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别把宝宝“养”成小药罐 一个小药罐

    时间:2018-12-27 04:37: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小明今年1岁半了,是个漂亮的“小伙子”,就是身体稍微弱了一些,经常生病。小明妈非常关注小明的身体,稍有不适,就会带小明上医院,不是吃药打针,就是要求医生给输液。平常,更是保健药不断,希望能帮助小明预防疾病。这不,最近小明又病了,患的是肺炎,因此还住了院。
      小明妈很奇怪,营养很好,养育方法也到位,可小明为什么还是老生病呢?
      
      没有不生病的宝宝
      
      生病是生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通常情况下,每个宝宝在一年中患五六次感冒是正常的。而且,适当的感染,对刺激宝宝的免疫功能是有好处的。如果一个宝宝总不生病,其机体内的免疫功能就会逐渐降低,结果反而会造成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患上更严重的疾病。
      
      滥用抗生素有副作用
      
      吃药治病,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并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吃抗生素。
      顾名思义,抗生素主要是对付细菌的。除了细菌之外,抗生素对其他微生物是没有作用的。近些年来流行的呼吸道疾病,绝大部分都是病毒引起的,对这类疾病来说,抗生素通常是无效的。不对症地滥用抗生素,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因为抗生素的副作用而产生新的疾病状态,如:抗生素导致的身体内菌群失调,诱发霉菌感染等。更严重的是,长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使抗生素的作用降低。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觉得现在的消炎药好像不管用了的原因。“超级耐药菌”的出现,就是抗生素的“杰作”。
      
      输液只是一种用药方法
      
      所以,当宝宝生病的时候,一定要经过检查,确定了病因后再对症治疗,千万不要随便服用抗生素。
      很多家长像小明妈一样,宝宝一病,到医院就要求医生给宝宝输液,好像不输液宝宝的病就好不了。这也是一种错误观念。实际上,疾病的好转,严格意义上说,只与用药的种类和是否对症有关,而与给药的方法是没有关系的。通常来说,输液只适用于疾病比较严重、宝宝比较小、口服药物比较困难、不能进食进水,或严重的呕吐与腹泻而导致脱水等情况。对于那些病情比较轻的宝宝,通过口服药物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另一方面,由于医院是个充满各种细菌、病毒的场所,加之输液室的宝宝又多,患什么病的都有,在这种环境中输液,常常会导致重复感染,宝宝原来的病还没好,很容易又传上另外的病。
      任何一种病,从发病到痊愈都有一个过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药能使疾病即时而愈。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指望输一两次液就把病治好是不现实的。而且有些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等,多是“自限性”疾病(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靠自身免疫就可痊愈的疾病),在没有合并症的情况下,一般7天左右就能自愈。在这种情况下,多喝热水,多休息,吃一些改善症状的药(如退热药、止咳药、治疗鼻塞的药等),绝大多数宝宝一周左右都可以痊愈,这和打针、输液恢复的时间差不多。
      虽然口服、打针和输液之间的区别只是用药方法的不同,但是其中机理以及人体吸收的快、慢和程度都有不同,所以,通常治疗的原则应该是:能自愈的就不吃药;能吃药治好的就不打针;能打针治好的就不输液。
      
      没病不要吃药
      
      小明妈平常爱给小明吃一些保健药,希望以此来预防生病。其实,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除了本身的治疗作用外,都会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有些是损害肝脏的,有些是损害肾脏的,有些是损害血液系统的,还有些会对肌肉、骨骼系统有损害。有些损害是急性的,很快就能表现出来;而更多的损害是慢性的,当时看不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损害的后果才会慢慢显现出来,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尿毒症等。
      而且,与接种疫苗不同,任何疾病都不是提前吃药所能预防的,所以,希望通过平常吃药来补身体、预防疾病是没有用的。看来,小明总是闹病,相当一部分原因都是小明妈给小明用药过多而造成的。
      其实,家长只要给宝宝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少吃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适当吃粗粮,保持大便通畅,经常带宝宝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照射,没病不吃药,有病少吃药……一般情况下,宝宝都能健康地成长。

    相关热词搜索: 别把 宝宝 药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