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王志坚:弦歌悠扬30年

    时间:2020-12-07 00:03:5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白 纲

    1977年底,“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当身边的同事和学生正在为“迟到”的大学梦而拼搏之时,王志坚却放弃了这个机会。现实还是理想?这个28岁的“老三届”的第一次选择是向现实妥协,这样的选择也让他的人生陷入了梦想的波谷——“当时,我觉得梦想离我越来越远。”

    2005年4月,成都七中百年校庆,在无数镁光灯的闪耀之下,时任校长的王志坚健步走上了主席台。慷慨激昂的演说,潮水般的掌声与欢呼声,掀起了百年校庆的高潮,也使王志坚的人生达到了梦想的波峰——“那一刻,我感到无上的荣耀与自豪。”

    从波谷到波峰,王志坚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理想,无关卑微与荣耀,更无论软弱与坚强。

    30年,梦想变为现实,30年,命运的弦歌悠扬。

    当命运之神第一次向王志坚微笑时,他差一点错过。还好,他最终抓住了梦想的尾巴。摆脱现实的泥沼,追求人生的梦想——这是新时代给年轻的王志坚上的第一课。

    抓住梦想的尾巴

    1977年底,当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成都时,28岁的王志坚迎来了人生的拐点。他当时的身份是成都师范年轻有为的生物教师,颇受领导器重,事业与生活都处于上升期——白天在成都卫生学校充电,参加师资培训;晚上则忙于打家具,筹备迫在眉睫的婚礼。

    高考的消息引起了王志坚内心剧烈的矛盾冲突,命运的天平摆在他的面前。天平的一头是目前所拥有的一切:“文革”后的首次专业师资培训,他终于有机会系统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从小饱尝骨肉分离痛苦的他,终于有机会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天平的另一头则是自己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甚至一度以为永没有机会实现的“大学梦”——自己是“老三届”,如果放弃了这次机会,以后还有机会吗?

    现实还是梦想,王志坚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他最终做出了放弃报考的决定。报名截止的那天晚上,王志坚难抑内心的悲愤,奋笔疾书,给教育部写了一封信,述说一个“老三届”的痛苦抉择,表达自己对大学的渴盼,希望国家能充分考虑“老三届”的现实处境……信寄出去了,他的生活在表面上恢复了常态,然而,每当看到身边的老同学和老同事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的内心总是一阵阵地难受。

    1978年4月的一天,王志坚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中传来一位老同学兴奋难抑的声音:“志坚,我们还有一次机会!中央已经决定了,今年的高考‘老三届还能参加!”

    喜悦,瞬间充满了王志坚的内心。半年前所有的现实困难,此时都已不成问题:培训已经结束,婚礼也已举行……“我一定报名!”没有丝毫的犹豫,王志坚喊出了自己的决定。

    距高考只有3个月时间,下乡前王志坚只读了高一,因此3个月要补两年的功课。王志坚立刻展开了行动。第一个任务是找书,他骑着自行车,开始找老同学,收集他们手上的教科书和参考书。由于人多书少,有些书只能和同学达成共用协议:每周一三五你看,二四六我看。

    书勉强凑齐了,复习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王志坚订了计划,给自己下死命令,每天必须完成多少。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除了上班、吃饭和赶路,所有的时间都利用上了。

    7月,在成都市十五中,王志坚坐着条凳、伏在条桌上参加了神圣的高考,同考者有自己中学的同学、成都师范的同事,也有自己的学生。

    经过一段时间忐忑不安的等待,发榜了。王志坚以高过重点线60多分的成绩,被西南师范学院(现在的西南大学)生物系录取。

    9月,怀着神圣和自豪的心情,王志坚踏入了西师的校门。在王志坚的印象里,“大学生活没有阴影,没有模棱两可,充满激情”。全班同学最大的33岁,最小的才16,年龄参差不齐,社会背景更是千差万别,却有着对知识相同的渴望。每天早上6:30起床铃声一响,大家翻身下床,简单的梳洗后,跑步、晨读、自习、上课,一切紧张而有序。教室里总是坐得满满的,大家专注地听讲,飞快地记笔记,课间则一拥而上,用问题把老师“包围”起来。问题通常很刁钻,为了避免被同学的问题难住,有些年轻老师只好一下课就跑,上课铃响了才敢回来。

