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词学评点研究述论

    时间:2020-04-28 08:52: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金凤 胡建次

    [提 要]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词学评点研究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词学评点的整体性观照及对具体词人词作与词选评点的研究等领域,它们从不同地块有力地呈示出了传统词学评点研究的整体推进与学术贡献。

    [关键词]新世紀;传统词学;评点研究;学术成就;述论

    [作者简介]金 凤(1995—),女,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胡建次(1968—),男,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云南昆明 650500)

    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词学评点研究取得不小的成绩。对传统词学评点的整体性观照及对具体词人词作与词作选本评点的研究等领域,都有诸多推进与贡献。本文对新世纪以来的我国传统词学评点研究予以扼要述论。

    一、对传统词学评点的整体性观照

    (一)对传统词学评点的通论性考察

    在这一研究地块,刘军政、丁放、甘松、张曙光、胡建次、郁玉英、杨剑兵、胡端连等人有所论及。所出现论文主要有:刘军政《词集评点形式及其批评功能的实现》,丁放、甘松《中国古代词集笺注、评点的演变及功能》,张曙光《经学思想的嬗变与文学评点的视域生成》,胡建次《中国传统词学评点的承衍》,郁玉英、杨剑兵《论文学经典生成的评点效应——以宋词为中心》,胡端连《论评点之风对纳兰词经典化的意义》,等等。

    其研究取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词学评点体例、方式及特点等予以论说,二是考察评点对于传统词作经典生成的增值效应。

    在第一个方面,如,丁放、甘松《中国古代词集笺注、评点的演变及功能》一文认为,我国古代词集的笺注与评点经历上千年的演变历程。词集笺注始于北宋时期,盛行于清代,其体例由单一走向综合,其内容由普及性走向学术化。词集评点,发轫于南宋时期,明代后期趋于繁盛,清代又有新的发展,评点的内容趋向丰富多样,评点目的及性质由大众化、商业化转向文人化、专业化,甚至成为人们标榜词学理论批评或切磋词艺的手段。笺注与评点所发挥的功能,既有相同又有异别。笺注重在求真,侧重于知识介绍;评点偏于审美感悟,更具个性特色。两者共同构成词作诠释的重要内容。笺注、评点对词集的传播与接受、词派的形成与发展等都显示出重要的意义。[1]又如,胡建次《中国传统词学评点的承衍》一文认为,我国传统词学评点的承衍,主要体现在三条线索中:一是单一评点之体的承衍,二是选评结合之体的承衍,三是汇评之体的承衍。从整体来看,传统词学评点走的大都是“精评”之路,其与小说、戏曲评点中不时出现的任性发挥、随意而至的“散评”之径是有所异别的。[2]

    在第二个方面,如,郁玉英、杨剑兵《论文学经典生成的评点效应——以宋词为中心》一文认为,评点对文学经典化的建构有着甚为重要的意义。评点效应是指某人某作通过被评点,其思想与艺术涵蕴得到阐发或扩展,从而增强自身所具经典效应,其影响空间扩大、传世时间延伸。就宋词而言,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正解还是误解,无论是评点语辞、本事、名物还是解读词作内涵,它们都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词的传播与接受,提升词作的经典地位。其中,评点中的名句效应与名流效应更是特殊而具经典效应的增值方式。因此,评点效应,对包括宋词在内的文学经典生成与建构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3]又如,胡端连《论评点之风对纳兰词经典化的意义》一文认为,纳兰性德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清代文人对纳兰性德词作的评点很多,其中序跋、词话、词选是三种最为典型的评点方式。这些评点,不仅为后人研究纳兰词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还引导着人们的阅读方式与欣赏取向,推动其词作经典化的建构与累积。[4]

    (二)对不同时期词学评点的宏观性探讨

    在这一研究地块,曹明升、朱秋娟、沙先一、张仲谋、李有强、闵丰、范松义、刘深、沈松勤等人都有论及。所出现论文主要如:曹明升《清人评点宋词探微》,朱秋娟《清初清词评点的风尚成因与原生面貌》、《明代词学评点综论》、《论清初清词评点的传播意义》,朱秋娟、沙先一《清初清词评点与词学建构》,张仲谋《明代词集评点的价值与特色》,李有强《广陵词坛词学评点述评》,闵丰《选本评注与词学轨式——论清代中期浙派师法的词史意义》,范松义《明代词集评点价值再探——以汤显祖<花间集>评点为中心》,刘深《论清代常州词派之词选评点》,沈松勤《明清之际词集评点的理论意义与认识价值》,等等。

    其研究取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某一时期的词学评点状况予以概括论说,二是对具体时期某一词学流派的评点予以考察,三是对具体时期某一地域的词学评点情况予以探析。

