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论《洛丽塔》的主题意涵

    时间:2020-05-08 07:58:0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洛丽塔》一书曾先后遭到4位美国书商的拒绝,理由是《洛丽塔》描写了成年男性与幼女的性关系,而这有悖于社会的伦理。本文作者收集了专家们对《洛丽塔》主题的讨论并进行了认真地归纳比对之后,形成了对小说主题的认识:《洛丽塔》是一本有着道德批判价值的小说,它批判的是美国社会在后现代语境之下的道德上的无所适从。

    关键词:《洛丽塔》 主题意向 纳博科夫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是美国著名小说,也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有争议的小说之一。《洛丽塔》完稿于1954年的春天,出版于1955年。在纳博科夫四处投稿的过程中,《洛丽塔》曾先后遭到4位美国书商的拒绝,理由是《洛丽塔》描写了成年男性与幼女的不道德的性关系,而这有悖于社会的伦理;最终能够出版《洛丽塔》的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又恰是一家专门出版色情读物的出版社,而这似乎也更证明了《洛丽塔》的“黄色”和“色情”身份。据说,自《洛丽塔》问世之后,美国公民就再没有人敢给自己的女儿取名为“洛丽塔”,此种意料不到的社会反响也共同强化了“洛丽塔事件”的外张力。这种对《洛丽塔》的理解也让作者纳博科夫感到困惑和烦恼,他曾多次慨叹大多数人没有真正读懂这部小说:“没有比政治小说或有社会意图的文学更令我感到乏味的了”、“我的写作没有什么宗旨,没什么道德说教,也没什么可资利用的一般思想”。那么,《洛丽塔》的主题到底是什么,纳博科夫在塑造洛丽塔和亨伯特这两个人物时,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也一直是评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作者在收集了专家们对《洛丽塔》的评论并进行了认真地归纳之后,形成了对《洛丽塔》主题的认识。

    一 评论界对《洛丽塔》主题的看法

    自《洛丽塔》诞生并改编成电影剧本之后,对《洛丽塔》主题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专家们的意见大致归为如下三类:

    1 认为《洛丽塔》是一本爱情悲剧小说而不是性小说

    文学批评家莱莱昂内尔·特里林(Lionel Trilling)在《最后的情人》一文中指出:“《洛丽塔》是关于爱情的。或许换种说法会更容易被人理解:它不是关于性的,而是关于爱情,即便它每一页都有清楚的情欲的痕迹或某种明显的性感的描写。”他的见解虽然没有给《洛丽塔》更高的文学评价,但起码在认知上使《洛丽塔》提高了档次,使其从色情小说而提升为爱情小说,从而进入到一个比较纯洁的感情小说的层面上。关于这个观点,纳博科夫在《洛丽塔》序言曾借小约翰·雷博士之笔说道:

    “在整部作品里找不到一个淫秽的词,当然,粗鲁庸俗的读者受到现代习俗的影响,总心安理得地接受一部平庸小说中大量粗俗下流的词语,他们对这部作品在这方面的匮乏会感到相当吃惊。”

    此种态度表明,《洛丽塔》起码没有性方面的淫秽的描写,也没有利用部分读者的好奇心理而谋利,所以如果有人把《洛丽塔》当成色情小说去看的话,他会感到小说与他的期待大相径庭。

    在此观点的基础上,有人开始欣赏《洛丽塔》中爱情的悲剧色彩,欣赏男主角亨伯特对洛丽塔情感的专一、洛丽塔对亨伯特的背叛、亨伯特对洛丽塔最终的殉情。然而,纳博科夫同样对这种看法表示反感,他说:

    “《洛丽塔》并不带有道德说教。对于我来说,只有在虚构作品能给我带来我直称之为美学幸福的东西时,它才是存在的。”

    也就是说,纳博科夫坚持认为他在《洛丽塔》中不带任何说教色彩,它只在美学角度上具有某种认知的意义。

    2 认为《洛丽塔》是一本讽刺美国社会文化的书

    约瑟芬·韩丁在《实验小说》一文中指出:

    “纳博科夫利用亨伯特这个人物对某种美国式的淫欲进行了讽刺。……对美国野心的奇特的讽刺、把青春理想化以及亨伯特的无耻的个人主义都清楚地证明了艾尔弗雷德·阿佩尔下述话的正确:‘在强调用歌曲、广告、杂志和电影招徕和控制他们的消费者方面,洛丽塔所取得的成功远胜于其他任何美国小说。”

