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D.C.al Fine [别出心裁的,FinettaⅣ,D]

    时间:2019-02-14 04:28:5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二战后的恢复时期,世界相机制造业的设计思想是混杂的。一方面相机产品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工艺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另一方面,一些相机制造商则利用似乎并不合时宜的设计生产出一些小众产品,这些产品要么标新立异,要么在当初是低端的,总之,是面向战后复苏市场所需要的。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50年代,如日本的SAMOCA 35Ⅲ(图1),而遭受战争重创的相机生产王国德国自然也不例外。
      Finetta相机(图2)是德国Finetta-Werk公司生产的一个系列产品。最初,这是一种基于低端设计,但却可以更换镜头的照相机,这种别出心裁的设计在35毫米旁轴产品中算得上是一种大胆尝试。有关Finetta-Werk公司的资料并不多,这是一个并不著名的厂家,生产相机的历史也很短,几乎是昙花一现。不过,网上一些零星资料多多少少显示了Finetta-Werk的基本背景。
      资料显示:Finetta-Werk公司是一个叫Piet Sarabèr的荷兰人在德国哈茨山(Harz)创立的。Piet Sarabèr是名电气工程师,妻子是德国人,他于1942年移居到德国。1945年,Finetta-Werk公司主要经营电器工程和一些机器加工业务,同时也从事照相机的研发。1947年公司开始与Helmut Finke合作,而Finke参与过德国著名相机厂商福伦达的工作。1948年他们成功开发了Finette 35毫米相机。1949年正式发布Finette ⅠA相机以及ⅡA、ⅠB和ⅡB等等。
      ⅠA是一台使用新月镜片的始作产品,固定光圈,有一挡快门(约1/30秒)和T门;IIA看上去和ⅠA很像,但镜头增加了可调光圈,口径为1:6.3,最小光圈为f/16;ⅠB和ⅡB使用了口径为1:5.6的镜头,机身也有所改良。可以看出,这些相机镜头基本上还是采取了古典的设计方案。事实上,消色差镜头在Finetta-Werk生产的初期产品上多有使用,如FINAR Achromet 7.7/43毫米 。而消色差镜头十分简单,一般由一块凸冕玻璃透镜和一块火石玻璃透镜交合而成(图3)。由此我们可以断定,一开始Finetta-Werk的市场定位就是面向大众的普及型产品,但如此简单的35毫米相机在历史上却也并不多见。
      发布了上述四款产品后,同年,Finette更名为Finetta(图4)。更名后,以新的品牌为基点,Finetta-Werk又推出了Finetta ⅠD、ⅡD和ⅢD相机。并且,ⅢD开始使用了其标准的Finetta正光镜,口径1:4,焦距43毫米。之后,Finetta产品进入Ⅳ型,虽然Ⅳ型批次产品之间略有微小变化,但这个产品最终被广泛称为Ⅳ D(图5),而这一型号又是Finetta-Werk公司整个产品中承前启后的一个品种。以后的产品有1951年的Finetta Super,1952年的Finetta 99和1953年的Finetta 88等,这些产品中均能寻觅到Finetta Ⅳ D的影子。
      Finetta Ⅳ D产于1950年,是先期产品的一个改良型号,基本上沿革了先期产品的主要风格。其最大工程特点就是速度盘由原先的镜头水平线位下调至前脸的左下方(主视时),这种设计方案比较少见,虽然对操控没有太多帮助,但利用了视觉合理原则,将镜头、速度盘和闪光灯插孔巧妙布局,充分体现了工业产品设计上的非对称美。加之相机上方用于输片和收片的一对28毫米大手轮,整体造型极具风格。如果将相机俯视观察,Finetta Ⅳ D看上去则形同坦克(图6)。究其原因,在于相机隆起的前脸,而这一结构源自相机大主体(包括前脸)所用材料是胶木(图7),事实上就连收片轴也是胶木构建。之所以使用胶木,可能与公司从事的业务有关,胶木又称电木,系酚醛塑料类材料,在电气工程中被广为采用。为此,相机内部的胶木支承面上还标注了PATENT(专利)字样。因此,虽然相机尺寸大约有127×43.5×78毫米,但重量仅有350克左右。不过,考虑到使用过程中磕碰等问题,相机的上盖和包围式后盖还是采用了金属材料,确保了必要的强度,这一点与更为低端的全胶木相机相比有着本质区别,同时也造就了这台相机以金属包胶木的鲜有特征(图8)。
      Finetta Ⅳ D相机最大技术特征是无牙轮设计,这在当时标准35毫米相机中是极为罕见的,这种设计意在简化相机的结构。由于没有牙轮,事实上这台相机既可使用35毫米标准(有齿孔)胶卷,也可使用35毫米无齿孔胶卷,不过停片方式则另辟蹊径。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大收片轴直径,以等量旋转角度控制每个输片长度,Finetta Ⅳ D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它用收片轴的半个周转为一个标准画幅(长度),因此收片轴直径达到22.3毫米(引片部分22毫米)(图9),每个周转大约等同16个标准齿孔的距离,半周停格(即转动180°角),刚好行走一个画幅(相当于行走8个齿孔)。但这种方法也有明显缺点,那就是过片时由于缺少了牙轮的限定,画幅无法做到上下居中,对标准的35毫米(有齿孔)胶卷来说,记录到的影像有可能会吃进一边的齿孔。而且,随着胶卷缠绕厚度的增加,收片直径也在不断加大,成为一个变量。于是,每个画面行走的距离也发生微量变化,出现长度上的正向递进式偏差,画幅间的间隔会越来越大。实际使用中,片首间的画面几乎没有间隔或间隔很小,而越往后画面间的间隔越明显(图10)。好在当时的照片洗放还大量使用手工操作,这种渐变间隔不会给洗放照片带来麻烦。
