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张炎词源清空 [《词源》“清空”简论]

    时间:2019-02-05 04:44:2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清空”是张炎对姜夔、苏轼等人某些词风格评价的独特用语,描述了这些词的审美特征,也表达了他的独特审美体验。词论史上对“清空”含义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对《词源》此评的不同阐释结果。有的主张应该整体看待“清空”,有的则主张分别解释。从词论史的风格评价历史着眼,张炎对姜夔、苏轼等人词的这一批评本身,并无特别之处,乃与神韵说、意境说等同一旨归。
      关键词:清空;神韵;意境
      
      “清空”是张炎对姜夔、苏轼等人的词作风格评价的独特用语,
      《词源・清空》称姜词“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意趣》称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洞仙歌・夏夜》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以及姜夔《暗香》《疏影》等词为“此数词皆清空中有意趣,无笔力者未易到。”《词源》以“清空”一词对上述词作风格的描述,究竟表现了上述词作的哪些审美特征,恐怕还要从厘清“清”与“空”的入手。目前对“清空”的释义不一,有的主张应该整体看待并解释“清空”二字,有的则主张把二字分开来看,即从“清”且“空”的角度细绎它的含义。
      “清空”的字面含义很明确,即指明朗洁净的天空。苏轼《庐山二胜・开先漱玉亭》诗:“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峰图)》:“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所用旨是“清空”字面含义。而从字面引申出来的一层含义则是中空而一无所有。
      清郑文焯《鹤道人论词书》:“词之难工,以属事遣词,纯以清空出之……所贵清空者,日骨气而已。”蔡嵩云《(乐府指迷笺释)引言》:“张氏尊白石,以其古雅峭拔,特辟清空一境。”刘大杰说:“清空是张炎提出来的词的最高境界……他所说的清空就是空灵神韵,同严羽讨论的意见相同。”夏承焘先生认为是“谓摄取事物的神理而遗其外貌。”
      “清”字为古代文学理论中作为风格的描述,早已有之,并且颇受重视。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第三》: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把“清”视作宗经的六种结果之一,“清”意为风格纯粹,纯而不杂。《明诗第六》说张衡《怨篇》“清典可味”,说嵇康“嵇志清峻”,针对五言诗时注重言辞藻丽而说“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又评价张华五言诗风格为“茂先凝其清”,又谓“张华短章,奕奕清畅。”等等,都是用“清”来概括文体的风格。至《风骨》篇则云:“《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与郑文焯把“清空”与“骨气”相联系相似,就是强调词要体现出“清”的风格特色,在摅写志意情感方面要具有峻快爽利的美学要求。
      至梁钟嵘《诗品》也屡用“清”字来描述文学作品的风格特征。如称“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评班婕妤《团扇》云:“其源出李陵,《团扇》短章,词旨清捷”;称刘琨、卢谌“其源出王粲,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称陶渊明诗“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为“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邪。”评鲍照诗云:
      宋参军鲍照诗,其源出于二张,善制形状,写物之词得景阳之淑记,含茂先之靡曼。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而孤出。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然贵尚巧似,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故言险俗者多以附昭。
      批评鲍诗有贵尚巧似,有伤清雅的缺陷。又评云:“惠休淫靡,情过其才,世遂匹之鲍照,恐商周矣。羊曜�云是颜公忌昭之文,故立休、鲍之论,’庾白二胡,亦有清句。”
      至唐人以后对诗歌创作中“清”的风格评价逐渐增多。释齐己《风骚旨格》概括诗有十体,其中“二日清奇”“八日清洁”。“清奇”体中两句是齐己《自题》诗中句:“禅外求诗妙,年来鬓己秋。未曾将一字,容易谒诸侯。挂梦山皆远,题诗石尽幽。敢言梁太子,傍采碧云流。”据《梁江陵府龙兴寺齐己传》载,“释齐己姓胡,益阳人也。秉节高亮,气貌劣陋,幼而捐俗,于大沩山寺,聪敏逸伦……而性耽吟咏,气调清淡。”宋陈岩肖评黄庭坚诗云:
      本朝诗人与唐世相亢,其所得各不同,而俱自有妙处,不必相蹈袭也。至山谷之诗清新奇峭,颇造前人未尝道处,自为一家,此其妙也。至古体诗不拘声律,间有歇后语,亦清新奇峭之极也。
      《全唐诗话》卷二引高仲武评价钱起诗云:“员外诗体格清奇,理致清淡。粤从登第,挺冠词林。”明杨慎云:“杜工部称庾开府日清新。清者,流丽而不浊滞;新者,创见而不陈腐也。”又在“庾信诗”条中云:
      庾信之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史评其诗日绮艳,杜子美称之日清新,又日老成。绮艳清新,人皆知之,而其老成,独子美能发其妙。余尝合而衍之日:绮多伤质,艳多无骨。清易近薄,新易近尖。子山之诗,绮而有质,艳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为老成也。若元人之诗,非不绮艳,非不清新,而乏老成。宋人诗则强作老成态度,而绮艳清新,概未之有。若子山者可谓兼之矣。不然,则子美何以服之如此。
      至明人胡应麟《诗薮》更是详列由晋而唐以“清”为美的一系列诗人:靖节清而远,康乐清而丽,曲江清而淡,浩然清而旷,常建清而僻,王维清而秀,储光羲清而适,韦应物清而润,柳子厚清而峭。
      宋人的诗学理论本身很发达,词体与诗歌,除了外部形式不同,在理论上确实在很多方面是融通的,姜夔曾说自己是学习江西诗派而又能跳出者。张炎词论出自姜夔和江西诗派的痕迹也很明显。如《词源》中所用诸如“融化”“深加锻炼”“精思”“自然”等语。所以,“清空”一语用之于词学理论,是张炎的创造。但在诗学理论中,张炎却不是最早使用此词的。宋赵汝回序《薛�石瓜庐集》:晋宋诗称陶、谢,唐称韦、杜。……而瓜庐翁薛景石每与聚吟,独主古淡,融狭为广,夷镂为素,神悟意到,自然清空。如秋天迥洁,风过而成声,云出而成文。
      “空”,在古代文学理论中没有作为风格描述用语的记述。但是作为词境的描述,却也有迹可循。“空”在作为文学风格上的评价语词,实际上可用另外一个字来代替,即“无”。“无”的观念,作为哲学上的表达,较早的见于《老子・第二十一章》中:“‘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而关于“有”和“无”之间的区别和作用,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对于“无”“空”在文艺理论中的作用,唐司空图曾引戴容州语云:
      诗家之境,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即。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又在《与李生论诗书》中云:   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昧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是资于适口者,若醋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盐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己。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有所乏耳。……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则云:
