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杨开荆:中国第一位图书馆学专业博士后

    时间:2020-03-24 07:57:3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05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对外发布信息:来自澳门的学者杨开荆顺利通过博士后论文答辩,该所正式宣告:全国首位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后研究人员满师出站;12月24日,《澳门日报》发表一则醒目的本地文化新闻:澳门学者杨开荆女士成为澳门第一位、也是中国第一位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的博士后。

    杨开荆博士同时也是澳门江门同乡会副理事长和副会长,对于她取得的学术成就,旅居澳门的江门乡亲倍感自豪奔走相告。

    杨开荆博士的求学之路

    对于杨开荆博士取得的“中国第一”,熟悉她的人既感到意外又觉得实在情理之中。感到意外的是,三十多年身处澳门这个花花世界、亚洲的拉斯维加斯,她竟然能够抛却繁华,一心钻研学术,这需要多大的定力、意志和毅力!但是更多人对杨开荆的人生选择毫不意外,他们知道杨开荆是个好读书的人、会读书的人、能读书的人,书就是她的一切,学问就是她的生命。

    澳门商训夜中学前校长、著名作家刘羡冰曾经撰文赞扬自己的弟子杨开荆移民来澳门之后,勤奋读书,从高中到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博士后,前后用了二十四年的“日工夜读”终有所成,堪称是澳门人第一代的终身学习实践者,是澳门青年人自学成才的典范。

    二十四年的“日工夜读”?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说,一个人白天上班赚钱养家糊口,晚上读书钻研求学问,一步一个阶梯走上学问的金字塔,一个文弱女子为了寻求学问坚持了整整二十四年。其坚强毅力、不懈努力、执着追求令人感慨不已。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国第一位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第博士后杨开荆女士的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晶莹的汗水啊!

    杨开荆出生在广州,自幼在一个单亲家庭成长,其父亲杨杰早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是中学教师,“文革”期间不幸英年早逝。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杨开荆随母亲陈宜颂移居澳门。

    初到澳门两手空空从零开始,刚刚初中毕业的杨开荆在澳门开始“日工夜读”的生涯。要在澳门生活和寻找工作,首先要学好英语,要有文凭,杨开荆报读了澳门中华总商会商训夜中学英文专科高中课程,1983年至1987年,经过四年的刻苦攻读,杨开荆终于获得高中文凭。

    原来日工夜读也可以拿到正规文凭,原来英语也不是传说中那么可怕,杨开荆在商训夜中学体会到了自学成材的畅快感觉。

    毕业之后,杨开荆进入澳门东亚大学(后改名澳门大学)图书馆工作。当时杨开荆感到新单位最新鲜最吸引人的是,大学里面的员工可以享受免费修读本科课程。在杨开荆看来,这是天大的福利和福气,但是免费读书的前提是要“日工夜读”。一些贪图享乐的同事受不了这样的辛苦,避之不及,但是有过商训夜中学自学经历的杨开荆,乐此不疲,孜孜不倦,花费四年时间终于在1992年获得澳门东亚大学公开学院商科本科学历,主修资讯系统专业。

    由于兴趣使然,杨开荆在本科毕业之后,又报读了澳洲查尔斯德大学(charles sturt university)与香港大学合办的图书馆与资讯管理学硕士学位,经过两年半的挑灯夜读,杨开荆获得了图书馆学硕士学位。

    这时候,很多人劝她:“拿到硕士学位,对于应付图书馆的工作和业务,绰绰有余,你一介女流应该回归家庭,享受生活了。”但是,杨开荆并没有止步满足,透过硕士课程学习,她知道图书馆学尚有广阔的学术领域等待开拓,她要为澳门的图书文献学添砖加瓦。

    她再接再厉考上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又是三年的日工夜读。读博士的三年里,给杨开荆印象最深的就是“人在途中”——由于还要在图书馆上班,她要经常来往于北京和澳门之间,有限的几天假期,别的人是合家团圆购物逛街,她却不是飞往北京写论文,就是在藏书楼中寻宝。回顾这一段苦行僧一样的求学之路,杨开荆兴奋多于失落:“那几年,我被丰富的历史文献带回澳门那悠久而多元的历史长廊,深刻体会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2002年,杨开荆获得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专业博士学位。

    中国首位图书馆学博士后的诞生

    杨开荆进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著名学者赵新力的大力举荐很有关系。赵新力在北京,杨开荆在澳门,一南一北,那么这段“伯乐”与“千里马”的情缘始于何时何地呢?

