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从次贷危机到经济危机的机制解新

    时间:2021-02-05 07:56:2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源起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应对危机的乏力。相比之下,马克思经济学的危机理论,从描述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中的危机可能性,到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有效需求不足与危机周期性,再到虚拟经济与信用制度下危机现实性等一系列讨论,不但指出了其根源在于特定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并由此探讨了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之周期波动的运行机制,更是以独特视角深刻解析了此次遍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由此表明回归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视角的社会哲学应用于市场经济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次贷危机;经济危机;马克思经济学;危机理论

    中图分类号:F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1)02-008-06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KZXBl0028)

    作者简介:王璐(1977—),女,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经济学与经济思想史研究。

    一、次贷危机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危机

    2008年9月16日,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因深陷财务危机而申请破产,这是美国五大投资银行继贝尔斯登、美林之后无法维继的第三个投资银行。如今,这场源起2007年美国华尔街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已蔓延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09年全球GDP收缩1.3%,美联储预测美国经济2009年下降1.3%~2%,而欧洲央行预测欧元区16国的经济活动2009年萎缩4.6%。再以失业为例,据国际劳工组织预计2009年年底全球约有2.3亿失业人口,比2008年增加5000万人,美国失业率更是达到了25年以来最高的8.9%,这些数字充分表明了这次危机对世界经济体系打击的严重程度。危机打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动摇了世界经济金融的秩序,更引起了中西方无数学者对现有经济理论的深刻反思和重新认识。特别是对于危机发生的原因,各国学术界一直都有讨论。大量的西方文献普遍认为,这次危机本质上是美国近30年来加速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的金融理论和政策造成的。因此很多西方学者呼吁“回到凯恩斯”,希望运用凯恩斯主义的一系列政策良方再次挽救西方世界的危机命运,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动用了大规模政府注资救助的手段来缓解和稳定紧张的金融局势。然而,“凯恩斯”是否能够再次挽救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危机命运呢?这显然是西方主流学者们无法回答也不能回答的重要问题。

    与此同时,基于马克思三卷本鸿篇巨著《资本论》的研究而全面剖析现实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马克思经济学,再次成为人们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及周期运行规律的重要理论支点。正如发表于2009年5月美国《外交政策》的加拿大学者利奥‘巴尼奇《十分现代的马克思》一文表明的,“经济危机再度掀起了人们对卡尔‘马克思的兴趣。《资本论》在全球的销量一路飙升,这标志着此次危机范围之广、破坏力之大,已使全球资本主义及其卫道士陷入意识形态的恐慌。”“马克思远远领先于其所处的时代,预测了近几十年来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他精准地预见到引发今天全球经济危机的一些致命因素,……并预见资本主义的发展会不可避免地‘为深广的危机铺平道路’。”无疑,马克思《资本论》的魅力是巨大的,它不但全面探讨了现实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波动与运行规律,更以独特视角深刻解析了此次遍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由此表明回归古典传统和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视角的社会哲学应用于市场经济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经济学危机理论的重新解读

    相对于危机问题的讨论来说,很多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相关论述只是散见于其主要的经济著作如《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部分章节,所以马克思没有一个全面的经济危机理论。如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曼德尔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马克思”词条中指出,似乎正是由于马克思对危机问题并不系统地论述,致使后来很多被称为“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经济学家们对“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提出了多种解释,如消费不足论、比例失调论、利润率下降论、以及过度积累论等。然而事实上,这些理论都不足以穷尽马克思本人对危机问题全面而深刻的解析。比如在马克思那里,对经济危机问题的论述是系统而完整的,并自始至终贯穿于《资本论》三卷的全部论述。就像《资本论》第1卷在分析商品流通形式时指出的,“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为此,马克思使用了三卷《资本论》的内容来考察这个“整整一系列关系”是如何使危机由形式上的可能性逐步转变为现实的必然性,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并自成体系的马克思经济学的危机理论。简单说,这一理论包含以下内容:(1)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中的危机可能性;(2)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有效需求不足与危机周期性;(3)虚拟经济与信用制度下的危机现实性。这里,我们将遵循《资本论》中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内涵,通过对其危机理论的全面解析而试图对此次遍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给出一个完整解读。

