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通货膨胀环境下制造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0-11-09 04:00: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粟健明

    摘要:通货膨胀给制造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造成不利影响,表现为“高物价,税负高,负债重”。且由于制造业是商业和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的基础,如果不加以解决,其连锁反应会影响到国内经济甚至是全球经济。为此,文章就通货膨胀对制造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造成的困难及解决对策展开了研究。由于就企业来说,无法从自身改变宏观环境,只有站在微观角度考虑。提出从预算管理、“供应—生产—销售”的流程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修订对制造业的财税规划三个方面应对通货膨胀对制造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造成的不利影响,优化产品质量和功能,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保证持续经营和发展。研究结论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通货膨胀;预算管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风险安排

    通货膨胀是指因货币流通,货币的现实购买力大于货币的供给,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物价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普遍的上涨现象。本文旨在研究通货膨胀对制造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不利影响,解决营运资金的货币价值与物价的两极分化问题对制造企业发展具有的重要性和迫切程度。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内涵

    以制造企业为例,营运资金管理,是指以供产销为流程,通过营运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对预算、监督控制和最后的考核进行多环节、多维度、全过程的管理工作。现代企业属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形式,而资金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也是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包括经营、投资、融资活动都与资金有直接联系。通过营运资金的管理,在不断滚动的会计期间,为公司将来的发展积累资金,壮大资本实力,安全平稳、稳中带升的度过企业生命周期每个阶段,从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规律,避免走下坡路,始终保持上升的趋势,以企业现有的规模与实力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

    二、制造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了解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内涵后,分别从预算、制造业流程、修订准则与税法三个方面阐述通货膨胀对制造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造成的影响。

    (一)预算管理与财务核算操作不当影响营运资金的管控

    第一,预算管理,是战略和计划的具体化和量化,其制定的基本思路是“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两者结合”,根据企业经营周期的不同阶段及业务流程,以“先有力度,后有标准,兼顾实际”为要求,选择定期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增长预算等模式,串插使用。但实际工作中,作者所在企业因为管理人员注重个人利益,轻视绩效考核,造成人员流失,破坏预算管理的客观、公平、公正性。如果不解决,引起企业管理的中心严重偏移,“轻质量,轻效益,迟发展;重利益,引矛盾,致清算”,给企业发展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第二,由于会计记账人员对准则和税法的规定与差异掌握不够,技术水平不娴熟,经济业务不熟悉,缺乏对财务收支和资本项目选择合并计算或分别核算的分析能力,再加之因为工作关系的不和谐而引起与职业道德有关的矛盾,容易发生入账金额计量错误,即使依据可靠,也会影响到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度,直接误导后面的财务分析和决策,这些都是基本职能上出现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通貨膨胀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管理

    通货膨胀是席卷全球的经济现象,在中国国内也很严重。从业务流程角度观察,由于采购成本控制不力,生产管理不当,销售回款不足,对财务报表产生了不利影响。首先,导致资产负债表往来科目余额增加,货币资金余额逐渐减少,非流动资产占比增大,资产负债率逼近红线如70%(资产负债率=期末负债总额/期末资产总额),直接威胁到股东权益;然后,利润表营业收入下降,成本费用升高进而压缩利润空间;最后,现金流量表收入与支出此消彼长,压缩营运资金数额,阻碍了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

    (三)旧会计准则和税法加大了营运资金管理的困难

    《企业会计准则》自2009年修订后至今,已经历经10年时间,达到了一个较长时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成本回收期,且税法从计税到优惠政策,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都存在筹划空间狭窄,限制国内税务筹划的现象,其最大的不合理在于:旧《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对计税依据的确定,如增值税,出现“粗中无细,互不协调,压缩资金流动”的现象。比如:收入的确认,旧准则规定,于符合要求时一次性确认收入,分期回款;而在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却以该营业收入总额为计税依据,核算销项税额,同时因为资金流动性降低,一般很多企业无法找到足够的增值税专票抵扣增值税且虚开严重触碰红线,无形中加大了税负和风险,又因资金短缺,基本存款账户余额不足,税负压力增大。因此,近年来准则与税法的同时修订,正在逐步解决企业税负负担过重影响税源的问题。

    三、通货膨胀背景下制造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方案

    通货膨胀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列举了预算、制造业流程、修订准则与税法三个方面,下面针对这三个问题,分别提出解决方案。

    (一)加强对预算和会计核算管理的力度

    预算作为会计年度的管控基础,为避免预算松弛,以力度、标准和经营为前提,兼顾公司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保证KPI年终绩效考核的相对公允和顺利完成,从人员素质、预算标准、内部控制与核算监督入手,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

    第一,从管理层和财务管理人员开始,加强道德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公司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意识到以公司利益为主的重要性;第二,以预算管理为标准,通过“一压一抬”,控制员工工资成本,特别是采购和生产人员,趁2019年个人所得税新政施行,以当地政策规定为基础,量身定做个税专项扣除筹划方案,并控制税务操作风险,降低税负,增加实发工资数额。

    内部控制方面,以“全面、重要、制衡、适应、成本效益”五项原则制定流程和财务制度,严格报销流程,需同时满足实际发生、与经营有关且合理三个条件。因为,费用过高和有效性差是导致破产的重要因素,根据借贷记账法原理,借:费用,贷:资金,否则账不平,无法结账。

    核算监督方面,加强财务和相关税种应纳税额的核算,要有灵活选择合并计算或分别核算的判断力,对会计核算的“加减乘除”,要理解其互为依据和结果的辩证关系,依据为其一至三项,结果为其一项,从核算和监督的基本技能,到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以及制定战略、规划和编制预算等扩展职能,避免因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问题放松管控力度,打好坚实的基本功,做到“心中有账簿,计算有逻辑,入账有依据,考核有数据”。

