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充分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奋力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

    时间:2020-08-31 07:52:4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革命老区是红色文化尤为资源丰富地区,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党史工作“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作用,对于发展地方红色旅游,奋力打造经济升级版,加速推进“四个全面”,促进社会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笔者以株洲为例谈谈挖掘红色资源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红色文化内涵及其作用

    所谓红色文化,是指为记录党的历史、宣传党的历史,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而形成的文化艺术;或者为再现党史中的某些重大事件,歌颂党和党的领袖,革命英模、先烈而形成的文化艺术(包括党史著作、革命历史档案、理论著作、文学影视作品)以及为纪念党在革命征程中发生的某些重大事件,召开的重要会议等而形成的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地等。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的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以其特有的方式向经济的转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印证光辉历史,总结百年经验。一部红色文化史忠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而牺牲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史,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来之不易,有利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稳定和谐与科学发展。

    (二)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发展進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前提。红色文化中蕴涵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敢创新路的创新精神,敬业、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无论是对一个人或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它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因素。

    (三)给青少年以教育洗礼,给年轻干部以警示借鉴。红色文化倡导的是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传播其理念、彰显其精神有利于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它通过引导受教育者,尤其是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达到政治角色的认同,从而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从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政治态度、理想信念等方面用社会主导的政治标准来衡量、约束自己,内化为自己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自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支持者、维护者。

    (四)资源转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已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而红色文化则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老区保留下来的遗址和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近年来,不少地方明确提出建设红色旅游目的地,纷纷制定与实施了红色旅游战略和规划,红色旅游已成为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红色旅游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红色旅游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建设了红色旅游重点区域公路4000多公里;新建、改扩建一批支线机场,延安、井冈山、百色等12个机场已建成通航,开通航线60条;专门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到革命老区的旅客列车,12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有106个建设了铁路停靠站;在纪念场馆免费开放的前提下,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2015.6亿元,同比增长18.6%。全国红色旅游直接就业122.4万人,间接就业460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2.3%和2%。江西省提出到2017年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要达1924亿元。红色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株洲是党史大市,拥有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

    首先,从红色文化的背景看,株洲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历史上、军史上众多首创性的大事在株洲发生,在中国革命史上,株洲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铸就了一部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党的创建时期,株洲地区就有34名先进知识分子、先进工人分别在北京、上海、长沙、安源、水口等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当时全国党员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大革命时期,株洲农民运动轰轰烈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有20多处提到株洲醴陵的农民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株洲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实践地区,堪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发源地之一,水口连队建党、朱毛第一次会面、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毛泽东决策上井冈、中村插牌分田、毛泽东第一次给人民军队上政治课、株洲转兵等中共党史、军史上有着首创地位的历史事件,都是在株洲地区发生的。

    其次,从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看,株洲拥有一大批保护较好的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革命遗址以及革命纪念地。株洲地区共留下了各类革命遗址169处,其中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37处,重要党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34处,革命领导人故居62处,烈士墓14处,纪念设施15处;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处。

    第三,从红色文化的非物质形态看,株洲革命前辈留下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留下的精神家园,是感召和激励后人的强劲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近10万株洲儿女为新中国建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被县级以上政府部门追认为革命烈士的就有1万多人。他们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永垂青史;震憾环宇的豪言壮语,遗书、遗诗、遗联、遗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是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株洲地区培养造就了一代英豪,何孟雄、李立三、罗学瓒等成为早期党的领导骨干,谭震林、耿飚、杨得志等后来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同时涌现出蔡申熙、左权、宋时轮、蔡会文、朱克靖等一批军事家和高级将领。党的四大到十三大,先后有19人担任过党和国家领导人;1964年以前,有41人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军衔,其中上将3人,中将10人,少将28人。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名垂青史;他们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与崇高品德,不仅是株洲人民,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株洲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当前,株洲进入转型升级的新时期。新常态下,株洲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机遇,株洲市委提出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与韧劲,蹄疾步稳、务实能干,围绕“三个率先”的总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转型升级”战略,集中力量打好产业振兴、县域崛起、城镇扩容提质、两型建设“四大攻坚战”。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将有力地助推株洲在奋力打造发展升级版进程中铿锵前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市、全面从严治党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开创株洲转型升级新局面。

