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凝思静观 淡雅柔美

    时间:2020-04-27 07:53: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小思散文追求性灵与情趣的交融。她以优美的文笔诠释丰子恺漫画,以理性的反思描绘旅日观感,以诚挚的情怀追踪文化名人的步履,凝思静观,独抒襟抱,表现出淡雅柔美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丰子恺漫画;旅日观感;文化名人;自然意象;淡雅柔美

    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63(2006)4-0040-05

    小思在香港文坛的地位是独特的。她集教师、学者、作家三位于一身,勤奋专注地在文学的漫漫长路上筞筞以求,获得了众多的美誉与好评。小思的散文创作,感情真挚深沉,文笔典雅优美,深受海内外读者推崇。刘登翰主编《香港文学史》、张振金著《中国当代散文史》、袁勇麟著《当代汉语散文流变论》等专著都对小思的散文创作给予充分的评价。袁勇麟认为:“小思以抒情的笔调、哲理的思维方式,表达她对日常生活、社会百态、人情事理的看法,她的文章除了保持一贯亲切、诚恳、悲天悯人的风格外,同时更流露出一种强烈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1]

    小思原名卢玮銮,原籍广东番禺,1939年6月出生于香港。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获文学士学位。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1981年获香港大学哲学硕士学位,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同时从事香港新文学研究工作。小思的散文创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而她的香港文学史研究始于1977年。小思的研究论文集有《香港文纵》,另编有《香港的忧郁——文人笔下的香港》、《茅盾香港文辑》、《许地山卷》、《不老的缪斯——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等书。小思的创作以散文为主,先后出版散文集《丰子恺漫画选绎》、《路上谈》、《日影行》、《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今夜星光灿烂》、《香港文学散步》、《人间清月》等。她自认:“对人对事的态度、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这几方面的想法,多多少少都来自儒家,即使是创作,也有一种使命感,感到有载道的需要,执起笔来,就想到自己的创作可能对他人有所影响,应该反映时代和社会的情况。”[2]

    由央然编选的《小思散文》,从小思历年出版的散文集中精选出140余篇文章,按发表时间先后编辑而成。我们可以从中触摸到作者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思想轨迹,体味到她那淡素自然的性灵与真情,以及尚淡、尚趣的审美趣味。

    从中学到大学的教师生活,为小思提供了散文创作的源头活水。面对莘莘学子,引发她求知与创作的强烈欲望,从而也寄托着她的人文关怀。她早期的散文创作以中学生为阅读写作对象,她的《路上谈》散文集,多以师生生活为题材,写师生之间的真诚交往,以老师的身份关爱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倾注她对青少年的爱心。《活的一课》、《嘿!这多彩的假期》、《今天不回家》诸篇,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期的烦恼,劝诫学生消解苦闷,正确把握人生,体现出她对学生的真诚关爱,文笔流畅,情感真挚,然而文笔略显稚嫩,文学色彩也有欠缺。

    真正显露小思散文创作才能的是她的《丰子恺漫画选绎》。当作家的才情与她所喜爱的题材遇合时,她内心所蕴蓄的情思、人生的感悟,得以倾心挥洒,成就了诗心、词意、禅理与画境的谐和。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著名画家,毕业于浙江美术学校,1921年留学日本,是弘一法师的弟子,写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续笔》。丰子恺的散文彰显出一种独特的人格光芒和审美价值。他还翻译了《竹取物语》、《伊势物语》、《落洼物语》三部日本著名的古典故事。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非正常的社会形态下,于1973年间在秘密状态下创作《护生画六集》百幅图。丰子恺寄情意于自然天地之间,以古诗画境诠释人生的漫画,有一肩担尽古今愁的“远行者”、独坐庵中吃苦茶的“孤独者”、撑一叶扁舟的“快乐舟子”、阅人阅世几多的“中庭老树”、俯察人间观照聚散无常的“一钩新月”、衔泥带落花的“归燕”、触目横斜的“梅花”、独上西楼的“望月思乡者”……简洁自然的审美意象,情景交融的多彩画面,动静结合,耐人寻味,写的是人世间的多元形态,表达的是尚趣、尚淡、尚孤的审美趣味。