    英国文学史家马库斯·坎利夫亦指出:

    “此外,这更是一本充满惊人机智和活力的小说。写美国社会中的粗俗面,谁也比不上纳博科夫。比如说,美国汽车旅馆的肮脏和荒谬,这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写作题材,最后总算找到一个诗人兼社会学家的纳博科夫,把他们写得淋漓尽致。”

    而在《洛丽塔》一书中,确实充满了亨伯特似乎荒唐的行为,再加上他疯狂的长达两年在美国各处周游、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的经历,也确实使小说里充满了一些关于美国的汽车旅馆的生动描写。美国因汽车业的发达,被人称为“轮子上的国家”,大量的汽车旅馆建在公路旁,为自驾汽车的旅客提供食宿,也上演着一幕幕关于汽车旅馆的悲喜剧。但纳博科夫并不赞同《洛丽塔》是一本讽刺美国社会文化的书和说法,他认为:

    “我选择美国的汽车旅馆而不选择瑞士饭店,也没有选择英国客栈,就是因为我要努力做一个美国作家,只要求得到其他美国作家享有的同样的权利。”

    这说明纳博科夫之所以在《洛丽塔》中有那么多的汽车旅馆等美国文化的描写,只是想让自己的小说更像美国小说而已。

    3 认为《洛丽塔》是一本充满了复仇意识的小说

    纳博科夫的故乡俄罗斯历来就有“用决斗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利益”的传统,才华横溢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就是在一次决斗中死去的,因此有人认为纳博科夫想要在《洛丽塔》表现某种复仇的因素。但真正行使复仇行为的人物应当是谁呢,《洛丽塔》并没有明确地表明。也许是在表现成为孤儿的洛丽塔为自己母亲复仇,因为她接受了亨伯特的谎言,成为了他的性伙伴,跟着亨伯特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在心理上承受着“乱伦”的重负从而远离了欢乐的童年,因此这个复仇者应当是洛丽塔,她应当通过逃亡、背叛、抛弃等种种方式向亨伯特表达她的复仇意识。但《洛丽塔》最终的结局是亨伯特并没有被洛丽塔杀死,而是亨伯特杀死了剧作家奎尔蒂并犯下了死罪。还有一种说法是复仇的主角是上天,上天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亨伯特和洛丽塔都进行了报复:亨伯特在受审前几天因心脏病猝死狱中。一个月后,洛丽塔和腹中的女儿死在产床上,两个有着不道德的性关系的人都受到了上天的惩罚,这似乎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复仇意义。但在二人死亡的同时,《洛丽塔》的故事又给了他们永生的机会,使亨伯特仍然拥有着“我的洛丽塔”,这又与复仇之说相互矛盾。

    二 纳博科夫对《洛丽塔》主题的见解

    首先,纳博科夫否认这是一个关于性的小说,他在《洛丽塔》里多次明确地说道:

    “《洛丽塔》开头几章的某些技巧(例如亨伯特的日记)让我最初的读者误认为他们读的是一本淫秽的书,他们以为读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的淫秽场面,而一旦不见了淫秽的场面,这些读者也就读不下去了。”

    的确,正如纳博科夫所言,小说里很少有淫秽的场面,与之相反的是,小说里到处充满着优雅的文字、诗意的画面和对自然风光的歌颂。当必然写到性爱时,纳博科夫也使用文雅的、隐喻的字眼,使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将其含糊地一带而过,使之变成了整个风景描写中最不经意的一笔。因此,《洛丽塔》与通常人们所熟悉的色情小说有着根本的区别,那就是作者排斥用性描写来取悦于读者的写作方式,并有意识地将整个故事里关于性描写的部分淡化。

    第二,纳博科夫也不赞成《洛丽塔》是一本直接的道德说教文本。他坚持认为:“在艺术超尘绝俗的层面上,文学当然不关心同情弱者或谴责强者之类的事情,它注意的是人类灵魂那隐秘的深处,彼岸世界的影子仿佛无名无声的航船的影子一样从那里驶过。”他一直强调,“文学是创造,小说是虚构。说某一篇小说是真人真事,这简直侮辱了艺术,也侮辱了真实。其实,大作家无不具有高超的骗术。”并一贯认为现实世界本来就充满假象,所以“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之间没有界限,作家不要去追求与文学与“表面现实”的相似,而是像上帝一样努力地创造自己的艺术天地。所以他反对文学过于贴近现实,更反对文学作为政治或教育的一种载体形式而出现。纳博科夫认为《洛丽塔》的意义是远大的、纯精神层面上的:“《洛丽塔》应该使我们大家——父母、社会工作人员、教育工作者——以更大的警觉和远见,为在一个更为完全的世界上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一代人而作出努力。”

