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德行的潜流_潜流

    时间:2019-02-04 04:44:2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100多年的发展,河北农大从当初的理想到后来的实干再到今天全社会道德模范的出现,伴随着我国近现代百年的历史风雨沉浮。100年的农大故事,诠释出一所学校如何将理想投影到社会,用知识促进社会进步,用教育培育社会品格的教学理念,并始终成为社会大势之下一股暗含而又强劲的善的潜流。
      
      1903年的农大学生在进行马拉播种机实习。农大在办学初期就注重学生的实践,提出了“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的办学原则。
      
      2011年的春天是一个温暖的春天。15年前一群普通的大学生和一对孤寡老人之间的故事温暖了所有人的心。
      这种温暖将古城保定的一所大学推到了人们的面前。于是这所学校的校训便成为这个现实中美丽童话的最好脚注――崇德、务实、求是。人们再次感受到了“德”对于一个人、一个学校乃至整个国家那种巨大深远的影响。
      河北农大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100多年前,当时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向慈禧提出了建立一所综合性农业大学的想法,折子提交上去之后,慈禧在上面批写了“知道了”三个字,从此,这座大学便在古城保定扎下了根基。学校正式创建于1902年,至今将近110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之一。如果按当时的纪年法,就是光绪二十八年。那时中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大潮汹涌蓬勃,有识之士普遍把国家的希望寄托在文教和政改之上,而文教则是政改的背后助推力。废除科举和举办新式学堂成为社会的主流声音。在这样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河北农大,可以说,从诞生起,就肩负着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重任。
      但是当我们记者一行走进这所百年老校的时候,感受到的却是那种朴素踏实的作风。你很难把当时政治改革的风流激荡和少年中国般的意气风发与农大联系起来。她只是静静地坐落在那里,不事张扬,毫无做作。
      走在农大的校园里,我们突然感觉果树9301班的事情发生在这里显得非常自然,因为它们从内在气质上似乎就是一致的。当所有的媒体瞄准这座学校的时候,也只是在学校南门能看见一条简单的红色条幅,“向果树9301班全体同学学习。”让你觉得这好像是在校内发生的一件极为普通的好人好事,而并不是整个中国都为之感动的一场道德洗礼。
      是什么让农大从当年的风口浪尖沉潜到这般含默笃定,又是什么让人们觉得在农大发生这样感动全中国的事件是如此平常自然?
      
      建校之初与百年后的果树9301班
      
      农大100年的发展史,伴随着我们国家100年的近代史。也许对于农大人来说,当时的挺立和现在的沉潜是一样的,原因在于他们对于社会、国家所肩负的那份一以贯之的责任。
      100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呼声高涨,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而能把教育和实业结合在一起的,则农业首当其冲,再加上自古就有的重农思想,农业现代化为知识界和改革派所极为推崇。
      当时的袁世凯在他的奏折上写道:“……非讲求地利,振兴农务,不足以资生计而裕度支。查外洋虽以工商立国,而尤注意农务,专部以统之,学堂以教之……”其后他写了在学习西洋农学方面,日本尤为突出,然后派了一名中国人和日本人前赴日本购买农学器具,“就场实验,设学教授,并考察该国农务各新法回直仿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农大建立之初就以天下国家、百姓生计为己任。
      在这样背景下建立的农大一定不会是所简单的大学。关于早期农大的师资情况,查看老农大的教职员名录,我们发现其中不乏革命活动家、农业教育家、海洋学家、军事化学家、经济学家、植物病虫害防治专家等高级知识分子;这些人当中多数都具有留洋背景。除此之外,学校还聘请了很多外籍教员,其中最多的是日本、美国和英国教员。这样的师资规模在当时的中国可谓是人文盛地。
      1933年入校的老先生毕桓武教授回忆当时的老师说:“当时的任课老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都是比较高的。他们之中有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农学院的徐季丹教授,有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林科的邵维坤教授,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的湛克终、酆裕垣教授等,其中不乏外籍教师。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位美国牧师给我的印象颇深,他叫亨特,是个‘汉语通’。亨特先生曾在我校讲授鸡的遗传,我没听过他的课,直到我毕业那年才有幸认识他。”老先生的回忆让农大听起来完全是一所专心研究农学的象牙塔、大学堂。但这所学校的理想并不是做一位老学究。这或许可以从几份老旧的刊物中看出。
      2002年是农大百年校庆,校方在筹备资料时,发现了一份报纸――《农务官报》,后来才知道,这是我国最早的一份高校学报。这份报纸创刊于1902年,与农大同年,也是由农大主办。报纸主要刊登当时直隶地区的农务消息,不过最主要的还是一些农业知识,比如介绍国外先进的农业观念和农业技术,介绍引进国外的优种禾苗等。1904年,直隶农务学堂改名为直隶高等农业学堂,1905年,《农务官报》更名为《北直隶农话报》,仍由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编辑出版,报纸内容囊括大农业的各个方面,而且介绍得非常详尽。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北直隶农话报》一出版就被“争相函购,不下旬日,全行售尽”,发行范围遍及全国。以办刊宣传普及农业知识和农业观念成为农大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参与社会非常有力的措施。
      为此,直隶农学堂先后出版发行了9种刊物:《农务官报》、《北直隶农话》、《农学月刊》、《河北农刊》、《河北农学丛刊》、《河北通俗农刊》、《农民须知》、《园艺季刊》、《气象季刊》等,为当时国家的大农业起到了指引和照亮的重大作用。
      可见农大自从建校之初就与其他学校不同,把理论和实际结合,将自己融入到社会中,成为学校与生俱来的本色。在另一方面,也能看到当时人们对于农业知识的渴求程度是多么强烈,而农大的建立,以其时代背景又是一种怎样的分量。
      100年对于历史来讲也许只是沧海一粟,而对于人事人情来说却可以是很多。在当时中国,做实事远比喊口号要更有力。国家积贫积弱,需要的是认准一条路真正去干的精神,是那种敢于站在时代前面,用先进的知识和观念为落后中国引来一丝光亮的真感情。而当今天的果树9301班集体站在世人面前时,人们看到的则是农大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模范引领作用。
      从今年的4月1日《光明日报》连续刊发《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系列报道之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这个普通的大学班级一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党中央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深度报道更是将这件事情提升到新的高度。今天,河北农大又以一种沉潜的方式再次被推到时代的浪尖。
      