      Finetta Ⅳ D虽然结构简单,却是一部可换镜头的相机(图11)。不过,相机采用的是35毫米全画幅中最小的螺口结构,为M27×1。而且,机身接座部分与前脸一体,螺纹亦为胶木材质。由于接口直径不是很大,胶木接座应对这一尺寸的接口具备了必要的安全强度,可以满足镜头更换的要求。
      理论上讲,镜筒也是可以采用胶木材料的,就像现在的镜头广泛采用工程塑料一样。但也许是为了确保必要的光学精度,Finetta相机的镜头主要采用的是铝合金镜筒,而且每个规格的镜头看上去都很小巧,虽然口径不算大,但足以应付日光拍摄。Finetta Ⅳ D的标准配备是Finetta 1:4/43毫米加膜镜头,这是一只准微型镜头,镜筒最大直径处33.5毫米、高19.2毫米(含螺口部分)、重不足50克(图12)。尽管小巧,但镜头依旧采用精密螺纹调焦,调焦范围2.5-25-∞英尺,10-15英尺之间为该镜头超焦距,有红点标识。镜头还采用了6叶片彩虹光圈,最小光圈f/22,f/8~f/11之间亦有一个红点为使用超焦距时所用光圈(DIN19-21时),也是最佳光圈即这一挡的结像最优(图13)。事实上,这是一只严格意义上的标准镜头。因为按照标准镜头的定义,标准镜头是指镜头焦距等于或者接近(一般就正误差而言)底片画面对角线长度的数值,对标准画幅的35毫米底片而言,对角线长度由勾股定理可以换算出约等于43.27毫米,保留整数时即为43毫米(图14)。所以43毫米其实就是标准镜头,尽管这个焦距的镜头十分少见。与常见的50毫米的标准镜头相比,Finetta 43毫米标头的视场角会大一些,能够收进更多景物,景深也会大一些,所以这种标头比较适合拍摄风景类照片(图15)。
      Finetta Ⅳ D的调速盘只有4挡,分别是B、25、50和100。在胶卷感光度以DIN15-21为主的时代里,这个速度段可以应付大部分自然光拍摄,而不只局限于阳光环境。但对于当今彩色负片的最低感光度动辄ASA200、400来说,最高速度1/100秒显得有些乏力(图16)。毕竟现在是数码时代,胶卷(品种)的生产和贸易受到了严重冲击。
      Finetta Ⅳ D配备双叶片中心快门,置于镜后,其开口直径有限(不足20毫米),因此,法兰座的直径被限定在20毫米(图17),加之焦平面距法兰座距离只有39.4毫米,这就使得(影像到达底片前的)通光直径受到限制,对较长焦距的镜头来讲,假设后镜片距法兰座稍远的话,影像将被法兰座遮挡。为了证实这个假设,笔者曾用纸板卷裹着一枚90毫米(三片三组)镜组卡在Finetta Ⅳ D机身上使用(图19),由于后镜片距焦平面超过了74毫米,结果所拍影像的成像面被圆形法兰座遮挡住四角(图20)。原因是,影像有效截入角受快门开口(即法兰座直径)限制而偏大(图18),不利于(视角小的)长焦距镜头的使用。这对DIY发烧友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当你在Finetta Ⅳ D上利用转接接圈使用其他相机镜头时,一定不能选后镜片深入镜筒内(即离焦平面较远)的那一种。这也是为什么Finetta相机镜头种类不多的原因,除标头外,为Finetta Ⅳ D配备的最常见镜头是COLORFINAR 70/6.3。
      倒片机构是Finetta Ⅳ D的又一个特色设计,它的离合是靠收片轮拔起脱离棘爪而实现的(图21),它的机构简单到了收片轴里装入一个复位弹簧来完成拔起和复位的动作(图22)。相机的包围式后盖则靠插入式密封槽和底部的一个转轮锁来完成装合(图23)。所以,总体来说,虽然Finetta Ⅳ D是一台可换镜头的相机,但其设计却十分简单。对相机爱好者而言,从结构上讲,这也许是一台可以DIY复制的相机,胶木完全可以用其他材料替代,只要你有相应的加工能力。
      综上所述,从复杂中剔除复杂,实现最简单的可更换镜头的35毫米相机是Finetta Ⅳ D的设计精髓,在这台相机上充分体现了这种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案例。加之外形上的绝妙设计和材料应用上的巧妙搭配,最终赋予了这台先天不足相机在诸多方面的与众不同。而Finetta-Werk公司早在1956年即告破产,1957年倒闭。昙花一现的经历也使得Finetta Ⅳ D和这个品牌的所有相机彻底成为了相机历史中的实物档案,由此具备了很好的收藏价值,尽管这种相机在今天依旧可以用来拍照。
      (鸣谢赵晗磊先生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支持。)

    相关热词搜索: 别出心裁 Finetta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