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潘序伦立信会计思想研究

    时间:2020-10-10 08:00: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潘序伦先生的立信会计思想是吸取了中西方信用文化的精华而形成的。一方面,借鉴了美国早期公共会计师在审计资产负债表时积累的职业道德经验;另一方面,领悟了“民无信不立”的中华传统智慧,进而形成了“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这一用校训形式表现的立信会计思想。潘先生的立信会计思想既通俗易懂,又博大精深。

    【关键词】 立信会计思想; 信以立志; 信以守身; 信以处事; 毋忘立信

    潘序伦先生,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会计学家和著名的会计教育学家。会计学界誉他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先生是江苏省宜兴县人,生于1893年7月14日,故于1985年11月8日。潘先生生前历任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长,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社长,立信会计编译所主任等职。潘先生是发展我国现代会计事业和培养我国会计人才的一代宗师。

    一、潘序伦的求学之路及接受西方信用文化的过程

    潘序伦先生1919年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于1921年提前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由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资助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是当时中国在美国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少数人中的一个。潘序伦先生在美国求学的时候,也是美国信用文化发展比较好的时期。其标志就是1922年左右,美国各大州都颁布了会计师法。关于颁布会计师法的历史意义,著名会计学家利特尔顿作了很好的说明:第一,1922年公共会计师依据法律在美国得到了认可,并且这件事用了10年的时间就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第二,在全国统一的会计团体——美国公共会计师协会的领导下,各个州每年同一时间实行统一的公共会计师考试,以实现广泛的职业统一。这件事情在一个具有48个州且法律有区别的国度里能够得以实施,确实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一阶段,美国审计的特点是为了信用目的而办理的资产负债表审计。因为在1920年前后的20多年中,这种审计在美国最为盛行。所以,会计历史学界称为美国式审计。当时,美国企业逐渐依赖银行发放短期借款来经营自己的业务。企业要求银行贷款时,一般是按照自己形成的惯例,向银行提出经过注册会计师检查证明的资产负债表。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审计,其目的当然主要是为了信用。这种为信用目的而办理的资产负债表审计之所以能够得到深入的发展,其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由于银行在信用分析上特别重视资产负债表,对能够提供经过公共会计师检查证明的资产负债表的企业,在资金融通上给予优先满足。其次,是由于资产负债表审计的费用比较低,企业能够比较容易的委托公共会计师办理这种审计。概括起来说,这种美国式的以信用为目的的资产负债表审计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进行记录与事实的核对;二是考虑贷款的安全性;三是采用试查的方法(与详细审计对比来说)。潘序伦先生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接受了西方的信用文化。

    二、潘序伦立信会计思想的产生及三位一体的会计实践

    1924年秋,潘序伦先生完成了在美国的学业。在回国途中,还去欧洲各国进行了自费考察,了解了欧洲大陆各个国家信用文化的情况。潘序伦先生回到上海后,看到上海的民族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中式簿记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民族工商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的需要,所以,萌发了一个念头,就是要用自己在美国学到的会计知识改革中式簿记,并更好地为当时的民族工商企业服务。潘序伦先生在1927年创办了“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后来借用了《论语》中“民无信不立”的训条,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事务所改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潘序伦先生的宗旨就是为民族工商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做好会计方面的服务与咨询工作,并且致力于建立自己的信用和品牌。潘序伦先生在执行业务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信誉,加上他学贯中西,因此承办业务的效率非常高、质量也非常好。几年功夫,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在上海及周边城市迅速地树立起了良好的信誉,承接的各类会计服务、咨询业务大量增加。从1939年开始,“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在上海之外设立了多个分所,例如1939年由蔡经济(注册)会计师主持设立了桂林分所;1941年由王逢辛(注册)会计师主持设立了重庆分所;1946年由张惠生(注册)会计师主持设立了南京分所;1948年由管锦康(注册)会计师主持设立了天津分所。

