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华章同人:让中国与世界平等对话

    时间:2021-03-26 08:03: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6月份在韩国举办的首尔国际图书展上,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华章同人”)、韩国子音与母音出版集团以及法国菲利浦皮克尔出版社正式签署了“中韩法国际合作出版项目”协议,确立了中韩法三方出版机构在文化交流方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也成为了华章同人参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征途上的又一新的里程碑。

    自从2005年华章同人第一次参与国际出版合作项目以来,将近十年的时间,随着所属的重庆出版集团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开展了诸多图书出版国际合作项目,华章同人也得以有机会与众多国外出版机构合作出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华章同人是一个有口皆碑的品牌。

    “重述神话”,重塑神话经典

    说起华章同人参与的第一个国际合作项目“重述神话”,陈建军的语气里满是自豪,她说这可以算是截至目前华章同人参与的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时间回溯到2005年,当时华章同人接到了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向全球发出的邀约,“邀约中希望各国出版社共同以文学的手法来重新撰写神话和传说,我们就敏感地感觉到这是一个用文学形式参与国际合作的好机会,于是就第一时间向他们发出了加入申请书。”坎农格特出版社在评估了华章同人之前在文学类图书以及参与国际合作方面的经验之后,接受了其申请。于是,华章同人成为了参与该项目的唯一一家大陆出版社。

    据陈建军介绍,“重述神话”项目由参与各国选出最具权威性的出版社代表,组成一个八人的编委会,对参与国提出的选题及作家进行评估。经过一番对作家作品的读者接受度、市场表现力的评估之后,苏童的《碧奴》成为入选项目的第一部中国作品。“这本书是将中国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进行了精彩的现代演绎。我们先于2006年在中国推出,随后向全球发布,有30多个国家购买了这本书的版权。”之后,阿来的《格萨尔王》、李锐的《人间》、叶兆言的《后羿》也先后入选,被输出到22个国家和地区。

    “重述神话”是华章同人最引以为傲的项目,陈建军认为它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得益于几个方面的把握。首先是创意很新颖,“坎农格特出版社想出了总体的创意,再把它延展到了参与的40多个国家,每个国家再把各自的创意融入其中,把它变得更加丰富和完善。”因为参与国家众多,所以创作内容也很丰富,有些出版社是以现代手法来表现本国的神话故事,比如华章同人;而也有出版社是采用别国的神话作为素材,所以这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项目。在作品的创作水平方面,因为参与的作家作品都是经过编委会严格评估过的国际级文学大师的作品,水准自然毋庸置疑。与此同时,现代作家演绎的传统神话,也赋予了其不一样的想象力,“传统作家和现代作家在创作的想象力上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这一项目体现出的突出特点之一。”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成就了这一国际出版合作的典范之作。

    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多维度的合作

    开篇提到的“中韩法国际合作出版项目”,是华章同人继“重述神话”之后参与的又一大型国际合作项目。能够参与该项目,也和华章同人在“重述神话”项目中的出色表现不无关系。“当时‘重述神话’成功运作之后,得到了其他国家出版社的密切关注,他们觉得这个项目很好,同时也觉得应该把更丰富的内容涵盖进去,将这类国际项目继续推动下去。”于是,中韩法三国中参加过“重述神话”项目的出版社再度走到一起,共同运作这一新项目。

    虽然目前参与的出版社都有参与“重述神话”的经验,但陈建军介绍,新项目会在合作方式上增添不少新内容。该项目依然会设立一个编委会,但与“重述神话”始终围绕神话传说这一主题进行创作的形式不同的是,此项目会定期确定一个主题,“今年可以是一个主题,明年是另一个主题,主题是根据读者和市场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的。”陈建军说,挑选主题时,要尽量减少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尽量多地针对市场的热点和兴趣点来考虑,“目前第一个选题已经有了几个方案,正在讨论当中”。

    这也将是一次“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多维度的合作”。以往的国际合作项目,主要是就传统的纸质出版展开工作,而这次的合作领域扩展到了数字出版,“我们充分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希望在电子图书、电子期刊领域开辟新的合作项目。”此外,形式上也更加多样化。陈建军希望国际间的交流,除了包括出版合作之外,还能有对话、讲座、论坛等形式,“我们能够就各自的项目展开探讨,从内容分析讲到一个国家在时代变迁中的社会问题、民族问题等等,这样我们的合作就一下子拓展开了。”此项目还计划推动一个名为“地球村的孩子”的儿童互动合作出版项目,“我们想通过出版社的共同推荐,寻找他国的文化企业参与,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们的成长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展示。”

    除了合作主题、合作形式等方面,翻译也一直都是文化“走出去”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参与“中韩法国际合作出版项目”的出版社在过去都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不同语种的优秀翻译者资源,对于他国的作品,三方出版社都各自组织翻译,但与以往的做法有所不同,各国会对准备承担他国作品翻译工作的译者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评估,“各国的权威翻译机构会对译者进行推荐和把关,确保翻译质量。”陈建军认为,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有好的作品还不够,还得有好的译者,这样才能将作品的精华部分更好地传达出去,“当然一个好的译者不光得有很强的外语功底,还必须了解他国的文化,最好在国外生活过,并且最好对作家、出版社等出版相关情况有所了解。”