    2003年底,杨开荆正式进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始了两年时间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后研究之旅。

    作为首届进站的研究人员,杨开荆感到荣幸,也因此引来许多的目光和关注,令杨开荆不敢怠慢。因为杨开荆深知那并非仅仅个人学研成败的问题,以前读硕士、读博士,成功失败更多的只是关系到个人荣辱,但是这一次,自己工作的好坏关系的可是中国首个图书馆及文献情报领域博士后站的声誉与发展。所以面前只有华山一条道: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对于全职工作又兼顾家庭的杨开荆来说,两年内完成研究项目,可不是件容易之事。况且赵新力老师要求非常严谨,所以每月由澳门来北京向他呈交进展报告时,杨开荆总是全力已赴尽量防止细微差错,生怕达不到要求。

    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那两年,杨开荆时而在白雪皑皑的冬天探寻藏书楼,或在酷热的炎夏奔走调研;曾经在许多个晴朗的清晨出发,更多的是在月光陪伴的晚上挑灯读夜。

    由于导师赵新力老师及沈玉兰老师的带领,以及得到课题组成员的充分配合,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杨开荆终于按时完成了光荣的任务。那两年,杨开荆进行了一系列问卷调查,与各地图书馆馆长、澳门教育界、法律界、政府官员等近40位人士进行了专访,也参访了国内外几十个文献机构;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并在各学术论坛、图书馆、中信所等作了多次学术报告。除此以外,也参与了教学工作和各种学术活动,并协调中信所图书馆加入国际组织的寄存馆。最后完成了《澳门新时期图书馆、文献信息事业发展战略研究》近30万字的论文。

    2005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杨开荆女士顺利通过出站研究报告答辩,成为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第一位博士后。

    杨开荆的博士后研究工作顺利出站后,论文得到澳门基金会的支持,当中提出的澳门记忆工程、文献网络化发展、馆员专业伦理、图书馆法等构思引起社会关注。博士后的学研,让杨开荆博士更深刻的体会世界图书馆、文献信息领域的发展方向,尤其影响和深化了杨博士对澳门相关领域的一些构想。随即杨博士应邀参与澳门新中央图书馆兴建的规划项目;而与此同时,又获澳门科技发展基金支持,就澳门文献信息网络化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呈交的报告及模拟网站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认同,最后由澳门基金会启动澳门记忆工程。

    由于参与博士后研究,杨开荆了解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工程是对文献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工程,结合在北大攻读博士期间对澳门历史文献的研究,机缘巧合,2010年,杨开荆等多位学者代表澳门文献信息学会,在澳门政府和澳门教区的支持下,有幸作为代表,为天主教澳门教区档案文献成功申报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的《世界记忆名录》,向世界彰显了澳门文化内涵,引起国内外很大反响。

    助力澳门文化遗产成功申报“世界记忆工程”

    为什么要读书?读了博士,拿下博士后可以为澳门贡献点什么?可以为社会干点什么?杨开荆是一个学以致用的学者。她最为学术界记忆深刻地成就,当然是她作为专家代表之一,大力促进和推动天主教澳门教区档案文献 (16世纪至19世纪)成功入选亚太区 《世界记忆名录》。

    澳门获此荣誉,负责申报的澳门文献讯息学会理事长杨开荆博士直言来之不易,参与计划的学会成员及专家学者当中经历重重困难,如今总算完成“阶段性”任务;将向大会申报的澳门敎区档案文献,属庞大数量中的小部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她说台港澳首次有文献遗产获此殊荣,不会因此骄傲,反而有助激励硏究团队士气。

    杨开荆有感而发说,申报文献过程不足一年,但事前已开展多年筹备工作。这批敎区档案文献主要为澳门敎区档案及圣若瑟修院所藏古籍,包括信函原件、报吿、敎廷指示、活动计划、建议及会议记录等;又如手稿、古籍、期刋、照片等东、西方来澳的传敎士学习的资料,和涉及课本、参考书、中国文化和中文学习敎材、西方古典学术知识如神学、科技、数学、文化、哲学等领域;各地敎徒的出生、洗礼、结婚及死亡等资料。

    杨开荆深信,这些文献得以保护,澳门天主敎会功不可没,对亚洲乃至全球人类记忆皆具意义。硏究人员评估和选出具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文献过程,获特区政府尤其前特首何厚铧等高度关注,也与澳门基金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也与澳门敎区主教黎鸿升及国家档案局负责人交流意见,深入研究文献有关。她说有望下届把“天主教澳门教区档案文献”申报入选世界级名录,再度提升澳门的档案文献地位。

    浓重的故乡情

    杨开荆平日工作很忙碌,天南地北地出差考察,要采访她着实不容易。笔者只好多次联系,终于在她的母亲陈宜颂女士、舅舅陈铁先生等江门籍乡亲的大力帮助下,于2014年5月份在佛山市采访了她。