    1.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中的危机可能性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的源头——商品交换的研究开始,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表现形式,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同时,这两者又同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两重性,即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和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相对应。一方面,货币源于商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货币也是商品矛盾运动中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货币本身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在此基础上将劳动价值论与货币理论联系在一起。比如人们之所以能够进行商品交换,是因为商品中凝结着人类的抽象劳动这种共同的东西,它是商品价值的源泉。但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的并不是在生产中如何合理分配这种劳动资源,而是资本家对货币利润的追求,这种货币利润的来源正是活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因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货币不仅是资本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资本追逐的唯一目标。

    在这种货币经济的背景下,马克思的《资本论》通过物物交换的简单价值形式一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一货币形式的历史发展过程,通过由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到派生出的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功能,考察了货币的产生及其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以此说明劳动过程中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获取收益(货币增殖)能力的基础。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区分了两种商品生产过程。其中,一个是为使用价值而生产的简单商品生产、即“W—G—W”(商品—货币—商品),它由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的独立小生产者构成,不存在雇用劳动者而只是“为买而卖”。另一个是为了获得包含更多价值的价值而生产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即“G—W—G”(货币—商品—增殖的货币),它体现了资本家雇用劳动生产是为了获取增殖利润的资本主义关系。显然,马克思强调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简单商品生产的一个重要区别,即

    这里的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它不是为满足生产它的生产者的需要而生产的。因此与“W—G—W”相比,“G—W—G”中的货币起到了相当不同的作用。如在前一过程中,货币只是作为货币、即循环的媒介物;而后一过程中,货币则转换为资本,即通过先购买商品(生产资料、原材料和劳动力)投入生产再出售产品以获取利润。

    显然这里有一个事实,即商品是为了销售而不是为满足生产者的需要而生产,因为在生产时如果是为了生产者的直接需求就不会有危机发生;但这种情形甚至不是简单的商品生产,更不用说资本主义生产了。所以,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并不是去占有其他产品,而是为了获取货币或抽象的财富。可见,通过从简单商品流通形式“W—G—W”到资本主义流通形态“G—W—G”的转化,马克思不仅区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同时也表明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在于货币增殖,并由此强调了货币对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货币不仅是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起点,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如果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不能实现为货币,那它对资本来讲就一文不值。因此,在以不断累积增殖货币量为推动力的现实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体系下,资本家竞相投入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并不是追求以使用价值表现的财富而是为了追求以货币价值表现的社会权力。对此,马克思强调了现实中的危机总是发生于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在萨伊定律描述的实物经济中是不存在的。“这种货币危机只有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的锁链和抵销支付的人为制度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才会发生。当这一机构整个被打乱的时候,不问其原因如何,货币就会突然直接地从计算货币的纯粹观念形态变成坚硬的货币。这时,它是不能由平凡的商品来代替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变得毫无价值,而商品的价值在它自己的价值形式面前消失了。”

    2.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有效需求不足与危机周期性

    1825年,英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了大量工人失业。一方面是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失业工人生活水平的下降,这是马克思讨论经济危机时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加以批判的重要背景。通过大量分析和论证,马克思表明这种危机来自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性质,即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获取利润。换句话说,正是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性质导致了技术进步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和利润率的下降,从而引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在这里,马克思将社会再生产理论联系到现实资本主义的商品实现和有效需求问题。他指出,如果假设利润用于储蓄、工人工资用于消费产品,那么资本家得到的将是由资本品部门的产出表示的利润;再加人作为资本存量的不变资本,就可以得到利润率。进一步假定资本家的投资取决于一定利润率,则资本品部门的产出价值必须与不变资本加消费品部门产出的工资之间保持稳定比例、从而使利润率不变,而当资本积累的加剧使不变资本增加时就会导致利润率下降。比如在经济的周期波动中,工资与利润在收入中的比例呈周期性变动,当收入分配导致相对价格扭曲时,利润率的下降就会带来经济衰退。马克思表明,这种利润率的下降来自于按过去劳动计算的资本存量价值的积累与按活劳动计算的剩余价值流量之间的矛盾,即资本积累和为利润而生产的矛盾。如马克思的公式:

