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社会音乐教育中运用音乐作品构建听觉认知探究

    时间:2020-06-03 07:50:5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视唱练耳是一门系统地训练音乐听觉的专业基础课,由于从事任何音乐活动都必须有良好的听觉认知,因此其在专业音乐院校之外的业余音乐教育中越来越被重视。基于该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听觉能力积极地运用到实践中这一点,用音乐作品发展听觉认知能力这一训练方式,对于业余音乐教育自然也是重要的。笔者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依据运用音乐作品进行视唱练耳教学的原则,在对昆山市少年宫民乐团的教学中,针对该团体的特点与学生的程度,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运用《漠楼》这部民族管弦乐作品进行了教学设计与实践,试图让学生在听辨音乐作品中训练对节拍、节奏、音高、音色等音乐要素的感知与辨别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一个初步的、基础的音乐听觉分析,构建完整的听觉认知。

    [关键词]视唱练耳;音乐作品;听觉认知;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J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2-0128-03

    视唱练耳是一门系统地训练音乐听觉的专业基础课,它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由视唱和听觉训练两大部分组成。我们都知道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从事任何音乐活动都需要有良好的听觉能力,因此目前视唱练耳教学在专业院校外的业余音乐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就是关于本人在对昆山市青少年宫小琼花民乐团这一非专业团体的视唱练耳教学中,运用实际音乐作品来帮助学生构建听觉认知的探索与实践。

    [HTH]一、在社会音乐教育中运用音乐作品构建听觉认知的必要性

    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中,听觉训练这一板块大都是以音色单一、片段性、技术性的听觉训练方式为主,例如用钢琴进行对个别音乐元素(如音高、节拍、节奏)的听觉辨知能力的训练,对于程度较浅的初学者的音乐听觉能力发展来说,因为易于掌握,这还是必要的。但是想要获得整体音乐听觉能力的提高,构建起一个真正能运用到实际音乐活动中的听觉认知能力(是指能通过听觉把各个单一的音乐元素有机联系起来去分析理解音乐),必然“要通过学习实际的音乐作品”[1]来实现。鉴于视唱练耳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积极地将听觉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一点,运用音乐作品进行听觉认知的构建就不应仅仅是专业院校学生的专利,对于业余的音乐学生来说,同样需要这一训练方式。

    此外,如果只是长期进行单一形式的教学训练必然会使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听觉积极性也会因为感知上的疲惫、麻木而下降,对课程失去兴趣。不论是对业余音乐教育还是专业音乐教育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而且教学中的趣味性对于业余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某些方面来说更甚于专业音乐教育。那么作为从事业余音乐教育的教师,就必须设法让教学方式具有多样性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样化的练习,可以维持音乐学习兴趣和调动练习的积极性”。[2]

    同时,“人在每一项具体的音乐活动中,都离不开有意音乐注意与无意音乐注意。”[3]音乐注意,即是“人对音乐及相关事物有选择的心理集中” [4],其中无意音乐注意没有预设的音乐目的,更无须用音乐意志力去努力,是偶然发生的;而有意音乐注意则有一定音乐目的,且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音乐刺激物的强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无意音乐注意;明确各步骤的音乐任务、音乐活动的多样化,间接的音乐兴趣都会引起和保持有意音乐注意。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音乐注意的规律,设法保持学生有意音乐注意和无意音乐注意的稳定性,才能更加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依托于现代媒体手段的實际音乐作品的听辨训练,在构建学生完整听觉认知的同时,也是丰富教学内容与方式、增添教学的趣味性的一种合适的方式。

    二、教学的基本原则

    任何教学模式都必然需要依据一些基本教学原则的指导来实现。运用音乐作品进行听觉训练的原则大致有以下几个。

    1在作品选取的方面要注意指向性原则和丰富性原则:所选取的作品应符合专业的需求,并与教学程度相适应、与教学内容相呼应;作品包含的不同的音乐元素既要能有机联系起来体现作品本身风格特点,同一音乐元素还要能够在其他实际音乐作品中得到体现,让学生对某一音乐元素获得更加全面的认知。

    2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要注意的原则是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与特点来进行合理地设定:要在掌握了音乐基础知识和获得了充分地对基本音乐要素的技术训练,具备一定听觉基础的高级学习阶段中,加入实际音乐作品训练,以提升整体性的听觉认知能力。

    3在实际教学方面要兼顾教学的基础性与实用性原则:音乐作品的训练要能够对音乐听觉的基本技能——即对各种音乐元素如节拍、节奏、音高、调式、音色的辨知进行复习强化,同时立足于基本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整体听觉分析,拓展他们的听觉认知能力;此外,还要有相关的后续练习使得学生能对各类基本音乐元素乃至实际作品具备演绎的能力。