    目前,“中韩法国际合作出版项目”计划在明年3月份的英国伦敦国际书展上,向全球出版社发出邀约函,希望能有更多国家的出版社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陈建军说,这一项目要求参与的出版社是以出版优秀的传统文学作品见长,并且拥有丰富的作家资源,善于运作和推广,具有出色的出版业绩,“在此基础上,大家再寻求共同的话题,共同的理念,这样大家合作起来才有基础。”

    不只走向欧美,更应走向世界

    近年来海峡两岸关系升温,也催旺了大陆和台湾的文化交流,华章同人与台湾出版界的文化交流颇为频繁。除了从台湾引进一些本土作家作品及翻译作品之外,去年,华章同人还与台湾宝瓶出版社联合推出了“这世代”书系,其中包括五位大陆作家和四位台湾作家,都是两地新生代中的代表人物,“我们邀约这九位作家以文学的方式来共同谱写炎黄子孙的精神风貌,获得了很多的关注和盛赞。”

    这种两地作家联袂完成作品的做法,也被华章同人借鉴到了与他国的出版合作上。陈建军介绍,华章同人最近在促成中国悬疑推理小说作家雷米与美国另一位悬疑推理创作大师的联袂创作,“我们觉得这个做法特别有意思,不光是两岸同胞之间可以通过文化交流,共同来书写华夏的辉煌,同时也可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同类型作家之间实现这种联合创作。”

    而相对于面向欧美主流国家的文化“走出去”项目,针对国际上一些非主流国家或是亚非拉国家而言,中国的文化输出则少很多。但陈建军说,他们一直都在考虑面向其他语种国家的出版输出,“‘走出去’不只是走向欧美,而应该是走向世界,所以除了面向欧美国家,还应该针对其他一些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推出具有中国符号性的作品。”2011年华章同人在开罗国际书展上推出的“重读中国·天方文库”就是这一类型的书系,“那届书展中国是主宾国,我们就觉得这是一个向阿拉伯世界的普通读者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机会,于是就组织策划了这部书系。”这部作品以中阿双语呈现,一共三十多本,在当时埃及的动荡局势下仍坚持照常举行的新书签约及首发仪式,也成为书展上被热议的一个话题。

    近年来,华章同人一直努力让中国文化走向更多国家和地区,但陈建军说,因为翻译人才的匮乏,这项工作依然困难重重,“尽管中国是一个大国,但还称不上是一个文化强国,因此对于一些小国家来说,汉语翻译人才比较匮乏,他们接受中国作品,都是从英文版转译而来,对于中国作家的新作品,这些国家也得等到英文版出版之后,再从中转译成本国语言。”因为不是由中文直接翻译,而是通过英文版,所以作品本身所要传达的信息和精神也就大打折扣了。对于陈建军来说,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很大遗憾,也是将来需要继续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文化“走出去”需要日积月累

    从第一次参与国际合作项目至今,华章同人已经在“走出去”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了多年,其中有成功亦有挫折。作为在文化输出方面较有经验的中国出版人,陈建军认为,对待“走出去”这一工作,最重要的是必须将其上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如果你只把它当作一个生意来做,绝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因为文化需要日积月累,所以一定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同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走出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业。”

    落实到实际操作层面上来说,“走出去”也和国内出版大不相同。经过多次参与国际项目的经验,陈建军总结出,一定要培养专门的人才来负责国际合作事宜,“‘走出去’不像在本国市场,通过对市场需求的了解和把握就能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因为在国内图书市场没有任何文化差异,更没有意识形态上的阻隔。但是国外不一样,抛开文化差异不说,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读者需求也不一样,我们不能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策划,而必须有专门的人才去研究国外的文化,进而研究国外的市场。”所以“换位思考”也是“走出去”的过程中成功的关键。

    而面向整个国际市场,挑战更多,创新思维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要拘泥于已有的形式”。陈建军说,现在随着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在整个出版产业链里,传统出版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从投入产出比来看,它不是最具竞争力的,运作周期很长,传播途径也更复杂,成本也更高。因此她认为,对于网络形式、数字化形式等非传统方式,应该在“走出去”的工作中更多地被推广和利用。此外,陈建军更希望国际合作的各方能够多一些思想交流,“因为思想碰撞是最能产生火花的,也最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互通。”

    自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国家就提出了文化“走出去”、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各个出版社也积极投入到文化输出的工作中。但陈建军坦言,中国文化输出的力度依然不够,“真正能够把中国特色、中国元素、中国气派的一些有分量的作品传达到国外的项目,实际上还不多”,究其原因,她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有分量的中国作品多数带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尤其是意识形态的元素,所以一些欧美国家会有意识地予以排斥、抵触,“这种来自外部的压力,让我们的‘走出去’比一般国家更困难”。另一方面,对于如何打开他国的市场渠道,国内出版社依然缺乏有效办法,“所以更多情况下,我们的文化虽然能‘走出去’,但出去之后在外国能够‘落地’到什么程度,影响有多大,我们没有一个评估机制,也缺乏后续的跟进。”所以陈建军说,就国内的总体情况看来,从国家到企业,“走出去”的决心都很大,但是效果有限,依然需要各方不断克服和提高。

    陈建军透露,近期华章同人在策划一个新的项目,目前尚在与外国作家洽谈中,“我们想把被动的、单纯的文化交流变成一种主动的,而且是以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合作方式”,在她看来,所有出版社都可以参与到“走出去”的活动中,“无非是根据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去做不同的工作,可以形式不一样,内容不一样,但根本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让中国文化能够融入到世界文化当中,与世界平等对话。”

    相关热词搜索: 华章 中国 同人 平等 对话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