      太行山精神
      
      河北农大在百年的薪火相传中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责任,这种责任又如何化成无形的道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大人?这或许可以从“太行山精神”说开去。“太行山精神”对于这所学校是一种纽带,连接着旧中国的农大和当今的农大,它像是一部农大的精神简史,从中我们能够读出这所学校发展的来龙去脉。
      说起“太行山道路”要从1979年开始。这一年是转变的一年,从这一年,中华大地逐渐摆脱阶级斗争为中心的社会导向,走上一条富国强民的复兴之路。也是在这一年,农大以承担河北省科委“太行山区开发研究”项目为契机,正式拉开了开创“太行山道路”的序幕。
      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大人抓住机会,履行起了自己的责任。从此,农大师生进驻河北省尚属贫穷落后的太行山区,用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综合治理山区,探索出一条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送科技进山,振兴山区经济,办好农业院校的路子。而这条路一走就是30多年,至今,农大人还在默默地延续着这种传统。今天,“太行山道路”已并不仅仅局限于太行山,它似乎成为一种希望,一种使落后地区农民摆脱贫困的力量。
      农大首先选择太行山区的易县阳谷庄乡作为试区,确定了“治山先治穷,治穷先治愚,治愚先育人,育人先育带头人”的方针。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开展培训、开发资源入手,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在转变农民观念的同时,优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短平快”项目,使试区经济三年迈出三大步,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经过五年的刻苦攻关和艰苦实践,太行山开发研究延伸到全省太行山区24个县,以760万元的投入,取得了3亿多元的经济效益,太行山区改变了单纯依靠“输血”的局面,初步具备了“造血”机能,为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后来,学校的做法和经验被国家科委肯定为“太行山道路”,被国家教委肯定为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太行山精神”从此扬名。
      “太行山道路”命名后,农大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始终使之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太行山道路”从山区延伸到山前平原区、黄淮海中低产地区、坝上地区、城镇郊区等各个贫困地区。在专业知识上,农大发挥学科、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坚持“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为广大农民群众送去最实用最贴心的专业技术服务。
      在这样的学校风气和背景下,许多甘于献身农业,投身农村,为广大贫困山区送去希望的优秀师生不断涌现。如果说这些人只是技术专家,那只是他们的头脑;在头脑背后是农大人的感情,他们带着感情投入到工作中,投入到真正贫困的地区。
      河北省坝上徐家村一位叫王俊云的村民满含感情地说:“杨老师来了以后确实带来了不少好处,带来了效益。像我们村摩托车、彩电每家都有,都是通过种菜买的。去年90%的家庭装了电话,还有了存款。不光我们村,周围村也都是这样。”
      这位村民所说的杨老师是农大一名普通的教师杨福存教授,他1991年来到坝上,到2011年,一待就是20年。
      “刚来的时候,这里自然条件恶劣,气候比较冷,到了冬天有一个多月气温达到摄氏零下三十一二度。生着炉子,等晚上封上以后是越睡越冷,床的一头靠着墙,等睡醒了被子就和墙粘到一块儿冻到一起了。是有点不太习惯,慢慢儿也能克服。来这儿以后,看到老百姓比较贫困,老百姓的科技意识、科学种田的水平很低,咱们学农的,觉得这地方有干头儿,只要能踏实地干下去,就会有成绩。我认为到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在这儿好好干吧。”朴实的语言说出了朴实的感情。那一年,身患心脏病的杨福存已经51岁,经过几年的努力,楞是让一块坝上贫瘠的土地长出了蔬菜。
      当地农民说杨教授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他们总是重复着几句非常朴素的话语:“杨教授这人难得呀。”“杨教授是个好人哪。”“杨教授太辛苦了。”
      农大里像杨福存这样的人数不胜数。如果说一开始的“太行山道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只是暗合,那么经过近30年的努力后,“太行山精神”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强音。因为自始至终,农大人都肩负着富国强民的历史责任;“太行山道路”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农大人对于老百姓那份朴实而深沉的感情。1996年,中宣部、国家教委、农业部、河北省委在北京联合召开“学习河北农业大学教师群体先进事迹座谈会”,中宣部把农大师生在开创和坚持“太行山道路”中表现出的精神归结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