    在第一个方面,如,张仲谋《明代词集评点的价值与特色》一文认为,明人的词集评点,自清代以来多受讥议。其缘由,一方面是其词集评点确有率意浮泛的缺失,另一方面则在于论者对于明代学术的成见所致。通过对明代20余种评点词集尤其是对汤显祖评点《花间集》,沈际飞批点《古香岑草堂诗余四集》及卓人月、徐士俊评点《古今词统》等的考察,可以见出明人词学评点特有的思维取向、话语方式与审美追求,其词曲互证、以曲证词的批评方式尤具特色,这决定了明代词集评点独特的历史地位。[5]又如,朱秋娟《清初清词评点的风尚成因与原生面貌》一文认为,清人评清词是顺治、康熙词坛非常突出的文学活动现象,也是清词复兴的表现之一。清词评点之风习是词学复兴与当代评点兴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生成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刊刻者索评,二是友朋日常互评,三是社集、唱和群体共评。清词评点除具自身所包含的批评性之外,还兼具文献性、对话性、评比性与宣传性等功能及特征。[6]

    在第二个方面,如,刘深《论清代常州词派之词选评点》一文认为,清代后期,常州派词人出于张宗立派、指示门径等动机,在他们所编词选中对词作进行大量的评点。其评点大致有三种,即圈点、圈点与点评、点评。通过评点,常州派词人将宏观性的理论批评转化为微观性的引导示范。此外,常州派词人在点评时,常常以主观感觉或情感互往来印证其持论,其评点话语亦多为感性发挥与诗意解读。常州派词人借助这些评语进行自我标举,有意识地推动了清词的经典化进程。[7]

    在第三个方面,如,李有强《广陵词坛词学评点述评》一文认为,清代广陵词坛的评点主要集中在《倚声初集》与《国朝名家诗余》之中,体现出很强的当代意识。这两部词集中的评语,除体现广陵词人的审美趣味、艺术标准与印证其词论主张之外,还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通过比较《倚声初集》与《国朝名家诗余》中的评语署名及具体内容,可以看出两部词集评语的传承与接受过程。通过对邹祗谟、王士禛、彭孙遹三家词评语进行具体考察,可以见出《国朝名家诗余》中词学评点由“取专”到“取博”的变化趋势。[8]

    二、对词人词作与词选评点的研究

    (一)对词人词作评点的研究

    在这一研究地块,詹千慧、刘崇德、李俊勇、朱秋娟、杨传庆、张宏生、邓子勉、台伶俐、兰玲、张彩云、李惠玲、李睿、黄浩然、时润民、路成文、和希林、杜庆英、胡永启、彭玉平等人都有论及。所出现论文主要如:詹千慧《论评点资料对邹祗谟词学研究之意义》,刘崇德、李俊勇《词学的宝藏:郑文焯批校本〈清真集〉再现人间》,朱秋娟《彭孙遹词评辑录》,杨传庆《郑文焯批校〈乐章集〉研究》,张宏生《宏观把握与微观示范——从评点看朱彝尊的词学成就》,邓子勉《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李濂评批的〈稼轩长短句〉》,台伶俐《论评点资料对董以宁词学研究之意义》,兰玲《郑文焯批校〈梦窗词〉研究》,张彩云《常州词派之张惠言的清词评成就述略》、《常州派词论家周济的清词评成就述略》、《常州派后劲之庄棫、谭献的清词评成就述略》,李惠玲《新发现王鹏运、钟德祥〈词学丛书〉批注研究》,李睿《左辅〈念宛斋词钞〉及其评点的词学价值——早期常州派词人的词史贡献之再审察》,黄浩然《张惠言手批〈山中白云词〉述论》,时润民《上海图书馆藏郑文焯批校宋和清真词两种》,路成文《论邵祖平的“词心”说》,和希林《况周颐词评辑录》,杜庆英《谭献〈箧中词〉点评与碑学书风》,胡永启《夏承焘词籍评点的词学理论和文献价值——以〈天风阁学词日记〉为中心》,彭玉平《况周颐批点陈蒙庵填词月课综论》,等等。

    其研究取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某一批评家对具体词人词作的评点予以辑录或叙论,二是从某一词论家的评点论说其所体现的批评特色及历史价值等。