    (r:利润率;m:剩余价值;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m':剩余价值率;q:资本有机构成)

    而且,这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分析也是一致的,即利润率下降或经济衰退来自于过高的资本存量价值或扭曲的收入分配,这正是产生资本主义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关键。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采用了两个部门模型来讨论这种与利润率下降相关的现实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这里假定所有消费品和资本品都是同质的,但资本品和消费品之间不具有同质的性质。同时假定这里还存在资本存量,虽然资本存量的价值来自于投资、但投资所购买的只是资本品,从而可认为资本存量的升值将通过资本品来体现。这样,每一期生产和销售的资本品将成为下一期的资本存量;当然,投资除购买资本品外还有一部分用于雇佣劳动。这里的关键是存在两个重要的比例关系,即资本品价值对消费品价值的比例和收入流量对资本存量的比例,而利润率则是利润流量对资本存量的比率。这里仍然沿用古典学派与马克思经济学的假设,即假定全部工资用于消费而不储蓄,全部利润和利息收入用于储蓄而不消费;而且,如果每一时期市场是出清的,则全部工资将等于消费品的总价值,而资本品的总价值等于投资或折旧、利息和利润。这样,当考虑资本存量时投资经由资本品部门的扩张既会增加利润又会增加成本;而在两个部门比例脱离稳定的条件下,当投资不能以累积比率提高时会导致利润率的下降,而投资的累积型增加又会加剧有效需求的不足,从而产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此外,马克思也把萧条或危机的原因与两部门生产能力同工资和利润在收入分配之间的不平衡相联系。比如资本积累在使企业产能迅速提高的同时,也使工人受剥削程度加重而购买力越来越低,由此产生的分配关系必然是资本家阶级拥有大部分财富而工人工资所占比重降低。这样,一旦消费者的低收入不足以支付要购买的商品时,必然会使大量堆积如山的商品找不到买主,由此导致的交换比例失衡便会引发进一步的萧条或危机。这就引起了螺旋形的运动:如企业倒闭、解雇工人、原材料和机器的销售减少、新的过剩等;进而,通过压缩再生产、价格下跌、生产和收入减少、资本失去其价值;而当产量或存货的减少超过了购买力的下降时,生产又会恢复;进而,当危机增加了剩余价值率又降低了资本的价值时,平均利润将会增长,这就会刺激投资;于是,就业增加和国民收入扩大,整个经济便会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在马克思看来,固定资本更新的平均时间(特别是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部门的固定资本的更新周期)将决定每个周期的长短,但任何资本家的自我调节、任何政府干预都无法抑制资本主义生产的这种周期性波动。

    马克思认为,这一资本主义周期过程的核心在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总是围绕着由资本存量价值与收入流量所决定的稳定的利润率而形成波动。在马克思眼里,这种资本主义经济不稳定的根源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导致了总量价值关系的脆弱性。因为生产的社会化内在要求合理地计划社会必要劳动的分配,从而均衡投资和消费的总量比例以维持再生产体系的运行,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及其基础上的逐利动机使这种状态不可能维系。然而,为了在竞争中提高生产效率并获得更多利润,资本家必须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这反过来又造成了利润率的下降和工人购买力的相对贫乏。这样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最终是消费需求不足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陷于困境的直接原因,并使经济危机从可能性变为必然性。“一切真正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3.虚拟经济与信用制度下的危机现实性