    立信会计学校也是潘序伦先生立信会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27年起在设立会计师事务所初期,潘序伦先生就深深感到,要改革中式簿记,必须首先训练会计人员。为此,潘序伦先生与他的同事们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在立信事务所里办起了簿记训练班,以当时在私营工商业工作的小职员和练习生为对象,由当时立信会计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担任教师。开办初期,仅有23名学生。从第二期改为立信会计夜校和补习学校后,学生人数大大增加。根据相关资料,从1927年到1947年20年间,共计办了40届,毕业与肄业的学生大约是35 529人,最盛的时候,仅上海一地就设立了11所分校,每学期招收学生大约2 000人。1937年,又把此前的立信夜校和立信补习学校改为“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并且聘请了一些著名教授,如黄炎培、马寅初、黎照寰、黄逸峰、章乃器等先后在该学校担任教师,这些著名教授的讲课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这也是“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越办越好的重要原因之一。潘序伦博士创立的“三位一体”的会计事业,均以“立信”命名,这绝非心血来潮。建立信用,被潘序伦博士视为他自己会计事业的座右铭,同时也成了他办学至高无上的信条。可以这样认为:“立信”是潘序伦会计思想的核心内容,它贯穿于潘先生半个多世纪的审计业务、会计教育及办学实践当中。早先,潘序伦博士取孔夫子《论语》中的“民无信不立”之义,采用“立信”作为校名。后来,在1937年7月,他又将“立信”扩展为校训,并引申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潘序伦先生认为,从事会计工作的每一个人,必须在立志、守身、处事、待人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建立自己良好的信用。如果没有信用,将一事无成。潘序伦博士认为,无论对人对事,都要坚定不移地信守承诺,严禁弄虚作假。他深深懂得,建立信用对于会计事业会产生长远的影响。潘序伦先生还认为,不管是一个人,还是某一个事业,只有“立信”,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并且得到发展壮大。所以,三位一体的“立信”会计事业的成功,与立信这一会计思想的指导是不可分割的。对“立信”这一校训,潘序伦不仅对学生经常宣讲,而且在同事之间也时常互相砥砺。潘序伦博士利用一切机会,例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以及其他全校性的集会,用大量的时间与篇幅宣传并讲解“立信”会计思想,不失时机地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让立信会计思想深入人心。

    潘序伦经常提起中国的一句古话:“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并以此鞭策自己,他认为,多财不一定是坏事,但一个人若多了财富,首先应当考虑用财之道。潘序伦的聚财用财之道,就是“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取之于会计,用之于会计。”

    就拿学校收取学费这一件事情来说,潘序伦对那种把学校办成“学店”的做法深恶痛绝,因而所收学杂费极为低廉,对一些无力缴纳者,还给予减免。尽管学校的收入不多,但每学期仍有节余。潘序伦就用这些剩余资金为学校购置校舍与教学设备,或者捐给学校作为建房资金。

    潘序伦博士治学讲究严谨,重视教育质量,十分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他坚持“认真”两字,无论对于学生或者教师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对教师的要求是——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对学生的要求是——认真听讲,做好练习题。考核也很严格的,潘序伦博士规定成绩以70分为及格,作弊者一律开除学籍。

    为了办好“立信”会计教育事业,潘序伦博士主张会计课程的学习与课程的实验并重,必须讲究实效。他认为,要掌握会计这门科学,如同医师一样,必须亲自动手实践,才能真正把会计技能学到手。因此,他非常重视实务训练,要求学生打好珠算、书法和应用文写作等基本功,并利用会计师事务所与工商企业接触较多的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到工矿企业和商店参观实习,增加感性知识。因此,立信的毕业生一到工作岗位,马上就能从事实际工作。这种“立信”会计思想,不仅是潘序伦办学的宗旨,同时也对他的经历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政治面前,他更是公正有信。例如有一些官僚资本家要求潘序伦先生提供符合他们要求的审计报告,往往是被拒绝了。

    立信会计丛书在中国会计发展历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潘序伦博士在留学美国期间就写过一些经济与会计方面的文章,并发表在当时上海出版的《大陆周报》上。潘序伦博士回国之后,他又编写了《公司财务》和《簿记及会计》两本书,在这两本书中,潘序伦博士引进了一些西方会计方面的知识。此后,潘序伦博士在事务所业务接触中,感觉到当时簿记员的业务水平比较低,不能适应民族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当时在大学里研习会计学科的人,不仅数量不多,而且水平也不高,而使用的教科书,大多数是外文原版。潘序伦博士为了解决立信学校的教材问题,就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里设立了一个编辑科,并且配备了以顾准、黄祖方、王谵如为骨干的翻译人员,开始翻译编辑簿记、会计、审计方面的书籍,并由商务印书馆作为大学丛书出版发行。比较有影响的书籍有潘序伦博士的《成本会计教科书》;李文杰的《簿记初阶》;潘序伦与顾准的《政府会计》;潘序伦翻译的《劳氏成本会计》;施仁夫翻译的《陀氏成本会计》。到了1940年由于战争原因商务印书馆不能继续出版立信会计丛书,从1941年开始潘序伦博士又创办了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该社不仅出版立信会计丛书,而且还印刷账簿表单,以适应工商业会计核算的需要。后来,该社还在桂林设立了分社,在成都、贵阳、昆明、西安等城市设立了特约经销处。到1956年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结束为止,该社出版发行各种会计书籍不下160种。如果考虑此前商务印书馆为潘序伦博士及同事们出版的专著、教材还应该有140多种,累计印刷发行800多万册。所以,潘序伦博士在他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如果说我对我国会计学术有所贡献的话,当以编辑出版立信会计丛书为最”。

