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从时空发展角度浅析香港电影本土意识转型

    时间:2020-09-09 07:59:0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香港电影本土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西方英雄主义认同到本土文化认同的生长期;二是香港本土文化面对中华传统文化遭遇表达难题的徘徊期;三是中华传统文化与香港本土文化融合的发展期。目前,香港电影的本土意识已经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两地电影人要把握好文化认同与融合的尺度,使两地文化形成特色。

    关键词:时空发展;香港电影;本土意识;转型

    不断地寻求认同,渴望与某种文化心灵相依,是香港电影中本土意识在历史语境中的基本思想。这种基本思想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表现状态。

    一、香港电影本土意识的生长期

    在香港被殖民的100多年间,“香港以英国法律治理,同时保留大清律例及乡规民约”。由于长期受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英雄主义文化的影响,香港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被弱化,他们对香港本地甚至祖国都没有强烈的归属感。

    20世纪60年代,逐渐长大的新一代香港居民,开始对本地有了归属意识。但是也许由于西方英雄主义文化对香港本地文化的强烈影响,香港电影人在这段时期的本土意识表达却是在讲述西方的“英雄主义恋歌”。

    到了20世纪80年代,香港人的意识彻底觉醒。此时是他们自我本土的文化认同感最为旺盛的时候。如香港作家李碧华所说:“我们这一辈对香港历史的认识近乎零, 但当殖民地走向终结时, 我们忽然感觉到了自己脑袋的空白, 急于追认自己的身份。”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境遇,香港人在寻求文化认同的路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他们既不是英国文化的继承者,也不是岭南文化的发扬者。因此,居住在香港的居民只能称自己为香港人。

    此时的香港本土意识由认同西方英雄主义开始转变至认同本土文化。这种意识伴随着香港人在历史的进程中焦虑、彷徨和迷失。但正是这样的境遇,为许许多多的香港电影人带来了创作文本,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记录着那个时期的家国之心。这一时期香港电影中的本土意识主要通过外在与内在的文化符号来表达。

    第一,外在的文本背景。首先是“老上海”形象的建构,寻求历史上的存在感。在此时的境遇下,香港需要一个“她者”来定义“自己”,上海无疑成了一个很好的对象:同样的历史使命,同质的文化记忆,同源的电影创作。“仿佛只有旧上海的文化与生存境遇才让他们拥有一种归属感”。如电影中上海外滩、东风饭店、张曼玉上海意象的旗袍、金嗓子周旋的歌声等代表上海的标志性符号。其次是本土社会的构建,对“香港身份”提出疑问。中英谈判期间,那些生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不像上一代有内地情怀,他们忧虑香港的前景,在趋利避害的本能驱使下,选择移民(如讲述移民故事的影片《秋天的童话》等);而那些没有条件移民的人们,停留在香港这片看不到前景的土地上,内心惶恐不安(如表现香港本土人民生活与精神状态的影片《投奔怒海》《笼民》等);有的香港民众甚至为了躲避现实,幻想有一批被他们赋予神力的英雄给予他们无上的能量(如英雄类影片《英雄本色》《跛豪》等)。

    第二,内在的情感符号。首先是“透析心灵”的台词构建。如《东邪西毒》中盲侠临死时冷漠的独白:“血从伤口喷出来的时候像风声一样很好听……”《阿飞正传》中“无脚鸟”的传说:“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这一类呢喃式的台词,把在大时代洪流中迷失的港人一边喟叹人生落寞与命运无常,却一边倔强地在失望中寻找希望的心灵状态解析得十分透彻。其次是独特、复杂的情感体验。如《甜蜜蜜》中女主角漂泊、离港、回归大陆,一波三折的生活反映了港人心中对于大陆既恨又爱的复杂心境。

    这一时期的香港电影中传递的意识形态,很好地表达了港人的心理状态,因此被誉为香港电影的“黄金十年”。这一时期的香港电影开创了香港电影史上如警匪片、武侠片、黑帮片等多样化的类型。直到今天,这些类型影片的叙事方式、拍摄手段等依旧被电影人纷纷效仿。