      其实“太行山精神”并不是新鲜的思想,也不是高深的理论。她只不过是从农大人平时所作所为中提炼出来。她也不是凭空产生,而是上承旧中国积贫积弱,下起新时代富国强民的复兴理想。在某种意义上说,农大“太行山精神”已经不仅仅简单是扶贫助困,增强农民文化素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这样的作用,而是更大范围的一种对全社会的精神示范。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农大如何从当初的风口浪尖沉潜到现在的又一个风口浪尖。简单说,其实就是对国家,对百姓的责任和实干。这种作风涵蓄了整个农大校园的精神内质,体现在每一个师生身上就是那种深沉的情感因素――做一个有感情的人,也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当他们从高高的象牙塔中深入上千公里的太行山脉时为何毫无怨言;为何一群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大学生竟然将一个简单的承诺默默守住15年。
      德的基础是情,这一点在农大人身上充分体现了出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同学之间的爱是一种情谊,更重要的是这些同学做人的道德规范,15年坚持下来是非常不容易。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更需要这种爱的教育。现在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是获得别人的关爱和呵护,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通过这个先进群体的事迹,我们要教育学生关注他人,注重自己的诚信,注重同学之间的情谊。农大的校风是非常的朴实,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人也是非常朴实和踏实。有一种社会的责任感,这是我们校园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农大校长王志刚说。农大这种注重学生情感教育、注重德育教育甚至可以从农大校园中体现出来。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农大的校园内很少看见一对对卿卿我我的恋人。我们问陪同采访的校方人员,他说农大历来就有一支特殊队伍,专门对食堂浪费、校园风纪、宿舍内务进行纠察。如果发现校园里有人破坏风纪,那么会在所在学院通报。
      后来当我们采访果树9301班的同学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纠察队的事情,现在说起仍有很多笑话,有一些同学上了榜,成了其他同学的笑谈,有意思的是,这些人的人缘变得更好了,同学见了都会跟他们开玩笑,这些同学之间的玩笑对于校风校纪是一种很好的管理。农大的管理措施注重人情人性从中可见一斑。
      一个没有感情的人无从谈德,更无从谈对社会对国家对老百姓的责任。100年来,农大始终不忘自己救国富民的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默默前行,并且摸索出了一套具体实用的育人方法。
      河北农大党委书记程庆会在谈到德育方面时说:“我们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不是板起面孔的简单说教,也不是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近才能生情,只要方式方法得当,我们的青年学生是乐于接受的。真情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金钥匙。”
      又如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联系学生班制度、党员教师联系学生宿舍制度、“5+1”新老生同寝模式、老教师关心下一代工作与青年学生关爱老教授互动活动等。这些听起来新鲜的名词实际上强调的都是一种责任,一种老师对学生的责任。要尽好这种责任,首先需要老师要对学生有感情,老师带着感情投入工作,学生就会被这种感情感染,熟悉这种感动,就会传递给身边的每个人。农大就是这样一层一层地推行他们的教育理念。
      在领导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的具体实行过程中,全体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分别与学生班级建立联系,不定期深入学生班级、宿舍,以“家长般的关心呵护,同龄般的理解和沟通”与学生交友谈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比如针对较为复杂的国际形势,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深入学生中,讲形势、讲背景,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
      学校主要领导每个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要分别与研究生、本科生召开4次座谈会,与联系班学生一起开展关于某一话题的多方面交流。在交谈中增进感情,在碰撞中形成共识。
      在这种校风的熏陶下,一大批受到学生和社会好评的教师涌现出来。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周燕,同学们亲切地叫她“周妈妈”。退休教授朱之�与1个学生宿舍结成联谊对子,经常深入宿舍和同学谈心,经过悉心指导和关怀,该宿舍关系融洽,学风浓厚,7名同学全部考取研究生。这些与学生面对面的一线教师践行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座右铭,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诠释着既是“经师”、更是“人师”的教书育人的深刻内涵。
      100多年的发展,农大从当初的理想到后来的实干再到今天全社会道德模范的出现,伴随着我国近现代百年的历史风雨沉浮。贯穿其中的是一种德的培育,百年树人,也是百年立德的过程。而德并不是高于人性的虚泛空论,它根植于人们的感情之中。100年来农大能够做到德育的树立,也正是抓住了这个关键。
      100年的农大故事,诠释出一所学校如何将自己的理想投影到社会,用自己的知识促进社会进步,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教育来培育一个社会,成为社会大势之下一股暗含而又强劲的善的潜流。

    相关热词搜索: 潜流 德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