、实施和遵循,以此来推动法治的长远发展。成熟的法治文化是成熟的法治文明的基本前提。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在法治生成机制建设上,重点体现在法治价值体系的构建层面。构建法治价值体系首先要构架法治主体结构,在此基础上筑建政党执政文明与国家法治文明联系的桥梁,促进两者协调发展。这既是作为制度文明的政党法治对党和国家关系的基本界定,也是构建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法治生成机制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党内法规的制定必须遵守宪法和党章,既不得与宪法和党章的原则和内容相抵触,也不能超越宪法、法律和党章所规定的范围。在技术层面上,要健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统筹规划程序,明确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边界,健全党内法规之间的衔接机制和配套规定措施,增加规定和保护党员个人权利的内容,增加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程序性规定;在实施层面上,要健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实施效果评估程序,以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效果评估为依托,根据评估情况及时反馈、修改完善相关法规和法律。此外,还应建立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冲突的事后排除机制,确保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相冲突时能得到科学合理、快速有效的解决。

    (二)健全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文化发展机制

    文化是政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可以通过传播和扩散的方式对人的认识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引导党员干部逐步形成对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理性认识和价值理念。从这个角度上说,它对党和国家的法治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价值理念、指导思想、大政方针和制度运行能否长久得到贯彻和执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兼容并蓄中西方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由全体共产党员所认同的政党意识、政党伦理、制度规范、政党心理和政党作风。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既要传承不同历史时期宝贵的党内文化,又要注重广泛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形成独具特色的政党文化,为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良性互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

    建设新时代的政党文化,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作为连接点,将党内倡导的价值取向转化为党员个人的自觉行为,并与国家意识形态形成密切的关联耦合。政党文化的载体包括物质载体、行为载体、心理载体等,其意义在于成为联系政党倡导的文化取向和党员主体的纽带,进而推动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良性互动。从加强物质载体建设上看,要不断加强党报党刊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新时代大数据、微文化、微传播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创新,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传媒蓬勃发展,这些都给党报党刊提出了新的要求。党要顺应潮流形势,积极创新思想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同时,不断创新党报党刊的宣传方式,丰富党报党刊的时代性内容。要加强新时代的舆论引导,增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文化底蕴,提高党报党刊的权威性和信任度,培育积极健康的政党文化。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党心民心,增强其亲和力 、吸引力、凝聚力,巩固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文化根基。从加强心理载体建设上看,要加强党员个人的心理建设。要以党员个人的认知、意志、情感等作为内在驱动力不断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巩固党员的党性心理。要将党员的自我修养与自我锻炼,内化为个体的行为活动标准和生活方式。党员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道路上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从加强行为载体建设上看,要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党员干部的作风不仅能够反映党内文化水平的高低,同样对于党组织形象的维护也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在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过程中,必须切实抓好党员干部的行为作风建设,在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等方面,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八项规定。今后更应该以八项规定细则为指导,步步深入、层层落实、久久为功,从源头上刹住不良作风,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作风,推动作风建设实现整体转变,为实现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良性互动保驾护航。

    (三)健全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制度运行机制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语境下,制度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契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而衍生出的新叙事话语,是国家治理的应有之义,也是政党治理的关键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各种制度构建来提升国家治理的成效,从而使制度建构过程成为优化国家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也在党的领导下走向成熟完善,这一总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制度关联。

    健全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制度运行机制,要通过一系列的规则、惯例、程序为党组织和党员的规范性活动划定合理边界,使党的建设和治国理政走向法治化的轨道。一要加强党政良性互动的制度体系建设。要对党政职责分工有一个正确的规划和认知,既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又要保证各个机构协同联动、高效运行。二要加强党内良性互动的制度体系建设。首先是要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统一起来,落实民主集中的各项具体制度安排,强调在发扬民主的同时又要善于集中统一。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党内重大问题决策制度改革,鼓励和支持广大党员参与党内重大问题的决策,通过健全体制机制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和民主权利的增强,进一步提高党员参与决策的热情。再次是要促进党委会决策水平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三要加强党社良性互动的制度建设。加强党社良性互动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厚植党的社会基础,通过打造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来进一步改革社会治理制度 〔4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治理中肩负的责任,就是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要进一步处理好社会治理中党委领导、政府职责、社会协调、法治保障和公众参与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明确党在社会治理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要结合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依照党治国理政的需要,按照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行使权力,通过党组织在社会中的领导力,实现党对社会的治理和引领;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现社会治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健全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制度运行机制,要扎牢制度篱笆,狠抓制度执行。第一,要明确制度执行权责,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应将制度执行目标进行有机分解,努力实现责任清晰、责任到人、责任到岗,做到抓落实要一级级抓、一层层落实,形成各尽其能、各负其责的良好局面。要对责任人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绩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同时,还要对虚假执行或者执行不力的责任人,作出相应责任追究及监督问责,最大限度保障执行主体对制度的责任感和敬畏感。第二,要把立制度、守规矩、讲纪律摆到突出位置,强化违反制度行为的惩戒机制。习近平多次强调指出:凡是违反党章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的行为,都不能放过,更不能放纵。为此,党的各级组织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查处那些对制度规定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置若罔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严重行为。第三 ,要完善制度执行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提高制度的执行活力。执行资源的有无、优劣和是否充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制度执行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提供充足的资金财力、充分的物质准备、成熟的技术条件、通畅的信息渠道等执行资源,為制度执行力系统有效运转提供必需的润滑剂和加速器,从而使人、财、物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出最大的整合效应。

    (四)健全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良性互动的本领增强机制

    政党本领是一个政党在享有现有政治资源的基础上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促进自身的长足进步而必须具备的素质。中国共产党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长期执政70年,在新时代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根源就在于有强大的政党本领作为国家治理的坚实支撑和根本保证。政党本领是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直接关系到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整体效能的实现程度。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化解在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中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规避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实现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良性互动,需要不断增强政党本领。一是要增强政治领导的本领。党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鉴别力和判断力,要有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的政治意识。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自觉坚守。要在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进程中把握方向、谋划全局,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要善用战略思维把全局,善用创新思维促发展,善用辩证思维抓根本,善用法治思维求善治,善用底线思维谋主动,致力于解决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进程中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二是要善于学习。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人生成长之梯。重视学习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在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实践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要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追求,认识到学习对于整个党的发展的重要性,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固立身做人之本,夯实为政做事之基,更好担当起历史交给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责任。三是要勇于实践。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学习是前提,实践是关键。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都属于实践范畴。党在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进一步激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改革创新精神,坚定地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發展理念,加快形成覆盖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在推动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四是要不断增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领。从具体实践上看,民主不能仅仅局限于静态层面,即从制度上来定义和规范民主,还要从动态层面发展民主,使得民主能够生动鲜活起来,让民主参与形式更丰富多彩起来,保证政治参与的过程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因此,中国共产党应该以民主的态度、民主的行动来增强自身本领,实现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肖贵清,田 桥.政党治理引领国家治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逻辑理路〔J〕.山东社会科学,2017(7):5-12.

    〔2〕刘建军.政党治理的中国方案——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三重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7(1):1-7.

    〔3〕任 勇.以政党治理优化国家治理的中国经验〔N〕.人民日报,2017-05-21(05).

    〔4〕胡象明,齐 磊.迈向协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土化价值与实践逻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1-8.

    相关热词搜索: 治理 互动 政党 新时代 机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