    改革开放后的国家欣欣向荣,生活逐渐丰富起来。邓丽君的歌声、大礼堂放映的《追捕》、罗马尼亚的音乐电影《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冲出亚洲的中国男排和振兴中华的口号、世界杯足球赛……这些新鲜事物占据了大学生的生活,也激发了他们的活力和激情。

    在大学期间,王志坚是优秀的,他不但系统地学习了专业知识,还接受了全新的思想洗礼。1981年,王志坚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成为全班第二个学生党员。在庄严的入党宣誓后,他暗暗下定决心,要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而奉献终身。

    1982年,王志坚以优异的成绩从西师毕业。正当他打算回成都师范报到时,一个突然的调令打乱了计划——为了充实省重点中学的师资队伍,他被调往成都市十二中任教。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刚刚结束了“梦一般大学生涯”的王志坚措手不及,但这一次,他没有慌乱,而是用自己的勤奋与智慧,开启了一段新的梦想……

    33岁的“年轻教师”

    33岁,在十二中开始教师生涯的王志坚不再年轻,但他的处境却和20岁出头的年轻教师几乎一样——“这次的教师角色和在成师教书迥然不同。在成都师范教书,面对的学生是未来的老师,比较轻松自由,就像在后方;而在十二中,面对的学生将是普普通通的青少年,压力和难度都要大得多,就像在前线。”王志坚回忆到。

    虽然经过了四年的大学学习,但真正到“前线”历练起来,王志坚还是觉得不适应。王志坚一头扎进名师的课堂,观察他们如何分析教材,了解学情,组织教学,启发学生。除了本校的名师,王志坚还走出校门,主动到其他学校去听课。当时成都市唯一的生物特级教师在成都四中,叫胡克照,已经临近退休了,正在教最后一届的“关门弟子”。王志坚一走进他的课堂,立刻被他潇洒自如的教学所征服。为了更好地向老先生学习,王志坚专门把自己的课时进度调得比胡老师慢一点,以便及时借鉴。

    正是在前辈们的大力提携和自己孜孜不倦的学习中,王志坚的课堂越来越活,学生反响越来越好。他逐渐成为成都市生物教学界的一颗“新星”,开始加入到市一级的教研活动中。

    教学之外,王志坚还肩负着班主任的工作。他把“尊重差异,理解青春”作为座右铭,很快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和欢迎。运动会前,他和学生一起筹备;联欢会上,他和学生合唱《垄上行》;他带着全班学生去蒲江春游,一去就是两天,还和蒲江中学的孩子们一起踢球;他匿名参加班训的民主推荐,并在评选中得票第一……

    除了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之外,王志坚还率先在班级工作中引入了问卷调查的新招。他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收集班上学生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看法。在家长会中,他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把学生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教师的打算、学生对家庭教育的期望和评价等,都告诉家长。结果这次家长会成为全校开得最长的家长会,家长们围着老师,久久不愿离去,他们很想了解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和希望,并对王志坚报以深深的谢意。

    通过这次家长会,王志坚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家长永远是教师最可靠的同盟军。这句话也成为了他毕生的教育信条。在今后的教育生涯里,无论是在十二中还是在七中,王志坚都坚持从争取家长支持的立场出发,制定学校的各项教育措施和方针。

    成为校领导,让王志坚有机会从全新的视角来看待高中教育。这一次,他敏锐地把握住了社会发展的脉搏,用一系列富有人文性的探索,让十二中和自己成为了“先行者”。

    从“德育”到“心理”

    1985年,36岁的王志坚走上了校领导的岗位,成为十二中的副校长兼政教处主任。此时,一个新的词汇进入了他的视野——“德育”。此前,学校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强调的是政治思想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显得过于严肃,也存在着“假大空”的弊端。“德育”这个概念的适时提出,适应了当时教育发展的需求,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松了绑,也更加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身特点。