    小思从丰子恺护生画集中选出一些漫画进行审美诠释,以抒情文字描述自己观赏漫画中的山水人物风景时所产生的思绪,图文并茂,妙语解颐。她的漫画选绎,以小品文的形式,通过语言文字传递对丰子恺漫画的美学阐释,融入她对丰子恺笔下的古诗画境的独特理解,表达了她对丰子恺审美趣味的欣赏与共鸣。她从画家创造的具有时间、空间感的、交织着历史与现实人生的画面,细致地体会其性灵与真情,引发自己的人生感慨与体验,追求文字的诗意传达和哲理意蕴。例如《门前溪一发我作五湖看》,“一发”是最小境界,“五湖”是广大境界。小思从画面中体会到的是一副超然心境:“市尘蔽眼处,我心里依然有一片青天,喧声封耳地,我心里依然有半帘岑寂。”[3]表现出作者的淡然处世与我行我素、超脱自在。再如《中庭树老阅人多》,“人忧、人乐,人乐、人忧,全都容在我心”[4],多少的人生聚散孤怀孤意,多少的春去春来亲情离别,尽在画意诗情中。

    从审美角度来看,小思的漫画选绎,以文字解读画面,丰子恺漫画所表达的人生友情、聚散愁苦等各种主题,得到了更为丰富的阐释,是艺术的赏析与怡情,是诗情画意的和谐与交融,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陶冶和放松。小思以丰子恺的漫画为审美对象和艺术载体,藉此引发审美联想和想象,追求文字的诗意传达和哲理阐释,同时也预示了她后来散文创作追求性灵与情趣交融的审美趋向。

    小思在1971年曾经随香港旅行团到日本旅行,1973年又曾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日本文化的点点滴滴,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于是,她写下了一篇篇充满理性反思与感性交织的文字。散文集《日影行》中通过对日本名胜古迹的记述与描绘,交织着一种历史的理性反思和文化对比,我们从中体会到她那难言的苦涩心情。

    作为一个中国人,初踏上日本国土,接触到日本的人文自然景观,她感觉到的是传统的中国文化在异域日本得到的移植和发扬。日光的“东照宫”、京都的“二条城”、大阪府的“大阪城”,明明白白就是依据唐朝建筑做样本的。小思感觉到日本的确是“保留了太多中国的味道”[5],日本文化映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她的心情是复杂的。然而,当她游览东京铁塔,看到那里卖的歪曲日本侵华战争历史的旧报纸时,不禁怒火中烧,她从中看到了日本右翼分子的侵略野心,于是特意花钱买了两张旧的《东京朝日新闻》以留下罪证。参观明治维新的史迹馆——明治村,她反思日本的明治维新与清朝末年维新变法之间的成败区别;到“下关”凭吊古战场,她想起了中日甲午海战;到“春帆楼”住宿,看到“割烹旅馆”的招牌,由此联想到当年李鸿章在这里签订《马关条约》的耻辱。《一座记恨馆》写的是1971年8月6日下午参观广岛“平和纪念资料馆”的情景。馆内保留着一切广岛被炸后的惨状记录。参观这样一座历史纪念馆,小思同情日本民族在战争中的无辜受难者,但是对日本军国主义者“有恨无悔”的国家教育手段,却是无法宽恕,她呼唤国人不要忘记被日本侵略的惨痛历史教训[6]。

    小思难忘京都,她在京都大学做研究时写下的散文和后来的忆念文章不少。《京都杂想》、《京都短歌》忆念的是“天满宫花开”、“清水寺樱放”、“平安神宫薪能”、“高山寺之枫”、“鞍马寺大祭”、“比睿山大雪”等各处美景,笔下已经没有了当年初到东京旅游时的那种愤激与不平,而是沉浸在暗香浮动迷人的自然美景之中。《春到古都》重读川端康成的《古都》,忆念当年在京都的圆山公园与朋友夜赏樱花的疯狂情景。《旧书肆》忆起在京都三月微雪的天气里踏访旧书肆的感觉,以及赏苔、看竹的感觉,还有中秋夜醉在诗的夜里的那份感觉……难忘的美妙的日本之行,给她留下了深刻的日本风土自然美的记忆。日本人热爱自然、欣赏自然景物的那份美好情趣,也深深地感染了小思,引发了她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感受。