    在第一个方面,如,兰玲《郑文焯批校〈梦窗词〉研究》一文认为,1899至1911年之间,郑文焯曾几次批校《梦窗词》,以词话的形式评鉴艺术风格、审定声律、疏证典故与词意、校勘词作异文,显示出他注重声律、把批评灵感与实证方法相结合的校勘特色。郑文焯注重总结词籍校勘理论朱祖谋,借鉴其校勘成果与方法,促进了《梦窗词》定本的形成与清末词籍校勘之学的兴盛。郑文焯对吴文英词深于寄托、空灵在骨的重新评价,进一步推动了清末时期词坛对吴文英的推尚。[9]又如,彭玉平《况周颐批点陈蒙庵填词月课综论》一文认为,修订与批点是学词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清末民初时期,年轻人私淑名家习词成为一种风尚,这也因此催生了改词实践及其理论言说的成熟。况周颐便堪称其中的代表。今存况周颐批点陈蒙庵癸亥甲子年填词月课,正贯穿了其改词理论与实践方法,在改字、改句、正律等基础上,进一步就换意与提升词格、词境等作了多方面的示范。况周颐并在修择之余以批点及专题论说等方式引导陈蒙庵词学思想进境。况周颐对陈蒙庵填词月课的批点,不仅是以个人方式努力延续旧文体的生命,也是当时旧文化阵营共同心愿的典型反映,显示出浓厚的转型期时代特征。[10]

    在第二个方面,如,张宏生《宏观把握与微观示范——从评点看朱彝尊的词学成就》一文认为,朱彝尊是清代前期最重要的词学批评家之一。他针对明代以来的衰敝之风,提倡以南宋之词为尊,给时人指出了新的方向。朱彝尊开始在词坛崭露头角,其重要标志就是开始了词学评点。他所评点的15家词,阵容涵括三代,体现出对历史的总结及对现实与未来的关注。他的批评思想有一个逐渐清晰的过程,特别是其离开扬州之后,开始有意识地宣扬南宋醇雅清空之艺术风格。他的评点往往针对具体作品细致生发,因而能够在批评实践中较好地阐发其理论主张,进而给出可行的操作路向。[11]

    (二)对具体词选评点的研究

    在这一研究地块,吴文丁、李睿、张宏生、张静、丁放、甘松、曹秀兰、刘兴晖、赵山林、郭娟玉、沙先一、秦敏、邓子勉、刘珍妮、时润民、谭凯蓉、朱志远、方彦寿、叶晔、夏荣林、吴晨骅、胡建次、李雪平等人都有用力。所出现论文主要有:吴文丁《汤显祖评〈花间集〉及其它》,李睿《从〈云韶集〉和〈词则〉看陈廷焯词学思想的演进》,张宏生《杨慎词学与〈草堂诗余〉》,张静《评点与词话——杨慎评点<草堂诗余>与撰著〈词品〉之关系》,丁放、甘松《〈草堂诗余四集〉的编选评点及其词学意义》,曹秀兰《论〈词菁〉的词学思想》、《论〈词菁〉对清初词论的影响》,刘兴晖《选者之意的“隐”与“秀”——朱祖谋〈宋词三百首〉的三次增删及其圈点探析》,赵山林《试论汤显祖的〈花間集〉评点》,郭娟玉《汤显祖〈玉茗堂评花间集〉新论》,沙先一、秦敏《选词批评与词法示范——论许昂霄的〈晴雪雅词〉、〈词综偶评〉》,邓子勉《静嘉堂藏毛戾手批〈宋名家词〉》,刘珍妮《论俞平伯〈唐宋词选释〉选评特色》,时润民《上海图书馆藏郑文焯批校〈花间集〉原本》,谭凯蓉《〈花庵词选〉中的评点初探》,朱志远《万历本〈百瑝明珠〉非伪作辨考——兼论杨慎〈词品〉与〈百瑝明珠〉的承传关系》,方彦寿《黄昇〈花庵词选〉新论——我国最早有评点的词选》,叶晔《汤显祖评点〈花间集〉辨伪》,夏荣林《〈花庵词选〉选词风格及词评特色研究》,吴晨骅《尚雅重情,论开清代——略论〈兰皋名词汇选〉的词学批评观》,胡建次、李雪平《徐士俊〈古今词统〉评点叙论》,等等。

    其研究取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某一词选批点的文献真伪及版本情况予以考察,二是从具体词选的评点考察其所体现的批评观念,三是从对某一词选的评点论说其所体现的批评特色及历史价值等。

    在第一个方面,如,叶晔《汤显祖评点〈花间集〉辨伪》一文认为,汤显祖《评点花间集》四卷,一直被认为是汤显祖研究的重要文献。但其中的署名汤显祖序,有摘编前人词论文字的嫌疑。其评语涉及词源、名物、本事等部分,亦多袭自杨慎的《词品》与王世贞的《艺苑卮言》。结合学界对杨慎评点《草堂诗余》及汤显祖评点《艳异编》等的辨伪情况,可知明万历闵映璧套印本中的评点造假颇为普遍,其作者应为闵映璧或其友人。[12]又如,朱志远《万历本〈百瑝明珠〉非伪作辨考——兼论杨慎〈词品〉与〈百瑝明珠〉的承传关系》一文认为,《百瑝明珠》为杨慎在明代嘉靖年间所编词选。它罕见有传本。迄今为止,仅上海图书馆藏有万历四十一年刻本,其中有杜祝进序及曹楝亭、张竺孙、韩李卿诸家藏印。上世纪三十年代,赵尊岳将其刻入《明词汇刊》,遂为目前通行本。张仲谋在《明词史》中认为此书应不可信,序中所题“嘉靖朝蜀杨慎选集、万历朝楚杜祝进订补”,或为“晚明人或即杜祝进的伪托”。作者通过检索有关文献,并考察杜祝进其人其事,认为万历本《百瑝明珠》确系承自原本,实非后人伪托。同时,杨慎的词论著作《词品》之成书,亦与选录《百瑝明珠》词目及评语有关。因此,《百瑝明珠》的文学史价值有待重新评价。[13]