    资本主义经济或现代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为基础的经济,而当信用对社会再生产过程或经济运行发生作

    用时,虚拟经济的发展便与经济危机问题紧密相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虚拟资本的论述以生息资本为前提,而生息资本一般以货币资本的形式存在,即从职能资本中分离出来的部分货币资本的独立化,同时生息资本的借贷运动又建立在信用制度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这样在信用的媒介下,虚拟资本的发展不仅满足了资本不断逐利的本性,同时也导致了虚拟经济活动的虚假繁荣。然而,当社会信用链条的某一环节断裂时,首先爆发的就是金融危机或信用危机,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现实。

    不可否认,货币资本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资本主义初期,货币资本通常只为部分资本家所有;当其缺乏自有资本来支付工资和购买资本品时,资本主义经济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随着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一部分闲置的货币资本开始由银行家(货币资本家)贷给企业家(职能资本家)经营,从而产生了近代形式的生息资本即借贷资本。马克思认为,生息资本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在于具有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即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能产生利润。比如,生息资本的循环形式“G—G”是一种特别的流通,它是贷放而不是永远出让,起点是贷出的货币资本G,回归的是连本带利的货币资本G。显然,这一运动形式不同于产业资本运动中商品交换“G—W—G”的流通公式,因为没有借助于任何起中介作用的中间运动就实现了价值增殖。

    实际上,处于市场经济中的货币本身即是一种信用关系,而这种信用关系的基础也就是现代商业银行货币供给的基础,即在于资产抵押。当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超出稳定状态的增长率并以累积的比率增长时,资本存量对收入流量的比率就会发生变动而导致信用关系的不稳定。显然,现实中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与这种不稳定的信用关系联系在一起,而马克思也正是在阐述以信用媒介贷出货币资本时提出了经由货币利息率实现“资本化”的机制。“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样就会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马克思也正是以这个利息率为基础获得了虚拟资本的定价原则。“生息资本的形成造成这样的结果:每一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资本的利息,而不论这种收入是不是由资本生出。”在这里,资本的价格以预期收入为基础,即它的价格实际取决于未来能够带来多少收益,从而是一种未来收入的资本化形式。依据该原则,在现实生活中包括股票、债券等在内的各种有价证券及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都可以视为这种收入资本化的表现形式。而且,随着信用制度和财富证券化的发展,一切财富都可以被符号化和虚拟化。一旦遇到金融危机或信用紧缩而导致虚拟财富大幅缩水时,人们会立刻感觉到这些财富凭证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质;因为虚拟资本并非现实资本,它所带动的虚拟经济的发展往往会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脱节。信用在为资本主义扩大生产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造成虚假需求,由于加剧了资本的盲目扩张和投机而导致再生产链条的断裂。

