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网络语言用语特点分析

    时间:2020-11-07 15:33: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语言作为新兴的社会方言应运而生。与日常交际用语和书面语相比,网络语言在语言表达上颇具特色,新异中不失幽默,直白中不失含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网民交际的话题也与日常生活中涉及的话题不同,在社会生活这个板块,网民更倾向于“雷”人怪异的新奇话题以及揭露黑幕的政治话题。

    关键词: 网语表达特点; 网语话题特点。

    一、引言

    本文主要研究BBS论坛上的交际用语。通过研究发现,在bbs论坛语言中,腾讯论坛相较与其他网站的论坛更具有普遍性,网民层次多样,交际话题多元,于是笔者选择了腾讯论坛中的社会图鉴和人民公社两个板块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网民的评论语言在语言表达以及网民交际话题上的特点。

    二、网络语言表达特点分析

    (一)网络语言与书面语的比较

    我们知道,网民主要是通过键盘输入语音信息发表帖子,进行网络交际,属于书面语语体。但由于网络交际时效性,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与书面语体相比,网络语言又具有口语风格。

    1.用词通俗,如:

    ①改改那个坐雕像的臭毛病再说~TNND

    ②白痴们,方队是从部队在役人员里选的,一群SB

    2.多用省略句,如:

    ③你能找到以前的动画片的碟,下载之类的吗?我超喜欢以前的动画片,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3.多用感叹句,如:

    ④说起赖宁,哇,好远好远的回忆!

    (以上用例出自腾讯论坛-人民公社板块)

    (二)网络语言与口头语比较

    网络交际与日常的交际不同,网民在交际时,不能像现实生活中彼此看到对方的表情动作,只是通过键盘输入语音信息,进行文字交流。因此,网络交际相较于日常生活中的口头交际,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1.网络交际多用插语

    ⑤祝您虎体健康,虎夫人平安(拍拍马屁,嘻嘻)

    ⑥屋之将倾,栋梁先成朽木。(我哭了。。。)

    (以上用例出自腾讯论坛-人民公社板块)

    2.网络交际多用叙述性的语言

    ⑦哈哈,好贴,必须顶起

    ⑧快哭死我了,怎么会有这种事情

    (以上用例出自腾讯论坛-社会图鉴板块)

    (三)多用重叠形式表达主观感情

    在BBS论坛中,网民擅于运用重叠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包括有汉字的重叠,数字的重叠,符号的重叠,混合重叠。一方面有助于强调网民的主观感情,另一方面生动的反映网民俏皮活泼的创新心理。

    1.强调网民的主观感情如:

    ⑨真TMD气死我了,那人看这就不像好人!转转转.......

    ⑩顶顶顶!!!!!!

    (以上用例出自腾讯论坛-社会图鉴板块)

    2.反映网民活泼俏皮的心理,如:

    {11}这是什么东东

    说起赖宁,哇,好远好远的回忆!

    (以上用例出自腾讯论坛-人民公社板块)

    三、网络语言话题分析

    通过对腾讯论坛中的人民公社和社会图鉴两个板块的研究,我们发现网民倾向于“雷”人怪异的新奇话题以及揭露黑幕的政治话题。下面我们具体从政治话题,两性话题,新奇话题三个角度对网络语言的话题进行分析。

    (一)政治话题

    政治话题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网民主要出于如下两个目的:一是揭露政府的黑暗腐败,二是盲目维护祖国的尊严。其中含有“中央”、“台湾”,“日本”字样的贴子点击率较高。

    (二)两性话题

    两性话题一直受到网民的关注,但相关话题并不是点击频率最高的。一直以来网民主要是抱着娱乐消遣的低级趣味心理浏览相关的帖子,含有“妓女”“二奶”“情人”等字样的帖子往往更受网民青睐。但是近来,似乎有了些微妙的变化,网民们对于两性话题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男女爱情,更多的是从男女关系的角度社会上批判社会上存在的问题,逐渐减少了低级趣味的审美倾向。

    (三)新奇话题

    据统计发现新奇话题最受网民青睐,点击率最高。网民发表该类帖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晒”各种各样新奇的图片,二是揭露令人瞠目结舌的“雷”人故事。

    四、结束语

    总之,网络语言用语特点鲜明,尤其语言表达上更具特色,例如网民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际时可使用插语和叙述性词语。再者,我们认为网民交际的话题与日常生活中涉及的话题不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乐于交流私密话题,而在网络环境里,网民更倾向于新奇话题和政治话题。

    参考文献:

    [1]欧红秋.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语言的挑战[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2]王丕承.网络语言与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J].浙江学刊,2004(6).

    (作者简介:廖 娇(1982-),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及应用语言学 对外汉语教学。)

    相关热词搜索: 用语 网络语言 分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