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试析伍尔夫《墙上的斑点》中的功能文体

    时间:2020-03-27 07:53:0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颇具创作个性的女作家。本文拟以系统功能语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墙上的斑点》进行文本细读和认真剖析,并深入剖析该作品的功能文体,深入探讨这位英国女作家的小说创作的文体特征及其中蕴含的审美内涵,进一步为解读和把握意识流小说提供一个全新、科学而合理的角度,为今后意识流小说的文本研究做出一定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 功能文体 系统功能语法 意识流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著名的英国现代主义女性作家,同时也是现代世界文学史上一位颇具创作个性的小说家。她的著名意识流小说作品《墙上的斑点》,以其打破传统和不落俗套的文体形式、丰富而自由的文学想象以及对生活和生命中永恒真理的深刻揭示,而成为现代世界文学史上一部当之无愧的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学史地位以及审美内涵的典型作品。在接下来的解读和讨论中,笔者将以系统功能语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进行文本细读,与此同时,从功能文体的角度深入分析和探讨该部小说作品。这样的分析和研究,不仅仅有助于让广大读者朋友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该小说的文体特征以及审美内涵,从而进一步把握女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创作个性,同时,更有利于为今后功能文体学的探索和研究以及意识流小说和讨论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丰富的文本资料。与此同时,为进一步解读和把握意识流小说提供一个全新、科学而合理的方法和角度。

    二 意识流小说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1 意识流小说概说

    通过追溯意识流小说的发展历史可以知道,这一类型的小说创作最早诞生于19世纪的初期。所谓意识流小说,主要指的是一种以描绘人的意识流动状态为主要表现手法的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流派。在现代世界文学园地里,意识流小说流派的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十分突出的典型意义的代表性作家以及作品。众所周知的意识流小说作家作品有: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以及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等。这些优秀的意识流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非常大胆地突破了以往的文学创作传统,非常着重描绘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情绪的起伏变化以及心理意识的自然流动,从而让文本接受者在阅读小说作品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加自然地、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并且最终融入到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当中去,从而能够切身体会小说主人公的心理波动以及情绪变化。当然,不可回避的是,绝大部分的意识流小说作品因为文字晦涩难懂和叙述的不确定性,而备受文学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争论和非议。但是不得不说,意识流小说流派给传统的文学创作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和革新是不容忽视的,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非常突出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去探索。

    2 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年出生于英国,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小说创作影响巨大、文学创作个性鲜明、文学理论著述颇丰且颇受评论界争议的女小说家、散文家以及文学批评家。在伍尔夫的文学生涯中,先后出现许许多多非常有代表意义的优秀作品,她不仅仅创作了《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以及《墙上的斑点》等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识流小说作品,更以丰富而扎实的小说创作手法有力地推动了英国现代主义小说不断地向前发展。与此同时,弗吉尼亚·伍尔夫对意识流小说在创作理论上的精辟分析和深入探讨,成为意识流小说流派的最重要的文学论著之一,进一步丰富了意识流小说的文学批评理论,并且更加巩固了意识流小说在世界文学园地里的重要地位。

    小说《墙上的斑点》发表于19世纪初期,是伍尔夫早期创作的一部意识流小说代表性作品。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十分平常的一天里,小说的主人公“我”非常偶然地看到了墙上的一个“斑点”,并由此产生了思想情绪的起伏变化以及心理意识的自然流动,进而产生了一系列异常奇妙的幻觉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小说中的“我”由这个“墙上的斑点”不由自主地先后联想到了许许多多事物,如以前的房客、人的生命的本质、人类未来的不确定性、人类的愚昧无知以及忧伤、白骨和考古,等等。在小说文本的最后,作者告诉广大读者,原来所谓的“墙上的斑点”只不过是一只蜗牛而已。伍尔夫的小说《墙上的斑点》,以突破传统不落俗套的文体结构,丰富自由的文学想象、复杂多变的心理变化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揭示而成为意识流小说的典型代表性作品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3 系统功能语法以及功能文体学

    众所周知,所谓的功能文体学,主要指的是“运用系统功能语法来进行文学作品文本分析和解读”的文体学派。而文学批评界通常所说的系统功能语法,是由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Halliday创立的。在语言学家Halliday看来,人类的语言具有概念功能、交际功能以及语篇功能等不同方面的基本功能。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中,理论家们把人类的语言又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语境、意义、遣词、音的结构以及语音,其中“意义”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关键层次,说话的人物可以在意义系统中选取相应的意义。