    [HTH]三、教学实践案例:小琼花民乐团对民族管弦乐作品《漠楼》的听辨训练

    1小琼花民乐团的基本情况

    该乐团隶属于昆山市青少年宫小琼花少儿艺术团,现任指挥为著名青年指挥家陈晓栋,具有一定的演出实践经验。但同时,由于乐团成员的年龄不一,跨度较大,最小的仅10岁,而最大的有15岁;且学习音乐的时间也长短不一,因此音乐听觉能力除了较为薄弱且个体间差异极大,这就给视唱练耳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设定的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模式都要更加仔细地考虑乐团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实际需求,“正确分析人的优势音乐综合能力和非优势综合能力,对提高人的音乐活动效率,改善音乐教学质量,发挥优势音乐综合能力在音乐活动中的作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对于该乐团的教学,本人主要是以各类视唱练习和节奏念读练习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与读谱能力。

    2民乐团当下的学习程度

    目前是该乐团正式系统学习视唱练耳的第四个学期,在前三个学期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对五线谱中的高低音谱表、各类基本节拍与节奏型及音程等知识点有了基本的掌握;本学期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对混合拍子的认知与演绎。

    混合拍子,也可称为不规则节拍,其最大的特点即是由单位拍相同的二拍子和三拍子混合所带来的不均等、不平衡的感觉,并由此产生与规则节拍截然不同的音乐动力感。我们最常使用的混合拍子有五拍子——如5/8拍、5/4拍,以及七拍子——如7/8拍、7/4拍。

    由于该乐团的大部分学生专业水平较低,在各自专业学习中接触到的作品以传统的为主,少有接触混合拍子的音乐作品,因此笔者在混合拍子的学习的第一步——五拍子的学习过程中,加入了一部民族管弦乐作品《漠楼》的听辨训练,以期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作品的训练来获得对五拍子的完整的认知与演绎能力。《漠楼》是作曲家金湘创作于1985年的大型民族交响音画《塔克拉玛干掠影》中的一个乐章,乐曲将民间音乐素材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描绘了作曲家想象中的楼兰古国;其中所运用到的混合节拍——5/8拍(该曲中的五拍子是3+2的组合),正好与该团学生当下所学习的内容相呼应。

    3具体的听辨训练过程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笔者将这次听辨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课堂外自主进行的预听辨;第二阶段,在课堂上由教师引领听辨讲解;第三阶段,是听辨后对所听辨材料的演绎训练。

    在第一阶段的自主预听辨中,笔者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回家自己聆听后回答:

    (1)乐曲开头是几拍子?在几分几秒处转为五拍子?5/8拍还是5/4拍?

    (2)转为五拍子时首先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3)这个乐器演奏的旋律是由一个什么音程构成的?

    (4)随后在旋律声部听到了哪些乐器出现?

    (5)乐曲最后有没有回归开头的拍子?

    这五个问题的设置切实地考虑了现阶段乐团学员的听觉水平——对常用的基本节拍和音程听辨有一定的掌握、对不同民族乐器的音色也较熟悉;并在听觉上重点认知节拍元素的同时(混合拍子是当前教学中重要知识点),不忘对音高与音色这两个重要基本音乐元素进行认知。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提交的答案情况也证明了这些问题难度符合他们的听觉水平:除了第四个问题难以准确而全面地答出外,大部分同学都对剩余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在第二阶段的课上听辨讲解中,由于学生们已经在课前进行了预先的听辨,所以笔者在了解学生们对五个问题的回答后,首先完整地放一遍整部作品,验证预听辨中第一个问题和第五个问题的答案;其次专门地、有停顿地、重复地放五拍子的片段,验证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并通过对音区高低和音色特性的提示,引导学生找出第二个和第四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最后再完整地放一遍这部作品,但在重要的结构点停顿并提问——通过提问使学生意识到乐曲在速度、节拍、调性、节奏乃至主导音色上的变化以及主题材料的回归,并指出这些元素的变化使得乐曲在结构上分成了若干主要的部分。这样,学生就在对所辨知的基本的个别音乐元素的综合中,获得了初步地对音乐的整体听觉分析能力。而这种引导式的听辨教学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乐曲的内在结构的认知是一个主动探索并建构的过程,而非被动地接受老师给出的既定答案。