    小思前后两次到日本,两种印象,两种心境,两种文笔。是历史的印痕在作者的记忆中逐渐模糊淡化?还是日本独特的自然美渗透进了作者的美感心灵?第一次踏上日本国土时,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给小思的心里打上了浓重的底色,再加上看到日本政府对日本青年实行的歪曲侵略历史的教育,更是激起了她内心的民族感情,而日本的自然美,的确会让每一个踏上日本国土的人为之倾倒。在小思的心灵中,清醒的历史理性逐渐为朦胧的自然审美感受所覆盖,政治的、意识形态的日本,让位于古朴的、自然美的日本。这是一个美的文化心理的转换过程,是创作主体心灵与精神的复合,从中也可见小思散文创作的变化轨迹与不变的精神内核。她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情感与审美感受,不管是标榜人格、品味历史,或是捕捉自然美感,表达生活情趣,都可见其真性情。小思畅达情思,文以适情,其作品是心声的真实流露与心灵的自由抒发,是审美心绪的自我表达。

    小思被誉为“香港文学史研究的拓荒者”[7]。小思从1977年开始利用课余时间从事香港新文学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以“卢玮銮”本名发表的一系列香港文学史研究论著,慎重与谨严的文风,受到不少人的赞许。她编著的《香港文学散步》一书,分为上、下两辑,收有作者关于中国现代作家在香港的人生踪迹的散文十一篇,集中反映了作者多年来为香港现代文化寻根的心路历程。上篇“忆故人”,怀念曾在香港留下文化足迹的文化名人蔡元培、鲁迅、戴望舒、许地山、萧红。下篇“临旧地”,她循着报刊史料提供的线索,踏勘一处处文化遗址,想象着当年的历史风貌。一份沉重而真切的历史感、一份对中国新文化的先驱者和他们开创的文化传统的珍视热爱从字里行间流溢出来。文章记载香港多处文化遗址:孔圣堂、学士台、六国饭店、何福堂中学等,再配上文化名人照片,名人的文字笔墨,表达小思怀念文化先贤的心愿,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主进步精神。《仿佛依旧听见那声音》一文,以深情的笔触追记鲁迅1927年2月在青年会做的两次演讲。《五四历史接触》追怀蔡元培当年的文化踪迹。《寂寞滩头》写萧红的凄酸身世。通过香港文化历史的探询,追踪文化名人的步履,让后人永远记住,在香港的土地上,曾经有过几多文化名人,在此留下他们的人生足迹,写下匆匆的一笔。小思在忆故人、临旧地时所留下的饱蘸情感的散文,凝聚了作者多年来学术研究的追求,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香港学者那诚挚的中国文化情怀。

    香港中文大学黄继持教授认为小思:“作为身居香港的中国人的心情,仍是她艺术生命的立足点。”[8]作为一位香港的中国人,学者的良心引导她表现“那仍然存在于香港的中国文化性格善良清明的一面”。她深情地关注着香港大都市的文化环境变迁,回环曲折地传达出香港人的都市思维与生活意绪。写于1982年8月的《玻璃幕墙》记述了作者对香港现代都市文明的思索,提出了生活在玻璃幕墙包围中的都市人的“沟通协调问题”,表达了她对于都市人之间感情交流的担心,“冷硬的金属切割着香港都市的天空”,使她“找不到健康色的阳光”[9]。读着她所叙述的一个个“香港故事”,我们感受到的是她内心涌动着的历史悲情。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我们不难理解她对香港这样一座身世朦胧的城市的爱恨交缠的复杂情感。

    可贵的是,小思的文化活动和散文创作,为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的发扬以及具有鲜明“香港性”的本土文化的兴起,贡献了一份力量。这种努力,含有“文化非殖民化”的深刻意义。我们知道,香港具有殖民性、国际性、多样化的文化性格,具有自由开放、中西交融的多元化混合型文化体系,而中华民族文化仍在香港有着深厚的根基。在香港,由于自由港的开设,资本主义为香港孕育了自由开放、多元格局、丰富多彩的文化花果,却又使文化带有浓厚的商品化色彩,高雅和严肃的文艺往往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处境维艰。迎合市场口味的通俗流行文化产品则铺天盖地,黄色的、低级趣味的文化大行其道,一些书店和报摊摆卖的,多是表现声、色、犬、马、怪、力、乱、神的出版物,充斥银幕和荧屏的,不少是宣扬人欲物欲,满足观众感官刺激的文化消费品[10]。

    在香港多元化的文学格局中,抒情性的散文小品和叙事性的生活随笔是独树一帜的。香港报纸的文学副刊和文学刊物,不时刊登一些文学散文,一些侧重于写实的作家,例如:梁锡华、董桥、李英豪、丝韦、陶然、黄蒙田、西西等人的作品,比较关注社会人生,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不断开拓散文创作新路,体现出香港散文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个性化、生活化、现代化的特征。在香港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小思的散文创作,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品味与文学价值。

