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景观雕塑的抽象性问题

    时间:2021-03-09 07:56: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以景观雕塑为线索,阐述我国目前社会公共环境上景观雕塑存在的争议性问题,即受西方當代艺术文化影响,包裹着抽象艺术的哲学表面,实则偏离抽象艺术本意的、不考虑其现实问题的景观雕塑是否贴近公众艺术审美。近几年,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景观雕塑由于造型或形式过于抽象而引发民众争议的事例,这类景观雕塑往往被设计者标榜“前卫”,鼓吹抽象,愚弄民众以及进行商业炒作。不仅忽视了景观雕塑在城市公共环境中的核心价值,同时也由于景观雕塑的制作与安置复杂,不宜拆换,也对城市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本文就景观雕塑的代表性、与公共环境的协调性和公众性进行分析,浅谈景观雕塑的抽象性问题是否适宜公共艺术的艺术审美。

    关键词:景观雕塑;抽象;代表性;协调性;公众性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2-0025-01

    随着当今城市发展的不断进步,公共艺术早已遍布大城小巷,商业广场、中心公园、学校、工厂、绿化和居民区,成为了我们公共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的精神生活增添色彩。自1982年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主任刘开渠正式提出景观雕塑这一概念以来,中国景观雕塑发展的历史仅有三十年之久,然而,其发展可谓迅速。这对我国公共艺术既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存在诸多弊端。城市景观雕塑不仅能够为城市化环境增添艺术气息和人文思想,且反映了这座城市的文化修养以及物质发展水平,有些甚至成为当地极具代表性的公共标志。所以,景观雕塑创作者在雕塑的设计上除了满足雕塑艺术性的同时,更需要考虑它的代表性、合理性和公众性,即目标是否能够反映其所在城市的人文思想,景观雕塑与安置环境的协调性和空间构图,以及是否贴近公共艺术审美三点。

    一、景观雕塑与公共环境搭配的协调性

    探索景观雕塑与公共环境搭配的协调性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景观雕塑的定义以及它的功能性。景观雕塑是指在城市规划范围内的道路、广场、绿地、住区、风景名胜区、公共建筑物及其他活动场地建设的室外雕塑。从景观雕塑的功能问题来看,景观雕塑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深入分析所处公共环境空间的性质、规模、空间形态和整体艺术风格,选择合适的尺寸大小、材质、颜色以及造型手法,使之与所处的城市公共环境有机结合。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时常谈到的“因地制宜”,不一样的空间环境需要不一样的装饰点缀,也就是景观雕塑安置于公共环境所追求的的协调性。只有达到与公共环境的协调搭配,才能避免环境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景观雕塑如果能做到与公共环境形成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则是创作者达到的至高境界。

    二、景观雕塑反映城市人文的代表性

    景观雕塑作为一门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作为城市公共环境的装饰品来美化和点缀城市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反映城市社会生活和彰显城市文化特色,从而达到为城市化环境增添艺术气息和人文思想。也就是说,许多城市都希望通过景观雕塑来提升城市的形象。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鱼、布鲁塞尔的撒尿男孩则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不仅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且蕴含着独有的城市精神。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观赏作品的同时,很快就能从作品中读到创作者的用意和城市的历史文化气息。当城市的物质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以后,人们不仅需要这样的公共艺术来满足自身的审美需求即精神活动,也需要这样的的文化标志来彰显自己所居住城市的文化素养。

    三、景观雕塑符合大众审美的公众性

    然而由于近年来,我国许多年轻艺术家受西方当代艺术文化抽象主义热潮影响,公共环境中出现的许多让人看不懂,不理解,标榜“前卫”的景观雕塑,这类雕塑通常是背离景观雕塑的创作原意,不具备其所在城市人文思想的代表性,不讲究与公共环境的协调搭配,一味的追求当代西方鼓吹的抽象主义的外在形式,失去雕塑本身的美感,使民众在欣赏时摸不着头脑。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对于这种现象给出这样一个解释:当代艺术家欲摆脱工匠身份获得哲学家资格,但自身思想并非深刻,最后变得“胡言乱语或装疯卖傻”,反让观众背上“不懂”的罪名。而这也是出现如此之多“看不懂”的景观雕塑的原因之一,只是一味的贴上“让大众看不懂”的标签来标榜自己的当代艺术认识,而丢掉艺术本身的美感和价值,这样的作品很难被大众所认可。也就达不到其所需具备的符合大众审美的公众性。

    四、中国景观雕塑的发展趋势

    关于景观雕塑的抽象性问题,本文的主张并不是一概的抵触西方当代艺术所鼓吹的抽象主义,但也反对完全的模仿其表面形式,而是应该通过深入的学习与研究之后立足于本国文化,中华文明具有开放性的伟大包容性。

    景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范畴的一部分,它区别于架上雕塑和室内空间的陈列品,与公共空间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景观雕塑作为城市的代言,展现城市精神,凸显城市风貌,终将成为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只有设计者认真的创作和工业人员良好的策划才能将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为人民大众带来舒适养眼的社会公共环境。

    参考文献:

    [1]祝明建,陈永华,马瑶.城市雕塑的社会功能研究[J].雕塑,2006(06).

    [2]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宗白华.中国青年的奋斗生活与创造生活[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4]王朝闻.雕塑美学[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抽象 雕塑 性问题 景观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