    二、香港电影本土意识的徘徊期

    香港回归以后,由于录像带市场繁荣、台湾收紧对港拍摄资金、东南亚各国日渐封闭的文化政策与亚洲金融风暴等,再加上美国好莱坞影片对香港本土电影市场的冲击,香港本土电影产量急剧下滑。

    香港人惊喜地发现,亲历过回归之后,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他们不再寻求自我本土上的文化认同,而是欣喜并大量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接受内地电影中对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港人们意识的转变,也是香港本土电影票房逐年走低的原因之一。香港本土意识电影找不到本土观众,遭遇市场危机。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香港文化中被殖民文化遮蔽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地文化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中,开始呈现繁荣景象。香港人逐渐弱化了其对本土的强烈归属感,开始有意识地寻求与内地文化的认同感。作为文化的衍生品,香港电影人开始进驻内地电影市场,同时也是为了寻求香港本土电影市场的转机。但是,由于香港本土文化与内地文化有一定的差异,两地的历史境遇不同,一部分纯港产片由于传播渠道不畅通,只能作为一种“小众”影片在小范围内流传,再加之翻译者水平有限,导致内地观众不能很好地理解影片中传递的信息。因此,香港本土电影在内地电影市场票房不佳。因此,香港导演开始弱化影片中香港本土意识的表达,向内地主流意识形态靠拢。有的影片甚至为了应付内地的电影审查制度而重新剪辑多个版本,并且明显减少了神怪片、僵尸片、性喜剧等中小成本的类型。在拍摄传统警匪片、武侠片时,剧情相对保守,血腥、暴力、色情等往常司空见惯的场面现在几无可寻之处。

    但是,这样一来最终上映的影片剧情演绎不完整,人物心理蜕变历程的理由不充分,甚至情节完全背离原剧,导致香港电影中的本土意识表达“四不像”,两地观众都无法接受。如《色戒》中王佳芝对易先生的由恨转爱的情感变化,有一部分是通过与易先生的情感交流展现的,而这些情感交流却因被内地称为暴露镜头而删减。再如杜琪峰的《黑社会》,经过删减后剧情变得支离破碎,结局也与港版完全相反,影片中的“黑社会”摇身变成“卧底”,影片想反映的深层内涵彻底走偏。更极端的例子,是2003年上映的《大只佬》,该片由于贯穿禅学思想,剧本构造奇特,一上映便好评连连。但在内地上映时,它被改名为《大块头有大智慧》,足足删掉了20多分钟的剧情,许多台词也被修改,最终效果与原版南辕北辙。许多内地观众慕名来到影院观看后很是失望,直到有机会看到原始版本才感受到其中的独特之处。

    这一时期香港电影中的本土意识找不到叙说对象,导致其进入“徘徊期”。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台湾地区也有相似的经历,台湾影业最后以停拍告终。香港本土电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是否会重蹈覆辙?

    三、香港电影本土意识的发展期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着这片土地,即使是100多年后两地之间的文化烙印依然存在。正如陈冠中先生所言:“直到今天,我的印象是香港人在书面语的写作方面,文言文的痕迹仍明显过同代内地人的写作。文言句法,成语及‘三及第’文体可以说是香港人书写时的集体无意识。”随着香港的回归和大陆经济的腾飞,两地交往日益密切,香港经济已经不可避免地融入整个中国的经济洪流中。香港人也不断与内地文化磨合,逐渐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他们不再迷茫不安,开始接受内地,寻找两地文化之间的平衡点。这样的本土意识改变,使得作为文化载体的电影也开始寻求改变。据统计,回归后的42部影片中,香港独立制片的影片有16部,香港和内地联合制作的影片有20部,剩下的6部是香港与国外的合作。香港与内地联合制作的影片票房逐年递增,排行超过纯港片。