    然而,当时的教育界对于怎样搞“德育”,还没有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模式。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王志坚成为了成都市德育研究的先行者,他在十二中老校长的推荐下参加了成都市教育局普教二处组织的中学德育研究小组,在时任普教二处处长戴高龄的领导下,开始探索学校德育的模式与作用。在这个小组中,王志坚接触到了敖锡蓉、哈培华、蒋达美、谭继先、朱琪庄、樊四维等当时顶尖的班主任和德育干部。在和这些专家的共同工作和交流中,王志坚受益匪浅。他和老专家们一起致力于中学德育系列化研究,包括对学校师生思想行为状况的分析,思考怎样让德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跟上时代的发展等等。

    在德育系列化研究中,王志坚既是思考者,又是研究者,还是实践者。在老校长的支持下,他把德育研究和学校管理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行为规范、道德培养、思想规范等等德育子目标分解成不同的序列,进行科学的安排。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德育系列化研究有了阶段性成果,研究小组编出了一套教材,在全省推广,对德育研究的科学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学校的管理也在研究的带动下上了台阶,德育系列化成为了十二中的品牌。在外出的讲学和交流中,王志坚在四川省中学教育界逐渐有了名气。

    1990年,当了5年副校长的王志坚成为了成都市十二中的校长。上任后,他首先抓好学校的常规管理,尤其是加强了教学管理,深入课堂,通过提高课堂效益来提高教学质量。在对人的管理中,他则以激励为着力点,促使老师形成合力,推动学校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

    从1990年到1993年,十二中的教学质量三年三个台阶。随着学校日常管理走上正规,王志坚把注意力重新放到了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上。此时,“心理”这个词汇已经代替了“德育”,成为他关注的重点。

    从“德育”到“心理”,中心词的变化,勾勒出王志坚深入探索教育内部规律的思想轨迹。1994年,他决定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十二中办学的突破口,促进中学教育和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王志坚的思路很清晰:一方面推进学习心理研究和实践,让教师遵循心理规律来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心理成长。

    当时,心理学还没有受到基础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王志坚又一次走在了探索的前沿。在黄希庭、刘协和、姚文忠等老专家和杨彦春、刘培毅、刘裕权、卢彰等年轻学者的指导和参与下,十二中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稳步推进。王志坚亲自兼任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主任,直接负责心理辅导工作的策划、协调和指挥。在他的领导下,十二中悄然发生着变化:心理咨询室建立起来了,团体心理辅导课有了,《心灵之友》报纸办起来了,学生心理爱好小组成立了,老师们开始参加心理学方面的进修……

    从最初的心理危机干预,到有针对性的心理预防,最终形成一种主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模式,十二中的心理教育实践走过了一条从被动到主动发展的道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95年,在十二中的倡议和发起下,四川省九个地市州的14个中学共同组成了“四川省心理健美工程”协作研究组,1997年参与学校扩大到34所;1998年,《人民教育》在第一期中对十二中的心理素质教育进行了专题报道……“领先一步”的王志坚和他领导下的十二中,又一次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来到七中,王志坚站在名校的风口浪尖,又一次面临命运的拐点。百年老校的积淀,既是宝贵的财富,也是沉重的压力。如何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王志坚作出了恰当的解答,也在这里迎来了人生的辉煌时刻。

    站在七中的风口浪尖

    在王志坚的视野中,成都七中是一个高不可及的标杆,也是他办学的榜样。但同时,他又总是和七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高考时,一本由七中物理教师龚廉光等编写的物理复习资料,让只学过高一物理的他考了80多分(百分制),直接帮助他实现了大学梦;当教师后,第一次出外学习和考察的学校,就是成都七中;当上政教主任后,第一次参加培训,主讲人是七中的老教务主任佘万福;当上校长后,第一次参加校长培训班,主讲人是七中老校长解子光;参加中学德育研究小组时的领导戴高龄,正是要把“七中校长”接力棒传给他的人……“我和七中会发生故事,这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多年后,王志坚回忆到。

    1998年,王志坚离开工作了16年的十二中,“命中注定”地成为了成都七中的校长。这是一次众望所归的任命,却让王志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成都七中,一直是四川省中学教育界的王牌学校。王志坚为有幸成为七中的一员而高兴,但同时他又清醒地认识到,七中和其他学校不一样,它的历史太悠久,那些前任校长又太杰出——解子光、叶乃需、杨礼、戴高龄,他们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深厚的积淀,融入到七中的每间教室,甚至是一草一木中去了。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高更远。王志坚意识到,他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发扬的关系,首要的任务,就是了解七中!