      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羽的这段话很著名,不仅阐释了才学与为诗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指出诗歌以创作出包蕴“兴趣”,传达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韵味为上。其实这即是词体表现出来的“清且空”的风格。《词源》云:“若为大词,必是一句之意,引而为两三句,或引他意入来,捏合成章,必无一唱三叹。如少游《水龙吟》云:‘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犹且不免为东坡所诮。”杨万里《诚斋诗话》对苏轼的这个批评记载较为详细:“东坡谈笑善谑。客有自秦少游许来见东坡。坡问少游近有何诗句,客举秦《水龙吟》词云:‘小楼连苑横空,下临绣毂雕鞍骤。’坡笑日:‘又连苑,又横空;又绣毂,又雕鞍,又骤,也劳攘。’”王国维《人间词话》则指出少游此词何以为苏轼所批评,云“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词源》又说:“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炼,得言外意。”这里,“一唱三叹”“得言外意”都是指对“清空”词境的要求而言的。不过,严羽以禅道喻诗道,这种风格在严羽看来要靠“妙悟”得来:
      禅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祥也,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学汉魏晋与盛唐诗者临济下也。学大历以还之诗者,曹洞下也。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其实,严羽强调作诗讲究“妙悟”,张炎曾以“莲子结成花自落”指示后人学词令欲学词者自己去体会其中奥秘,可以看出张炎对词的认识与
      “悟入”有相同之处。至清代王士祯则把其称之为“神韵”:
      汾阳孔文谷(天胤)云:“诗以达性,然须清远为尚。”薛西原论诗独取谢康乐、王摩诘、孟浩然、韦应物,言“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清也。“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远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远兼之也。总其妙在“神韵”矣,“神韵”二字,予向论诗,首为学人拈出。不知先见于此。
      王士祯把严羽所说的“盛唐诸人”的类似“清空”的诗歌风格具体落实到了王、裴二人身上。同时,“他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及太白‘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常建‘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浩然‘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刘沓虚‘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等诗句大为赞赏,称这些诗句“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通其解者,可语上乘”
      至近代王国维称之为“意境”:“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词所以独绝在此。”虽然王国维认为姜夔词不能够完全称得上为有意境之作。“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刘熙载《词概》“词境与诗境”条云:“司空表圣云:
      ‘梅止于酸,盐止于咸,而美在酸咸之外’严沧浪云:“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此皆论诗也。词亦以得此境为超诣。”清江顺诒引刘熙载语云:“空中荡漾,是词家要诀,上意本可接入下意,却偏不入。而于其间传神写照,乃愈使下意柯栩欲动。”清陈廷焯云:“诗外有诗,方是好诗;词外有词,方是好词。”
      因此,王士祯所谓“神韵”,王国维所说的“意境”,实际上与张炎所倡的“清空”可以视为同一指意。结合《词源》中对词的风格、意境的要求来看,“清空”表现在语言风格上要求流利、畅达,力避艰涩、沉晦,明白如话,避免词中出现生硬的语词。除此而外,“清空”在词的风格、意境上表现为具有弦外之响、言外之意的含蓄美。至若把这层意思特别用来表达词的风格、意境,则是谓词作所表现出来的蕴有空灵、澹宕的神韵,与诗歌在这方面的追求并表现出来的意境美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注 释:
      [1]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十章。
      [2]夏承焘《词源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3]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4]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才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两句分别见于《陶渊明集》卷四《读山海经》其一第九句,《拟古》诗其七首句。
      [6]梁钟嵘.《诗品》卷:
      [7]梁钟嵘.《诗品》卷三。
      [8]唐齐己.《白莲集》卷六。
      [9]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三十。
      [10]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
      [11]明扬慎《升庵诗话》卷一。
      [12]明杨慎《升庵集》卷五十四。
      [13]宋陈起编《江湖小集》卷七十三。
      [14]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
       [15]唐司空图《与极浦书》,《司空表圣文集》卷三。
      [16]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司空表圣文集》卷二。
      [17]郭绍虞《沧浪诗话枝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18]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十八。
      [19]清王士祯《昼西溪堂诗序》,《蚕尾续文》二。
      [20]清江顺诒《词学集成》卷六。
      [21]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参考文献:
      [1]宋张炎撰《词源》《词话丛编》本
      [2]宋周密撰《齐东野语》上海:上海书店1990(据涵芬楼旧版影印)
      [3]宋沈义父撰《乐府指迷》《四库全书》本
      [4]元陆辅之撰《词旨》《四库全书》本元脱脱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5]明杨慎编《词林万选》明朱虞山毛氏汲古阁刊《词苑英华》本
      [6]明王世贞《艺苑卮言校注》罗仲鼎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7月版
      
      作者简介:
      徐文武,文学博士,副教授,韩国培材大学校外国语大学中国学部。

    相关热词搜索: 词源 清空 简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