    在不带谱子的聆听和讲解之后,则让学生看着乐谱重新听一次五拍子乐段,从视觉上具象化之前所听到的抽象化的音响材料,并对这个乐段中具体的节奏节拍、音高、音色等元素获得更细致而完整的认知。由于考虑到乐团学生普遍年纪小且程度较浅,所以笔者并未将总谱直接拿给学生们看,而是将总谱中重要的若干声部压缩成三个声部:一个是主要的旋律声部,一个是打击乐声部,还有一个是起低音支撑和节拍支撑、明显体现乐段五拍子效果的革胡与低音革胡声部。

    在看谱听辨的过程中,笔者也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一是跟着音乐打拍子,感受五拍子的律动,因为“把内部音乐注意和外部实际音乐活动结合起来,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其音乐注意”[6];二是根据乐谱上不同声部乐器的进入的提示,感受该乐段在音响上逐层叠加、发展壮大的过程;三是注意在168小节处旋律声部出现的增二度这个音调上的特点,这种带有增二度的音调材料充分表现了该作品所描绘的西域古国楼兰的风情。由于乐团正好在排练一部同样表现了西域风情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丝绸之路》,其主题旋律的音调也包含了增二度这个音程,笔者便提示学生联系两部作品在音调上的相似之处,这样既结合实际作品增强了学生对增二度音程的音响色彩的感性认知,反过来也使学生对这种音调风格获得理论层面的认知。

    第三阶段的后续演绎训练,是运用实际作品进行听觉训练中关键的一步。通过对本次听辨训练的重点——五拍子的乐段进行多声部节奏训练,让学生对“五拍子”这个知识点最终获得一个完整的认知。在学生对缩谱中的上方旋律和打击乐这两个声部分别单独念/敲击熟练后,既可让学生分声部进行合作,也可以让学生独自完成两个声部的念读与敲击的配合。这种多声部的训练,是构建学生的立体音乐思维的一种方式,而这种结合实际作品的分声部合作式的练习,贴近乐团平日的训练,能直接提高乐团学员的多声部配合能力。同时,在这个步骤的训练中,由于视觉、听觉、皮肤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更能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识记,调动练习的趣味性与练习的积极性。[7]

    4教学初步成果

    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们不是专业院校生且年纪偏小,课堂的练习方式又趋于重复单一,学生难免会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厌烦、畏难的情绪,从而无法集中精神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而且课堂学习的内容远离实际的音乐作品,学生无法直观地体会视唱练耳对实际音乐活动的帮助,使得许多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此次使用实际音乐作品《漠楼》进行听辨训练,一改往日沉闷的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任何乐曲都有一定的整体上的逻辑,以往学生关注点是片面的音乐元素,此次在老师的引导下转为学会整合听辨中获取的信息,对音乐进行初步地整体听觉分析;同时,在听辨训练中,实际作品丰富的音色与织体能使学生保持稳定的音乐注意,不断提出的音乐任务使学生保持了稳定的有意音乐注意,音乐思维因此活动变得积极,明显地提升了学习效果;学习模式也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透彻与扎实;后续的多声部训练,在构建学生的立体音乐思维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五拍子这一主要学习内容的识记。

    而在运用音乐作品进行混合拍子的学习之后,乐团的一些声部老师也反映称,由于学生对混合拍子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得到充分的掌握,使得学生的乐队合作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在另一首民族管弦乐作品《踏歌》(混合拍子是乐曲一大节拍上特点)的排练中,对节拍的反应变快,对节拍节奏的演绎和声部的进出也能把握得更准确。

    结语

    良好的听觉认知能力,是任何从事音乐活动的人都必须具备的,即使是业余学习音乐的人也不例外。通过此次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在业余音乐教育教学中,结合当下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程度,并以学生的现实需求为指向,来进行运用音乐作品听辨训练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以及构建学生能够在音乐实践中运用的听觉认知能力有极为明显的帮助。当然,此次运用音乐作品进行听辨训练的实践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而且笔者认为如果在一个较为完整的视唱练耳学习周期中,只是运用音乐作品进行一两次的训练并不能对学生的听觉能力有较为全面的提高。因此笔者计划在未来的视唱练耳教学中,增加运用音乐作品进行听辨训练的比例,有机地融入教学周期的每一个阶段中,并根据需要拓展听辨作品的类型,选用不同风格、体裁与器乐组合方式的作品,而不是局限于民族管弦乐。

    注释:

    [1]G威特利奇,L汉弗莱斯练耳——通过音乐作品训练听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序.

    [2]张凯.音乐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9.

    [3]张凯.音乐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3.

    [4]张凯.音乐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3.

    [5]张凯.音乐心理[M].重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73.

    [6]张凯.音乐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3.

    [7]张凯.音乐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9.

    (责任编辑:张洪全)

    相关热词搜索: 听觉 探究 认知 音乐作品 构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