    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杨开荆在百忙中给我提供了大量珍贵参考材料,令人惊喜连连收获多多。我知道她历来是一个“多做少说”、“谈学术不谈自己”的人,这次对我的采访破例打开“绿灯”,恐怕是杨博士的“爱屋及乌”之故——杨博士出生在素有爱国爱乡传统的书香世家,她把故乡情谊看得很重,但凡乡亲和家乡有需要,她是义无返顾有求必应。

    杨开荆平易近人、好客热情,她对于我这个来自家乡的访问者的关照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尽管杨博士素来为人低调,一般不轻易应允接受新闻采访,但是她看到我从家乡来,盛情难却,最后还是答应了我的采访要求。她笑着说:“谁叫你是家乡来的记者呢,你打乡情牌,我不能不答应啊!”看得出来,杨博士对家乡江门五邑有着很深的热爱和感情,所谓: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啊!

    事实也是这样。我于2009年有幸结识杨开荆博士,多年来,不同场合不同地点和这个满腹经纶的澳门学者聊天,她多次给我动感情地讲过她的家族和江门侨乡的深厚情缘。

    杨开荆祖籍广东广州,其祖父那一代在抗战时期避难广东新会外海。杨开荆的父亲杨杰是建国初期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的高材生、其母亲陈宜颂女士出身新会外海外海名门望族,是早年广州协和女子中学毕业生;杨开荆博士的外祖父是开明士绅、新会县景堂图书馆首任馆长陈照薇先生。杨博士的舅舅陈冠时抗战时期参加东江纵队,1943年在战斗中因为掩护战友突围负伤被日本鬼子俘获,陈冠时在狱中坚贞不屈,最后被日寇斩首示众,英勇就义,至今在江门外海还有纪念陈冠时烈士的纪念碑林。所以,从小到大,杨博士受到的家教就是爱国爱家,有国才有家。为什么要读博士?为什么要读博士后?读书为了什么?杨博士用她的行动清晰地回答了这些问题,那就是她浓重的社会责任感和沉甸甸的家国情怀!

    由于这样的关系和渊源,杨开荆虽然久居澳门,但是她对家乡——江门侨乡有着特殊的感情,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和变化,并且积极参与同乡会的工作。多年来,她先后担任澳门江门同乡会副理事长、副会长职务;她还应邀担任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名誉会长,在澳门和江门奔波出力,穿针引线促成两地团体和组织的学术文化交流。最近几年,她还推动陈雨畦、陈照薇家族成员向江门五邑华人华侨博物馆、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新会景堂图书馆等部门和机构赠送珍贵的文物、照片和书籍。

    人说杨博士能读书、会读书、好读书,从高中到博士后,二十四年日工夜读,的确毅力惊人;我欣赏的却是杨开荆博士富于社会责任感、为社会读书、为家国奋发的情怀。

    澳门虽小情怀大,万家忧乐在心头。杨开荆,中国第一位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博士后,好样的!

    关于这段深厚的师生友谊,杨开荆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候,有以下的回忆:

    与中信所博士后站的缘,必须从1998年,跟赵新力老师第一次见面说起。当时在澳门新华社(澳门回归祖国后改名为中联办)经济部工作的他,来澳门大学图书馆的国际组织文献中心进行调研,那正是我负责的范畴。新华社人员到访,却是那么的平易近人,笑容亲切。我向赵老师介绍中心的工作,如何与联合国、欧盟、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等通过签署备忘录,建立国际组织的文献寄存馆等工作,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更表示中心工作很具前瞻性,对澳门的发展和竞争力极有价值。虽只是匆匆交谈,赵老师的意见给予我们莫大的鼓励,那一面之缘,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说人生真有轨迹的话,那次的见面已酝酿了我与中信所博士后站的缘分。时光匆匆,转眼澳门回归祖国,我同时在学术的山峰默默攀爬。2002年,赵老师率团访澳,我们在一个研讨会上再遇,他非常关心澳门社会发展,更不忘提携澳人参与学术研究,对澳门的情感溢于言表。当赵老师得悉我完成北京大学图书馆学博士在即,便鼓励我尝试申请中信所博士后,正是全国首个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后工作站。就此,我的人生轨迹随着我奔走的步伐在时间巨轮的推助下渐渐与中信所博士后站连接上,也造就了我与各位老师、同门兄弟姐妹结下不解之缘。至今转眼已十年,一切仿如昨天。

    相关热词搜索: 图书馆学 博士后 中国 专业 杨开荆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