    刚回归时缩手缩脚的香港导演,在逐步了解内地以后,开始和内地导演合作。他们巧妙地融合两地文化,拍摄出不少两地观众都能够接受的影片。如2008年的《六楼后座2》,内地演员田原饰演到香港发展的内地文艺女青年,她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惯、工作状态等,几乎与片中所有其他香港青年演员一样,没有明显界限,基本完成了身份的融合。过去在香港电影中迷恋的是对于香港这座城市的空间雕塑,关注的是香港人的情感状况。如王家卫的电影,就是通过支离破碎的城市映象建构来表达都市人寂寞低迷的负面情绪,内地创作者以国为家的家国观念、民族意识等在其电影中的体现少之又少。但是,王家卫2013年的电影《一代宗师》,其中的主旋律意识却成为该电影卖座的杀手锏。

    显然,香港电影在经历过低潮以后,并没有重走台湾电影业的老路,而是以一直蓬勃的姿态顽强地在电影市场上寻求转机。这离不开香港电影人在面对困难时冷静的头脑与在新环境下强大的适应能力,更离不开内地市场对低迷中的香港电影的支持与鼓励。

    世界在变,文化在变,我们的意识也在变。香港电影本土意识正在一步一步演变为中华电影意识。或许将来,我们不会再根据影片地域来区分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随着两地交往的日益密切,疏离100多年的亲情会逐渐被一个名字所替代——中国。两地电影的不断合作、融合,也终会被一个名字所替代——华语电影。

    四、结束语

    近年合拍片的迅速走红,票房的不断攀升,导致不少电影人纷纷效仿。但是,市场与资本是急功近利的,大量内地热钱流向了香港电影。在抢滩内地市场的过程中,香港电影人的危机意识和快速的行动能力带动了他们中的多数人产生了“急”心态。很少有人能够就内地市场的结构、变化以及内地观众的审美和需求去做专业而系统的研究。为赶上某个热门档期而盲目加快拍摄速度,一味追求制片进度的现象不断出现。香港电影人的急功近利,还体现在影片类型趋向单一,题材视野相对狭窄,剧本缺乏创意,使得支撑市场的大部分影片只有噱头,毫无内涵,并且,大制作的电影总是当红明星频繁出现,中小制作的影片则是众多过气明星扎堆表演。他们只一味地迎合受众的娱乐趋向,忽略了文化融合的尺度。我们曾经熟悉的香港电影题材、手法、风格,被市场上急功近利的合拍片分解得支离破碎。香港本土具有独特风格的影片正在逐渐消失。因此,我们依然需要一叶在浮世中悠然自得的“扁舟”,来延续香港本土影片中所表现的老一辈香港人的优秀精神与人文关怀。

    目前,不仅是香港与内地,香港、内地、国外也在联合制作影片,并且这种趋势正逐步发展。我们可以根据两地合拍片的发展境遇做出大胆假设:或许将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华本土意识会一步一步地演变为国际本土意识。在未来,我们也许只有一种类型电影来欣赏,并且为了追求市场效率,大量“哗众取宠”之作会接踵而至,本国的原始文化可能会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逐渐减少、同化甚至消失。香港电影中本土意识的转变,使作为文化载体的香港电影开始转型。虽然,这样的变化会带来经济发展与电影市场的繁荣,但是根据当前香港本土电影依旧萧条的状况,以及上述文化融合带来的问题,我们从中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庸的哲理内涵。不仅是电影业,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应该适度发展,否则可能会带来我们意想不到的困难。今后只要电影人能够在世界趋势下合理把握文化融合的尺度,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乃至世界将会再一次迎来电影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冠中.我这一代香港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李道新.后九七,香港电影的时间体验与历史观念[J].当代电影,2007,(3).

    [3]周星,赵静.论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共荣共生[J].戏剧艺术,2008,(1).

    责编:高山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香港电影 转型 本土 角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