    在潘序伦先生从事会计工作的60多年中,他开创了“三位一体”的立信会计事业(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他的名字与他的立信会计事业一起已载入了中国会计发展的史册。中国会计界公认,“三位一体”的立信会计事业,凝聚了潘序伦先生一生的心血和智慧,他勤奋努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精益求精、锲而不舍、心无旁骛、殚精竭虑、节衣缩食。可以认为他是一位集大成的会计学家,他学识渊博、坚韧不拔、锐意进取、桃李满天下、著作等身。他一生著述超过千万字,编写的教科书(包括译著)30多部,撰写的论文100多篇。可以说他在中国会计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潘序伦立信会计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潘序伦先生毕生关注的问题之一。1933年,潘先生为《立信会计季刊》撰写了《中国之会计师职业》一文,该文首先从学识、经验和才能三方面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进行了分析;之后,着重论述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他认为对于一个(注册)会计师来说,执业的经验与本人的才能,哪一个方面都不能缺少,但是最根本的问题仍然是必须讲职业道德。因为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的,其他的组织与利益集团对于一个(注册)会计师可能有利诱与威胁。(注册)会计师如果没有很强的职业道德观念,那他在执业的过程中,就可能代替他人舞弊,也可能为自己舞弊。按照一般惯例来看,(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制度安排,是为了保障工商企业的信用不受影响和不被破坏。如果(注册)会计师有不道德的执业行为,实际上就是自己损毁自己的信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注册)会计师行业不注意维护自己的信誉,那么这个行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同时也违背了政府(会计)管理部门的期望,所以,我们应该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问题。”当时潘序伦先生就提出了(注册)会计师不能从事的工作或者必须禁止做的工作,具体包括:第一,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并开始执行业务的(注册)会计师,不能兼任其他任何职务,也不能兼做其他任何工作。但如果兼任学校的讲师,可以除外。第二,(注册)会计师不能兼任政府监管人员再来监督工商企业。第三,(注册)会计师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办理与自己本身或其自己家属有利害关系的会计事项。第四,(注册)会计师如果担任破产清算人、破产管财人、遗嘱执行人及其他信托人等职务时,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办理与其所任职务无关的会计事项。第五,(注册)会计师对于当事人的委托,对于公务机关的命令,在办理业务事项时,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是不能拒绝的。第六,(注册)会计师不能与非(注册)会计师共同行使职务,或者让非(注册)会计师用本人名义行使职务。第七,(注册)会计师不能接受债权人的委托。第八,(注册)会计师不能担任职务以外的保证人。第九,(注册)会计师不能在合法约定报酬及实际费用之外再索取额外的报酬,也不能与委托人订立索取其他报酬的契约。第十,(注册)会计师不能收买与自己职务相关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第十一,(注册)会计师如果没有得到公务机关的允许,如果没有得到委托人的同意,不能把执行业务时得到的商业秘密泄露出去。第十二,(注册)会计师对于已经接受别人委托的会计事项,不能采取不正当的行为,也不能敷衍了事。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注册)会计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业道德,按照潘序伦先生的观点,必须做到四点:具体包括“公正、诚心、廉洁、勤奋。”从对潘先生文章的这些转述中不难发现,他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研究,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其方式方法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为会计人员指明了道德规范和处事哲学,而这些内容正是潘先生立信会计思想的集中体现。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潘序伦先生的立信会计思想是吸取了中西方信用文化的精华而形成的。一方面,是借鉴了美国早期公共会计师在审计资产负债表时积累的职业道德经验和法律方面的智慧;另一方面,是领悟了“民无信不立”的中华传统智慧,进而形成了“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这一用校训形式表现的立信会计思想。潘序伦先生的立信会计思想,既通俗易懂,又博大精深,已经广泛地深入到每一个会计人员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在制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时,就吸收了潘序伦先生的立信会计思想。●

    【参考文献】

    [1] 罗银胜.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J].财会月刊,1997(1).

    [2] 王海民,等.会计发展概论[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88:216-236.

    [3] 王海民.会计思想史探索[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206-219.

    [4] 文硕.西方会计史(上册)[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6-19

    [5] [荷兰]海渥.会计史[M].文硕,等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19-21.

    [6] 郭道扬.中国会计史稿(上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216-219.

    [7] 郭道扬.中国会计史稿(下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P101-105.

    [8] 王海民.世纪之交对新世纪会计发展趋势的展望[J].广西会计,1999(9).

    相关热词搜索: 立信 思想 会计 研究 潘序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