    在第二个方面,如,吴晨骅《尚雅重情,论开清代——略论〈兰皋名词汇选〉的词学批评观》一文认为,《兰皋明词汇选》是顾璟芳等人在清代康熙元年(1662)编选的一部明人词选,附有多篇序文与大量的评点,构成内蕴丰富的副文本。它们与该书的选词倾向、编选体例等要素一道,反映出编者尚雅重情的词学批评观念,体现了明清之际词学观念调和情感表现与雅正之求的过渡性特征。通过对《兰皋明词汇选》与《明词综》的比较,可以重估该选本在清代词学演变发展中的价值。[14]又如,李睿《从〈云韶集〉和〈词则〉看陈廷焯词学思想的演进》一文认为,《云韶集》与《词则》是陈廷焯在其前后时期所编撰的词选,代表了他不同时期的批评思想。从《云韶集》到《词则》,反映了陈廷焯词学思想的演进及发展。另一方面,两者又并非截然分开,《云韶集》不完全囿于浙派词学思想所限,它也为陈廷焯后期编选《词则》的内在转变打下了基础。[15]

    在第三个方面,如,丁放、甘松《〈草堂诗余四集〉的编选评点及其词学意义》一文认为,明代末年,沈际飞所编选的《草堂诗余四集》是“草堂”系列中的一种,其选词范围有超佚其它《草堂诗余》之处,反映出编者不同流俗的批评观念与兼容并蓄的艺术趣味。沈际飞的词学评点内容丰富,既有大量对作品的鉴赏,也有对词体的辨析,还有关于词学观念的申说,融合前人观点而不乏独特之见。他将情感表现视为词的基本体性,进一步彰明了明代词学的“主情”之论。其标榜“比兴寄托”之说以推尊词体,实为晚明时期词坛试图提高词体地位的有益尝试,这些都显示出重要的词学史价值与意义。[16]

    总结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传统词学评点研究,可以看出,其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词学评点的通论性观照与对具体词人词作与词选评点研究等领域。其中,在第一个方面,主要包括对传统词学评点的通论性考察与对不同时期词学评点的宏观性探讨;在第二个方面,主要包括对具体词人词作评点的研究与对具体词选评点的研究。它们从不同地块有力地呈示出传统词学评点研究的整体推进与学术贡献,从一个领域标示出传统文学评点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呈现出了传统文学评点研究的兴盛景象。

    [參考文献]

    [1]丁放,甘松.中国古代词集笺注、评点的演变及功能[J].复旦学报,2012,(5).

    [2]胡建次.中国传统词学重要命题与批评体式承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3]郁玉英,杨剑兵.论文学经典生成的评点效应——以宋词为中心[J].山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

    [4]胡端连.论评点之风对纳兰词经典化的意义[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4).

    [5]张仲谋.明代词集评点的价值与特色[J].江海学刊,2012,(1).

    [6]朱秋娟.清初清词评点的风尚成因与原生面貌[J].文艺研究,2008,(11).

    [7]刘深.论清代常州词派之词选评点[J].广西社会科学,2015,(5).

    [8]李有强.广陵词坛词学评点述评[J].词学(第二十八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兰玲.郑文焯批校《梦窗词》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1,(2).

    [10]彭玉平.况周颐批点陈蒙庵填词月课综论[J].文艺理论研究,2019,(2).

    [11]张宏生.宏观把握与微观示范——从评点看朱彝尊的词学成就[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12]叶晔.汤显祖评点《花间集》辨伪[J].文献,2016,(4).

    [13]朱志远.万历本《百瑝明珠》非伪作辨考——兼论杨慎《词品》与《百瑝明珠》的承传关系[J].文献,2016,(1).

    [14]吴晨骅.尚雅重情,论开清代——略论《兰皋名词汇选》的词学批评观[J].北京社会科学,2018,(4).

    [15]李睿.从《云韶集》和《词则》看陈廷焯词学思想的演进[J].中国韵文学刊,2005,(3).

    [16]丁放,甘松.《草堂诗余四集》的编选评点及其词学意义[J].文学评论,2009,(3).

    [责任编辑:上官涛]

    相关热词搜索: 新世纪 评点 中国传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