    我们从小思初次旅日的早期散文中,已经读出她心中长期蕴藏着的一个“中国结”。作为一位香港出生香港成长的中国人,她对祖国的情感是诚挚而又深刻的。小思怀想中国诗人笔下的梅桃李菊,她在走访江南胜地中感悟古典诗词意境:“墙头丹杏雨余花”、“一枝红杏出墙来”、“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她吟诵着古诗名词,撑一把雨伞访问瘦西湖、金山寺、莫愁湖、寒山寺……[11]随着游览的步履,她走过“沈园”,仿佛看到陆游当年“桥下春波绿,好一双照影的惊鸿”;路过绍兴轩亭口,她凭吊秋瑾,犹感受到烈士当年“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的难言痛楚;手摸着冰凉的“黄河石雕”,去追溯“一段深邃的历史故事”,遥想起我们“祖先的样子”。小思的文化苦旅,并非关注于自然风光的描摹,却更让人感受到她那颗炎黄子孙的炽热的心,她对故园文化深怀的那份眷恋!

    小思的自然审美意象,有一树红木棉、幽阶苔绿;有一束白芦荻、参天竹林;有老树虬枝的盆栽和叶子、小草……她因欣赏自然生命的活跃而心生一股振奋。她借“春之小令”、“仲夏小令”、“秋之小令”和“冬阳”的四季变化,见证自然界生命的转换与轮回。短短的篇章,小小的思绪,淡淡的忧思,如诗如歌,如真似幻,春夏秋冬的起承转合,绾结于她的情思一脉:“生于自然,死于自然,生命将成无限。”[12]

    小思喜苔。她在旅居日本时,曾经欣赏过京都苔寺幽径上的绿苔,体会到幽静悠远的情趣。后来在香港的校园里蓦然又见红砖上隐隐苔痕,那么幽幽,不让人践不让人坐,又自甘卑下的幽阶上的绿苔,引发她的绵绵情思。于是她栽了六盆苔,“每天下课回来,静静看住几盆苔,宛似精神上沐浴,悠然清新”[13]。

    小思也爱竹。她欣赏描写竹子的诗词,难忘京都嵯峨野的竹林。她在《竹谈》中描写自己爱竹的心情:“竹薮里真有一股幽深,叫人从淡中,洗涤了许多杂念。”[14]

    苔和竹,独具清、幽、静、隐的审美特征。小思特别欣赏它们,凝思静观,赋予自然以灵性,在与苔和竹的灵魂对话中,获得了心灵上的滋养,真可谓以心观物,赏苔洗心,形神契合,传神写照。从中我们似可领会到小思生活在香港这样一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中,如何保持其独立品格与学人襟抱,保持其清凉与清新的淡然心境,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去挖掘香港新文学史料,辨析考证,以史家的严谨态度默默地做着枯燥无味的史料整理工作;佩服她的细心和恒心;欣赏她为文学研究事业献身的卓然独立的文化品格。

    黄继持在评价小思散文时,谈到小思的笔名“思”字下得恰当,“几乎每篇文章具思理”,读之“令人气静神凝”[15]。我们从小思对丰子恺漫画选绎的一篇篇文字,到旅日游记观感,或是表达一个香港人的诚挚的中国文化情怀的文章,以及以自然物为审美对象的小品文字,会深深地感受到小思散文独具的艺术情趣与审美风格。

    的确,小思有深意。我们从她对自身社会角色的定位,默默自谦的文化品格与精神追求,足见她一枝独秀于香港文坛的身姿。

    注释:

    [1]袁勇麟:《当代汉语散文流变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6月版,第99页。

    [2]王景山编:《台港澳暨海外华文作家辞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657页。

    [3]、[4]、[5]、[6]、[9]、[11]、[12]、[13]、[14]央然编:《小思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994年版,第8、10、50、53、298、205、196、115、99页。

    [7]古远清:《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80页。

    [8]黄继持:《就“香港性”略谈小思的〈承教小记〉与西维的〈合金菩萨〉》,见王一桃《香港文学评析》,雅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5页。

    [10]杨奇主编:《香港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2页。

    [15]黄继持、卢维銮、郑树森:《追踪香港文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作者倪金华,男,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 凝思 静观 淡雅 柔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