    四 小说《墙上的斑点》的功能文体分析

    1 小说《墙上的斑点》中的人称分析

    在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伍尔夫非常巧妙地采用了第一人称代词单数的叙述角度。这样的叙述角度的创新意义在于,有意识地打破了传统小说创作过程当中以第三人称占据主体地位的叙述方法,改变了以往文学作品中作者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传统以及控制着小说作品中的一切人物思想和行动以及故事情节的创作惯例。让广大读者在阅读活动的一开始就随着“我”的思绪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文本世界中去,不断深入到小说人物的心理世界当中去,和小说中的各类人物一起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一自由的翅膀浮想联翩。在《墙上的斑点》这一意识流小说作品中,主人公“我”紧紧围绕在家里不经意间发现的“墙上的斑点”,而展开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联想到了以前的房客、白骨、考古、人类的未来以及生命的奥秘。在小说的整个叙述过程中,第一人称的的运用十分得体和妥善,使得作家伍尔夫顺利实现了对文本主题顺利而完整的主观呈现,这一文本主题就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这一历史转型时期的紊乱的社会秩序、无法摆脱的人类精神困境的完整展现,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作家内心无法排解的疑惑、无助、茫然无措,甚至是恐惧。

    2 小说《墙上的斑点》中的时态分析

    通过对《墙上的斑点》整部意识流小说进行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发现,这部小说从一开始到最后结束,先后一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时态。这三种时态分别是过去时、现在时以及将来时,其中,在通篇小说中以现在时为主要时态。与此同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墙上的斑点》中对这三种时态的呈现并不是按时间的自然顺序而来的,而是将这三种时态相互穿插、交错、颠倒,然后再加以重新调整、组合,使得整个小说的文本世界呈现出十分复杂、多变、奇特的时态状态。在《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我”的思考和想象是在过去这一时间段发生的,但是,作为主要叙述对象的“想象内容”却分别是运用现在时态和将来时态来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作者这样有意识地把过去或将来用现在时态来叙述,是有她的目的和意图的。这一意图和目的就是,努力十分自然地把文本的接受者带入到小说主人公“我”当下的意识中来,从而让接受者产生出十分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的处理不仅仅拓宽了读者的期待视野,还进一步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小说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我”始终着眼于现在这一时态,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将流动的思绪和意识伸向遥远的过去和将来,这一方面是对以往的人和事的追忆,另一方面却是对未知将来的想象和沉思。由此可见,弗吉尼亚·伍尔夫正是借助于时态的复杂变化和相互交叉,有意识地把文本中的时空顺序打乱,让人物的意识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流动、跳跃、渗透、交织,从而非常细腻地呈现了作家起伏多变的心理活动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十分巧妙地加深了小说作品的审美内涵和文化意义。

    3 小说《墙上的斑点》中的情态系统分析

    我们都知道,在功能文体学理论中,所谓的情态系统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即情态和意态。所谓的情态和意态,两者都是通过情态动词、情态副词、谓语以及小句来体现和表达的。在小说文本中,情态动词的巧妙运用往往有助于增强文本自身的主观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情绪意识。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这一意识流小说中,情态动词、情态副词、扩充谓词以及小句的多处运用,在表现人物意识自然流动以及人物心理的无常、犹豫、疑惑和迷茫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例如,在“If that mark was made by anail.It can thavebeen for apicture,it must thavebeen for aminiature…for the people who had this house before would have chosen pictures in that way—an old picture for an old room”一段中,“old picture”和“old room”都隐喻了“旧传统”。在这段话中,作家巧妙地运用了三个情态动词,有力地突出强调了作者想要破坏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的美好理想和情怀。再如,在“One could imagin eavery pleasant world”一句中,作者运用“could”一词,较为恰当而真实地表现了对创造新世界并不仅仅是“我”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而是这个世界上的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的人的共同理想和愿望。由此可见,这一表现手法,有利于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和讨论弗吉尼亚·伍

    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可以发现,这部小说作品的创新之处在于,十分大胆地突破了以往的小说创作传统,以反映和展现人物心理意识的自然流动以及情绪的起伏变化为主要表现手法,在特殊的语境、意义以及语式的规定下,通过对人物语言模式以及小说叙述方式的自主选择,向广大读者展示了小说中的“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而产生了错综复杂的意识流动的状态,并通过跳跃、凌乱、分散的意识活动生动地传达出了鲜明的文本主题,表达了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对现实世界的怀疑和反叛,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五 结语

    在以上的讨论中,笔者试图运用系统语法的基本方法和理论,着重分析和解读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的人称、时态以及情态系统等功能文体要素,进一步剖析和讨论了该小说的功能文体。通过对小说《墙上的斑点》的深入分析和解读不难发现,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的意识流小说的叙述重点,不在于对具体故事情节的展现和描写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具体刻画,而十分注重对人物的思想情绪以及心理意识的完整再现以及对外部环境和景物细致入微的细腻描写。与此同时,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功能文体学这一文学理论为文学批评家和读者分析和解读意识流小说提供给了客观、新颖、科学、合理的方法和角度,并且呈现出十分鲜明的可行性,为以后的意识流小说的文体分析和研究有提供新的角度,为功能问题学的进一步探讨做出了一定的有益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张德禄:《功能文体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 廖巧云:《功能语法理论在文体分析中的应用——语篇分析范例》,《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8期。

    [3] 肖庆华:《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分析〈墙上的斑点〉》,《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4] 谌晓明:《从〈墙上的斑点〉看意识流小说的结构美学特征》,《太原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5] 瞿世镜:《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作者简介:孟彦,女,1982—,山东济宁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工作单位: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斑点 文体 墙上 功能 伍尔夫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