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警惕:年轻耳鸣老来“耳背”】耳鸣耳背怎么回事

    时间:2019-01-18 04:27: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40岁开始听力减退      尽管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年龄因人而异,不过人们在40岁以后通常高音听力就开始减退,年龄超过50岁以后低音听力也开始减退。由于起初听力损伤相对较轻,而且仅是高音听力发生减退,并不影响人的正常语言交流,所以不易为人所察觉。随着年龄的增加,耳聋逐渐加重,人们才会逐渐觉得自己患有耳聋疾病,尤其是到了60岁~70岁时,会感到自己的听力明显下降。
      
      年轻耳鸣变年老耳聋
      
      耳鸣是老年性耳聋的一大征兆。约有60%的老年性耳聋患者会伴有蝉叫似的耳鸣。但他们的耳鸣并非开始于老年,常常始于30岁~40岁,起初是间歇性发作,夜深人静的时候耳鸣很明显,而在白天或外界喧闹时候就听不到。所以,许多中青年人对自己的间歇性耳鸣不以为意,将其归咎为“工作压力大、没有休息好”,殊不知这却意味着年老时有发生听力损伤的危险。
      青中年人的间歇性耳鸣,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会成为持续发作,情况严重时会“吵”得人无法入睡,令人整天头昏、烦躁不安。而老年人出现耳鸣的几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是步入60岁以后越发严重,但到65岁之后耳鸣逐渐消失,却转为永久性听力减退。
      
      耳朵大脑都退变
      
      老年性耳聋患者常常会出现双耳缓慢的、逐渐加重的听力下降,医学上称双侧缓慢进行性听力下降。它表现为,先是高音听力出现下降,然后低音听力跟着下降。这时,老人家首先听不到与日常生活无关的声音,如自然界中的乌和虫子的叫声,然后逐渐听不清言语交谈的声音,特别是在声音嘈杂的环境里。所以,许多耳聋老人交谈时的典型动作是用手拢在耳廓边聚集声音,以便听清对方说什么。
      老年性耳聋与其他神经性耳聋不同,不仅内耳发生退变,大脑听觉中枢也有退变,因此患者的听力和言语识别能力均下降,并且常常是“低声说听不见,大声说嫌人吵”,医学上称“重振现象”。这些老人对别人的低声说话听不见,而说话者提高嗓门又被老人认为吵人:还有的老年人则表现为,与声音熟悉的老朋友、老同事交谈能听清,而与陌生人说话时,就常因听不清而答非所问。所以,人们往往容易将老人误解为装聋作哑。
      
      听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
      
      听力下降对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很严重。听力下降的老人即使听家里人说话,也常常要求对方多重复说几次。因此,他的老伴、儿女等都觉得与其讲话很费劲,客观上导致老人与家人、朋友等周围人的交流日渐减少。为了避免尴尬,有的老人逐渐变得不爱与人交谈,在潜意识里将自己孤立起来,结果因孤独而心情不好。而有的老人只能靠察言观色去推测别人说话的意思,闹出笑话,甚至酿成家庭矛盾。
      
      积极保健就是“治疗”
      
      老年性耳聋是人体自然衰老导致的结果,迄今为止,人们尚未找到能够有效治疗的药物。因此,积极地进行养生保健,以预防听力下降就显得至关重要,也是有效的“治疗”措施。一般来说,患高血压的老人容易因病致聋,因此在生活细节上尤其要多加注意。老人的饮食应以清淡食品为主,少吃能引起血脂和血糖升高的食物,每天饭后最好吃一个香蕉以防便秘;烟酒,特别是白酒,对身体影响较大,应该尽量戒除;每天保持适量的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洗澡尽量不要用太热的水,以免引起血压升高,导致毛细血管破裂。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从青中年起,在日常生活中就应尽量避免对听力器官的损害,如避免长期接触躁音、不要擅自服用具有耳中毒性的药物,并可适当服用营养神经,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延缓耳朵衰老的过程。老年人还要学会保护自己,尤其要克服情绪过度激愤、减少感染、保证良好的睡眠、进行有益的身体锻炼,这样才能尽可能延缓听力“衰老”的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注意致聋因素
      
      除了听觉神经的自然老化,老年人通常体弱多病。许多老年人的疾病,如高血压、贫血、肺气肿、哮喘、脑动脉硬化,糖尿病、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都能引起听觉神经受损。
      患病老人服药不当致聋的现象也较常见。最典型的情况是,老人患肺部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治疗导致的听觉神经损伤,而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新霉素等均是引起耳聋最常见的药物。而所有氨基糖苷类的药物都对听觉神经有损害,还有阿司匹林、氯喹、喹宁等药物也会造成听觉神经中毒。
      病毒性感冒、呼吸道感染是引发老年人听力下降的另一个常见原因。由于病毒性感冒导致鼻塞及耳部炎症,使耳咽管功能下降,中耳腔内的液体流不出来,形成负压,而影响听力。
      此外,患高血压的老年人,内耳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溃、痉挛、供血不足而影响听力:便秘会引起内耳的毛细血管供血不足,导致听力下降:患哮喘、肺气肿的老年人通常患病前有抽烟、喝酒的习惯,发生哮喘或肺气肿后,体内血液含氧量降低,导致内耳毛细血管痉挛或供血不足,会导致听力下降,患颈椎病的老年人,因颈椎骨质增生压追椎动脉,会造成眩晕及听力下降。
      
      保护残余听力
      
      有的老人认为,上岁数出现“耳背”是正常现象,再怎么治疗也不可能挡住听力“衰老”的步伐,得过且过就算了。有的老人则认为,自己有时还能听清别人讲话,如果戴助听器形成依赖,怕一摘掉助听器就什么也听不清了。
      由于听力下降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即使对残余的听力,仍然需要佩戴助听器予以“挽留”。事实上,助听器只要使用得当,不会对残余听力产生不良影响,而且目前多数助听器都具有自动增益控制功能,能有效地保护残余听力。
      不过,应该强调的是,老年人必须到医院请专科医师验配合适的助听器,而不能未经听力测试及医生指导,就自行到市场购买助听器。因为助听器选配不恰当,会适得其反,损伤原来剩余的听力,加重耳聋。
      虽然助听器从外观看来差别不大,但对声音处理等技术上相差却很大。验配助听器不仅需要考虑患者耳聋的性质,程度、环境及个人需要等情况,还要考虑助听器本身的性能指标,因此使用者需要试配并反复感受验配效果,最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助听器。老年人验配助听器时,应考虑听力随年龄的增长,还会进一步下降,因此要选择功率偏大一些的助听器。
      老年人佩戴助听器的第一周内,很容易因骤然听见久违了的声音而觉得有些不习惯,因此每天可先戴3个小时,每隔一周增加两小时:等到习惯外界声音后,应在需要时戴,不需要时取下;如无不适,经过一段时间就可整天佩戴。这个适应过程通常需要3个月~6个月。在适应过程中,老年人还需要在医生帮助下对助听器进行微调,以帮助提高听音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 耳背 耳鸣 警惕 年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