    (二)从“供—产—销”三个环节控制成本

    鉴于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先完善采购、生产、仓储、销售和资金管理制度,强化“总—分”结构下,各项制度内、制度之间的衔接与落地,同时,采用管理会计工具——价值链分析法,对“购进—生产—销售”三个环节分别入手制定管控措施。

    1. 提升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关于竞争五力模型对供应商议价能力的观点,以降低采购成本为目标,扩宽供应渠道,增加客商数量、同种主要材料不集中在少数几家且最好收购几家重要的供应商,加强供应链成本优势,或选定良机与供应商签订长期采购合同,利用法律形式规避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同时保持一定的赊购商量,但须加強资金管控,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保证材料及时供货,避免耽误生产。

    2. “省钱省时有效率”地改良和生产产品

    鉴于物价上涨,如果研发新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周期长、价格处于劣势、打开销路不容易耽误完成销售目标。所以,建议通过技术改进和生产流程优化,改良现有产品代替研发,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同时,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成本管理,通过核算监督,要避免投料浪费、次品损失,根据生产流程,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避免因会计政策不合理,不能准确反馈生产情况,导致成本数据不准确,给监督带来麻烦。加强生产人员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降低人员费用,如额外的加班费;制造费用中生产用设备折旧属于非付现成本可分期节省资金,视情况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或缩短尚可使用年限(最低使用年限或最低使用年限扣除已使用年限)的60%加速折旧抵税,同时优先改良设备,尽量不更新设备,因新设备投资时间紧,成本昂贵,形成生产能力尚需很长时间且耽误销售;可控制造费用,如水电费,适当控制,不影响生产便可。因为生产环节是制造业最关键的环节。

    3. 采取“回流快,赊销慢,适当降价”的销售政策

    销售是直接对接消费者的环节,能够提升与客户的议价能力是加快资金流的关键所在,且竞争无处不在。首先,通过与能替代自己产品的替代产品质量和功能,对比双方产品的优势和劣势,进而延伸至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在降低采购和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打好讨价还价的实力基础。然后,按照“一松一弛”的管理原则,将销售人员的回款纳入绩效考核,适当减少签单数量,尽量不赊销,降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税负,但前两项销售安排会加大销售人员工作压力。最后,适当降低销售价格,保证市场份额和销售业绩,降低销售人员流动性,加快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做到“快收款,推迟付款,多砍存货”,加强存货管理,适当扩大仓库空间并优化环境,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产成品分类保管,避免因仓库管理混乱造成损失(不论正常或非正常),保证货物流转畅通无阻。

    (三)合理安排纳税筹划

    财务和税务的问题,每记一笔账,蕴含路和桥的关系,存在风险收益的权衡,所有财税的问题,都是因为从财务走不到税务引起。鉴于近年来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修订,要同步跟上,准则修改的规律,在于确认、计量、报告的公允化与精细化;税法主要由应税项目、税收权利义务、税种、计税依据、税率、计税方法、纳税期限、当地相关优惠政策和其他法律法规组成,其修订的重点也从这些地方入手,且准则与税法的修订有内容相互衔接的硬性要求。企业方面,先保证合规性,后通过延长和扩大纳税筹划的时间和空间,大幅度降低税负,保证现金流的充裕和稳定增加。

    “财税不分家”,会计与税法的修订,有差异且相通,须消除差异,求同存异,纳税筹划的原则是:起于业务,事前筹划,入账已晚,把握财税分寸,使风险与收益最佳,避免过犹不及,趋近不偏不倚。比如,“营改增”现代服务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现可加计扣除15%,目前只限生活服务业,试点成功后可能逐步扩大至商业和服务业,甚至部分制造业,在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认证抵扣上,鉴于加计部分需在贷方计其他收益,在利润表列示并计算企业所得税,与其按100%抵完销项,加计部分核算所得税费用额外增加税负,不如于每个申报所属期,大额按进项的100%抵扣,小额进项按(100%+15%)抵扣,并随全年销售额增减趋势,调整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抵扣额;至年底,鉴于纳税人种类,根据全年利润总额和年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测算后税负及标准,控制当年应纳税所得额,降低总体税负,合理把握会计与税法的分寸,做到“合理合法,风险规避,把握尺度,求同存异”。

    会计分录如下:

    1.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当期发生成本费用,产生进项税额加计扣除项目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不含税价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100%+15%部分)

    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长期应付款  (不含税价+100%进项)

    其他收益  (进项加计扣除15%部分列示于利润表)

    2. 假设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计算对当期所得税的影响,暂不考虑当年纳税调整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借:所得税费用  (进项加计扣除15%乘以25%税率)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进项加计扣除15%乘以25%税率)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研究通货膨胀对制造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造成的困难及对策,以业财融合为前提,对预算管理和财务核算的操作不当、通货膨胀对制造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不利影响、准则和税法对营运资金管理造成的困难等三个方面去研究,结论是,通过对预算管理和财务核算的规范与加强、业务流程质量与效率的优化、财税规划的挖掘与跟进,保证了财务核算的规范,预算目标的实现,业务流程的有条不紊,财税规划的精细到位,具有优化产品质量和功能,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最终解决通货膨胀环境下制造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的价值。

    未来的制造企业对“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风险安排”要权衡利弊,以增加现金流量为目的,利润管理为手段。因为价格风险与现金流成反比,与损益成正比,做财税,是把握分寸的艺术。

    参考文献:

    [1]李普.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21):62-63.

    [2]薛怡,苏俊宇.中国通货膨胀、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纳税,2020,14(06):149-151.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通货膨胀 营运 制造企业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