    当时正好遇到国家级示范高中的申报工作,申报报告的撰写工作成为王志坚研究七中,了解七中的大好机会。在党委书记戴高龄的支持下,王志坚把自己关进办公室,阅读资料,思考提炼……经过六易其稿,凝聚了七中人集体智慧的申报报告在2000年初顺利通过验收,获得了专家组的好评,成都七中成为四川省首批通过的国家级示范高中。

    示范校的申办成功大大鼓舞了王志坚的信心。然而,他又遇上了新的挑战。2000年左右,随着民办教育机构的蓬勃发展,民办教育体制对传统的公办教育体制形成了冲击。如何稳定七中的教师队伍,成为他的当务之急。

    王志坚和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商量,和老教师组成的领导小组一起讨论,确定了以学校发展来稳定人心的思路。他们围绕着两课一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德育实效)这个重点,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以七中传统的教育讨论会为依托,加强教育科研,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最终形成和谐、进取的氛围,为教师营造一个奋发、争先、追求卓越的环境。

    选修课和活动课是七中办学的一大特色,也是其办学宗旨的集中体现。在王志坚的指导下,七中陆续推出了《成都七中学生成才指南》,成立学生科协、学生社团联盟,出版《成都七中报》《心理视窗》,组织专家讲座、名人座谈……成都七中成为一个实现理想的舞台,学生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成长和成才空间,从2000年底开始,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捷报频传。

    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王志坚发展了七中业已形成的“三体”教育思想。他在“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长,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新的精髓——“以人为本”和“重在发展”。

    王志坚曾经对教师做了一个这样的比喻:如果你有一个想法可以打100分,学生有个想法只能打60分。你要求他接受你的观点,按照你的主意做,他执行的时候积极性不高,结果就只能打个对折,50分。不如你全力支持他,至少有60分,再加上你善意的提醒、及时的点拨,结果可能是80分。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他还会明白自己的不足,收获自信与自主。王志坚要求教师这样对待学生,而他,也是这样对待教师的。

    很多人对王志坚站上讲台发表演说的形象印象深刻——沉着、大气、收放有度,他站在那里,就代表着成都七中。有一阵子,七中学子私下称王志坚为“坚哥”——“我们要成为坚哥那样的人”的说法,在七中校园中秘密而又热烈地流传……

    2000年,七中国际部、七中育才东区成立;2002年,七中远程直播教育开始运行;2003年,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筹建成功……成都七中在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上作出的探索,表明了改革和发展的决心,增强了信心,凝聚了人气。

    2005年4月,七中百年校庆,成都七中成就展览、北大交响乐团祝贺演出、美国科罗拉多少儿合唱团的庆贺演出、杰出校友的立志系列讲座、校长论坛、庆祝晚会、百年庆典大会……一系列活动组成了一个“隆重、热烈、脱俗”的百年校庆。这一段时光王志坚永生难忘,也构成了他人生中的一段华彩乐章。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2009年的王志坚整六十。身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特级教师、成都市教育教学专家,他虽然卸去了七中的行政职务,却仍然与教育息息相关。全国各地邀请他去讲学的信件纷至沓来,他的生活呈现着别样的忙碌——“我刚从山东考察归来,有很多新想法。”拨通王志坚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还是那么洪亮,伴着爽朗的笑声。

    这就是王志坚,一个行走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与共和国同龄的教育人。(成都市教育局供稿)

    相关热词搜索: 弦歌 悠扬 王志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