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孙悟空会医术 [趣谈孙悟空的仙药和医术]

    时间:2019-01-21 05:04: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没有人怀疑孙悟空如此制药会草菅人命,因为孙悟空自有一股仙灵之气,怎么看病,吃什么药都只是一种形式而已,病人只要经神仙点化,定会药到病除的。以前非常渴望在冥冥之中能得到这种仙气以妙手回春,现在想来,真要想得到孙悟空的灵性和能耐,决不能奢望凭空而得,也必须经多年的刻苦磨砺,多年的黄卷青灯苦读才会学成,孙悟空不也是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吗,神仙造化也需要多年苦苦修炼的呀?选
      ●制药不循常理,一般有两种情况,不是高人神机妙算、成竹在胸,就是没有良医根底的人希望出奇制胜、一鸣惊人,偏用峻毒奇药以邀功。孙悟空当然是属于前者了,要不然朱紫国国王怎么能在吃过孙悟空的药丸后心胸宽泰,气血调和,精神抖擞,脚力强健呢?
      
      仙草仙药――黄精与茯苓
      
      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孙悟空,自然也是医家高手,以笔者的理解,这与他在成长过程中,除偶然偷吃仙丹神果有关之外,也与他经常吃仙草仙药有关。
      如《西游记》第一回曾讲述“?穴孙悟空率领?雪众猴采仙桃,摘异果,刨山药,�黄精,芝兰香蕙,瑶草奇花……”,“熟煨山药,烂煮黄精,捣碎茯苓并薏苡,石锅微火漫饮羹。人间纵有珍羞味,怎比山猴乐更宁?”
      黄精素来带有神奇的色彩。在古代养生学家乃至医学家眼中,它是一味神奇的延年益寿之品,有“久服成仙”之说。在历代记载中,黄精更多的是一种仙家服食之品,而有关药用配伍的论述较少。东晋道士兼医药家葛洪《抱扑子》中谓“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穴黄精?雪,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
      徐铉有一篇《食黄精婢》,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婢女不堪忍受虐待,逃入山里,在饥寒交迫中靠吃黄精而活了下来,后来居然能够修到随意念移形的超人境界,成为自由自在的陆仙了。作者还总结原因是由于“此婢也,安有仙骨,不过得灵药饵之尔”。
      《本草纲目》认为黄精“气味甘平无毒,可以用于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补五劳七伤,助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单服九蒸九曝,食之驻颜断谷,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尸虫”。从“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和“食之驻颜断谷”便可知黄精的作用了。
      茯苓也常被视为神物,并且有金翁、更生、绛晨、伏胎等雅称。《神农本草经》说茯苓“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养生学家谓茯苓“千年以上者,变化为兔,或化为鸟,服之轻身,成就仙道”。人们普遍认为,茯苓形状特异,多年生长,得松之精气足,久服百病自去,长生不老。魏晋时期,食茯苓以求长生蔚然成风,据说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辞官返乡时,梁武帝即令“每月赐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尔”,可见古人已把茯苓视为延寿珍品。
      灵通神勇的孙悟空肯定不会少吃这些仙品,当然孙悟空乃仙石之卵,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非乃一般,想必倘若凡夫俗子,即使日日以黄精、茯苓、仙桃神果为食,也不会一次次脱胎换骨,能够拥有“火眼金睛”和“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吧。这可能就是造化的不同,但不管怎么说,黄精、茯苓、薏苡等滋补药物对孙大圣通天的本领甚至他叛逆性格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
      
      神奇人参果
      
      众所周知,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在五庄观背着师傅偷人参果时,吴承恩借花园土地之口,向人们讲述了人参果的神奇。人参果又名“草还丹”,“这宝贝,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头一万,只结三十个。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孩子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多岁;吃一个,就活三万七千年”。但“人参果,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土而入。却是只与五行相畏”。在《西游记》中,人参果如此的难得,延年益寿的功效也非同凡可。
      根据药农经验,野山参历年愈久,性愈温和,其精力亦足。“因其吸天空清静之气足,受地脉英灵之质厚,故效力巨也”。野山参生长四五十年才增加一两?穴十六两进制?雪,民间有“七两为参,八两为宝”的说法。人参能补五脏,开心益智,并且能回阳于垂绝,挽狂澜于顷刻,民间有人参为“万病之灵药”、“千草之灵,百药之长”的说法。只可惜现在这种万年、千年的野山参实在是难得,甚至都无缘闻一闻,以活个三百六十多岁。现在人参大量人工栽培,感觉上就不那么珍贵,恐怕功力也退化了许多。
      
