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甘肃染缬文化动态保护的数字化策略

    时间:2021-04-02 07:59: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通过梳理甘肃染缬文化保护现状,提出数字化动态保护方式是新时代网络技术背景下进行染缬文化保护的可行性方式。提出通过构建染缬文化的数字资源信息库、搭建染缬文化数字资源的网络展示平台、建立染缬文化在线交流平台等数字化保护措施,使染缬文化与数字技术及数字手段充分结合,实现甘肃染缬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传播。

    关键词:染缬文化;动态保护;数字化

    染缬,是古代纺织品的防染技术。甘肃省处于丝绸之路文化中心地带,拥有极强的染缬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丝绸之路染缬文化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染缬艺术体现的历史及现存生活方式、艺术价值、艺术发展形态等,造就了其作为传承文化的活态性特征。因此,需要采用灵活、动态化的多种方式使之能够更好传承和发展。

    染缬文化资源的动态性保护和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性保护和发展,主要是指染缬文化的技术恢复、技术传承与技术发展,及染缬技艺在当代社会中的有效应用方法等;另外一种是展示性保护与发展,主要是指染缬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其在经济社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动力[1]。

    一、甘肃染缬文化保护现状

    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使工业纺织产品被大批量生产,这严重冲击了传统手工业的生存,依靠劳动人民智慧传承的染缬民间工艺逐步衰竭甚至消亡。进入后工业时代,恢复和传承传统手工染缬技艺的工作仍在继续,而染缬研究的相对隔离性也成为阻碍研究染缬艺术的主要瓶颈[2],染缬文化的传承特殊性与经济社会的融合意识尚未形成,良性发展势头示弱。

    二、染缬实施数字化动态保护的作用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近年来数字博物馆的方兴未艾,就是数字化信息时代对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的结果[3]。大数据性质具有多种动态优势,如更新速度快、处理时间短、数据采集方便、数据类型多样等特点,都使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变得快捷和高效;同时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越来越具有科学性和时效性;图形图像、影音视频、虚拟现实等数字化处理技术,也为染缬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这些数字化技术优势和方法,都对染缬文化的活态保护,对于染缬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染缬文化的数字化动态保护策略

    (一)构建染缬文化的数字资源信息库

    信息技术时代带动了数字等多元化资料存储和展现形式的产生和发展,这对于文化艺术的发展及文化传承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作用。以染缬文化为例,通过数字采集、文件信息存储、数字信息化处理、数字化展示及传播等技术方式,可以实现对染缬文化艺术在新时代新视角下的转换和再现,也可以部分还原逐渐被人淡忘的染缬文化技艺与文化传承,不断加深染缬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当然,这种个体传承文化的原始信息,会随着时代文明的进步、传承艺人的离世及地域文化的流逝,逐渐成为信息采集的最难部分,也是目前实施数字化动态保护甘肃染缬文化的薄弱环节。

    (二)搭建染缬文化数字资源的网络展示平台

    染缬文化数字产品是数字与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也是将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为现实文化传播力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全新的文化宣传载体。其中包括:网络新闻传播——以新闻为主体的网络信息媒体是染缬艺术宣传的重要途径,也是近年来扩大文化丝绸之路地域文化影响力,传播染缬文化魅力的主要应用手段;网站建设——全面建设染缬艺术宣传网站,以文化专题形式建设具有影响力的“丝绸之路”染缬艺术文化网络传播平台;舞台宣传——舞台是四维空间综合体,是将静态文化动态化的优秀载体,与动漫形式相比,舞台展示具有无可取代的视觉效果表达优势。借助于现代数字媒体技术渠道,增加其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催生了新文化需求,提高了染缬数字文化衍生产品的文化附加价值,商品属性大大加强。

    (三)建立染缬文化在线交流平台

    通过建立在线交流平台,领域专家、学者等可以在线进行学术探讨,染缬匠人可在线指导或交流技艺及方法等,甚至还可以邀请专家在线帮助爱好者们进行商品价值鉴定等。通过在线交流,各类型用户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沉淀、更新和提高自身文化知識,也为积极、全面发展和传播染缬文化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徐艳芳.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开发优势转化机制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107-110.

    [2]曹海艳.甘肃丝绸之路染缬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5(2):93-96.

    [3]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2012,2:54-56.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甘肃 数字化 策略 保护 动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