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乐山“嘉阳河”川剧艺术

    时间:2020-08-08 04:18:4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邓筠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发展要求,使得文化自信成为了我国文艺界共同努力的方向。嘉州文化孕育在名城乐山,三江汇流之处宛如自然天成,乐山大佛有着神秘的故事,曼妙海棠飘香演绎开明故治,而“嘉阳河”流派的川剧正是嘉州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嘉阳河:川剧;艺术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8-0154-01

    一、“嘉阳河”川剧艺术的起源

    明清时期,嘉州各地戏曲演出活动兴盛,颇受百姓的喜爱,在三江流域的乐山、眉山,以及周边相邻的市州等地区广为流传。由于乐山在历史上曾经被称为“嘉阳”,因此将其命名为“嘉阳河”川剧流派。“嘉阳河”流派传承至今,在创新中不断求发展,在传统剧目广为流传的基础上,创新演出时装戏、无锣鼓戏,开创了现代戏曲创作和演出的先河,20世纪30年代“嘉阳河”川剧的美名就享誉全川。

    二、“嘉阳河”川剧艺术的特色

    1.强调整体艺术的和谐统一。“嘉阳河”川剧在艺术风格上以严谨著称,注重演出的完整性、舞台的规范性、人物刻画的细腻性。在继承传统戏曲舞台表演的程式的基础上,从雕琢所表现的人物的鲜明个性,表达人物变化波动的思想感情,展示細腻复杂的内心世界出发,将唱念做打融为一体,其打击乐的眼法、韵道、劲道全由鼓师掌握,根据剧情灵活运用,达到感染观众效果。

    2.强调音乐唱腔的独特之处。“嘉阳河”川剧在表演戏路上以宽著称,声腔上以高腔、胡琴并重,在唱腔表现上追求创新。在针对唱腔所进行的艺术改革上,杨佰知、林云峰汲取其他剧种唱腔的优点用来丰富、充实自己的唱腔艺术,继承发展了“浣花仙”变中求新的唱腔艺术,从而独树一帜,形成与众不同的风格,使得“嘉阳河”流派逐渐形成了流传至今、别具韵味的制琴唱腔。

    3.强调韵道风格的别具一格。在川剧不同的流派中,韵道快慢不一,皆有不同,而“嘉阳河”流派则取其中道,其打击乐的眼法韵道、力道不疾不徐,轻重和谐,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徐徐有序的韵道使得帮、打、唱千净利落,别具韵味。

    三、“嘉阳河”川剧艺术的传承发展

    1.唱腔的传承发展。小生方面的代表人物周文风表演书卷气浓,风流儒雅,唱腔字正腔圆,咬字吐音规范,特别注意根据剧情需要,通过行腔高低、节奏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烘托环硬气氛,在高腔曲牌的改革运用上卓有成就。唱腔技巧独特的魏香庭及赵悦卿等,将生、净、嗓并用,使得唱腔独具一格,汲取京、滇、汉剧之长,丰富川剧唱腔,在行腔时快慢有序、高低错落,悲壮苍劲,使人物性格得到充分刻画,显得气度雄豪,神态逼真,形象、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风貌,赢得了“活关公”的美誉。

    2.表演的传承发展。文武小生李明新在《风仪亭》中扮演的吕布,在师承前辈著名演员曹俊臣表演艺术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创新、采用文武生结合的表现手法,把吕布飞扬跋扈、野性难驯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在唱腔上则继承、吸收了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张德臣独创的演明特点,使艺术感染力更加增强,故有“活吕布”之称旦角石元秀、赵修新在20世纪40年代就以色艺双佳面而闻名遐尔,她们的艺术成就收入了当时成都出版的《蜀伶选萃》一书,赵修新老师唱腔婉转清丽,表演细腻动人,界内赞誉她为“武陵春色”:石元秀老师唱腔优美、吐字清晰、音色柔润、清脆明、而被赞誉为“秋雨悟铜”。

    四、“嘉阳河”川剧艺术的发展建议

    1.坚持在与时俱进、传承创新中求发展。新时代为传统艺术的传播、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抓住新时代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洪流,在继承创新中求发展是“嘉阳河”川剧艺术首先应当把握的主基调。在传统艺术中,主动接纳、吸收新的音乐元素和表现形式,是创作新经典的摇篮,也是文旅大融合的必经之路。乐山市在川剧传承创新中主动作为,走出了第一步,以近期创作的现代川剧《神秘的大佛》为例,将电影《神秘的大佛》这个大IP、故宫文物南迁经典历史、“嘉阳河”川剧流派传统唱腔、现代舞美等有机等结合,在申报国家艺术基金同时,积极探索剧目常态化演出,使传统艺术在传承创新中发展。

    2.坚持艺术创作源于生活、扎根人民。川剧艺术工作者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传统文明的传播者。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经典必然发源于人民当中,因此,“嘉阳河”川剧艺术工作者应当加强学习,经常深入基层采风,加强创作,不断地从生活中、普通人民中汲取艺术的灵感,积极用于曲目的创作和舞台的丰富,使得“嘉阳河”川剧艺术不断充实新的血液。

    3.坚持艺术从娃娃抓起,培养传承人。孩子是民族的希望,也是未来文化自信的真正接班人。乐山本地的校园就是传承“嘉阳河”川剧的沃土,川剧传承单位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在现已开展川剧进校园活动中,虽已取得一些成效,如编排的《花田写扇》取得四川省中小学生川剧传习比赛一等奖,但川剧普及在地方院校影响力还是很弱,还应扩大川剧进校园的数量,加大投入,通过给孩子讲述川剧故事,讲解川剧的声韵唱腔,鼓励参赛,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实践中探索艺术传承更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卫明.川剧“嘉阳河”流派略谈[J].四川戏剧,2015(001).

    相关热词搜索: 乐山 川剧 艺术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