    1.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制定株洲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以市县两级宣传、旅游和党史部门为主体,整合市县两级各种红色资源,成立一个集党员、干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旅游于一体的实体,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科学规划并开发株洲红色旅游资源。

    2.整合旅游资源,规划精品线路,提升旅游品位。株洲拥有享誉海内外的炎帝陵,森林氧吧神农谷、云阳山、酃峰山,与张家界武陵源黄龙洞媲美的白龙洞,大型水库酒埠江水库,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必须将株洲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寻根旅游、城市观光、历史人文等资源有机整合,融“红”“绿”“蓝”“古”于一体。同时与陕西黄帝陵、湘潭韶山、江西井冈山、湖南衡山、郴州东江等周边特色旅游景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设计好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红色旅游链”,走红色区域旅游联合之路,共同做大区域旅游蛋糕,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和共同发展。

    3.下大力气,设立党史遗址保护基金,建设“红色宅子”,建立中共党史教育基地。革命遗址大多地处老少边穷县,经济不发达,财政困难,革命遗址的保护需要上级财力和国家有关部门资金、政策的大力支持,需要建立专项预算资金,以保证革命遗址保护工作的常规化和可持续性。组织开展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评选、认定与命名,着力建设“红色宅子”,加强对“红色宅子”之类党史教育基地的保护和建设,充分利用党史教育基地的宝贵历史资源,积极发挥党史教育基地的载体功能和综合效应,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党史资政育人活动,不断增强党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为老区红色旅游增添丰富内容,为服务老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科学发展发挥其宣传教育作用。

    4.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红色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景区旅游公路、步行游道及旅游景区停车、环保环卫、供水供电、安全等旅游配套设施,不断提高参观游览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以旅游业发展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达到“吃、住、行、游、购、娱”等三产业要素的最佳整合,逐步优化提升区位旅游软硬环境。

    5.依托红色旅游,将各地土特产品做成产业,做大做强。革命老区曾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经济社会大多还比较落后。发展红色旅游,就是依托自身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培育革命老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如炎陵的山货,攸县的豆腐制品、麻鸭和酒埠江鱼,醴陵的红瓷、毛瓷和釉下彩瓷,茶陵“三宝”与茶叶等等,把它们当作是一项重大的扶贫工程来抓,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探索一条产业良性循环之路,最终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从而有助于革命老区打破封闭格局,加快开发开放,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

    6.大力推介宣传株洲市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时期的重要地位地位,推介宣传株洲市所辖县的革命老区地位,市委、市政府应通盘考量,市、县两级党史部门与发改部门要积极配合,合力攻关,力争茶陵、炎陵、攸县、醴陵、株洲县等四县充分享受国家“中央苏区县联动开发范围”政策,力争醴陵、株洲县与湘鄂赣三省原湘鄂赣苏区范围纳入国家老区振兴范围,在财政转移支付、产业优先发展、项目立项落户、资金借贷支持等方面享受中央苏区县扶持政策。

    7.建设株洲党史陈列馆,打造株洲红色旅游链。株洲党史资源相当丰富,很有必要建设市级党史陈列馆,将集合陈列展示、宣传教育、资料存储、研究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该馆既可以作为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可作为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活动场馆。与此同时,通过党史陈列馆将炎陵县的红军标语博物馆、水口连队建党旧址、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醴陵市的李立三旧居和毛泽东考察醴陵农民运动旧址、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串在一起,形成一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链。并以之为龙头,以株洲城区为纽带,将株洲城市风光、生态资源、现代工业文明、文物古迹、风情民俗等连成本土“旅游链”,使之对株洲红色旅游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

    8.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株洲党史网站,用信息化手段推介株洲地方红色文化,增强株洲文化软实力,提高受众的文化认同感,扩大株洲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9.结合当地特色,开展群众和游客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红色文体主题活动,达到既进行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更主要的是吸引游客到红色景区来参观体验、休闲娱乐,给当地带来较好的观光旅游收入的目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展未来株洲前景美。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奋力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的征程中,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加速株洲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將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系中共株洲市委党史办副主任)

    相关热词搜索: 奋力 升级版 挖掘 经济发展 红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