    不过,对于经济危机的影响马克思是辩证来看的。马克思指出,危机一方面是旧的生产平衡破坏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反过来成为解决原有冲突的力量。正如马克思描述的,虚拟资本的膨胀意味着资本对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支配力和控制力的扩大,而在危机中的贬值则会作为货币财产集中的一个有力的手段发生作用。特别是“在危机时期,这种虚拟的货币资本也大大减少,从而它的所有者凭它在市场上获得货币的力量也大大减少。”但“危机所引起的资本的破坏意味着资本量的贬低,这种贬值妨碍价值量以后按同一规模作为资本更新自己的再生产过程”,从而导致大量资本家和企业的破产。但同时,包括经济膨胀和泡沫破灭在内的这些财富凭证的各种运动,实际上也是现代经济中有关财富再分配和生产关系调整的重要方式,它在一定意义上也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自身发展。即“社会的名义资本,也就是现存资本的交换价值,有很大一部分永远消灭了,虽然由于不秧及使用价值,这种消灭正好可以大大促进新的再生产。这同时也是货币所有者靠牺牲产业家而发财致富的时期。至于纯粹的虚拟资本(公债券、股票等)的跌价,只要它不导致国家和股份公司的破产,不因此而动摇持有这类证券的产业资本家的信用,从而不阻碍再生产,那么这种跌价就只是财富从一些人的手里转到另一些人的手里,总的来说对再生产起着有利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时,如果过高的资本存量价值能够在危机中降下来,并通过资本的贬值而使资本主义财富发生再分配,就能使危机中的资本进行新的积累而进入新的周期。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与那些萨伊定律的批判者如西斯蒙第、马尔萨斯,包括凯恩斯的观点都是不同的。因为在马克思这里,危机不仅是周期性的,而且是一个循环机制中的某个阶段;只要资本主义存在,周期性危机就是资本主义循环机制或其运行规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里以2007美国华尔街次贷危机为例,依据上述马克思经济学整个危机理论的全面解析,这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周期波动的形式也可以表述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边是资本家不断追逐利润和积累的经济增长中伴随着较高的资本存量价值,另一边是扭曲的收入分配与严重的两极分化→一边是房地产业相对生产过剩和信贷扩张,另一边是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下降,居民购买力不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凸显→一边是金融监管不力、银行体系阻滞,另一边是过度消费与较高违约率→次级抵押贷款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一边是不得不降低资本存量价值,另一边是社会财富结构的变化与再分配→经济复苏→下一轮经济周期。可以看到,这次危机的表面原因是次级房贷市场的违约率不断上升,导致了银行等金融体系信用链条的中断而引发危机。然而,其背后的真正原因仍然是资本主义有效需求不足,只不过这种相对的生产过剩在现代金融高度发达条件下不是表现为住房卖不掉而是没有支付能力的普通居民经由信用方式支付房款后又无力还贷导致了危机发生。显然,这里的根源在于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及其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而货币金融体系的漏洞与金融监管不力诱发了危机。

    三、结语

    对全球经济而言,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无疑是一场灾难,但对各国学者深刻反思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诸多问题来说却是一个契机。无疑马克思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的全面解析为我们从危机中找到根由并在危机中积蓄力量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的危机理论系统地描述了现实资本主义经济有关危机与周期的运行规律,并道出了货币经济的本质是基于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关系的资本主义竞争和积累,这也恰恰解释了这一次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的的实质。就像面对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带给人们的教训一样,如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收入分配严重不均和虚拟经济严重超越真实经济的大环境依然持续,危机的爆发也将会越来越频繁,这也正是危机发生后西方学者普遍求助于马克思伟大著作《资本论》的原因所在。然而,居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学者往往宥于实物经济的两分法而不能给予危机问题更合理的阐释,即便是致力于构建“生产的货币经济”的凯恩斯也没有看到,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是来源于资本家追逐利润的竞争与积累所带来的较高资本存量价值和严重收入分配不均,并由此导致了危机与周期。显然,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建立起这一表明资本主义运行规律与周期波动的完整理论体系,不能不归之于他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深刻认识和批判;在这方面,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位思想家能够超越马克思的分析。正如西方著名经济史学家熊彼特评论的,“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正是这个事实,并且仅仅是这个事实,使我们有权把马克思称为伟大的经济分析家。”

    注 释

    ①恩格斯在1844年《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曾经描述过这种失业造成的贫困化。

    ②1933年,马克思的再生产思想被波兰学者卡莱斯基表述为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决定于资本家的消费和投资支出,于是有了卡莱斯基的名言“资本家赚得它所消费的,工人消费它所赚得的”。此后,后凯恩斯学者也强调资本家投资在利润增长中的作用,并认为资本主义分配关系最终成为制约资本家持续投资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吴易风,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J].经济学动态,2010,(4).

    [2]曼德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409.

    [3]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剩余价值理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97.

    责任编辑:黎贵才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危机 机制 危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