      为朱紫国国王诊病制药
      
      《西游记》第六十八回,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孙悟空对中医诊法原理的运用和制药的奇妙。
      孙悟空先在朱紫国国王的龙床旁,向众人讲解了中医四诊合参的道理:
      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
      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
      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
      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
      三问疾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
      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
      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
      接着孙悟空便为朱紫国国王悬丝诊脉,先分清寸关尺三部,调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气、五郁、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最后辨明了虚实之端,诊断朱紫国国王为忧思惊恐所致的“双鸟失群”之证。
      在我国古典小说和传统戏曲里,常有太医为皇帝的后妃们“悬丝诊脉”的情节。一般是后妃和太医各居一室,由太监或宫女将一根红丝线拴在后妃的手腕上,线的另一端交给太医把按,通过丝线辨别病情。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宫廷礼制,以防乱了宫规。
      其实,悬丝诊脉可说是亦真亦假。所谓真者,确曾有其事;所谓假者,悬丝纯粹是一种形式。原来,太凡后妃们生病,总是由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太医也总是详细地询问这些情况,诸如胃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为了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有时太医还要给太监送些礼物。当这一切问完之后,太医也就成竹在胸了。到了悬丝诊脉时,太医必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臣属对皇室的恭敬;二是利用此时暗思处方,准备应付,以免因一言不慎、一药不当而招祸。
      由此可见,悬丝诊脉虽确有其事,但不过是一种蒙上了神秘色彩的骗人形式而已。如果太医事先不通过各种途径获知详细病情,那么他再高明,也不会看好后妃们的病。
      在为朱紫国国王制”乌金丹”时,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将大黄一两,碾为细末,巴豆一两,去壳去膜,捶去油毒,碾为细末,锅底灰半盏,马尿半盏,共为丸。药引子有二个,一个是六物煎汤,一个是无根水送服。无根水即天上落下不沾地就喝的雨水。
      没有人怀疑孙悟空如此制药会草菅人命,因为孙悟空自有一股仙灵之气,怎么看病,吃什么药都只是一种形式而已,病人只要经神仙点化,定会药到病除的。过去在学中医时,非常渴望在冥冥之中能得到这种仙气以妙手回春。现在想来,真要想得到孙悟空的灵性和能耐,决不能奢望凭空而得,也必须经多年的勤奋积累,多年的刻苦磨砺,多年的黄卷青灯苦读才会学成,孙悟空不也是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吗,神仙造化也需要多年苦苦修炼的呀?选
      制药不循常理,一般有两种情况,不是高人神机妙算、成竹在胸,就是没有良医根底的人希望出奇制胜、一鸣惊人,偏用峻毒奇药以邀功。孙悟空当然是属于前者了,要不然朱紫国国王怎么能在吃过孙悟空的药丸后心胸宽泰,气血调和,精神抖擞,脚力强健呢?
      
      多目怪的毒药
      
      在《西游记》第七十三回中,多目怪为了毒死唐僧师徒,特制了一种毒药。吃了此毒药,三日之内,骨髓俱烂。此药是
      山中百鸟粪,扫积上千斤。
      是用铜锅煮,煎熬火候匀。
      千斤熬一杓,一杓炼三分。
      三分还要炒,再炼再重熏。
      制成此毒药,贵似宝和珍。
      如若尝他味,入口见阎君。
      看来此药是百鸟之粪浓缩精华而成。动物的粪便也可入药,如五灵脂,具有通利血脉、活血止痛、散瘀止血的作用。但此毒药的特点是收集百鸟之粪经铜锅千熬万炼,毒力肯定不小。并且此毒药在炼制过程中还必须避见阴人,所以多目怪非常不喜欢他住在盘丝洞的七个蜘蛛精师妹来访。此实无医学道理,只是为了增加一些神秘色彩吧。但如此巨毒,还是被毗蓝婆菩萨三个解毒丹给破了。唐僧等吃了解毒药丸,须臾,药味入腹,便就一齐呕哕,遂吐出毒味,得了性命。真所谓“一物降一物”,也即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对于中医诊治,也是适用的。
      
      其他
      
      《西游记》中有关中医药的故事随处可见,如二十一回中,孙悟空与黄风怪在交战中被伤到眼睛,眼珠酸痛,眼泪汪汪时,老者给孙行者的“三花九子膏”,能治一切风眼。九十五回,玉兔将广寒宫的捣药杵当作随身作战的武器。
      在三十六回,吴承恩在描述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遇到种种艰辛磨难和决心,巧用中药加以总结:“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山棱子,途中催赶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此诗还有人作了诠释,一并抄录。“益智”指的是受唐王之命赴大西天即天竺的大雷音寺取“大乘经”的矢志不渝的信念;“王不留行”指的是唐太宗排驾亲自为御弟三藏饯行,并与众官送出长安关外;“三棱子”指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三个徒弟;马兜铃正是唐三藏师徒与小白龙马一起“乘危远迈杖策孤征”,匆匆赶路的形象和声音;“茯苓”是指西天如来佛祖;“防己”、“竹沥”指唐僧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像新采的竹茎,经火炙后沥出的澄清汁液;“茴香”谐音回乡,指取经成功返回唐朝。
      责编:曹革林lansheng1234@sina.com

    相关热词搜索: 医术 悟空 趣谈孙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