    三 本文作者的分析

    著名文学批评家爱德蒙·威尔逊指出:

    “我还认为,在你(指纳博科夫)的这本书里(指《洛丽塔》)有太多的背景,太多的地点描写,等等;而这对你来说是不太寻常的。”

    爱德蒙·威尔逊的话说明《洛丽塔》有着足够多的主题内涵,这是可以肯定的。通过对小说的认真研读之后,本文作者认为《洛丽塔》起码有以下这两方面的主题意涵:

    1 《洛丽塔》给社会提出了一个重量级的道德命题,爱情既然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它应不应当有所超越?超越到什么限度才算适度?比如当一个成年人爱上一个儿童,当一个名义上的父亲爱上的他的继女,这种情感应当如何处置,是要受到道德的遣责,还是让全社会用宽容的眼光、进化的眼光看待这一份还算真诚的情感?纳博科夫在小说已流露出亨伯特本人对这种情感的羞愧感,这正说明在作者的内心深处对这种畸型的爱恋关系也是无奈而纠结的。亨伯特一方面难以摆脱他本人发自内心的这种情感需要,另一方面又让亨伯特带着他的“小仙女”东躲西藏,开着汽车在美国各地流浪了两年多的时间,而且每次稍有人注意亨伯特和洛丽塔的关系时,亨伯特都惊恐不安,迅速地带着洛丽塔逃离开去,这说明亨伯特也正在为他的这种畸型爱恋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内心并不快乐轻松,而他最后猝死于牢房里的结局,也印证了这种内心压力极大的生活所带给他的健康方面的损伤。因此,这一道德命题就显得更加沉重了。

    2 美国社会的混乱和教育的缺陷也是作者所要展现的一个重要主题。小说中的洛丽塔在刚刚12岁的时候,就已有了丰富的性经验,并在旅馆里大胆地勾引成年男人亨伯特,这说明美国社会性文化的混乱已严重地渗透到少年人的生活之中,并严重地扭曲了他们那正在发育的身心。洛丽塔所生活的学校里的那种“现代的男女同校教育、青少年的风尚、营火旁的欢宴等已经叫她这样的姑娘不可救药地彻底堕落了”的现状,也足以让人忧虑。这种混乱的生活环境让年仅12岁的洛丽塔行为放肆,“叫有学问的读者感到厌烦”。而出现于小说中的那些企图诱拐洛丽塔的“加油站的小工”、“推销员”、“剧作家”等男性所代表的社会画面也让人担忧,而这种社会环境既是产生亨伯特与洛丽塔的性倒错现象的语境,也是一种人类道德感的无序状态的表现,它有力地解构着现代人类的情感追求,让读者产生精神上的混乱感。因此,本文作者认为,《洛丽塔》是一本有着道德批判价值的小说,它批判的是美国社会在后现代语境之下的道德上的无所适从。正如纳博科夫本人所言:“这个悲剧故事坚定不移的倾向不是别的,正是尊崇道德。”

    总之,《洛丽塔》有着丰富的主题内涵和极高的美学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主题的丰富性正是这部小说的特征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表述方式赢得了世人瞩目,正如蔡莉莉所言:

    “《洛丽塔》借用情色小说的外壳,成功地抵达了人类心灵的核心地段,描画着人与世界相遇时的投入、冲突和失败,其中蕴涵的悲剧感,正反映了一个严肃作家的良心。因此,与其说《洛丽塔》是一部批判之书,毋宁说它是一部怜悯之书。通过迷离幻美的文字,纳博科夫用幻想般、魔术般的情节编织出的生活真相,除了在对美的沉迷之外,还促使我们进一步地对人类的生存困境做长久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霍夫曼主编,王逢振等译:《美国当代文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2] 伯格森,吴士栋译:《时间与自由意志》,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3] 纳博科夫,潘小松译:《固执己见》,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 蔡莉莉:《〈洛丽塔〉迷失在欲望与时间中的永恒悲剧》,《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2期。

    作者简介:

    王建光,女,1969—,吉林东辽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外文学、文化交流,工作单位: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余迎,女,1957—,河南郑州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中外文学、中外文化,工作单位: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洛丽塔 主题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